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明星医师 > 第511部分(第1页)

第511部分(第1页)

望着这位老人关切的眼神,韩安康微笑的道:“六叔,没事,这血是昨天不小心掉到别人没填埋的陷坑里,被里面留下的残血给粘上的。看那陷坑里流那么血,估计最近又有人在山里捕到什么大家伙了。

要不然,那坑里也不会留那么多血,好在坑里扎人的东西取走了。不然,这次我真的就九死一生了。让你担心了!你看,我现在不是好好的吗?没事!”

因为地处大山深处,这附近有些猎人还喜欢采取挖陷阱的方式捕猎,一不小心掉进这些猎人设下的陷阱也是很有可能的事情。没办法向别人解释这一身血迹怎么来的韩安康,只能用这个相对容易让人相信的谎言,打消这个关心他健康情况的老人担心。

六叔听到韩安康这样解释,才稍稍放心了下来,不过嘴里还埋怨道:“小安,以后上山还是要小心点,这次你运气好碰到拨除了陷阱的陷坑。要是陷坑里的陷阱没解除,你小子这次不死也要脱层皮。

不过那些放坑的人也该死,怎么好端端的又挖起这种容易伤人的陷坑呢!难道他们不怕伤到人吃官司吗!真是一帮要钱不要命的家伙!”

做为时常会去山里砍柴的村民而言,除了山里的毒蛇野兽,最怕的无疑就是这些猎人设下的陷阱。前几年就有人,因为掉到这种铺设了尖竹跟刺根的陷阱而重伤身亡,导致设这个陷阱的猎人也被镇上的公安给抓了起来。

后来还是猎人家私下赔了好大一笔钱,最终这件事情才算了结。也正是因为挖陷坑容易伤人,在山里已经很久没人敢挖了。如果不是实在没办法解释这一身血迹的来历,韩安康也不至于编造这样一个谎言。

靠着这个编造的谎言,韩安康总算堵住了老人的关心,走回建在村头的自家院子。等他来到院门口,就看见院子里已经有不少生病不舒服的村民,正坐在院子的条石上等待。看到他回来,这些经常到这看病的村民,都纷纷起身询问韩安康这身上的血是怎么回事。

又费了一番嘴舌,打消了这些村民的担忧之后,韩安康让这些病人暂时先在院里休息一下。等他换身衣服之后,就给他们看病。对此,来看病的村民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

将药篓放进后院制药的房间后,韩安康很快来到卧室将一身干涸血迹的迷彩服脱下,换上了代表医生的白大褂。知道这些看病的村民,时间都不是很充欲,韩安康很快将一早过来看的村民,领到建在以前他爷爷看病的房间,也就是他在村里的医务室中。

如果不是房间里摆满了药材跟一些药品,或许谁都不会想象,在乡下看病的条件竟然如此简漏。尽管如此,但长年居住于附近的村民,只要不是什么太大的毛病,都愿意来韩安康家开点药或者扎几针挂点滴缓解病疼,而不愿去镇上条件相对好些的卫生院治疗。

因为相比韩安康这里收费便宜,卫生院的收费无疑更贵。对于一年幸苦下来,从地里刨食本就赚不到几个钱的农民而言,自然愿意选择到韩家来看病了。

当第一个本村的老风湿病患者吴三山,一脸苦笑的坐到韩安康面前道:“小安啊!我这老毛病又犯了,你看是不是给我再针两下。老是这样麻烦你,实在不好意思啊!”

风湿病难治愈是公认的事实,以至于这个年轻时落下病根的吴三山,直到孙子都出世了,这风湿也一直没治好过。这些年,一犯病想到的就是来韩家扎几针,以前是韩安康的爷爷替他扎针,现在则换成了韩安康。对于这位同村的人,爷孙俩扎针推拿都是不收费的。

以至于他每次来看病时,都觉得不好意思。吴三山曾经也去镇卫生院看过,结果看到医生一下开出上百块的药钱,吓的他立马药也不拿就重回村子,继续找韩家爷孙俩扎针推拿。这年头,百姓看病最怕的就是花钱如流水,有免费的不看谁又会去看花钱的呢?

第一章 见血的采参

长白山脉,因其主峰长白山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是华朝两国的界山,有“关东第一山”之称。历史上的长白山一直是关东人民生息劳作的场所,也是满族的发祥地,在清代有“圣地”之誉。长白山以旅游胜地、满族发祥地、中华民族圣山而闻名于世。

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由于其独特的地质结构形成不同于其他山脉的奇妙景观。主峰海拔2691米,海拔在25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16座,天池是长白山最为著名的景观。长白山是东北三宝枣人参、貂皮、鹿茸的主产地,山上还有许多稀有的生物资源,如美人松、山葡萄、野蘑菇,金达莱、不老草和东北虎、丹顶鹤等。

正因长白山脉中拥有着华夏越来越少的优质野山参,生活在附近的采药人只要天气允许,都会钻进这些深山老林里,以求挖掘到越稀缺价格却一路看涨的野参。要是谁运气好,能挖到百年以上的野人参,那这个采药人后半辈子就能安心坐家享福了。

生活在长白山脉周边的采药人,心中都有这种奢望,只是他们同时明白一件事,那就是进山采药是个高收入同样高风险的事。这些年就为发笔横财,无数采药人钻进人迹罕见的深山老林,去碰那万中无一的运气,结果很多人都是一去不返。久而久之附近的百姓都清楚,这种天降横财不是谁都能得到的。

坐落于吉省东南部边陲小镇的乡村医生韩安康,一早就背着过世爷爷留给他唯一的遗物,一个老辈采药人用的采药篓。准备趁着天气放晴,去附近的深山采挖些中药材,以缓解村里医务室越来越少的中药材。

做为吉省中医药大学毕业的高材生,韩安康原本可以在外面寻找一份相对高薪的工作。只是想到爷爷当初过世时所留的遗愿,加上他能读完这个大学,很大程度上都是村民们凑钱供出来。

以至于毕业之后,他谢绝了不少省内知名中医院的邀请,毅然决然返回这偏僻小村当了个小有名气又年轻的乡村医生。虽说他开设的医务室也经营西药,但出于身为土郞中爷爷教导长大的韩安康,也学会了爷爷一身中医推拿术跟针灸术。

就算当年韩安康的爷爷过世,村里人毅然决定凑钱供他读完大学,很大程度上都是承他爷爷昔日的恩惠。自小禀承有恩必报的韩安康,才拒绝外面大医院的邀请,回到村子里接替爷爷的工作,替这十里八乡的朴实百姓开药治病。

在这种贫穷的山村当医生,经济实惠无疑是村民们追求治病的最大期望。因此一些小毛病韩安康都会根据爷爷传授的中药古方,跟在学校学到的中药方。利用村后大山中丰富的野生中药材,替这些村民解决身上的病痛。

因为中药材都是上山采挖切碎晾晒制而成,故此在收费的时候,韩安康最多收个成本费。一时间,村民对于这位年轻的乡村医生,也是充满无限的敬意。觉得没有枉费他们当年,成就这个孩子学业的善举。

这年头如果要说贫苦的百姓最怕什么,怕生病肯定是排在第一位。现在有韩安康这个热心真诚的小医生替他们治病消灾,无疑证明他们当年捐资助学是笔非常值得自豪的投资。

每次村民看到韩安康进山采药,都会关切的叮嘱他万事小心。虽然村民知道,韩安康是个懂事的年青人,可进了山里会遇到什么意外谁都预想不到。好在村民都知道,韩安康打小跟爷爷就学会了进山采药。只要不去那些人迹罕见的老林子,以韩安康这些年积累的采药经验,相信也不至于出太大的问题。

但不得不说,每次村民看到韩安康进山采药,要是傍晚还未返回,全村不少老少爷们都会替他担心。一是担心韩安康在山里会不会出了什么危险,二来也是担心失去这个贴心的村医生,往后他们有个头疼脑热治起来就没现在方便。

对于村里人的关心,韩安康自然心知肚明,只是他同样很清楚,进入老林子采药的风险有多高。而且爷爷在世时,也特别警告过他,灵药有缘就是不进老林子也能采到。如果无缘就是爬到绝顶山峰,也会一无所得。而他嘴中的灵药,无疑就是百年人参这种稀世灵药。

背着药篓将一路上可入药的中药材,小心翼翼的放进药篓子收好,韩安康的脚步也渐渐往山中腹地前进。就在他专心致志的挖掘山里的药材时,一种很久没听到的鸟叫声引起了他的注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