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庆余年第5卷 京华江南 > 第6部分(第1页)

第6部分(第1页)

林婉儿兴奋解释道:“那位海棠姑娘是九品上地强者,相公说她指不定哪天就晋入大宗师的境界。你说,如果咱家有位大宗师,而且她的身后还有苦荷一脉的强大地实力,就算是庆国的这些皇兄们,想来也不敢对你如何,就算是陛下,也要对你多加笼络才是,你看叶重家,只不过出了个叶流云,便纵横官场十几年不曾一败……”

范闲知道她说的都有道理。不论是谁,娶了海棠进门,那都像在家里放了一个丹书铁券。免死金牌,但他却不知道妻子是在进行最后一次试探还是怎么嘀,于是坏坏笑着说道:“可是……海棠长的确实不咋嘀啊。”

林婉儿一愣之后,啐了他一口:“你这个色中恶鬼!”

范闲笑了笑,此时心里却在想着先前林婉儿说的叶家??叶重身为京都守备。叶灵儿却马上要嫁给二皇子,这皇帝老子究竟在想什么?大宗师?如果事态真的这么发展下去,从范闲的角度看来。宫里的那些人,只怕并不如何惧怕叶流云这位大宗师。

他皱眉问道:“我不在京都的日子,叶重有没有请辞京都守备。”

林婉儿摇了摇头。

范闲心里叹息了一声,又问道:“母亲有没有寄信过来?”他嘴中的母亲,自然是信阳那位长公主,虽然他知道婉儿与那位绝世美妇没有什么感情,但在婉儿面前,依然要表现地尊敬些。

林婉儿还是摇了摇头,眉宇间没有什么多余的表情。范闲生出怜惜。轻轻揉揉她的眉心,轻声说道:“身子最近怎么样?先前只顾着说旁地,竟没有问这最重要的事情,小生该打。”

林婉儿笑了笑,说道:“费大人时常来看,那药丸也在坚持吃,自己感觉倒是挺好。”

范闲点点头:“看来苍山上疗养不错,今年入冬全家都去住住,去年没有泡温泉,有些可惜。”

两人声音渐低,正说着小情话,哼着小情歌,不意外面却有丫环略带一丝焦急的声音喊道:“少爷,少奶奶,开饭了,老爷传话催了好几遍。”

范闲怪叫一声,掀被而起,马上开始穿衣服,他原本只是准备在后宅稍待一会儿便去给父亲请安,没料到自己玩了一招以肉身换平安,却将自己陷在了温柔海中,全忘了父亲大人还在书房等自己,一想到父亲那张严肃的脸,范闲就可以想见他的心中是如何地生气,一个儿子千里回府,居然不先拜父母,却自去与娘子鬼混,这话说破天去,也没有道理。

婉儿也是一面埋怨他,一面开始穿衣梳妆,思思与司祺早就守在门外,听着声音,便进屋服侍这两位主子用最快的速度整理好了一切,跟着下人提的一盏灯笼,假装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般,去了前宅。

大厅之中,丫环们静静侍立在一旁,户部尚书司南伯范建正肃然坐在正中,柳氏虽然已经扶了正,却依然习惯性地站在他地侧边安置杯箸,范若若坐在左手边,若有所思,范思辙坐在下首,两只手躲在桌下在玩范闲先前扔给他的那玩意儿。

看见范闲与林婉儿走了进来,若若站起身来,范思辙也赶紧将东西藏进袖子里,跟着姐姐向二人行了一礼。坐在正中的范建却没有看范闲一眼,却是向着林婉儿点了点头,这儿媳妇儿的身份有些特殊,不好怠慢。

大族之家规矩多,只是范建公务繁忙,所以极少有在家吃饭的时候,今日范闲初回,自然是较诸往日更加正式一些。饭桌之上,竟是一点声音也听不见,好不容易将这顿饭的时光挨完了,范建才望着自己的儿子,淡淡说道:“你要封爵了。” 第六章 九月里

一等男爵,正二品。

范闲在心里琢磨着这爵位的轻重,担心受爵会惹出一些非议来。其实这也是他过于小心谨慎了些,虽然出使北齐在明面上不是什么艰险事,但毕竟也算是趟苦差,春初朝议上陛下驳了林宰相与范侍郎的面子,硬将他踢出京都,虽说事后将范建提成了尚书,但此时再给范闲加个男爵的封位,在世人眼中,也只是对范府的第二次补偿而已,没有人会觉得太过惊奇。

更何况自从入京之后,世人皆知,之所以宫中那位万岁爷对范家的小子欣赏的厉害,一大半的原因便在所谓文采之上,恰好迎合了圣上励行文治的大方略,范闲此次在北齐又挣了一马车书的面子回国,陛下自然是要赏的。

虽说以范闲目前的职司来说,也瞧不大上区区男爵,但封爵终是论亲论贵,对于行事来说,总是会有些好处,他望着父亲说道:“旨意大约什么时候下来?”

此时父子二人已经在书房里说了半天的话,范闲拣此次出使行程里不怎么隐密的部分讲了些,每当要涉及院中事务时,还未等他面露为难之色,范尚书已是抢先摆手,让他跳了过去。

其实说到底,范闲自幼生长在澹州,入京后也极少与父亲交流,说话的场所竟大部分是在这间简单而别致的书房内,所以论及感情,实在是有些欠奉,但不知怎的,此时他看着范建鬓角华发渐生。又联想起北齐那些当年的风流人物已然风吹雨打去,心头却是黯然之中带了一丝欠疚。

院长大人说的对,司南伯不欠范闲什么,范闲欠他许多。

“明天入宫。大概便会发明旨。”范尚书闭着眼睛,喝着柳氏每夜兑好地果浆,似乎颇为享受,“这次在北面你做的不错,陈院长多有请功,陛下也很是欣赏。”

范闲心想此行北齐,除了自己的那些隐秘事外,其实根本没有为朝廷做些什么,包括言冰云的回国,也只是顺路之事。绝对不能算是出力,不由苦笑道:“其实这一路往返,我实在是没有做什么。”

“有时候。什么也不做,才真是做地不错。”范尚书缓缓睁开了眼睛。

范闲心头微凛,以为父亲是要借机教训自己在京都城外与大皇子争道的事情,不料范建竟是对此事一言不发,反而将话题扯到了别的地方:“以往与你说过许多次。不要与监察院靠的太近,没料到你竟然不听我的,被陈萍萍那老狗骗上了贼船……”

说到此处。范尚书似乎是真的有些不高兴:“安安稳稳守着内库,这在旁人看来,是何等难得的机会。”

范闲苦笑道:“孩儿倒是想,问题是您也知道,信阳那位可不甘心就这么放手,而且抢先挑起事来的也是她,我如果不入监察院,怎么能和这等人物抗衡。”

范尚书叹了一口气,心想这件事情上确实是自己考虑的不周。没有想到长公主殿下的反应会如此强烈,只好摆摆手说道:“她毕竟是陛下地亲妹妹,太后最疼的女儿,婉儿的亲生母亲,过去地事情,就让他过去吧。”

这话范闲信,虽然他并不相信父亲只是一位打落了牙齿往肚子里吞的人,但也知道他对于皇室的忠诚是绝无二话,只是在允许的范围内为这一家大小谋求自己的利益,而且父亲一直强力要求自己远离监察院,也是不想自己牵涉到京都那些异常复杂阴险地政治斗争中。

只是……内库是钞票,官场是政治,而钞票与政治向来是一对孪生子,想来父亲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想清楚这一条定律。不过不论如何,范闲对司南伯的用心也自感激,说道:“请父亲放心,孩儿一定会小心谨慎。”

范建有些满意他地表态,问道:“只有真正的强者,才有资格去示弱,弱者本来就是孱弱之辈,哪里用得上一个示字,你自己考虑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