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人才战争 > 第1部分(第1页)

第1部分(第1页)

导言(1)

2006年,德国商会主席路德维希?布劳恩向德国政府发出告诫:许多德国年轻人包括高素质人才,认为在其他国家才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这对德国来说是一个严重的“警报信号” ,越来越多的德国技术人才移居海外,将对德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德国《世界报》忧虑本国的人才流失以及政府的不重视

已经有超过110万具备大学及以上学历的英国人在海外生活和工作。英国《每日电讯报》2008年3月援引经合组织调查报告警告政府说:在经合组织30个成员国当中,没有其他国家的高学历人才外流会如此严重。英国BBC则干脆声称,英国高技术型人才流失严重,已达近50年之最。英国《独立报》则援引世行报告做出结论:英国人才流失海外的现象在发达国家中最为严重,这将对英国经济长远发展构成严重影响。

——尽管是人才战争赢家,英国人依然为每一个人才的流失而紧张

尽管流失人才数量最多的是中国和印度,但2004年俄罗斯信息部副部长DmitriMilovantsev却非要为本国找出一个世界之最——俄罗斯高级工程师流失率全球比例最高。科学院工会主席维克托?卡利努什金称过去10年约有50至80万名俄罗斯科学家出国后再也没有回来。非国立大学协会委员会主席弗焦尔诺夫在2005年则估算说,人才流失给俄罗斯造成的损失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俄罗斯总理普京不得不回应:政府将于2008年至2010年期间向科研领域投资约250亿美元,以阻止人才外流。

——俄罗斯忧虑自身在人才战争中巨量的人才流失

盘踞世界首富交椅多年的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2007年3月来到美国国会,却忍不住进行炮轰:“我们必须欢迎这个世界的伟大天才,而不是将他们赶出这个国家……就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美国的移民政策赶跑了那些最优秀、最聪明的人才。”同年底,哈佛大学、杜克大学和纽约大*合进行研究调查,主持研究的印度裔学者维维克?瓦德瓦称:“美国正历史上第一次遇到逆向人才流失……我们失去了可以带来创新和竞争力的人才,而且还创造了自己潜在的竞争对手” 。

——美国终于担心自身不再能够持续吸纳全世界的人才

李光耀2002年在国庆晚宴上强调新加坡要以美国为榜样:“在这个时代,所有发达国家为了增强竞争力,都必须依赖外来移民和人才……如果拥有达2亿8000万人口的美国都需要吸收外国人才,只有300万人口的新加坡更必须这么做。”李显龙这位海归总理也对着德国《明镜》周刊认同父亲的观点说:“我们需要大量人才。你拥有得越多,你就会做得越好。”

——新加坡领导人对吸纳外来人才的共识

“清华大学培养了大量芯片专业的研究生,百分之*十跑到国外去了。于是就有一个这样的逻辑:中国花高价培养的人才流失到国外,给外国企业搞科技创新,然后这些跨国公司再来到中国,利用其创造的知识产权大发其财。”一位中国学者如此愤怒地形容本土的人才流失。1985年以来,清华大学80%、北京大学76%的高科技专业毕业生都去了美国,并在2006年成为美国大学博士生来源最多的两所院校,当然关键是绝大多数人都选择留在美国工作。因此,美国《科学》杂志把清华、北大称为——“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

导言(2)

——中国是全球数量最大的人才流失国

马来西亚2001年开始吸纳了200名高端海归进入政府部门工作,5年后在职者只剩下1人。全国热议,高教部长含沙射影地指责留英学生说:请留学生切匆看重金钱,要有爱国意识,学成后记得回国贡献。英国大马学生理事会立刻回应:“促请大马政府切匆把拒绝回国的留学生和专业人士看成贪图钱财者”。当地媒体也发表社论:“政府在处理人才外流时,不应继续以爱国意识挂帅,草率认为这些人才不爱国和贪婪;而是应该具备务实态度,提倡公平和自由,提高我国生活素质和发展机会。”

——马来西亚故事表明人才战争不是“请回来”就已经结束

印度在2003年承认双重国籍后,人才回流的数量和比例迅速增加。因此,《印度时报》颇为自得:“一直到最近,损失顶尖人才的主要还是印度和中国。但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美国正面临‘逆向人才流失’……这种人才流动的受益者则是过去的输家,比如中国和印度。这些国家繁荣的经济,已经开始吸引那些到海外发展的人回国工作。”

——自身的发展与对手的危机提供了人才回流的机遇

人才战争正在全球范围内日渐激烈地发生。

这个世界千百年以来爆发过无数次战争。世界各国为石油而战,为金钱而战,为转嫁危机而战,为宗教信仰而战,为统一与独立而战,为征服与反抗而战,为意识形态分歧而战,为民族情结和文明传统而战。但是,许多国家已经意识到:所有的战争都没有这样一场战争来得更为根本与致命。

人们说科技和知识是第一生产力,然而,技术与知识由人而来,为人所掌握,不过是人的创新和创意而已。人们说“货币战争”至关重要,掌握财富分配的金融最为根本,然而所有的货币、资金以及实物,都掌握在人的手里,金融衍生物不过是聪明人的游戏。人们说只有武力和战争才能彻底消灭对手,然而战略为人所设计,武器是为人所发明。人们说能源才是最重要的资源,然而弹丸之地、四面受敌、不产几吨石油的以色列能够对抗中东石油国家半个世纪……许多国家还为自身的落后寻找了人口过多、土地与资源均量少、国家发展起步晚、自然灾害多、传统文化不利于现代化等种种借口,中国和印度因此也成为了“国强民穷”的典型。然而,同样东方文化、起步较晚、非世界交通咽喉位置、面积不如中国云南省、人口却高达亿、多火山地震同时资源贫瘠的日本,各类人均自然资源指标比中国与印度更为严峻,却成为了仅此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人均收入一度高居世界第一。

人才战争所争夺的对象,正是那些能够左右全世界经济、军事、金融、能源、科技等所有重要领域命运的顶尖人才。知识经济就是人才经济,世界大国首先是人才大国。人才战争的成败,最终决定一个国家在全球化背景下走向世界的命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