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清弊主 > 第69部分(第1页)

第69部分(第1页)

确实难以防护周全,沉吟了一下,他便扫兴的说道出去把刘侃叫进来,另外着人将施世驃叫来。”    刘侃一进大门,便恭谨的跪下磕了四个响头,“下官谨带福建万千百姓叩谢王爷大恩。”    “起来,叫百姓们都散了,这是皇上的恩德,要谢就叫他们谢皇上吧。。81zw。”胤祯和煦的说道。    施世驃来的很快,进门见礼之后,就笑道还是王爷能量大,朝廷对台政策已延续了近三十年,王爷一到福建就改了,这下福建百姓可是乐坏了。”    “这份功劳是皇上的,本王可不敢贪天之功,否则,应景的时候可又是一大罪状。”胤祯笑着纠正道叫你来是商量一下饥民安置的问题,三十万饥民进入台湾,台湾府一时之间怕也接受不了,本王打算好好安置他们,顺带也利用一下他们。    凤山、诸罗两县一南一北,听闻俱是优良港口,本王计划将饥民一分为二分别送往这两个地方,扩建港口,台湾的全面开放,已是问题,随着台湾的开发,现有的港口肯定是无法满足日益扩大的需求。    另外,为了台湾日后的稳定,也必须拓展这两个港口,这事,本王没料理,还得劳烦施军门,这两个港口开拓出来,必须留一半码头做为远洋舰队、福建水师的军用港口。”    “未将尊命。”施世驃揖礼回道,抬起头却又笑道出力的事,属下是没问题,不过,属下可没钱。”    “银子的事,不用你操心,我会派专人打理。”胤祯含笑道从明日起,开始大量的运送饥民入台。”    施世驃刚走,便有亲卫禀报,“禀王爷,闽浙总督范时崇、福建巡抚黄秉中等一众福建大员前来拜访。”    “让他们进来。”胤祯吩咐后,略略思忖,还是矜持的进出签押房,在门口站定,这群大员既然赶来泉州,应该就不至于空手,他们一个个可都是降五级留任的,不出点力,这级别怕是不容易恢复。    范时崇、黄秉中带着一众大员一进院子,见胤祯立在滴水檐下,忙上前跪下,“奴才(微臣),范时崇、黄秉中恭请圣安。”    “圣躬安。”胤祯受礼之后淡淡的说道。    一众人行完了钦差礼仪,又重新给胤祯见礼,礼毕,胤祯才伸手将一众人等让入签押房,落座之后,范时崇便率先说道福建饥民暴动,下官等剿、抚不力,累及恂王爷亲至福建招抚,下官等着实羞愧,此时次前来泉州,下官等四处筹集,带来四千精兵、五万石稻米,以资王爷招抚之用。”    听说带来四千精兵、五万石稻米,胤祯微微点了点头,暗忖这些个官员还算识趣,当下便道有劳诸位大人,不过,三十万饥民入台,一应后继安置事宜,还须各位大人多多费心,事成之后,本王自当将各位功劳如实上奏。”    范时崇、黄秉中巴巴赶到泉州,又是送粮,又是送兵,图的就是胤祯这句话,闻言自是欣喜,黄秉中在椅上欠身说道下官恭谢王爷,一应具体安置事宜,皆是下官职责所在,王爷但有所命,下官等无有不从。”    沉吟片刻,胤祯方徐徐说道本王计划将饥民分批入台,三个月的口粮,种粮,农具本王可以负责筹备,治安、防疫、住所、荒地划分、地域管理,凡此种种就劳诸位费心,台湾府现有的人手怕是忙不,还得抽调一批得力的官吏前往。”    范时崇、黄秉中见胤祯想的如此周全,而且大头的钱粮也不用他们考虑,自然是大为欣喜,三十万饥民移台,可不是小事,若能协助胤祯将这事漂漂亮亮的办下来,官复原级,还不是小事一桩,二人当下都是欠身回道谨尊王爷吩咐,下官立即着手安排各种事宜。”    随着范时崇带来的五万石粮食上岸,闽南的粮价更是一路暴跌,就在一众粮商一筹莫展,焦急万分的时候,胤祯放出了消息,以一两六钱一石的价格敞开收购。    一众粮商到了这个地步,那里还敢犹豫,纷纷将手中囤积的粮食出手,虽然赚的少了点,可总比砸在手上要强的多,一旦新粮出来,这粮价还要暴跌。

………【第149章风云再起】………

第149章风云再起    福建、延平府。。81zw。 看小说就到八一中文~    延平府并未遭遇旱灾,但三明、永安一带却遭受到掉头西进的暴*饥民疯狂抢掠,饥民所过之处犹如蝗虫过境,劫杀大户、中小地主,就连贫民家中的杂粮也是掠夺一空,不仅如此,他们连田里灌浆的稻米也不放过。    消息传开,不用官府组织,村村寨寨便自发的组织青壮帮助官兵协守关隘,山寨,延平府总兵林章亦怕落得降五级的处分,紧急抽调东南、东北各县兵力严守各道关隘,严防流寇深入延平,同时,他还命人在各处关隘、城镇张贴康熙招抚饥民、允准移福建三十万饥民入台的布告。    赞川彦镇的一处大户人家的宅子里。    邓老大烦闷的呆在房间里沉思,他接到命令后,便带队进入福建,先后接触了无数股大大小小的义军队伍,却都令他失望不已,一个个都是名字叫的响亮,实际上却连土匪都不如,土匪还有的地盘,还拿得出几把象样的兵器,那些个义军却是都没有,纯粹就是一群流民。    反反复复找了很久,邓老大一行才找到永德军,永德军于仙游一战,缴获了三千多兵器,一路攻取掠夺乡镇都是轻而易举,已经成了义军中实力最强、号召力最大的一股义军,无数饥民闻名来投,王福、张震却都不肯收留,多一个人多一张嘴,他们都在不断的精简队伍,以便填饱肚子,也更灵活一些。    邓老大等一行人来投,王福、张震一见那几十名弓手,就毫不犹豫的收下了,他们可是太需要娴熟老练的弓手了,入伙后,邓老大很快就在义军中站住了脚,并得到王福、张震的看重。    不过,眼看永德军一天天的深入西北山区,邓老大却是大为烦闷,胤祯确实是到了福建平乱,不过他却是招抚,而且身在泉州,不把永德军调,跟胤祯打一仗,他们根本就没出手的机会。。81zw。 看小说就到八一中文~    “老大,王福派人来叫你去商量大事。”卢子敲了敲门,在外面说道。    “尽是些破事,有好商量的?”邓老大拉开门,闷闷的骂了声,想了想了,还是抬脚走了出去。    镇中的一座大宅正厅里,已经座了十几个人,邓老大进去之后,王福朝他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而后便开口道眼下的情形大家都,自打康熙爷发布告招抚和移民台湾的告示后,很多都动了心,每天都有人偷偷溜走,而且我听说,另外那两股大的义军也都解散出山了。今天喊大家来,就是商量下,我们办?”    一人马上接着说道大伙儿造反还不就是为了活命,既然没事,又可以到台湾去落户,为不?”    “就是,都没人造反了,就我们这一股,迟早要被朝廷大军围剿,那时候就没活路了。”    一听到这里,邓老大马上意识到机会来了,他忙说道,“那些饥民或许没事,我们可就难说,大伙别忘了,我们可是杀了几千官兵的。”    这话一出,一众人都不作声了,他们永德军少说也杀了四、五千官兵,真能没事?即便康熙爷不追究,那些个地方官兵会善罢甘休?可不接受招抚,又能样?继续流窜?那迟早是被围剿的下场。    见有些冷场,张震轻咳了一声才道我们永德军现在有一万二千人,我跟王头商量了一下,愿意跟我们一条路走到黑的,我们欢迎,想接受招抚去台湾的,我们也不勉强,大伙儿好合好散,我们也不想把大伙儿都往绝路上引。。81zw。”    “张头,这话说的,大伙儿要死一起死,要生一起生,自打造反那天起,咱们就是活一天算一天。”    “其实未毕就没有活路。”邓老大站起身,见一众人都望了,他才说道我们不能再往山区前进了,山区地形狭窄,关隘太多,没有回旋余地,一旦官兵围剿,就是死路一条。再说,现在各地防范很紧,每打一寨一镇,损失都很大,我认为,要想活命,我们的掉头向沿海平原。”    回沿海平原?众人不由一楞,王福疑惑的道沿海根本就无法筹集到粮食,我们又没攻城的器械,无法攻打防备周全的城池,不消几天,不要官兵打,饿也饿垮了。”    邓老大微微笑道官兵现在已经出兵把守各处关隘,各个城池的兵力肯定空虚,我们只要冲破关隘,进入平原,朝廷就会想法子招抚我们,那时候,我们就有了谈条件的本钱,大伙儿也都会有一条活路。”    张震撇了撇嘴道那些个龌龊官员,跟他们有好谈的,他们的话能信?”    “谁说我们要跟地方官谈了。”邓老大马上就说道布告上不说了,十四皇子胤祯是招抚饥民的钦差,现就在泉州,咱们跟他谈,他一个皇子能不在乎名声?再说了,他要敢骗我们,的饥民还敢他的话?只怕马上又会暴动,他是来招抚的钦差,只要能把我们招抚,移民台湾,就是一大功劳,他何苦要背个杀降的名声?”    有活路,谁愿意往绝路上走,一听这话,一众人心思都活络起来。沉吟半晌,王福才站起身来,“邓老大说的不,在山区转下去,迟早是条死路,杀回平原,咱们还有一丝生的希望,大伙要是没有意见,就这么定了。”    泉州府。    胤祯来到泉州,身为闽海关监督的于准自然要前来拜访。    于准是康熙朝著名的清官于成龙之孙,江苏巡抚任上,因为藩库亏空而流放黑龙江,正值胤祯建海关总署,革新海关,撤换四大海关监督,才被康熙赦免,降级调任闽海关监督,与他一同被罢的陈鹏年也被胤祯点名要到海关总署出任江海关监督。    对胤祯,于准自然是深怀感激,听闻胤祯在泉州赈济灾民,需要大量的玉米、番薯、马铃薯做种子,他便命人专程到台湾采购,随船一并送来。    亲眼看到马铃薯,胤祯不由大为兴奋,这的营养价值可比番薯高多了,而且产量也不比番薯差多少,实在是必须大力推广之物,他瞅了眼稍显清瘦的于准,含笑问道本王三月前往广州,路经厦门,你都还未到任,你是何时上任的?”    于准恭谨的回道,“回王爷,下官在辽东接到任命,乘船南下,于上月方到任。”    胤祯点了点头,“新的海关制度看到了吧?无不少字乘着本王在福建,不要有顾虑,大刀阔斧的给本王革新,旧的海关制度积弊太深,必须彻底整改。”顿了一下,他才沉吟着道另外,对台湾的各方面情况,多多留意下,台湾马上就要大力开发了,没得力的人可不行。”    “下官谨尊王爷钧旨。”于准躬身回道,心里却是一惊,恂王爷这是准备让我去台湾?    胤祯似是他想,接着道这事不急,先把闽海关整顿好。不过三、五年,台湾便会建省,到时候提前让你去,先把把位置占住。”    台湾要建省于准一喜,忙躬身揖手道谢王爷提携。”    借着给各地运送玉米、番薯、马铃薯等种子的机会,胤祯微服带着一众亲卫四处巡视,暗察各地赈济灾民的情况。    福建这次饥民暴动杀死了不少侵吞赈济钱粮的官吏,因此这次赈济,基本都是中规中矩,各粥棚真正是做到裹巾不渗,插筷不倒,粥棚的粮食,胤祯也仔细的检查过,都是上好的大米掺合各种杂粮。    见到这种情形,胤祯也颇到满意,无心再去彻查有无侵吞现象,不过,各地的饥民却是看得胤祯一阵阵心酸,相比起城内的饥民而言,城外的这些饥民更为凄惨,一个个都漆黑枯瘦,脸上都是麻木的神情,而且大都衣衫褴褛,衣不遮体者比比皆是,不**女亦是如此。    胤祯只看的暗叹不已,这等枯瘦是长期营养不良造成的,真不敢想象,福建农民竟然是如此贫困,难怪他们对去台湾是趋之若骛。    回到泉州,胤祯便给上海的郑清海去信,叫他收购三十万匹耐磨的土布送来泉州,在这些移民台湾的饥民身上,胤祯舍得投钱,也不怕在他们身上投钱,他,投的越多,回报越多。    随着永德军掉头东下,原本日趋平稳、安静下来的福建又风云再起。    福建陆路提督蓝理的二万多人马又要留守沿海府县,又要分兵防守大大小小十多个关隘,以至各个关隘的兵力都较为薄弱,实际上也就只起到了一个通传敌情的作用。    永德军掉头直奔德化、永春而来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泉州。    胤祯闻报,长叹了一声,本以为不用动刀兵的,没料到,如此好的招抚条件下,竟然还有冥顽不灵的,既然是自找死路,那也只得成全他们了。他立马就发出军令,着泉州府参将以上各级武将前来商议。    胤祯是统领福建境内所有水、陆兵马的钦差,军令一出,谁也不敢怠慢,一众武将很快就聚集在提督的议事大厅。

………【第150章 不如人意】………

………【第 151 章招抚】………

出乎邓老大意料的是,王福率领着永德军并没在城外埋伏,而是大摇大摆的回到永春城,就连所有的稍探也全部收回。。81zw。 看小说就到八一中文~    邓老大看的满头雾水,忍不住找了个机会问道:“王头,咱们怎么不在城外埋伏?这可是伏击对方的大好机会。”    伏击?王福不由苦笑道,“蓝理、许凤都是老将,一向稳妥,大军一动,探报便如流水一般,源源回报,哪有这么容易伏击?就凭我们这些兵能够跟绿营的兵野战?再说,安溪、仙游两地距离永春路程差不多,两支人马都在一万左右,一旦被缠住,我们反有被包饺子的可能。”    邓老大闻言不由默然,想想也确实是这个理,这些泥腿子兵放放火,以多打少,打打顺风仗还行,真要真刀真枪,确实不是绿营兵的对手,上万人的大军他们确实吃不下,一旦被前后夹击,全军覆灭那是指定的。    他的目标是十四皇子胤祯,打不打蓝理、许凤,对他来说都没意义,不过,永德军这一缩回永春城,便再无与胤祯交战的机会,他的计划也就完全泡汤了,想想他就觉的窝囊,在福建转了两个月,竟然连胤祯的影子都没见到,好不容易要碰上了,却根本就没出手的机会。    南安,闻报永德军出城不过三、四十里便返回永春县城,胤祯不由眉头一蹙,永德军这一佯动,必然要引得蓝理、许凤二路兵马直插永春,他如此做的动机何在?伏击不可能,大队人马出城逃不过哨探耳目。暗渡陈仓?山高林密,不利于大队人马行动,而且速度也慢,也难逃哨探耳目。奇袭粮草?可能也不大,蓝理、许凤都是老将,粮道肯定守护周全。    沉思片刻,胤祯不由眉头一展,看来,永德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