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后宫系列:大清帝国 > 第11部分(第1页)

第11部分(第1页)

伍廷芳是光绪三年天津海关道黎兆棠引荐给李鸿章的,被李鸿章称为“物色数年”之人才,他出生在新加坡,少年时在香港长大,后又留学英国,对欧洲列强的实力推崇得很,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盲目的敬畏。在他看来中国这种旧体制,这样近乎原始的工业水平,如何是欧洲列强的对手,就是光拼枪炮弹药的损耗也能把中国耗死了,所以他是极力反对与法国人开战的,此时冷笑道:“真不知左季高和彭雪岑胆量从何而来,莫非以为法国人是那中亚小国阿古柏所能比的,他们就不怕重演辛酉旧事。”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后宫系列:大清帝国(52)

李鸿章原本有些失意的神色又飞扬起来,对伍廷芳道:“文爵,你去法国大使馆一趟,替我约见法国公使巴诺礼。法国人在安南生事我大清不管,但绝不能占我大清一寸土地,我淮军十万将士也不是吃草的。”

伍廷芳点点头,李鸿章这时想了想又道:“此事不要知会礼部,省得李兰孙从中作梗,通过总理衙门去办吧,那里六王爷主事,他自会明白的。”

方怀从接替李莲英出任内宫总管太监的胡德安手里接过参茶,喝了一口放在一旁,继续看他的奏折。

小德子被方怀赶到电报房去看着,方怀需要随时掌握从云南、广西传回的消息。只有坐到了这个位置上才知道责任有多么重大,对于前世网上一些小说里主人公只需要随便知道一些历史大事就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是不屑一顾的,要知道历史很是会改变的,一只蝴蝶扇动翅膀都能引起太平洋上的一场风暴,遑论一个有思想的人。所以充足而详尽的情报才是决策的保证。

胡德安已经六十多岁,宫里像他这样的老太监还有很多,他们无儿无女,一生就在这宫廷里度过了。胡德安看方怀的样子,忍不住道:“皇上,四更天了,一会就要上早朝了,您赶紧歇一会吧。”

方怀听了这才抬起头,捶了捶发酸的肩膀:“就四更天了。”看了看桌上还只看了一半的奏折,方怀对胡德安道:“还有这么多奏折,今夜就不睡了,等会直接上早朝。不过你一把年纪,就不用在这里陪朕了,快下去歇着吧,朕有事叫外面的侍卫好了。”说罢,方怀低下头继续看起了奏章

方怀总想着自己这里累一点,也许这个国家的百姓就会好过一点,这个国家就会早一点摆脱贫困的局面,早一点不受洋人的欺负,早一点让每个中国人都能骄傲的说我是中国人。这或许就是自己回来的责任,前世那个国家即使到了21世纪还是落后于外国,国人被瞧不起便自甘堕落,多少留学生拿着国家公费出国留学却一去不返,多少官员拿着国家的高薪却贪污腐化,成为国家的蛀虫,他曾经就是那其中的一员,回到这个世界我有一种强烈的赎罪感,他要把自己对这个国家曾经犯下的罪赎回来。

过了好久,方怀听见周围没有什么动静,王德安仍站在那里,虽然有些颤颤巍巍,却是站住了。方怀不由道:“王德安,你怎么还待在这里?”

王德安擦了擦眼睛,突然跪在地上道:“皇上,老奴服侍了四朝天子,从道光爷、咸丰爷、同治爷到现在,从未见那位皇上为国操劳到这么晚的,是老天保佑大清赐下圣天子。老奴恳请皇上保重龙体,为了大清,也为了天下的百姓。”说着一个劲在地上磕头,头皮都磕破了。

方怀连忙上前把他扶起来,无奈地道:“朕休息就是,你不要伤害自己身体了。”胡德安这才肯起来,脸上老泪纵横。

后宫系列:大清帝国(53)

看到他额头上肿了好大一块,方怀连忙让侍卫把他送到御医那里去了。

方怀也确实有些累了,不仅是身体累,心也累。以大清现在的实力要打赢法国实在是太难了,不论是陆军和海军,还是工业与资源,法国都只在中国之上,不在中国之下,我现在才明白为什么历史上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实力明摆在那里,中国虽然在镇南关、临洮赢得了几场战斗,但改变不了整体战略所处的劣势,法国海军占有绝对的优势,可以源源不断把国内的兵力调王越南,加上它远胜于中国的工业体系,他消耗得起;反观中国,几场大仗打下来,国库用得一穷二白,枪炮弹药的生产也接济不上,再打下去有败无胜,所以“以胜求和”不过是不得已的事。然而真看着法国占了越南,那西南几省将再无宁日,也是不能忍受的事情。

但打仗要钱要兵要枪炮弹药,为了全力对付法人,方怀又不能在这个时候去触犯那些旧地主旧官僚的利益,不然肯定生出变乱。他就像走钢丝一样游走于改革的边缘,尽量挑一些不那么显眼,或是通过洋人带进来已经为人们所认同的事情做,以此来加强大清在这场战争中的资本,像办银行、扩建各机器局、购买新的军舰等,但就是这样金銮殿的屋顶都快被争吵之声掀翻了。很多事情方怀不得不作出妥协,就像他本打算让新军去辫,却因为御史的强烈反对而不得不告吹。

想着想着,方怀就这样睡了过去。

第二十三章 大战之前(二)

这些日子,朝廷里为是否对法宣战吵的是不可开交,那些个朝廷大员为了这件事争的是面红脖子粗,就差撸袖子打架了。军机几个人处分成了三派,左宗棠和彭玉麟力主对法开战,奕忻和李鸿章则主张加强守卫,放弃安南,剩下的醇亲王奕譞和崇厚默不作声,既不表示赞同,也不表示反对。奕譞是要看方怀的意思,而崇厚是因为方怀年初找了个由头让他复了官,他一直对方怀感激涕零,因而唯方怀马首是瞻。

现在他署理着工部,没想到他竟然如鱼得水,将工部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他对洋务很有一套,像民间一些工厂想买一些难买的机器,都是他出面买到的。民间办起了那么多厂子,他也有不少功劳。

金銮殿上,彭玉麟义正严词地道:“安南国世代乃我大清藩属,今日若弃之不顾,朝鲜、缅甸、暹罗、南掌诸藩焉不寒心,就是西藏、新疆也难保不生二心。”

李鸿章闻言摇摇头道:“我大清好比久病之人,这些藩属则是那败疮烂肉,其中如暹罗、缅甸不服王化久矣,况且地少民寡,弃之亦不可惜。现如今我大清自顾尚且不暇,正是要舍了这些败疮烂肉换得一二十年太平时间,才有强国之机会。”

后宫系列:大清帝国(54)

左宗棠听了冷笑道:“安南与云桂只有一山之隔,朝发而夕至,若法人踞之,我大清有何太平可言。”

李鸿章与左宗棠素来不和,闻听此言也不客气道:“云桂二省只需重兵驻之,当可绝法人。若冒然开战,法人舰船之犀利,数倍于我大清,可从容袭我大清沿海任意一处,实是防不胜防。若是重演辛酉之难,谁可承担?”

方怀见火药味越来越浓,微微皱起了眉,历史上就是因为清朝中央战和两派互相倾轧,使得前线作战的将领不知所措,白白贻误战机,马尾海战就是典型的例子。当时法国远东舰队已经闯进马尾军港,两国又处在交战状态,当时督办船务的福建船务大臣何宗如仍不知是否应该迎战,甚至下令福建水师“若先开一炮,胜亦以败论处”,其结果是福建水师仓促应战,一半军舰尚未起锚就被击沉。

看着两派又有愈吵愈烈的趋势,方怀站起来身道:“几位爱卿说得都有道理,还是让各督抚上疏议事,朕先看看各督抚的意见。”奕忻、李鸿章闻言满意地退了出去,真正主战的不过是左宗棠、彭玉麟和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官员,各省督抚有几个愿意和法人打仗的。

之后方怀又下旨准了李鸿章让滇、桂二军加强守备的奏章,看来是不打算和法国人在安南交手了。这让朝廷的大多数官员都松了一口气,李鸿章也把心放下了,他生怕皇上年少气胜,被左宗棠那批人鼓动了和法国人开战,不过现在看来皇上少年老成,能够相忍为国,实在是国家的幸事。

随后滇军和桂军被动员起来,在中越边境几百里的纵深展开来,而大批的枪炮弹药送到了滇军和桂军的手里。中越边境险要的山口都被清军抢占,为清军的防御作战创造了良好的态势。看到这些,相信法国人也不敢轻易与我大清为敌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