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中国地板风云:一地阳光 > 第4部分(第1页)

第4部分(第1页)

这两个公式与希尔的观点其实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希尔的目标提前设定好,而彭鸿斌的目标是在阅历和机遇中产生。

1995年初,折腾得有些疲惫的彭鸿斌,自费踏上了到欧洲的班机。他打算去英国,看看工业文明发源地的人们如何生活。办理签证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

当时,国人办理出国手续不像今天这么容易,一般需要外籍人士的担保函和邀请书,才能顺利办理签证。英国大使馆的签证官狐疑地望着这个什么也没有的年轻人,彭鸿斌用流利的英语说:英国是工业文明的发源地,有许多伟大的诗人和作家,莎士比亚、雪莱、拜伦,我从小就喜欢读《呼啸山庄》《双城记》,现在我想到这个伟大的国家去看看。

英国签证官笑了,这位友善的年轻人说服了他。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梦想的开始(5)

彭鸿斌开始了他的欧洲之行。当时的彭鸿斌并非人们后来看到的通常意义上的悠闲观光客。在伦敦,因为误乘地铁多打了一次出租车,彭鸿斌到达德国时,几乎身无分文。

幸好,有在德国的朋友及时相助,名为观光,实则考察。

在德国逗留期间,彭鸿斌无意中在一家名叫BAUHOUSE的建材超市中,他发现了一个产品,可以替代传统的木地板,并具有实木地板所不具备的诸多优点。德国人称之为“laminate flooring”,他把它翻译成强化木地板。

直觉告诉彭鸿斌:机会来了,这个在国内闻所未闻的产品,也许前景远大。陪同他的杜博士向彭鸿斌介绍了这种地板的优点。

这像三明治一样的分层产品,比普通地板更耐磨,有防虫蛀、阻燃、抗潮等多种优点。更重要的是,对比起传统的地板,它更符合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世界性潮流。在生产地板的同时,保障了林业资源不受破坏。

彭鸿斌下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要把这种地板带到中国。

制造第一个传奇(1)

圣象的诞生

杜博士的同学海蒂,是艾格公司的老板之一。经由他的引见,彭鸿斌获得了艾格在中国的总代理身份。

艾格是德国最大的强化木地板生产企业之一,这为彭鸿斌提供了圣象事业的坚实后盾。至于为什么实力强大的艾格要将中国总代理,交给这个当时并没有多少实力的彭鸿斌,其中另有原委。

强化木地板,在德国市场已经非常成熟。艾格公司也意识到在遥远的中国,有着世界上为数最多的正在富裕起来的家庭。连续三年,艾格公司参加中国的各类展会,试图打开强化木地板在中国市场的坚冰。但并不为人们所接受,艾格公司竟然几年之内没有在中国卖出一平米的产品。

彭鸿斌这样总结他当时与艾格一拍即合的原因:

第一我会做生意,第二我会讲外语。在国内,会讲外语的人不做生意,会做生意的人不会讲外语,我二者兼通,所以与他们沟通起来容易建立信任。

这个小故事,似乎可以在中学课堂里来教育学生们,学好外语有多重要。

然而也许旁观者的解释听起来更加合理:

艾格公司看好中国市场,但中国市场并不接受;

彭鸿斌看好强化木地板,看好的人并不多,彭鸿斌在代理问题上,没有竞争对手。

艾格公司需要一个对产品和市场有信心、有办法的人来做中国市场的春耕和开垦,也许,这更合乎当时事态的发展。

是彭鸿斌的敏锐眼光加之艾格公司对中国市场的渴望,促成了这次一拍即合的商业姻缘。

但彭鸿斌并不想简单地做个代理。他想通过强化木地板做出自己的品牌。将艾格产品,变成自己在欧洲的工厂,像欧洲的耐克那样,把亚洲的企业变成自己的加工厂。

这也许是收获最大的的一次欧洲之行,有什么东西能比机会更加金贵呢?

彭鸿斌关于如何启动中国市场的思路得到了艾格公司的认可。他马不停蹄地回到中国,向工商局提交了一个名为“大象”的商标,这个商标没有通过。彭鸿斌回来后,苦思冥想又把大象改为圣象,注册通过。

当时的彭鸿斌,全部的品牌运作经验,来自于大学期间参与编译的那本《世界八大竞争案例》和前边几次不太成功的商业经历。

“我只有一个潜意识,我一定不是在卖一个产品,我是在卖一个品牌。”

“当时,我只有一个直觉,现代工业文明中只有品牌才是永恒的,一切的一切都浓缩在品牌中,如果不去注册商标,一切都会付之东流,一切都会成过眼烟云。”

就是这种直觉和潜意识,成为了圣象的起点。

这是1995年,品牌还是个新鲜的名词,对于相当一部分企业家来说,这个字眼显得那么虚无飘缈和不可捉摸,不如产品来得实实在在。

而那一年,彭鸿斌的“圣象”商标于国内工商部门通过后,将这个只是一张纸上图案的商标,接二连三地在德国、法国、奥地利、中国台湾、中国香港进行了注册,这还不算,他一口气在建材、家居、服务等类别中注册了50多个商标。

很多人奇怪地问:彭鸿斌,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疯长的小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