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谢慧馨的古代生活 完结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吃过午饭,慧馨躺在床上午睡,以往很快就能入睡的,今天却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上午二姨娘说的话,仍然回响在耳边。如果不是坚信二姨娘没必要骗自己,她实在不愿相信真相竟是这样。虽然已经想到谢老爷有野心,但也没想到他竟是计划了这么长远,而这家里的每个人都被他算计在内。

自从穿越到这个中国历史上没有的大赵国,慧馨也从侧面打听过关于这个朝代的事。大赵国到现在建国四十三年,第一代皇帝赵太祖建武帝顾雍,在位三十一年,皇后冯氏。第二代皇帝便是现在的皇帝永安帝顾承隶,到目前在位已十二年,是太祖和冯皇后的嫡长子。

永安帝与建武帝一样好武,拜此所赐,大赵国边疆逐年稳定,国内渐渐呈现国泰民安的景象,尤其是永安九年,皇帝启用黄阁老,实行新法,广开海贸,民间开始有太平盛世的势头。

加上历年科考的积累,朝中官员也由建国初期的武官为多转为文官为多。国家安定的同时,文官和武官的矛盾越来越多,直到现今由于储位之争变得激化尖锐。

当朝皇帝与许皇后共有二子,皇长子顾载德一出生就被封为太子,秉性淳厚,知文识礼,文武双全,深受百官爱戴。皇二子顾载淳封汉王,从小跟着永安帝打仗,在军中颇有威信,并曾在乱军中救永安帝于危难之间,加上皇帝本就好武,汉王受皇帝宠信一时无二。

偏偏太子十六岁时生了一场怪病,病愈之后,身形变得异常瘦弱,翩翩少年郎成了个受麻杆,据说风吹吹就能倒,皇帝心里十分不喜。

支持二皇子的武官派几度以太子体弱,请求皇帝废立太子,都被支持太子的文官派以立嫡立长的祖训驳斥了。

皇帝虽拿祖训没办法,但也有自己的个人喜好,便觉亏欠二子,对二皇子更加宠信。二皇子封汉王后本应回封地驻守,却一直仗着皇帝的宠爱赖在京都不走,而皇帝也对二皇子的做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不予理会。

时至今日,朝堂上文武两派的矛盾日益激化,隐有水火不容的势头。

开国初期,皇后冯氏母仪天下,因前朝是蛮夷执政,民风败坏,为重新整肃民风,冯皇后从民间选出不少得才兼备的女子,开设了女士院,由皇后亲自监督,教化女子,带动风气。从女士院出来的女子,多由皇家婚配,一时之间各家以能娶到女士院里的女士子为荣。时至今日,女士院已经成为皇家勋贵高管们选媳妇的必争之地,而能够进入女士院的女子也都不是一般出身。

据二姨娘打探到的消息,慧琳的婚事乃是谢老爷跟蒋家的一场交易。谢家把嫡女嫁入蒋家,蒋家则动用多年积累的人脉为谢家牵线,送一个女儿入女士院。

这次谢老爷携妻女入京,便是要蒋家兑现承诺,慧馨慧婵之中将有一人要入女士院。而且这件事情,谢老爷连太太也是瞒着的,二姨娘也只是偶然在谢老爷一次酒醉后听到的。

二姨娘的心意是提醒慧馨要争取这个机会,如果进了女士院那可就是熬出头了,既不用再在人脸色生活,将来如果能被皇家勋贵相中那就是一跃上了高枝,就算再不济,等从女士院毕业回家老爷夫人也不会给说门好亲。

二姨娘说的有道理,女士院那是这个年代女子做梦都想进的地方,有机会成为王妃、世子妃、侯夫人、将军夫人等等诰命夫人,就算没轮到自己当上,也会有其他同窗当上的,这些人脉也是一大资本。。。进入女士院完全可说是前途无量了。

虽然二姨娘说起女士院眼睛发亮,但慧馨却不是这么看好。先不说一如侯门深似海,嫁入高门大户未必就会有幸福的生活,女士院本身就是一潭深不可测的水了。

凡是大赵国有点底子的家族,哪个不想自己的女孩能进女士院,而最终进去的人背后莫不是有靠山。谢家虽是一门四进士,书香门第,但在这些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积累的名门望族面前数也数不上。

慧馨躺在床上怎么也静不下心,一会觉得自己应该争取,就不用日日担心被老爷利用,可是进了女士院就能真的摆脱被利用吗?不过是自己的命运被地位更高的人掌握罢了。。。一会又觉得自己应该避开这次,侯门高户的宅斗不是自己这个数量级能应付的,可是错过这次机会,自己的命运仍然是飘摇不定,不知方向。。。

慧馨越想越心烦,索性爬了起来,拿出绣篓找出针线,准备做个荷包,教习嬷嬷昨天教的针法很是有趣。琢磨琢磨新针法,暂时忘记烦恼。

慧馨耐心的绣了两朵梅花,用新针法绣出来的梅花的确突出了飘零感。摸着绣好的梅花,慧馨突然醒悟过来。难怪谢家的女孩五岁起就必须跟着教习嬷嬷上课,谢老爷的计划只怕在当年仕途受挫就开始了。。。

既然老爷计划了这么久,连太太也瞒着,那他布的局只怕也不是二姨娘知道的那么简单。形式不明,自己就不能乱下手做判断,这个时候应是一动不如一静,以不变应万变,等到京城在设法打探情况了。

第四章

很快便到了出行的日子,谢府几乎倾巢而动,最大了两个主子要走,还带走了几乎一半的其他主子,怎能不轰动。

女眷不宜抛头露面,谢太太寅初就出发了,三十多辆马车浩浩荡荡的往码头驶去,有二十来辆装的全是物品。

临出门前,二姨娘提前到慧馨的屋子送行,并交给慧馨一个荷包,里面装的是一块玉佩,说到事情如有万一,可拿玉佩去燕京西街何府求助。二姨娘的曾祖父对何家有救族之恩,当年曾约定持此玉佩,何府会倾全府之力相助。并叮嘱慧馨,不到万不得以,不要让人知道这件事情,也不要跟何府联系。慧馨心里千万纠结,虽然自己跟二姨娘并没有太深的感情,但是二姨娘的慈母之心。。。慧馨暗下决定,不管前路如何,有能力自己一定要照顾二姨娘。

谢老爷带着二少爷卯时才开始出门,学馆的学子排着队沿街送行,队伍竟然一直排到了城门外,还有江宁附近的士绅在城外五里亭摆了送行酒。景象空前,整个江宁城都轰动了,人人都称道“大学儒谢老爷要进京了”。。。

谢老爷很淡定,言称“不过去京城处理家族事务,惊动诸位,实在惭愧”,眼看要到辰时,才挥挥衣袖带着二少爷走了。。。

女眷们早已登船,行李物品也都归置完毕,谢老爷才姗姗而来。码头上则有几位谢老爷的得意弟子等候,众人几番寒暄,谢老爷登了船,几位弟子一直目送着船开出码头才作罢。

小丫环们挤在窗口偷着往外瞧,对着几个学子指指点点,不知谁说了什么,有那脸红的不依打打闹闹笑开了。青春慕少艾,古今亦然也。

慧馨原也跟着瞧了几眼,又自觉这些酸腐做派不合自己胃口,就回了桌边吃茶。

这次出来,慧馨带了木槿、木樨、乔桂、金桂四人,安排了汉桂、岩桂轮流守院子,太太因为不放心几个年纪小的,又安排了乔妈妈跟在慧馨身边。

开头的几天,人人兴奋,从船上看两边的景物全是新鲜,连慧嘉也忍不住拉着慧馨在甲板上吃茶谈风月,做了几首颇得意的诗。鲁妈妈来说了几次,也管不住,就索性不在管了,总归是在船上,又在大江中,也闹腾不到哪里去。

慧婵则是一开船就开始晕船,吐得小脸煞白,三姨娘跟太太派的王妈妈轮着照看。过了几日还不见好,三姨娘干脆求了老爷把慧婵搬到了自己屋里照看。

过了没几日,甲板上的人就少多了,日日看同样的景色谁都要厌的。慧嘉也呆在自己的屋里研究诗书要义,慧馨终于清静了下来。

给太太请过安后,慧馨回房拿出针线,准备给老爷太太做几双鞋子。前途未卜,想讨老爷欢心,首先得做个乖女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