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邪异诡都 > 第44部分(第1页)

第44部分(第1页)

这时湖边已经聚了不少人,似乎是专等着我们的到来。我们下了马儿,一位老伯带着三个儿子过来躬身道,“老儿给公子作揖了。”

“老伯伯不用多礼。”我忙捧起他的手,笑笑说。老伯伯是这里镇上年龄最大的老人的小儿子。未锥没有什么大人,镇长之说,都是以老为尊。他作为父亲现在唯一的儿子,自然要来迎我们一迎。

寒喧之后,我们来到了碧水湖边。我这时才隐约看清楚青木玲珑塔的真身。说白了就是一个用粗木搭的架子,架子顶上是个小篷,架子在水上的高有二十四丈,七八十米高。

一对童儿,一男一女,手捧一根青绿色竹棒小心翼翼地走了过来,男童说一声,“公子哥哥请点碧火杖。”女童伸手递来一个铜雕盒子,里面装了一个个小火棒,在地上一擦,那根小小的火棒就着了。我拿了二尺的碧火杖在手,接过女童儿的小火棒,往竹棒一头点起来。竹棒一头有个火绳,上面涂了火油,中空的竹棒里面也灌了的火油,这一点,碧火杖就好像个打火机相似,吐出碧绿色的火苗。

大家见我执碧火杖在手,纷纷喝起彩来。

因为之后,我要踏水而行了。说实在的,我心里并不是太有底,但众目睽睽,岂容多思。我迈步踏上了水面,一步步缓缓向湖心的玲珑塔走去。玲珑!太玲珑了!

这片湖并不是太宽阔,但水色甚佳,如果是在外面,定可以称上个好几级旅游名盛。虽然是夜里,周围并无甚光线,但在我中碧火杖的映照下,水面碧透晶莹,渐能见到里面的游物。

冬日里寒风凛凛,也竟然没有上冻!我突然想到。

不多时,我已经走到了湖心,一座高塔就在眼前了,我攀上了一段横木,顺着木架交错的木头向上爬去。这时候鼓声擂动,四边远处,鼓声振威。

我爬到了一丈台,将四边横柱上吊得四个灯笼点着。这灯里都盛了火油,纵是再大的风也不能将其吹灭。我想起了在小说里看到的灯名——“气死风”。

这四面灯笼上面都用金字写着“立春”二字,是廿四节气里的第一气。灯一亮后,鼓声更烈。

接着,二丈台“雨水”、三丈台“惊蛰”、四丈台“春分”,一个个点了上去。若不是我这时身手已经不错,这廿四丈台还真撑不下来。到了廿四丈台上点亮了最后的“大寒”后,终于到了玲珑篷中,“启天香”是一根紫色的大香柱,用碧火杖点燃后,就香气氤氲地烧起来。

我下了玲珑塔,从水面上走回来,四下里一片欢喝声。

云音告诉我,那启天香烧出的全是紫烟,一直能烧到明天日出,是取了“紫气东来”的意象。

我们下了塔,又和大家闹了一会儿春,然后再乘马向北边的“卧龙坛”行去,在卧龙坛敬香之后,又径奔南边的“风流坛”,之后又走了十几个祭坛。每到一坛,都有当地的人们来相庆。而每个坛都有一段典故,我们一路走,云音一路给我解说。

在未锥各处奔了一夜,这时已到了黎明。云伯伯见时候不早,就领我们返往家里。

“妍,冷么?累么?”在马上,我紧抱了馨妍,轻轻问他。

“有你在,我不冷。大家玩这么高兴,我当然也不累了。益,你……我好喜欢……”说到后来,已经是声细如蚊。

我笑笑,更紧抱了她,一手提了缰绳,催一声马儿,向西行去。

“洛益,转身!”小风在后面喊我,我转过身,发现东方已渐渐发白。我明白了,马上就要日出了……

。。。。。。。。。。。。。。。

紫气东来……

第五卷 重振五宗 第四四章 义结金兰 家国天下事

从天台向下俯瞰,暴力在原地打转。上一代解决的答案是微笑不抵抗。被雨淋湿的的唐装,那股叹息很东方。我看不惯尊严受伤家族如此不堪……

。。。。。。。。。。。。。。。

当我们回到云灵庄的时候,大街上已经是喜气洋洋,一派浓浓的春意。

我也抱着馨妍走完了这一路的风光。

回到家中,刘妈端来了饺子,热气腾腾。一闻到这阵香味,我不禁咽了咽口水。

几个人笑盈盈吃完了早饭,才想起来一夜了还没有睡觉。云伯伯说,“少爷,你们大家都歇息一下吧,下午我们去拜问各镇的百岁老人,又要跑一下午,说不定要大半夜才能回来……”

“那……是不是还是大家一起去?”我问。

“这个倒不必,我和云音是要去的,小雷最好也去。”

“云音?云音也要去么?”我知道,小雷将来是要接替云伯伯的位置的,所以自然要见见众老人,在众乡亲面前让他出露一下面孔。可是云音……

“云音是我们的‘感灵人’啊,她现在的重要程度,可是大大地高过了我了。未锥的万民可以不见我,但不能不见少爷和她呀!”云伯伯缓缓地说。

“既然这样,那我们就抓紧休息吧。”我起身漱了口,和小风回我们的屋里睡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