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青囊尸衣 > 第45部分(第1页)

第45部分(第1页)

“山人,我已经按照你的方法下葬了,还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么?”黄乾穗和蔼的问道。

吴楚山人回过身来,淡淡说道:“没有了。”

黄乾穗嘿嘿一笑,说道:“寒生在家么?怎么没同你一起来?”

吴楚山人冷冷说道:“这种事情他若知道又如何能理解得了?”说罢,长叹一声。

孟祝祺垂头丧气的从灌木丛深处那边走过来,对黄乾穗说道:“姐夫,吴道明和无名师太这对狗男女跑了。”

黄建国含着眼泪,一锨一锨的朝墓穴里填着土。

五色土慢慢的从黄老爷子的脚部开始堆积起来,膝盖部……胯间……腰间……到了胸部,老人的灰白色眼仁渗出来的泪水渐渐变红了,最后是血……

黄建国看见爷爷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说什么,但是已经发不出声音来了。

“爷爷,安息吧,你将被载入史册,若干年后,中原的百姓们会永久怀念你的。”黄建国喃喃道,最后将土一股脑儿的盖在了老人的头上……

黄建国填平了墓穴,站上去用脚将土踩实。

黄乾穗探头进来道:“完了么?”

黄建国平静的说道:“严格遵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完成的。”

黄乾穗低下头说道:“你爷爷最后没说什么么?”

黄建国淡淡的说道:“爷爷会感到自豪的。”

黄乾穗和黄建国父子俩走出了帐篷,天空中一片乌云遮了上来,天地间慢慢暗淡了,秋风习习,黄建国不仅打了个寒战。

黄乾穗吩咐孟祝祺道:“你继续坚守在这里,接下来的五天尤为重要,绝不容许有任何差错,明白么?”

“你就放心吧,姐夫,我五天内绝不离开半步。”孟祝祺信誓旦旦道。

“你再把坟头堆起来。”黄乾穗说道。

孟祝祺点头应允。

月光下,吴楚山人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道:“青田600年之约,终于结束了,真的是世事难料啊。”随后头也不回的走了。

秋风中断断续续地传来他的吟诗声:“月下孤魂何徘徊?灵古洞前故人来。青田遗梦六百载,世间谈笑一挥间。谁信高洁朱门里,芳草萋萋十年期。堪留千古无限愁,唯有斯人知其哀……”

黄乾穗怔怔的呆立在那儿,许久,他才叹道:“开始祭奠吧。”

黄建国拿出来香烛,就地插入土中,掏出火柴点燃,然后与父亲恭恭敬敬的对着太极阴晕跪拜。

孟祝祺见状也忙跪在他俩的身后。

黄乾穗嘴里祈祷着说道:“父亲,千岁不孝,让您早走了几个月,但是您以您的死换来的是子孙的荣耀,天下苍生的福祉,您的死重于泰山!我们做儿女的,永远尊敬您、怀念您,您就含笑九泉吧。”说罢,重重的磕了三个响头。

黄建国心中发誓:爷爷,我一定不辜负您老人家的期望,不出十年,孙儿定要入主京城,造福天下百姓。

“嘎嘎”黑暗的竹林里传来几声鸦噪,月亮隐入了云中,大地一片扑簌迷离。

吴道明与师太告辞后,两人连夜赶路前往湘西。

“吴楚山人都同你说了什么?”路上,师太小声地问吴道明。

吴道明微笑不语,脸色微红,心里面却是甜丝丝的。

待到天明,两人乘上了长途汽车,直奔岳阳。

是夜,月明星稀,八百里洞庭湖的古渡口,吴道明偕师太站在岸边,眺望着烟波浩渺的湖水,一轮明月倒映在湖中,银鳞闪烁。

“师妹,去往湘西的夜行车没有,我们与其在岳阳城里住上一宿,倒不如孤舟夜渡洞庭湖,如此的诗情画意人生难求啊,不知师妹意下如何?”吴道明柔声道。

“也好,想来庵中数十载,出来的时间极少,素闻八百里洞庭,来自上古云梦泽,今能与道兄泛舟其上,却也难得。”师太欣然同意。

吴道明随即给了船家三百元钱,请其连夜摆船横渡洞庭湖。当时的年代,三百元钱可不是个小数目,起码可以买两头猪了。

船家是一个四十来岁的汉子,信中自是欢喜不已,请两位上船坐稳,随即摇橹离开了古渡口。

秋月如盘,湖水似镜,一望无际,惟有摇橹唉乃声声。

“如此景色,在庵中无论也想象不出来的。”师太感慨不已。

吴道明微微一笑,道:“当年孟浩然诗曰,‘洞庭秋正阔,余欲泛归舟。莫辨荆吴地,唯馀水共天。渺弥江树没,合杳海潮连。迟尔为舟楫,相将济巨川。’想来也深得湖中泛舟的乐趣。”

师太柔情似水的凝视着吴道明,颇有相见恨晚之意,幽幽叹道:“道兄真乃饱学之士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