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清弊主 > 第93部分(第1页)

第93部分(第1页)

“这点子行程,我这把老骨头还扛的住。”马齐大声笑道。    随着裕亲王保泰一声领下,整个队伍立刻就加快了行军速度。    京师内城封闭九门,立刻就引起了外城的恐慌,联想到康熙生死不明,再加上一些个破落旗民的吹嘘、渲染,不少人都意识到京师大变在即,一些有钱的缙绅富户,小官小吏,纷纷忙着出京走亲访友。    有关天津的消息更是一日数报,当太子兵变,挟持群臣、宗亲,追杀八阿哥,并且斩杀贝子苏努、一等公景熙等三十余人立威,以及八阿哥、太子分别率兵返京的消息相继传来,整个京师内外是慌做一团。    外城百姓担心遭受池鱼之殃,但凡能走的纷纷下乡躲避,九门提督隆科多暗自佩服自家老头子有远见,立即就提请封闭京师外城七座城门,为此事,一众官员大臣却是吵成一团,以九阿哥胤为首的八党一派坚决反对,力主放八阿哥的五千兵马入城,协助步军衙门守城,以防太子进京。    而以五阿哥胤祺、上书房大臣张鹏翮为首的一派则坚决要一视同仁,拒绝所有的兵马入城。两方谁也说服不了谁,争了大半天,最后是不了了之。    隆科多并未多争论,次日一早,却是悍然下令,封闭整个京城内九外七皇城四,一共二十个城门,步军统领衙门及巡捕三营所有马步军皆披挂整齐,严阵以待。    五阿哥、九阿哥及一众大臣,谁也未料到隆科多竟然如此好胆,居然丝毫不顾及他们的颜面,连招呼都不打一声,便自做主张一口气将京城所有城门封闭,闻听之后,一个个皆是目瞪口呆,一众主张闭城的是暗暗佩服叫好,而八党官员,特别是九阿哥胤却是气的破口大骂,他可是一早就接到八哥的来信,让他早做布置。    胤闻讯后立时便纠集了一众官员赶到崇文门的步军统领衙门,欲强压隆科多低头,却连人都未见到,其属下将领见一众人来势汹汹,也不隐瞒,直接相告,“隆科多去外城巡视防务了。    九阿哥胤登时气的只想骂娘,外城那么大,如何找?隆科多若不想相见,找一天也未毕能见到他人。    算算时间,八阿哥胤、裕亲王保泰的五千兵马今日必然抵达京城,若是被挡在城外,他胤可真是没脸见八哥、十弟了,稍一思忖,他便谴人去叫五哥胤祺,并且通知在京所有留守官员,到步军统领衙门来商议。    同时,胤又谴人去召集八阿哥、十阿哥、简亲王雅尔江阿、鄂伦岱、满都护等铁杆宗亲和自己府邸的所有的护卫、家丁,他还真不信隆科多一个九门提督能一手遮天!纟

………【第307章 朝阳门】………

自天津由陆路进京,最有可能便是自朝阳门、广渠门、东直门三处城门入城,其中处于外城的便是广渠门、东直门两个城门,隆科多一早便到外城巡查这两处城门的防守情形,对于京城的防御,他并不担心,京师内外城皆是城高墙厚,防御森严,而且火炮众多,就八阿哥和太子那点人马,若想硬攻,根本没有任何机会。(看小说就到八一中文 。81zw。)    他最为担心的是内外勾结,八阿哥在京城甚得人心,又有九阿哥居中策划,一旦形成内外夹击之势,再森严的防御也只能是摆设,而八阿哥一旦率兵入城,他这个九门提督也就名存实亡了。    对于太子的人马,隆科多更为头痛,太子手中捏着数百名三品大员和二品以上爵位的宗室亲贵,若是以那些官员和宗室亲贵的性命相要挟,内城这些宗室亲贵的家属必然会联合起来要求开门放行,同样是内外夹击的局面。    巡查了广渠门,东直门两处,隆科多无心再去其它城门,径自赶往朝阳门,他今日擅自下令关闭京师所有城门,料想九阿哥胤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所以他早就谴了心腹去请李光地前到朝阳门汇合。    朝阳门是内城九门之一,又称齐化门,是运粮通道,漕粮进京,必须经南北大运河到通州,再装车由朝阳门进城,天津进京,水陆驿道皆经此城门,是江南进京的交通要道,八阿哥,太子率兵进京,走内城则必由此门进城。    隆科多赶到朝阳门,便令人通传,他在朝阳门恭候诸位阿哥、大臣。乘着这段空隙时间,他再次检查了一遍朝阳门的防务。    朝阳门的防务由城楼、箭楼、闸楼、瓮城组成,最为紧要的自然是城楼,城楼面阔五间·通宽十丈,进深三间,通进深六丈,楼连台通高十丈·箭楼则面阔七间,通宽十丈,进深三间,通进深八丈。。81zw。 看小说就到八一中文~    隆科多巡查完箭楼、闸楼、瓮城,刚登上城楼,五阿哥胤祺、九阿哥胤就带着上书房大臣萧永藻、张鹏翮等一大群官员进入了瓮城,尾随其后还有六百余乱糟糟的仆从·隆科多皱着眉头居高临下望了一眼那一长溜的轿子及仆从,淡淡的下令道:“封闭城楼、箭楼,闸楼四门,仆从若有放肆者,放箭射杀!”说完,他便踱到城楼外侧眺望通州方向。    一望之下,便见一骑急驰而来,隆科多心里不由一惊·虽只粗看一眼,但由服色便可看出,来骑是步军衙门的哨探·难道八阿哥的兵马已经到了通州?他不由抬眼望了下日头,不过才正午,他们来的好快!    果然,来骑奔到城下,便大声禀报,“八阿哥五千兵马已至通州,正全速赶来。”    通州距离朝阳门不过四十里,骑兵全速行军,不要一个时辰便可赶到,隆科多心里登时一沉·这点子时间,根本不够他与那群官员扯    瓮城四门一闭,便犹如一座牢笼,五阿哥胤祺、九阿哥胤及其一众官员、仆从登时就大惊失色,面面相觑,隆科多想造反不成?还是他跟太子早有勾结?所谓的朝阳门商议·根本就是个陷阱?    九阿哥胤本来就胖,立时便额头见汗,稍一迟疑,他便下轿扯着嗓门喊道:“隆科多,你给爷出来!”    一军士站在城墙上扬声道:“隆军门有令,所有仆从全部退到箭楼,否则不予开门!”    一听这话,众人不暗松了口气,不是造反就好,胤登时又有了底气,大骂道:“爷出门,哪有不带护卫仆从的?隆科多,你个混帐行子,有本事今儿就别开门!”    城墙上立时就静悄悄的,连人影都不见一个,众人都知九阿哥纠集如此多的仆从前来是何原因,闻听此言,皆是默不作声,正是午时,四月底的日头已大为毒辣,不到一刻钟,众人便热的发慌,不由齐齐望向五阿哥胤祺。【叶*子】【悠*悠】    五阿哥胤祺心性甚善,为人素来谨慎,从不参与争储,他本就反对九弟带着这些仆从,当下便开口道:“八哥今日该到了呗,咱们既是要僵持,不如去那边的关帝庙避避日头。”    胤经这一提醒,不由暗骂自个糊涂,这节骨眼上,争这闲气作甚?再耽搁下去,可就误了八哥的大事,想到这里,他挥手命一众仆从退回去,而后对胤祺道:“五哥,九弟这面子今儿可是丢尽了,五哥好歹得给九弟挣些回来。”    胤祺也恼恨隆科多行事肆无忌惮,丝毫没把他俩坐纛儿的阿哥及京城的一众大员放在眼里,当下便道:“九弟放心,隆科多这奴才也忒不象话了,是该好好敲打一番。”旋胤祺、胤一众人上得城楼,隆科多便**的上前见礼,胤■颇为忿忿的道:“你还记的自个的奴才身份,竟敢公然胁迫主子?”    隆科多便木着脸说道:“城楼地方小,容不下九爷那数百仆从,末将不得已,才出此下策,还望九爷见谅。”    胤祺接着道:“隆科多,你擅自下令关闭京师所有城门,是奉了谁的令?”    “回五爷。”隆科多躬身道:“末将身为九门提督,负责京师内外防务,乃是末将的本职所在,今早闻报八阿哥五千兵马已近通州,为防奎变,是以下令封闭所有城门,上报的折子,已经着人递往上书房。”    隆科多身为九门提督,有临机处决权,事后再上折子逞报,这件事,隆科多做的可谓是滴水不漏,无刺可挑,胤祺本就不善言辞,立时就被堵的说不出话来。    一听八哥已到通州,胤不由暗自着急,通州距此不过四十里路,岂不是说,八哥他们转眼便到?他此时已是无心抬杠,便沉吟这道:“裕亲王保泰所率.兵马乃是骁骑营所部,不知隆大人何以防贼似的防着?难道骁骑营不是朝廷的经制之师?”    “皇上下落不明,一切返京兵马,末将都信不过。”隆科多毫不退让的说道:“不管是八阿哥还是太子,单独回京可以,带兵马进京,末将不敢冒此风险。”    见隆科多说的如此直接,毫无回旋余地,胤也不再与他罗嗦,转头扫了众人一眼,才道:“如今,我与五哥,两位上书房大臣,各部院留守大臣皆在此,大家商议一下,做出一个决议来。”    张鹏翮率先说道:“隆大人此举甚好,一视同仁,八阿哥和太子皆无话可说,若是允许八阿哥带兵入城,又凭什么不允许太子带.兵入城?太子带兵入城,是何后果,想必诸位都应该清楚,我赞成关闭所有城门。”    萧永藻却是毫不示弱的说道:“正是因为要预防太子入京,这才提议让八阿哥带兵入京协助防守京师。”    “此话不然,太子毕竟是一国之储君,岂能公然阻止其入京?”张鹏翮立刻反驳道:“如此,诸公置大义和名分于何地?”    胤忿然说道:“皇上下落不明,太子不尽力搜寻,反而借机发动兵变挟持群臣和宗亲,所做所为无异于篡位?此等国贼,人人得而诛之,又何必在意其太子的名分?”    胤这话说的掷地有声,又极为占理,立时就博的了大多数人的赞同,八党官员本就不少,登时就是一片附和之声,赞同八阿哥领兵入城的呼声立时就占了主流。    见形势不妙-,隆科多不由暗暗着急,李光地按说应该早到了,何以迟迟不到?难道他不愿意出面趟这趟浑水?真要如此,可就大为糟糕,硬扛的话,事情只会越发的糟糕,更可虑的是如何应付太子?    就在隆科多胡思乱想时,张鹏翮却是惊喜的道:“李中堂来了。”    隆科多不由一楞,回身一望,果然见到李光地在几个兵丁的随侍下,正沿着瓮城的城墙缓步而来,他不由暗笑,倒是忘了,已经关闭了瓮城四门。    李光地过来,不免又是一番见礼,隆科多不敢怠慢,忙命人去搬了几的矮凳过来,落座之后,张鹏翮就低声将方才的争论说了一遍,听完之后,李光地略微沉吟,才道:“太子挟持的俱是朝廷三品以上大员和二品以上爵位的宗室亲贵,他们不仅是大清的根本也是朝廷的中坚,若是没了这些人,则国将不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诸位这几日所争所议,是否有些本末倒置?”    听的这番话,众人顿时有些赫然,这话实在是一针见血,没了这些大臣和宗室亲贵,任谁当皇帝怕也难以坐稳,几个皇子再为皇位大打出手,极有可能引发天下大乱,大清的江山能否保住尚是问题,还争什么皇位?    九阿哥胤亦是默然不语,宗室的爵位一般都很高,总共十二级爵位,二品以上的爵位足占了十级,可说十之**了,没了这些宗亲,皇位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当务之急,是如何解救被太子挟持的一众宗室亲贵和大臣。”李光地接着说道:“你们可曾想过该如何解救?”    一众官员立时都低头不语,他们想的最多的是谁有可能争的皇位,京城的安危,会不会被挟持,却唯独没考虑如何解救被挟持的大臣宗亲。纟

………【第308章 三方聚京师】………

九阿哥胤大为警惕的扫了众人一眼,李光地可是十四党妁面大旗,他若是成功的解救出被挟持的一众大臣和宗室亲贵,十四党岂不是人心所向?若是老十四安然无恙,一众兄弟谁还能争的过他?    萧永藻也是想到了这个后果,颇为急切的试探道:“李中堂可是有妥善的法子?”    “此事牵扯太大。(看小说就到八一中文 。81zw。)”李光地微微摇了摇头,才轻叹道:“太子久历朝务,其才干、手段皆非常人可比,只是性情暴戾急噪了些,此番他挟持群臣、宗亲回京,若是将其阻挡于外,诸位可曾想过后果?”    太子骄纵暴戾,京中官员皆有所闻,若是将太子阻于城外,太子会如何做?换了自己又会如何?必然会以群臣、宗亲相要挟,那将是什么后果?首当其冲被拿来立威的定然是八党的大员和宗亲,太子在天津不就是如此做的?    如此杀人立威,只消杀的十数人,京师内城就将乱成一团,那些被挟持的大臣、宗亲的家属定然会自发的组织起来,胁迫或者是强行打开城门,他们才不会关心太子登基后将是什么情形,他们只在乎家里顶梁柱的安危,这也是人之常情,人性使然。(看小说就到八一中文 。81zw。)    太子领兵进城之后,他们这些人又将是什么后果、下场?被李光地这一引导,所有人顿时就一背的冷汗,瞧向九阿哥的眼神都有些不善,九阿哥这两天,不会是刻意的误导他们吧?八阿哥领兵进城就能够阻挡太子?    隆科多登时也蒙了,这李光地竟然是来唱反调的!他是什么意思?打开城门,恭迎太子进城?太子能有机会登基吗?做了皇帝,又能做的长吗?再说,康熙若是没死,他这是九门提督如何自处?十四爷日后又如何看他?总不能弃官而逃吧?这也不行,除非康熙死了,否则仍旧是条死路。    胤恨不得一脚踹死这个老病鬼,这老家伙太狠了,几句话就将八党置于绝境,将八哥他们几人陷入到所有官员宗亲的对立面解救成功与否,八党都将万劫不复,可以说是一丝机会都没给八哥留下。    如此大好机会,张鹏翮岂会放过,忙一脸诚恳的说道:“李中堂有何建议,不妨说出来,在京一众大臣尽皆在此大家亦好议议。”    李光地扫了众人一眼,才缓缓道:“我建议拒八阿哥入京,迎太子进京。。81zw。 看小说就到八一中文~”    “迎太子进京,难道就能解救被挟持的群臣及一众宗室亲贵?”九阿哥胤立即出声反对。    “主动恭迎太子进京,不说一定能够解救被挟持的群臣宗亲,但至少会有机会。况且,太子进京根本就无法阻挡,除非是牺牲掉所有被挟持的群臣宗亲及其亲属。”李光地说到这里眼睛一翻,望向胤,沉声问道:“敢问九爷大清江山与皇位,孰轻孰重?”    胤登时就额头见汗,不敢再做声,再说下去,可就把所有的人都得罪光了,正自尴尬,却见几个士卒和两个小太监领着一个驿卒匆匆赶了过来。    见是上书房的小太监,萧永藻急忙起身踱了几步,劈头就问道:“可是天津来的?”    那驿卒急忙上前几步跪道:“回大人,正是。”说着就双手呈上一个信封。    萧永藻一边验看火漆一边不悦的问道:“不是着你们一日三报?何以昨日至今日才一报?”    “回大人,天津至京师的驿道已被完全截断,并且破坏的相当严重,据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