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虎将卫立煌 > 第34部分(第1页)

第34部分(第1页)

郭寄峤伏在卫立煌身边,如此这般地说了几句,说得卫立煌眉开眼笑。他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刘备得一孔明,百战百胜,吾得一参座,万事无忧也。”

郭寄峤打着立正,他说:“钧座言重了。”

第二天,二人带着警卫营渡过黄河,直达晋城。在晋城,卫立煌用电话召来第27军军长范汉杰、第14军军长陈铁、第93军军长刘戡召开作战会议。

在会上卫立煌煞有介事地说:“在洛阳我接到委员长的电话,委员长说,八路军越过了他们的防区,叫他们立即退回去,若不遵军令即以破坏抗战论处。今天我到这里来,是布置防务,准备打仗的,你们立即回去做好战斗准备,听候命令,贻误战机者,军法从事!”

三个军长见司令长官如此严厉,不敢有一丝的懈怠,立即回到营地,整训部队,准备打仗。

卫立煌在会上只是泛泛而谈,没有作具体的部署,这是一种姿态,是做给蒋介石看的。因为这三个军长都是黄埔一期的“天子门生”,通过他们,很快会把会议内容传到蒋介石那里,减少蒋介石对卫立煌的怀疑。实际上他另搞一套:以郭寄峤为代表和朱德总司令和谈,通过谈判,使八路军主动后撤,缓解了太行山中间地带的冲突,这样使西部的第41军和第71军也失去了东进的必要性。

太行山西部的局势缓和了,而东部的129师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蒋介石的严令督促下,鹿钟麟的河北民军2万多人,越过他们的防地向刘家河一线压来;石友三的第10军团两个军渡过漳河,进入广平一带129师的防地;朱怀冰的97军攻占磁县,逼得129师新一旅后撤。另外还有林县的新5军、陵川的第40军,国民党的这些部队逐渐对129师形成包围,准备聚而歼之。

1940年3月2日,129师师长刘伯承要通了朱德总司令的电话。刘伯承说:“总司令,我们目前面临的形势是黑云压城,一退再退总不是办法,已经到了该你说话的时候了。”

朱老总听了并不着急,心平气和地说:“刘师长,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通过和卫长官谈判,达成谅解,现在是西线无战事,你可以无忧无虑地反击,我准备调聂荣臻、吕正操的部队支援你们作战。”

刘伯承听了很兴奋,他说:“谢谢朱老总。”

总司令又说:“作战要掌握一个原则,要有理、有利、有节,利用矛盾,各个击破,打击顽固派,团结中间派,达到共同抗日的目的。”

“请老总放心,我一定完成任务。”

朱老总又说:“这一仗你不宜出头,让小平同志来指挥。”

刘师长答应着:“是!”

(8)刘邓的谋略

说是不让刘伯承指挥,刘师长还是做了不少的工作。做好了战役前的必要准备,他掌握一个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在刘家河一带歼灭河北民军2000多人,迫使鹿钟麟率部东去。又在广平将石友三击败,石友三带着他的第10军团退守漳河南岸。这样第97军的阵地便突出出来了。

八路军129师的部队,加上聂荣臻、吕正操来支援的部队,一共有20个团的兵力,这是朱怀冰兵力的三倍半,刘伯承要用这些绝对优势的兵力,同朱怀冰较量一番。

1940年3月初,正是农历春节的时候。料峭的北风吹在人脸上像刀割一样疼。就是在这寒冷的初春,一个重要的会议在八路军129师师部召开。会议室里热气一片,煤火味、烟草味混合在一起,会议室的正前方挂着一张巨大的军事地图,桌上放着三个半旧的茶缸。参加会议的有师直的干部和各旅团以上的干部,大约有30多人,坐在这里,准备开会。

刘师长、邓政委围着一个大火盆和与会的人员说笑着,参谋长李达走过来说:“师长、政委,人员全部到齐,会议开始吧?”

刘师长点点头,慢慢站起来,打着肃静的手势,然后大声说:“同志们,现在开会。毛主席、朱老总对这次战役非常重视,他对作战有两点指示,一点是,擒贼要擒王,这个王,是谁呀?大家说说。”

会场上一片议论,有的说:“朱怀冰!”有的说:“97军!”

刘伯承一拍桌子说:“对头。这个朱怀冰嚣张得很罗,这一次要叫他知道八路军也不是好惹的。毛主席、朱老总的第二点指示是,这次战役,要让小平同志指挥,可不是我刘伯承指挥不了,主席是从抗日统一战线的角度出发,让小平出面打,以后好说话。这是一个策略,大家说是不是?”

人们笑着,议论着。

刘伯承向前一步又说:“现在请小平同志部署战斗任务。”

*笑着说:“指挥打仗是师长的强项,我的强项是做思想工作。现在毛主席、朱老总亲自点将,我只好披挂上阵罗。”

他走近桌子又说:“桌子上的三个缸子,好比是国民党的三个军,东边的是朱怀冰的97军,中间的是孙殿英的新5军,西边的是马法五的40军。这三军摆在这里,想单独吃掉一个军很不容易罗。这个事情,刘师长请示过朱老总,总司令要我们利用矛盾,各个击破,打击顽固派,团结中间派,达到共同抗日的目的。按照朱老总的指示,我们做通了新5军的工作,和孙殿英达成谅解,他们不参战,保持中立。”

众人欢呼着:“要得!”

*说着,抽去了中间的缸子又说:“大家看,这样以来就是陵川的40军东进支援,至少得有四天的时间,有了这四天的时间,我们对付朱怀冰就够用了。大家说呢?”

下边的旅、团长学着*的四川腔调喊着:“对头,对头!”

*走近地图,指点着说:“我军的20个团组成三个纵队,中路纵队司令员陈赓带8个团,从牧牛池村敌人两个师的结合部突破,把敌人分成两块;西路纵队司令员陈锡联带5个团,穿过新5军的防地,经南王庄、齐家岭,向东包围97军。东路纵队司令员陈再道带5个团向西完成包围。留两个团做预备队,沿漳河警戒,监视石友三的部队。”

众人一齐叫着:“好啊!”

*笑笑,来到刘伯承面前:“刘师长要多指教哟。”

刘伯承也笑了,他风趣地说:“小平同志用的都是陈家兵,三陈用兵,无往不胜。我补充一点,我们可利用的时间只有4天,让敌人拖住就不好办罗,因此我要求各部队要猛冲猛打,速战速决。”

*坚定地说:“就这样打,各部立即做好准备,总攻的时间定为3月5日凌晨2时,请大家对表……”

众人答道:“是。”

(9)骄兵必败

国民党中央军嫡系部队中分为何应钦体系和陈诚体系,朱怀冰是陈诚体系中的干将。陈诚军事集团是以11师起家,在18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十、一合起来为土,十、八合起来为木,也称土木系。陈诚不择手段地并吞杂牌部队,然后以11师、18军的干部去率领,到抗战胜利时,陈诚体系发展到了十几个军。

此时的朱怀冰刚刚从师长升为军长,正是春风得意之时,他这次奉调到华北战场上来,也是陈诚亲自推荐的。一路上曾和八路军遭遇,打过几个小小的胜仗,使他更加不可一世。在他看来八路军并没有什么了不起,97军是嫡系中的嫡系,有3个师和一个独立团,近2万人,武器装备都是一流的,凭着这些实力还能不打几个漂亮仗?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