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第一日不落帝国 > 第24部分(第1页)

第24部分(第1页)

刘欣盘算到。

“帐怎么可以这样算,安置费之外还有运输、滞留、基建、安防等费用和成本,光对付东夷岛的土著就要花不少钱。搞定移民来源地的众多大嘴就要花差不多10亿以上。还有几乎难以计数的医疗保障、教育开支、养老开支、各种数不清的隐瞒信息方面的情报部门开支都不列入预算吗?”财政主管陈冠先马上激动起来。

“老陈,你先别激动。我又没说不列预算,只是分摊到每一年的预算不好提前列入嘛。后面几年的预算谁说的准要多少。说不定东夷岛开发公司收益就足以支撑后面的开支了,不需要我们本部补贴了嘛。土地是一个吸引人口的神器。在进入工业时代前,只要听说有廉价的土地,没有一个农业民族的成员可以抵得住诱惑。说不定很多地主听说有廉价土地都倒贴我们移民呢!前两天不是有个江南苏州的大地主到我们宁波港的移民办事处咨询有没有可能入股共同开发东夷岛的土地吗?虽然我们未来保密,拒绝了这个老合作伙伴,但是也帮助解决了他的几个远房亲戚的就业和安置问题嘛。”孙昌解释道。

“要是这项移民计划被敌视我们的那些群体捅到上面会不会引起太皇太后的猜忌啊?”王能担心皱起眉头。

“不会,那些吃饱了孝敬的宫内内侍、收了巨额顾问费的高官和有能力在高层决策说上话的人都不可能反对这个利国利民的计划。就怕万一有人歪了嘴把这个计划联系上聚众造反和收买民心上。”汪新宇有信心搞定反对派,但是还是怕有猪一样的队友出现。“回到主题上来,我们没有什么危险,就算有也可以轻易化解,只要我们不去碰军队和皇族权贵之类的高压线,起码可以再发展到足以威胁大宋帝国统治之前是安全的。

“你们都是滑头,光挖墙脚能挖多少人,我们不能这么被动,等待不是我的风格。要主动创造我们需要的流民才能满足未来的发展计划。比如人造灾害就是我们调控粮价和地价的重要手段。我们通过控制经济作物价格来刺激地主们主动种植经济作物或种粮食,减少或扩大粮食种植面积,这样来间接控制粮价就可以人为地制造粮食紧缺和过剩,从而造成饥荒和谷贱伤农等让自耕农加速破产和让佃农走上绝路的局面。这样可以大大加快我们招手移民的效率。反正王安石的变法被废除,平抑物价的zhèng ;fǔ职能被砍掉。我们绝对不会有任何阻力和良心上的不安。那些破产的移民以后肯定要感谢我们这么做,如果不是我们,他们还要在穷困中继续生活。”李基提出让穿越众陷入一阵恶寒的计划。王能等人都习惯了李基的完美主义作风了,但还是不能接受他的越来越没有节cāo的创新。

“至于如何安排人口划分土地,还是要细细斟酌一下。东夷岛在未来的时代最多容纳2300万人口,进入工业革命前最多只能容纳300万人口,当地百十万土著加上移民,总人口不能超过400万。我们就算可以掌握这个富庶的岛屿,可也不能竭泽而渔。多出来的人口可以则其jīng锐编入流动xìng好的海外殖民地。比如关岛、琉球群岛、rì本北海道岛、南沙诸岛、东南亚的很多没有人烟的荒岛。这些岛屿殖民地都是后期的计划,起码要等到东夷岛满员之后才轮的上。

我们最要的是优先发展物流中的远洋航运业。尤其是培养可以远航的高级船员迫在眉睫。泉州新建的辰基航海学院为什么招不满学生,就是老师不够。我们物流和贸易领域的负责人是李飞和王能,但是他们的学生主要是陆地商贸的负责人。远洋商贸的负责人太少,培养船长需要的时间比培养一个进士还要多。我们等不起就要砸钱去聘请老船长传帮带。这样先把人手排足了,三班倒的运人到东夷岛因该可以熟能生巧。

现在老李就要准备去泉州主持新建的辰基航海学院工作。这算你的股份和功劳,三年后我们的中心就要全部转移到杭州。总部也要搬迁到杭州,巩县的辰基书院降为分部。老李的泉州也会升级为分部。”

第五十章 土地与人口(四)

李基宣布了未来的规划。意识到机遇的穿越众开始讨论起瓜分地盘了。

王能作为管理贸易的老资格比较重视物价比较高的汴京,想一直留在汴京管理rì进斗金的赌场和销金窟们。

钱进的机械产总是受制于原料不足,没有高质量的铁矿石让他每天都在想尽办法搞到马鞍山的地皮,未来钢铁基地就定在江宁府(南京)。

一直想把成都平原建设成粮食基地的孙昌就想立足成都府搞活集团的农业资源,为后期像西南方向扩张准备铁桶一样的基地。

搞基建上瘾的工程疯子杨文晖哪都不想去,关在家里设计无数的图纸和建筑已经成为了他唯一的爱好。

周立坚在搞复制秘sè瓷的实验,发了誓言,不复制出来绝不开发新产品。因此只有宅在家里无法离开。

立志建立草药库中心的吴祈也像分到一片山区建立试验田,早就看上亳州这块风水宝地了。预算拨款早就在半年报会议时申请通过了,只要一过年,马上就可以开工建设世界最大的医药集团。

金融负责人陈冠先希望更多的把银行开遍全世界,对总部的要求很高,要求必须是一个永久繁华的商业中心和物流集散中心,不论是扬州还是汴京,都是很好的地方,各有优势又各有劣势难以让他下定决心。结果李基一句话解开了心结。经济中心永远都是港口,不选沿海城市就是傻瓜,大宋帝国的沿海港口最有潜力挖掘的就属两浙路苏州邻居的秀州华亭县上海镇了,地价又低投资回报率最高。

喜爱欺负外国人的白佳看中了胡商最多的广州。他希望圈下整个香港做自己的外贸基地。看过白佳计划书的穿越众同意了他的计划。未来不毛之地的香港岛和九龙地区将会成为整个东亚地区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改名为黄金岛的香港岛和改名为宝石湾的九龙湾必将成为世界最繁华的都市。穿越众开办的东方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苏禄贸易公司、中越贸易公司、室利佛逝贸易公司、真腊贸易公司、蒲甘贸易公司、高丽贸易公司、中rì贸易公司都将总部将设立在宝石湾。

喜欢老实人和优秀兵源的西北汉子汪新宇还是选择老家的秦凤路兰州建立根据地。自从吐蕃归顺之后,兰州就成了一个沟通整个黄土高原、河西走廊、湟水谷地的丝路中心。商路大开人口rì盛的兰州正是汪新宇施展手脚的大好地盘。不论是培养情报特务,还是扶植准军事武装都是上佳宝地。早就建立的武装到牙齿的辰基镖局虽然只有500人,但是已经成为西北最强的非zhèng ;fǔ武装力量。如果按照计划继续培训下去,他们中的每一个人rì后起码是个团长级别的军官。

“难道就没人愿意去山东河北吗?我们需要大量的棉花来摧毁小农经济的支柱家庭纺织业。高竞,你不是一天到晚说没有好布料做不出好衣服吗!我们穿细麻布和丝织品也确实不好,那贵的要死的吉贝布我看很难推广,纺纱机和织布机已经就位了,就等原料到位就可以组建全世界最大的纺织厂了,现在的应天府纺织厂每天就纺织苎麻和亚麻布也不是个事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