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重生六零逆袭记 > 第96部分(第1页)

第96部分(第1页)

的好爸妈。”

然而这是十几二十年后的事情,如今琛琛正处在上课认真听讲、下课立马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作业和预习。然后书包一放,紧赶慢赶地往老杨那儿跑。

这段时间杨爷爷正和大舅研究着把村里的果酒作坊升级改造,正式成立个刘家村酿酒厂。挺难得的学习机会,必须好好把握。可不能叫二舅舅后来居上,勤能补拙地撵上甚至超越了他!

改革开放的春风徐徐吹来,等待许久,终于等到了良机的刘守仁满心欢喜。

正踌躇满志地准备大展拳脚,带领着刘家村生产大队的全体社员们积极努力争取成为最先富起来的一拨儿。

家家户户皆砖房,个个都是万元户啥的,真是想想都叫人觉得无比热血沸腾!

现有的刘家村羽绒制品厂的基础上,再建个专门酿造果酒的厂子。还要整个果脯、果干、蜜饯、干果的厂子,充分把漫山遍野的野果、干果资源给利用起来。

山野菜、蘑菇、木耳和些个药材的,也是个不小的进项。

还有那鸡鸭鹅肉、蛋的,都可以弄个专门的厂子,深加工、精处理。

利用手头上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把利益最大化了,这效益什么的自然而然就滚滚而来。

都已经想好了挣钱以后要咋规划刘家村生产大队这个大家庭,比如修桥、铺路把全村都建成整齐划一的气派砖瓦房。再扩建学校,多多请教学质量好有真才实学的好老师。让村里的孩子们从育红班到高中,都能在家门口得到最好、最有效的解决。办医院,配备先进医疗设备,再不叫任何一个刘家村生产大队社员因为送医不及时而延误了病情甚至生命……

方方面面正经的没少想,结果他这刚把建酒厂的事情提上日程,那边就传来了安省小岗村已经试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消息。若是切实可行的话,也许包产到户的风儿会越刮越烈直至蔓延到全省全国。

243。包产到户?我们不!

而这,对于刘守仁来说显然不是个好消息。

毕竟刘家村生产大队能有今时今日的发展,除了自家小妹提出的生态立体养殖、木耳种植,充分利用山野资源和种种子田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全村上下拧成一股绳,团结一致的结果。

到底是聚沙成塔,拢指出拳,还是团结的力量大。

现在要把一个大集体分成许多个小家庭,各自为政的话……

刘守仁觉得他们刘家村生产大队很可能做了那逆水而行的舟,本就逆流而上又没有了众志成城的团结劲儿。

不进反退,几乎是必然的。

但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蔚然成风,甚至成了新兴的政策。到时候他就是不赞成,那也是徒劳的吧?

“这有啥好纠结?不想分,就趁着这事儿没成定局之前征求下全体社员的意见呐!生产大队也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好,那都是为了更好服务于乡村发展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当然得视咱们当地的具体情况,选出一条最适合咱们刘家村生产大队发展的路子啊!

大哥,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群众的意志是不可违背的哟!”虽然没想到大哥会当村官上了瘾,愣是把刘家村生产大队的发展强大当成了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不过大哥喜欢操着个心,乐意大公无私。

她当妹妹的还能怎么办?

当然是随时随地的提点他,尽量让他的村官之路走得更轻松些啊!

“对哦,小妹你就是聪明!大哥难得脑瓜子直懵的事儿,往往到你这三言两语就给解决了。要我说咱们兄妹仨,还真是属于你心里最有数儿了。要是你还当这个大队长,肯定比我更厉害。至少在高瞻远瞩这方面,我是拍马也撵不上你的。”如醍醐灌顶般瞬间被点拨,刘守仁禁不住竖起大拇指积极为自家小妹点赞。

淑珍嘴角一抽,无奈摊手:“哪儿就大哥说的那么夸张?我啊,不过是旁观者清而已。什么事置身事外,换个角度想一想,总能有不同的看法。大哥你可不是不聪明,只是身在局中顾虑的方方面面难免多了些。至于什么做大队长的话哥哥你可别再说,论正直无私一心为公来,妹妹我可是万万赶不上你。”

高瞻远瞩什么的,更是托了重生的福。

不然的话,也许她现在还是那个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疯子。为些个不值得的人和事,伤了真正爱她、疼惜她的人。

既疯,且傻。

讨得了主意刘守仁也就没多待,而是赶紧回去酝酿、部署,想着咋个趁热打铁法儿了。

虽然这些年刘家村生产大队各种的蒸蒸日上,社员们的生活水平正经叫一个芝麻开花节节高。但有分产到户自己当自己的家这个强大诱惑在,刘守仁觉得心生向往的肯定不会少。

然而事实上,打从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之后,社员们都摩拳擦掌着等他们的好队长带着他们再创佳绩呢。

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产到户。只要保证了公粮的按时、按量缴纳,完全就可以自己当自己的家,想种啥就种啥?

求不要!

我们就稀罕地里种着两位专家培育的优良种子,到时候卖种子粮、赚大钱。

就喜欢在大队长的带领下开厂子、搞山货的精深加工。

要不是有两位专家的种子田在,种地能挣几毛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