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八千里云和月 > 第27部分(第1页)

第27部分(第1页)

为‘影不出山,迹不入俗’。他送客或散步,从不逾越寺门前的虎溪。如果过了虎溪,寺后山林中的神虎就会吼叫起来。有一次,慧远与来访的诗人陶渊明和道士陆修静谈得投机,送行时不觉过了虎溪桥,后山的神虎立刻就长吼不止,三人相视大笑。这个文坛佳话,称为“虎溪三笑”,一直流传至今。由于此虎是守寺护僧之神,因此在虎溪桥畔有一头石虎怒目而视凭栏而踞。了解了虎溪桥畔的神虎和这则典故,就很容易看出,岳元帅看着秋雨中威武不屈的石虎触景生情,利用情景交融的手法把自己比作了护国看家的神虎,眼看着赵构们‘越界’而‘仰天长啸’,这才有后面的‘饥餐胡虏肉’和‘渴饮匈奴血’之词。

《满江红》的词韵隐藏着其诞生地点的第二个秘密。唐朝大诗人李白在游东林寺时有一首诗,名为《庐山东林寺夜怀》:我寻青莲宇,独往谢城阙。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冥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湛然冥真心,旷绝断出没。李白写诗是抒怀,岳元帅作词也是抒怀,而且《满江红》正是步了《庐山东林寺夜怀》的韵,特别是‘阙’、‘月’和‘歇’这三个押韵的字都是来自李白的诗。更能说明问题的是《满江红》中有‘壮怀’与‘壮志’。按理说,同一首诗词中用两个相同的字是犯忌的,因此比较少见。但李白的诗却有‘天香’与‘天乐’。两个‘壮’对两个‘天’,显然绝非巧合。而且,还能明显看出《满江红》的‘天阙’也应该是受到了李白两个‘天’的影响。李白在东林寺还写过另一首诗,名为《别东林寺僧》:‘东林送客处,月出白猿啼,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满江红》中也可以看出追随这首诗的痕迹。‘凭栏处’正是‘送客处’的模仿,‘长啸’无疑是‘猿啼’的翻版。《满江红》中的神虎精神更是与李白‘过虎溪’的畏惧形成鲜明比照。‘朝天(金)阙’。此句隐藏着解读《满江红》诞生地点的第三个秘密。此句自《满江红》现世以来从未见有人作出过合乎逻辑的解释,因为不了解其中也隐藏着一个东林寺的典故。一般寺院的主殿称为大雄宝殿,但东林寺的主殿称‘神运宝殿’。相传慧远初到庐山选择结庐之处,认为东林寺址在丛林之中,无法结庐,打算移到香谷山去结庐。夜梦神告:‘此处幽静,足以栖佛’。是夜雷雨大作,狂风拔树。翌日该地化为平地,池中多盛良木,作为建寺之材。‘神运’之名,由此而来。有了这则典故和前述的铺垫,此句就能理解了,其实很简单,也很直白,就是在功成之日再来朝拜东林寺的‘神运宝殿’,因为神是天神,‘神运宝殿’就象征着天上的宫阙。岳元帅自比神虎,理当朝拜天阙。还要解释一下,此句为何历来有‘天’与‘金’二说。很可能岳元帅在奋笔疾书一气呵成《满江红》之际,于最后收笔时有了点犹豫。他先用了‘金’字,当然决不是朝拜皇帝的金銮宝殿,而是朝拜金碧辉煌的神运宝殿。岳元帅在诗词中把佛像称为‘金仙’,如建炎四年四月十二日《广德军金沙寺壁题记》中的‘陪僧僚谒金仙’。毕竟是身在佛寺,理当朝拜佛祖金身。但岳元帅继而又改为‘天’字,一来以避深恶痛绝的‘胡虏’之‘金’,也就是我们金国,二来受李白的影响以映衬东林寺神运宝殿的典故,三来更能暗合自比的神虎形象。由于‘天’与‘金’在词中的基本含义相通,就不能排除岳元帅原作中的修改,而抄者忠于原词照录的可能。由于后来者在誊抄或刻录时只能二选其一,于是有了‘朝天阙’与‘朝金阙’两种版本。《满江红》蕴含的典故,清楚地表明其诞生地就在庐山东林寺。”

志远禅师说:“裕之先生既然破解了《满江红》的秘密,他为何不到东林寺?”

元俨说:“我父亲去过,在那里呆了好几个月,他给我画了一张地图,并标上位置。回来时他让我师傅转交给我。说是以后如果有个叫杨鹏举的人来,带他到此。别的没有多说。”

志远禅师问:“你父亲和你说过和杨鹏举的关系没有?”

元俨说:“没有,他除了给我说这首《满江红》和他的《雁丘辞》外,不曾和我说别的。别的都由我师傅代劳,我师傅说我父亲把我许配给这个杨鹏举,我不愿意。”

志远禅师问:“为什么?”

元俨忿怒地说:“谁愿意嫁给一个卖国求荣、认贼作父的败类?我这次听说他到洛阳了,就是来诛杀他的。”

志远禅师说:“阿弥陀佛,事情不是你想像的那样,他和你一样是个小孩子,有时不能辨别是非也情有可原,加上他又失忆,以前的事情也无法记起。”

元俨说:“看大师如此维护他,他是不是就是杨飞?”

志远禅师说:“不是。杨鹏举已经死了。”

元俨问:“死了?如何死的?”

志远禅师道:“就连你都要杀他,他能逃得过吗?大金人人得而诛之。”

50。 第五十章吐蕃法师

元俨急问:“谁杀的?我都没杀他,他就杀了,我要找他报仇。”

志远禅师说:“阿弥陀佛,小施主,你和杨鹏举没有恩义,何来报仇之说。”

元俨说:“我不管,他是我的未婚夫,只能由我来杀他。别人杀他就是我的仇人。”

志远禅师不想在这事上和元俨纠缠,道:“谁杀他都不重要了,他是自杀的。”

志远禅师继续说:“他一个孤儿,历经劫难,这一死到是一种解脱。”

元俨问:“他不是杨贞老将军、杨克义伯伯的后代吗?怎会是个孤儿?那他又是谁的孩子?”

志远禅师说:“这些都不重要了,现在我给你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这个杨飞。你带他到东林寺后,按你父亲给你的地图,务必找到当年岳元帅留下的东西,然后回来找志隆禅师。”

志远禅师又对辛二娘说:“二娘,你出去对拓跋承德他们说,要找杨鹏举,明年正月十五到临安府丐帮南北大会。”

辛二娘说:“你的意思是让我放风出去,好让杨飞他们便于行事?可是南北丐帮大会每十年举办一次,这是江湖中都知道的。”

志远禅师说:“正因为是大家都知道的,他们才能信。不过,每一次的《无〈错《小说 m。QulEdU。coM地点都不是同一处吗?”

辛二娘说:“是呀。往年南北丐帮大会都是提前半年就通知江湖中人了的。可现在到正月十五也就三个月时间,我怎么都没有听到通知。”

志远禅师说:“这次的的丐帮大会不同以往,前几次的大会都是以如何推翻金朝为主,可是自从蒙古崛起以来,以势如破竹的趋势横扫山西、窥视河南河北,如今的形势发展也不单单是抗金复宋,最大和敌人是蒙古。可叹南宋皇帝地处偏安一隅,依然歌舞升平,不觉大难临头,直把杭州作汴州。”

元俨说:“大师的意思是把大会开到皇帝的眼皮底下,看他有什么反应。”

志远禅师说:“梁姑娘说得不错,如果说南宋依然无所作为,单凭这些义军是无法与之抗衡的。事实上丐帮早就已经通知了各大门派,只是邀请各大掌门人,因此很多人是无从知道的。”

辛二娘说:“怪不得,作为北丐专门从事探情工作的分舵都不知道。敢情考虑到兹事体大。”

志远禅师说:“我不这样认为,从十多前年的韩侂胄开禧北伐还可以看到诸多血性男儿,到现在史弥远当政,南宋估计也撑不了多久了。就算下面有再多的好汉,可是要拧成一股绳,终是难事。所以我想让更多的人知道,给南宋朝廷施加压力。”

辛二娘说:“好,我这就上去对他们说,让蒙古人也知道我们汉人不是好惹的。”

志远禅师说:“同时,用你的渠道加紧通知各门各派,让他们的目光都聚焦在临安府。”

元俨说:“姐姐,我也要跟你去。”辛二娘看了看志远禅师,见他点头,这才拉着元俨上来。

上面的结果差不多都出来了,鸠摩格里马僧袍让拓跋承德撕裂了几道口子,现在是只是防守,不见反击的份。只听辛二娘上来对还在打斗的拓跋承德等人说:“你们不要再打了,留点力气到明年元宵节到临安府南北丐帮大会吧!”

拓跋承德听说丐帮大会,忙跳出圈外说:“丐帮大会,是不是南北两个帮主都要参加?”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