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隋末唐初名人录---英雄莫问出处 > 第7部分(第1页)

第7部分(第1页)

即便是官方因为他起义军的出身不给立传,也应该有一些记载,比如包括李子雄、韦福嗣、杜伏威、窦建德、王世充、翟让各路反王也都有简略的传记。

而王伯当这样一位英武才俊记录寥寥,琢磨不透! 。 想看书来

15、高瞻远瞩

任何职业或者阶层都是需要交流和沟通的,山大王也不例外;或许这是因为人类本身就是害怕孤单和寂寞的。

正所谓:人以类聚,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它只是阐述了一个道理。

相近的几个山寨关系不错,不但和平相处,而且还有往来,一派和睦的景象。

造成这种不同于以往互相火并的局面的原因很简单:

一、山寨都知道最大的威胁还是大隋的官军,连杨玄感这样的强大力量都被消灭了;何况一个小山头。说不定那天杨广皇帝想起来了,大手一挥,就立刻土崩瓦解了,索性也不去做什么扩大地盘之类的无用功。

二、王伯当是其中最强的势力,只要他不去争抢,别的势力人想争也争不动,可以说王伯当充当了平衡的角色。

三、就是王伯当的个人作用,王伯当为人豪爽大度,对待朋友仁义大方,颇有单雄信的风采,而且又有文化,深得众人佩服,自然就跟随在他的周围。

在后来的往来中,王伯当自然就把蒲山公李密隆重的引见给了大家,大家见王大哥如此看重此人,自然不敢怠慢;又听说是杨玄感军队的二号人物,自然觉得三生有幸。

王伯当的作用是团结人,而李密的作用是改变人。

李密自然会向几位反王灌输天下大势的看法思想;一开始大家当然不懂,也不感兴趣,但碍着王伯当的面子,只好硬着耳朵听。李密也毫不谦虚,既然有人听,那就干脆系统的全面的讲,一讲讲了好几个月。

谎言说多了就会变成真理,何况李密说的本来就很真理。

各位山大王受到了多日熏陶,也开始学会了思考前途,越思考越感到山寨危机重重,就更觉得李密言之有理。于是自发的,主动去找李密咨询山寨的发展方向,看有什么可行性方案既可以自保又能壮大山寨。

对于他们的转变,李密是很高兴的,这证明了自己的正确和能力。

他很有力、很镇定的开始讲述自己的思路:

一、反隋是正确的方向,唯有坚持才能发展。

二、要想自保,必须找一个有力据点。

三、要想壮大,必须联合。】

众人连连点头、鼓掌:“蒲公高见”。

在一片期待的目光下,李密说出了第四条建议。

顿时,大家变得摇头晃脑和叹息,面有难色。

因为李密说的是:“这个地方就是瓦岗。

谁不知道瓦岗寨是翟让的地盘,而且是河南境内较大的一股起义军,要攻打瓦缸是自不量力,而投奔瓦岗寨又担心被消灭,也难怪大家难以认同。

大家用疑惑的目光看着李密。

李密依然镇定,却没有说话;因为他知道这个时侯有人会说话的,这个人就是我王伯当。

“大家不要急,听蒲公慢慢讲明白”,王伯当果然说话了,“蒲公自会有道理可讲”;他起到的是一个过渡的作用,也可以说是抛砖引玉。

李密和王伯当个对视了一下,开始说话了:

一、瓦岗的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可以长期占据。

二、正以为翟让的实力大,才能组成真正的联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