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漂泊的人生 > 第28部分(第1页)

第28部分(第1页)

“这几天很有意思。”

“嗯!”

这样僵持了许久。终于她笑起来:“OK,晚安!”说完,便翻过身去,睡了。

我躺在黑暗里,瞪着未花板,听着她的呼吸,心中却在大叫:“惨哪!惨哪!”

当沙莉不要哈利美国有部有名的电影,叫“当哈利遇上莎莉”(When…Harry…Met…Sally)。电影开始,少年哈利带着嘲讽的口气对莎莉说:“男女之间没有真正的朋友,性总是会在中间插一脚。”

我曾很同意哈利的这句话,但有了玛丽安这次的经验,我实在不知道该不该当君子。

有一天,我和女友吹了,本来要回家好好弹一首抒情曲,但心里愈想愈不是滋味,便拿起电话,打给当时最要好的朋友,也是前任女友的伊莉莎白。

她一句话也不说,让我心中的痛苦都吐出来。最后她说:“我有个主意,到城里来!我请你去跳舞。”

“可是我才从城里回来啊!”

“那又怎么样?坐下一班火车嘛!”

正好那天老爸、老妈不在家,于是我便毫无顾忌地又冲出门。伊莉莎白带着我去跳舞、喝咖啡,陪着我聊天,使我心里舒服多了。

“已经太晚了,今天就住在我家吧!”她说。

多么绝的举动了!坐在沙发上,我心想:“只怕她是想趁火打劫。”只是当我贴近她,她却移开了。

“我不懂,你为什么对我那么好?”我问。

“你记得曾经告诉过我,男女之间没有真正的朋友吗?”她拍拍我的头:“你错了!”

爱情就是这样、以为自己搞懂了,才是真正开始学习的时候。

你宁愿天天打仗、考一个又一个“会考”、“能力测验”,再写一大堆文章、填一大落表格、寄一大包东西还是愿意一战定江山?

天天考大学

每次回台湾,总有年轻朋友对我说:“真羡慕你们没有大专联考!”

言下之意,似乎只要废除联考,就可以海阔天空、不必K书。

言外之意,似乎国内的联考制度一无是处,只会扼杀年轻人的青春和才华。

连我的老爸都说,一直到前两年,他还会半夜突然满身冷汗地惊醒——“要考联考了!”然后,才发觉那已是二十多年前的往事。

问题是,老爸也讲,幸亏台湾有联考,他才能靠最后两个月死拼,进了大学。假使台湾是用美国入学审核的制度,只怕他不可能有今天。

可不是吗?国内的联考固然是“一考定终身”,但也在此一举。换成美国,除了“会考”SAT的成绩之外,每个学期的在校成绩,甚至课外活动的表现,都列进“入学考虑”,等于是“天天在考”,平时也是战时。

我才进高中,学校就发给每人一份统计报告——过去本校毕业生,被各大学录取的最高和最低平均分数。意思是:你如果想进好大学,就从现在开始拼命!

高二,学校又把大家聚在礼堂,讲台上坐了一堆学长,都是当年得到西屋科学奖的“学者”。然后,校长致词:“你们要向他们看齐,现在就开始做西屋科学奖的研究,过一、两年之后去参加。”

致词结尾,少不得加上这么一句:“如果你得了大奖,进好学校就不成问题了!”

于是,许多同学暑假都不回家,跑到大学实验室,跟着教授做研究。

至于学业成绩稍弱的,也各自找“生路”!

两位有洁癖的同学跑到医院,专门照顾垂危的爱滋病患。然后疑神疑鬼,怕自己被感染。

几个瘦得像排骨的同学,居然参加了篮球和排球队,每天累得快要散掉似地。

他们为的恐怕只是有些课外活动或社会服务的纪录,将来帮助自己进大学。(当然也可能出于爱心和兴趣!)

申请大学!天哪!何尝不是一场噩梦?

厚厚一叠资料,挂号寄出!里面可能包括了你小学比赛的奖状、初中参加游泳训练营的泳装照片、某年在社区小报发表的短文剪报、某年在同学会中表演歌唱的录音带、帮助某作家校对的“版权页证明”、老人院义工证明、万言自传一篇……

此外,还得答覆每所大学稀奇古怪的总题。

譬如我那一年——哈佛大学(Harved):“列出你一年来读过的书,和最近看过的杂志!”

宾州大学(University…of…Pennsylvania):(A)“假如你有机会和一个现存的、已死的或传说中的人物,共聚一晚,你要选谁?为什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