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清弊主 > 第39部分(第1页)

第39部分(第1页)

的人也栽在他手里,这个老十四还真是历练出来了。    待得胤桢详细的回奏完,康熙才微笑着道:“朕记得,你没去过江宁,何以对秦淮河的情形如此熟悉?”胤桢笑道:“秦淮河可是江南出名的销金窟,上海的大富巨贾、文人骚客谁没幕名前往过,去则流恋忘返,回则念念不忘,儿臣无意间听他人谈及,便留了心,多次探问方才有了这个想法,那些个巨商富贾,世家子弟,谁在秦淮河不是一掷千金,与其让那些不良商人赚这昧心钱,还不如朝廷拿这些钱为百姓做点实事。”    “好,这想法不错,难得你时时不忘国事。”康熙捻须笑道:“这秦淮河一年真能有200万税收?”    说实话,胤桢心里也没底,只是大概估算的,不过这时却不敢泄气,当下就硬着头皮道,“回皇阿玛,这秦淮河两岸、青楼上百,且都规模宏大,一年的收入俱在数万甚或是十数万之上,第一年有可能稍低些,两、三年后应该就没问题。”    康熙微微点头,话题一转,“现如今,正确引导奢侈之风和反对奢侈之风辩驳的是如火如荼,你这个始作俑者,有何打算?”    胤桢见他不再纠缠秦淮河的话题,心里轻松不少,对于提倡奢侈之风,他是有私心的,知道必须先说服康熙,才有推行的可能,否则康熙很可能就只收钱不做事,他当下大起胆子说道:“皇阿玛,儿臣斗胆问一句,热河行宫、畅春园,园明园的修建是否属于奢侈行为?”    躬身肃立于一旁的李德全听到这一句,顿时就悄无声息的跪了下去,心里暗自骂道,这好端端的怎么就蹦出这么一句大逆不道的话来,眼见康熙一张脸阴沉的要滴出水来,他忙给胤桢使眼色,打手势,让他跪下来认错。(看小说就到八一中文 。81zw。)心里面却是暗暗叫苦,早就提醒自己,有十四爷在场的时候,不要呆在里面,怎么又忘了?    康熙素来提倡节俭,并身体力行,大肆的裁减宫中的太监、宫女及一应用度,且乐于以此与前明宫中的奢侈对比,每每在大臣面前言及,深以为傲,未料胤桢竟然敢直指他修建热河行宫、畅春园,园明园是奢侈行为,而前明也确实未曾有过大建行宫、园林的举措,这让不由恼羞不已,这个老十四,竟然如此大胆无礼,正准备以君君臣臣、子不言父过之类的好好教训他一顿。    胤桢却是又接着说道:“儿臣与一众王公大臣固然知道皇阿玛此举是出于巩固北疆、怀柔蒙古王公,侍奉皇太后等目的,可百姓们并不知道,另外,还有一点是没人注意到的,就是这些浩大的工程,养活了无数的工匠、民夫和商人,不仅是京城和热河,各个原料供应地的商人和百姓也是受益非浅,经过这几项工程,朝廷在不经意间已是完成了银钱的流通。”    李德全听到这里不由轻吁了口气,原来是变着法子拍马屁,倒把老奴吓了一大跳,心里却是暗叹,也得亏这主子涵养好,换了其他人,这法子可不敢用,只怕话没说完,就大祸临头了。    康熙听到这里,脸色虽有所缓和,眉头却是皱了起来,他还真没留意到这个问题,修建热河行宫竟然还有这等好处?    见康熙皱眉,胤桢知道说到点子上来,紧接着又道:“不独是江南,这天下所有的富户大都喜欢挖银窖收藏银子,朝廷若是也将银钱藏于国库,自然是导致市面上流通的银钱短缺,继而是引起物价上升,所以儿臣以为,皇阿玛的这些工程是一举数得。。81zw。 看小说就到八一中文~    现在宗亲皇族、世家大族、江南富豪、缙绅等手上积攒的银钱越来越多,而国家和百姓却是日渐窘困,长此以往,非是国家之福,儿臣以为,不能让他们把银钱都拽在手里,必须想法子让银钱流动起来,这才能富国强民。    再有,天下太平日久,则富者恒富、贫者恒贫,长此以往,必然导致贫富之间矛盾重重,稍遇灾荒,便引起地方动荡,甚或是大乱,正确引导奢侈之风,能有力的促进商业发展,促进银钱流通,朝廷再对奢侈行业课以重税,则商业税收必然大幅上升,朝廷有了钱则可减免农业税收,长期执行下去,可以有效的缓解贫富的差距,这才是儿臣提倡正确引导奢侈之风的根本目的。”    康熙听完,心里是震惊不已,这些道腊月二十七,胤桢一早就到达京城,‘四大恒’每分股份红利四万的消息也传扬开来,一众宗亲皇族对‘四大恒’的利润虽然是早有预料,可当这消息传出后,仍然是引起不小的震动,第一年就能分到四万,以后呢?最兴奋的莫过于康熙了,他占四成股份,仅是红利就是一百六十万。    张梦娇是第一次来京师,胤桢要去觐见康熙之后才能回府,而她也不愿意独自先回府,府里毕竟有四个福晋在,独自回去未免尴尬,因此她就提出先去城里逛逛,等胤桢从宫里出来之后一起回府。    胤桢知她好动,也不愿意拘束她,想了想便笑道:“那好,你素喜古书,琉璃厂火神庙有书市,书画、字贴、珠宝、翡翠都是不少,你去那里逛逛,午时就在火神庙边上的延寿寺街的‘四海春’酒楼等我。”    康熙在乾清宫西暖阁召见了胤桢。    胤桢请安之后,康熙便赐座赏茶,而后才细细询问上海的一应情况。胤桢自是据实回奏,康熙在听到他给张鹏翮,噶敏图二人下套的情节时,也是忍俊不住,心里却是止不住的感叹,张鹏翮这么个老辣、精明的人也栽在他手里,这个老十四还真是历练出来了。    待得胤桢详细的回奏完,康熙才微笑着道:“朕记得,你没去过江宁,何以对秦淮河的情形如此熟悉?”    胤桢笑道:“秦淮河可是江南出名的销金窟,上海的大富巨贾、文人骚客谁没幕名前往过,去则流恋忘返,回则念念不忘,儿臣无意间听他人谈及,便留了心,多次探问方才有了这个想法,那些个巨商富贾,世家子弟,谁在秦淮河不是一掷千金,与其让那些不良商人赚这昧心钱,还不如朝廷拿这些钱为百姓做点实事。”    “好,这想法不错,难得你时时不忘国事。”康熙捻须笑道:“这秦淮河一年真能有200万税收?”    说实话,胤桢心里也没底,只是大概估算的,不过这时却不敢泄气,当下就硬着头皮道,“回皇阿玛,这秦淮河两岸、青楼上百,且都规模宏大,一年的收入俱在数万甚或是十数万之上,第一年有可能稍低些,两、三年后应该就没问题。”    康熙微微点头,话题一转,“现如今,正确引导奢侈之风和反对奢侈之风辩驳的是如火如荼,你这个始作俑者,有何打算?”    胤桢见他不再纠缠秦淮河的话题,心里轻松不少,对于提倡奢侈之风,他是有私心的,知道必须先说服康熙,才有推行的可能,否则康熙很可能就只收钱不做事,他当下大起胆子说道:“皇阿玛,儿臣斗胆问一句,热河行宫、畅春园,园明园的修建是否属于奢侈行为?”    躬身肃立于一旁的李德全听到这一句,顿时就悄无声息的跪了下去,心里暗自骂道,这好端端的怎么就蹦出这么一句大逆不道的话来,眼见康熙一张脸阴沉的要滴出水来,他忙给胤桢使眼色,打手势,让他跪下来认错。心里面却是暗暗叫苦,早就提醒自己,有十四爷在场的时候,不要呆在里面,怎么又忘了?    康熙素来提倡节俭,并身体力行,大肆的裁减宫中的太监、宫女及一应用度,且乐于以此与前明宫中的奢侈对比,每每在大臣面前言及,深以为傲,未料胤桢竟然敢直指他修建热河行宫、畅春园,园明园是奢侈行为,而前明也确实未曾有过大建行宫、园林的举措,这让不由恼羞不已,这个老十四,竟然如此大胆无礼,正准备以君君臣臣、子不言父过之类的好好教训他一顿。    胤桢却是又接着说道:“儿臣与一众王公大臣固然知道皇阿玛此举是出于巩固北疆、怀柔蒙古王公,侍奉皇太后等目的,可百姓们并不知道,另外,还有一点是没人注意到的,就是这些浩大的工程,养活了无数的工匠、民夫和商人,不仅是京城和热河,各个原料供应地的商人和百姓也是受益非浅,经过这几项工程,朝廷在不经意间已是完成了银钱的流通。”    李德全听到这里不由轻吁了口气,原来是变着法子拍马屁,倒把老奴吓了一大跳,心里却是暗叹,也得亏这主子涵养好,换了其他人,这法子可不敢用,只怕话没说完,就大祸临头了。    康熙听到这里,脸色虽有所缓和,眉头却是皱了起来,他还真没留意到这个问题,修建热河行宫竟然还有这等好处?    见康熙皱眉,胤桢知道说到点子上来,紧接着又道:“不独是江南,这天下所有的富户大都喜欢挖银窖收藏银子,朝廷若是也将银钱藏于国库,自然是导致市面上流通的银钱短缺,继而是引起物价上升,所以儿臣以为,皇阿玛的这些工程是一举数得。    现在宗亲皇族、世家大族、江南富豪、缙绅等手上积攒的银钱越来越多,而国家和百姓却是日渐窘困,长此以往,非是国家之福,儿臣以为,不能让他们把银钱都拽在手里,必须想法子让银钱流动起来,这才能富国强民。    再有,天下太平日久,则富者恒富、贫者恒贫,长此以往,必然导致贫富之间矛盾重重,稍遇灾荒,便引起地方动荡,甚或是大乱,正确引导奢侈之风,能有力的促进商业发展,促进银钱流通,朝廷再对奢侈行业课以重税,则商业税收必然大幅上升,朝廷有了钱则可减免农业税收,长期执行下去,可以有效的缓解贫富的差距,这才是儿臣提倡正确引导奢侈之风的根本目的。”    康熙听完,心里是震惊不已,这些道理,以朕学识之丰,亦是闻曾留意到,这老十四年纪轻轻又是如何想到的?可没听说他身边有饱学大儒,他不由疑惑的问道:“这些是你的见识?”    胤桢知他见疑,轻叹道:“皇阿玛,儿臣此去江南一年,始知江南之富,身家上百万者,比比皆是,各行作坊星落棋布,小者数十人,大者上千人,挂千倾牌的富户各县皆有,不是儿臣曲意奉承,确已是盛世之象,不过,不能解决温饱的百姓也是大有人在,江南青楼业之所以如此昌盛,皆是穷苦之地贫寒人家卖女所致,贫富差距已经大到如此地步,儿臣是见之触目、闻之惊心。皇阿玛,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后必然是盛极而衰,儿臣恳请皇阿玛早做绸缪,将这盛世延续百年。”    康熙凝视胤桢良久,才动情的叹道:“痴儿,自古哪有百年盛世。”

………【第 86章 衣冠禽兽】………

康熙嘴上虽然是这么说,却是被胤桢一句‘百年盛世’刺激的心潮澎湃,起身在殿内缓缓踱步,这么多大臣,这么多饱学大儒,上了这么多的折子,辩了这么长的时间,可都没人能象胤桢这样说的透彻看的长远,这才是老成谋国之言,见人所未见,想人所未想之事,百年盛世,这可是亘古未见之盛世!真有那么一天,谁能抹杀我爱新觉罗·玄烨的功劳?    踱了良久康熙才缓步走回御案后坐下,随即吩咐道:“李德全,着上房轮值大臣拟旨,授张鹏翮文华殿大学士,迁噶敏图户部左侍郎,恂贝勒胤桢晋郡王爵。。81zw。 看小说就到八一中文~”    “谢皇阿玛隆恩。”胤桢心里大喜,没想到竟然得到这么大的彩头,这道谕旨一下,也就意味着康熙表明了态度,支持正确引导奢侈之风。    作出这个决定,康熙也似轻松不少,语气轻松的道,“先跪安读书阁,明日再递牌子觐见。”    却说张梦娇在胤桢进宫之后,便在几名护卫的带领下径往火神庙而去,因是去逛街,一众护卫都换上了便装,但张梦娇却不习惯被人前呼后拥的,便令一众护卫在后尾随,领头的护卫是胤桢最初从宫中带出来的二等护卫张明亮,他深知这位福晋与众不同的脾性,却又素为胤桢宠爱,自不敢拂逆她的意思,只得谴两人在前照应,自己带着一众人等尾随在后康熙嘴上虽然是这么说,却是被胤桢一句‘百年盛世’刺激的心潮澎湃,起身在殿内缓缓踱步,这么多大臣,这么多饱学大儒,上了这么多的折子,辩了这么长的时间,可都没人能象胤桢这样说的透彻看的长远,这才是老成谋国之言,见人所未见,想人所未想之事,百年盛世,这可是亘古未见之盛世!真有那么一天,谁能抹杀我爱新觉罗·玄烨的功劳?    踱了良久康熙才缓步走回御案后坐下,随即吩咐道:“李德全,着上房轮值大臣拟旨,授张鹏翮文华殿大学士,迁噶敏图户部左侍郎,恂贝勒胤桢晋郡王爵。(看小说就到八一中文 。81zw。)”    “谢皇阿玛隆恩。”胤桢心里大喜,没想到竟然得到这么大的彩头,这道谕旨一下,也就意味着康熙表明了态度,支持正确引导奢侈之风。    作出这个决定,康熙也似轻松不少,语气轻松的道,“先跪安读书阁,明日再递牌子觐见。”    却说张梦娇在胤桢进宫之后,便在几名护卫的带领下径往火神庙而去,因是去逛街,一众护卫都换上了便装,但张梦娇却不习惯被人前呼后拥的,便令一众护卫在后尾随,领头的护卫是胤桢最初从宫中带出来的二等护卫张明亮,他深知这位福晋与众不同的脾性,却又素为胤桢宠爱,自不敢拂逆她的意思,只得谴两人在前照应,自己带着一众人等尾随在后。    张梦娇一身汉装打扮,加之人又长的貌美如花,一路婀娜而行,不知道吸引了多少路人的眼光,京城中不泛女子逛街出游,可这么抛头露面的一般都是穷苦人家女子,一般大家富豪女眷都是做车或者是坐轿,象她这样年轻漂亮,又无所顾忌的在街头闹市中闲逛的还真是少见。【叶*子】【悠*悠】    不过京师的纨绔、混混多少都还有点眼力,一看张梦娇的衣料做工和神情就知道这不定是那位刚刚进京的官员家女眷,不是他们可以随便招惹的,所以大都只敢目不转睛的盯着看以一饱眼福,自然也有自诩有点身份的浪荡子想上前搭讪或者是意图套瓷,却早早就被张明亮安排的护卫扒拉到一边去了。    张梦娇却是浑不在意,你看你的,我逛我的,悠然自得而又充满新奇的打量、感受着这迥异于江南风格的京城。虽然已是年关,街上置办年货的人很多,但火神庙一带却反而比平日里清淡一些。    张明亮提心吊胆的侍侯着张梦娇逛了一圈下来,总算没出什么事,眼见已快到午时,便着人上前提醒张梦娇,张梦娇这才意犹未尽的随他们前往延寿寺街的‘四海春’酒楼。    ‘四海春’酒楼是火神庙一带最大的酒楼,上下二层楼,可门脸却是不宽,不过一溜四间,将近午时,正是生意火暴的时间,张梦娇一行赶到时,已是没了空位,小二一脸歉然的连声道歉,因是与胤桢约在这里会面,却也不好换地方,张梦娇眼珠一转,掏出一张十两的银票,笑道:“二楼,最好的位置,安排的下来,这就是赏你的。”    小二一眼觑见是十两的票额,立马就将银票扎入腰带中,这可是二年的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