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耶律大石--两个女人托起的西辽帝王 > 第36部分(第2页)

第36部分(第2页)

耶律淳等人回到南京元帅府。耶律淳有些累,回后院休息,李处温回到住处却辗转反侧睡不着。他本以为天祚帝来南京后会住一段时日,那样的话,他会有足够时间来促成废天祚帝、立耶律淳为皇帝的事情。耶律淳久居南京,对中原文化很是仰慕,别看他也是契丹贵族,但他与南京的汉族士大夫及地主阶层的人感情特别融洽。耶律淳当上皇帝,能把南京与宋朝的距离拉得更近。

耶律淳已是60多岁的人,一旦哪天驾崩,他李处温就可以促成举南京之地归顺宋朝的事。作为汉族人,作为离别家乡孤身在外的游子,如能在有生之年,完成南京回归故国的壮举,会青史留名!再说,南京在他的努力下回归宋朝,宋帝不会亏待他李处温,不是已派马政把一份任命他为燕京节度使的圣旨送过来了吗!

但是,在城外见到天祚帝后,他忽然感觉把天祚帝留在南京城这件事不会太好办。一来天祚帝太狡猾,留在城外根本不进城,这样就很难控制他;二来通过天祚帝与他们的谈话,他感觉这个花花公子皇帝不会在南京逗留太久。一旦天祚帝从南京逃走,拥立耶律淳当皇帝的事就会有阻力,有压力。毕竟大辽国在西北部仍然有十几万兵力。

李处温在床上躺了一会儿,起床来到离他住处不远的左企弓的住处,把刚躺在床上的左企弓从床上揪起来,俩人又来到萧幹的住处。萧幹还没睡觉,坐在椅子上想心事。

李处温、左企弓、萧幹几人以前多次议论过天祚帝昏庸无能,任用奸臣的事,也心照不宣地谋划过废天祚帝立耶律淳以救岌岌可危的大辽国之事。但都因为耶律淳是个胆小怕事的人,更因为耶律淳曾经斩杀过欲拥立他为帝的妻兄萧敌里,外甥萧延留。所以,在耶律淳没有明确态度之前,没人敢把事情摆到桌面上来谈。

几人坐下来再度谈起这件事儿,左企弓说:“干脆发兵把天祚帝扣押,然后把黄袍加在淳帅身上,造成既成事实。事情再拖下去,金人的刀锋就逼到南京城下了!”

李处温点头说:“这倒是个促成事情的办法,宋朝皇帝的江山,就是上演黄袍加身的把戏得来的,咱们在南京再上演一回。只是……大石刚来南京,这事儿以前没跟他谈过,他会不会出来阻拦?”

萧幹说:“大石弟那儿我跟他去说,他最痛恨君昏臣奸误国了。”

李处温站起来走到门外看夜空说:“三更天了,事不宜迟,萧幹你派人到城外扣押天祚帝,黄袍加身的事由企弓我俩来办!”几个人说完走出门去。。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4节

耶律大石从南京城外天祚帝行帐回到城内住处,跟随耶律铁哥率兵北进西征的副将萧查刺阿不前来见他。耶律大石奇怪地说:“阿不,你不在铁哥军前效力,跑南京来干什么?北进西征遇到了阻力?”

萧查刺阿不向耶律大石行完礼说:“节度使,北进西征不但没遇到阻力,简直是大受欢迎。我们到可敦城,以节度使的名誉召集威武等七州,大黄室韦等十八部首领会面,他们都表达了对大辽国的深厚感意,盼节度使您早日西去,在那里召令诸部族,重振大辽国威,*叛逆金人!”

耶律大石放心地点点头说:“哦,是这样,那我就放心了,证明咱们北进西征这步棋走得对。可敦城驻守的是我大辽国北庭都护府,但这几年朝廷忙于对金战事,没来得及与西、北部诸部族联系,有些疏远。现在好了,就把可敦城当作咱们的后盾,如果有一天这边的事情不可为了,咱们就北去可敦城谋划东山再起!”

萧查刺阿不说:“节度使,铁哥先锋派我回来,一是我们北进西征很顺利,回来报个喜。以后我们还要继续往西、往北走,到那时想回来就困难了;二是回来向节度使禀报一声,西樱师父那没得到什么可靠消息。不过,据一个从西域回来的商队说,他们在通往大食国和花刺子模国的大漠里,遇到过这么一帮人。马队的中间,围着一辆辽国人的马拉轿车。”

耶律大石点头说:“一定是西樱乘坐的马车。你回去告诉铁哥,让他派出两股人马扮成商队,继续西行寻找,直到寻到西樱为止。”

萧查刺阿不点头称是。

耶律大石命人送萧查刺阿不去休息,自己刚想静下心躺一会儿,卫兵来报都统萧幹来见。耶律大石马上把萧幹迎进屋。耶律大石说:“萧幹兄深夜来访,一定有重要事告我。”

萧幹说:“大石弟,你我同窗,又是多年朋友,咱不绕圈子,直话直说。我是来说服你的,我们想废掉昏君天祚帝,拥立淳帅为皇帝。重新聚拢大辽国的民心士气,抵抗金兵,救大辽国于危亡之中。我已派兵到城外扣押天祚帝,拥立淳帅的事也已布置停当,明天就办。你刚来南京,有些事儿以前没跟你商量过,相信你会支持我们!”

耶律大石沉吟着,废天祚帝另立明主的事儿以前他也想过,但觉得事情千头万绪,掣肘的地方太多,不容易办成。没想到萧幹他们也在想着这件事。不过,就眼前情况看,废掉天祚帝,拥立一位贤明君主,至少可保大辽国不会很快灭亡。这么一想,他爽快地说:“萧幹兄,要说起来,妄言废立,不是臣子们应该想应该干的事儿。不过,大辽国已处在风雨飘摇之际,天祚帝又是个十足的昏君,大辽国眼瞅着要毁在他的手里。废这样的昏君我举双手赞成。淳帅与我有师生之谊,又是契丹世系皇亲贵族,人品官品声望极高,拥立淳帅我举双手赞成。”

萧幹拉住耶律大石的手说:“大石弟,爽快。走,咱们这就到李师爷那儿去,天快亮了,大事也该进行了。”

萧幹与耶律大石来到李处温住处,萧幹派往城外扣押天祚帝的军将回来禀报说,他们赶到天祚帝行帐,却得知天祚帝率人不到三更天就离开南京不知去向。

耶律大石说:“皇上离开南京,只有两条去路,一是西京,一是夹山。据我估计,去夹山的可能性大!”

萧幹伸手拍腰中佩剑说:这个老滑头,还是让他跑了,我马上派人去追,一定把他给逮住!”

李处温摇头说:“不用追了,他用的都是大食国跑马,日行千里。”

左企弓说:“那拥立淳帅的事儿?”

李处温说:“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就在这天早上,耶律淳像往常一样来到帅府议事堂,准备召集文武将佐议事。突然,李处温、左企弓等人手持一件皇上才能穿的黄色大褂走进议事堂,没待耶律淳明白过来,已把黄袍披在耶律淳的身上。耶律淳长叹一声,只好接受即成的事实。这就是历史上有过记载的北辽朝廷。

耶律淳自号“天锡皇帝”,封妻子萧德妃为皇后,建年号为“建福”,改辽保大三年为建福元年。封李处温为宰相,萧幹为左军都统,耶律大石为右军都统,左企弓为参知政事,余下的大小臣僚各有封赏。遥降逃往夹山的耶律延禧为湘阴王。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5节

赵良嗣从辽上京回到卞梁见宋徽宗赵佶,向赵佶禀报跟阿骨打商定的宋朝每年向金朝进贡的数目。赵佶不悦地说:“太多,30万银币已经够多。咱们发兵攻打被别人强占去的地盘,还要向另外一家进贡,世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赵良嗣俯身跪下说:“皇上,臣都是按您的旨意办得,从没敢自决一事!”

赵佶摆手说:“你起来吧!这事不是你的错。你走以后,朕就觉得咱们君臣把事儿办糊涂了。其一,咱们跟金人谈的只是幽、燕之地,可现在看来,幽、燕只占我失去的燕云十六州中的一少部分。既然收复一回,何不把燕云故地一并都收回来;其二,也是最紧要之处,我朝与外夷边界的关隘,如紫金关、居庸关、古北口、松亭关、榆关等等,这些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之处,都不在我朝之手,这会为将来留下祸患;其三,辽国现在自顾不暇,正是我们收复失地的大好时机,而我们收复失地不是靠自己的武力,而靠向金人收买,这样会吊起金人胃口,使金人滋生觊觎我朝的用心……这些,都是你走以后,大家在朝堂之上议论才想起来的啊!”

蔡京说:“皇上,以我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