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反贪局专案 > 第28部分(第1页)

第28部分(第1页)

9年11月,升任治安管理局局长。1992年,下派到广州市公安局挂职锻炼一年,担任广州市公安局副局长。1993年3月升任公安部党委委员、部长助理,4月12日后分管出入境边防管理局、交通管理局,联系、指导民航公安局。这时候49岁的他,已经是副部级领导干部。1993年6月担任全国打击走私领导小组副组长。1995年12月任公安部副部长、党委委员,12月4日后分管办公厅、边防局、出入境管理局、交通管理局,联系、指导民航公安局。1996年5月29日后分管办公厅、边防局、出入境管理局,联系、指导民航公安局。1998年8月后分管办公厅、边防局、出入境管理局、信息通信中心,联系、指导民航公安局。

在公安部大院里,有人说“李纪周有能力,思路敏捷,办事果断,关心下属、不拿架子”;有人说“他给人的感觉干净利索,连头发都总是弄得锃亮锃亮,根儿根儿到位”;也有人说“如果方向明确地交待他办一件事情,他会效率很高地完成;但如果让他自己拿主意独立做什么,就相对差些”。公安部里的老同志则多爱夸李纪周“懂礼貌”。在部里如果碰见老同志,有职务的,李纪周一律叫职务,没有的则叫“叔叔”、“阿姨”,即使后来他坐到了副部长的位置,仍然如此,颇得好评。

然而,李纪周这样一个仕途顺利,位高权重,而且颇受好评的人物,何至于落入犯罪的深渊,成为阶下囚?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交错了朋友,没管住自己,没管好家人”。

粗略看看卷宗,方工觉得,李纪周案比成克杰案难:李纪周根红苗正、一帆风顺,人称“生在红色延安,长在红军家庭,学在红色学府,锻炼在绿色军营,升迁在绿色警坛”。多起罪行与走私有关,而他案发前却担任全国打击走私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职务;曾参与办理许多大要案,尤其是参与过查处“林彪、江青反党集团案”,见识过大场面;长期在公安机关工作,熟知司法机关办案程序和关键,具备丰富的法律知识和高超的反侦查能力,这些均远非近乎法盲的成克杰所能比拟。李纪周的妻子程辛联是他大学的同学,同样出生在高干家庭,父亲曾任内务部高级领导。再加上该案主要证人如赖昌星、汤松新都在逃,许多重要证据难以取得。这案,谁能说不难!——不难,还用得着你方工!

方工的一位同事说过,方工从来不是在做官、只是在做事。方工说:“官就是官职,官职不就是职责吗?既如此,做官不就是履行职责、不就是做事么。”他所做的事,多半是办案,案中人不乏形形色色的官。这些官,比他大的有,比他小的也有。这些官们对“做官”与“做事”的诠释往往与他不同而高见频发。对于这些,方工时有见惯不怪的感觉。每当办完一件案子,长舒口气的同时,这些官们的所作所为往往让他咬牙切齿、痛心疾首。

经办过的大案不少了,见过的贪官恶迹多了,常理似乎不应再对贪官所作为大惊小怪。可是,三天过去了,李纪周案的2000多页案卷材料看完了,脖肩僵直、腰酸腿麻的方工,仿佛看到一个贪官的影像隐约走近……这些年反腐败浪潮掀翻那么多高官,还没见过敢这么干的!方工震惊了!

令人震惊的事实

1993年底,时任公安部党委委员、部长助理、全国打击走私领导小组副组长的李纪周在厦门参加庆祝厦门特区成立十周年纪念活动时,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局长毛凤平、厦门市委副书记刘丰、厦门市胡里区区委书记许甘露向他大谈赖昌星如何如何了得。后来毛凤平又找机会将赖昌星介绍给了李纪周。短短接触,李、赖二人内心均发相见恨晚之叹。当时的赖昌星已经通过走私聚敛了大量财富,在厦门呼风唤雨、一手遮天,但他仍不满足。也许是内心的惶恐不安,也许是急于发展、再上一层楼,他要在北京、在中央机关“打开局面”。遇到在仕途上鸿运当头的李纪周让赖昌星感到兴奋,而赖昌星的慷慨、豪爽和财富也同样令李纪周佩服。李纪周不仅看重赖的能量、财力,对他的行事风格、做派也颇为赞赏。他不止一次地对周围的人称:“他才真正像个做大事的人。”谈起另一个与他有利益关系的走私商人、新英豪公司的董事长梁耀华,李纪周对其大肆走私行为倒是未置可否,只说他是一个小地痞、小混混儿。“赖昌星不同。他说话从来不那么直白,但你能明白他的意思。只要他答应的事情,马上会给你办好。”此后,二人来往密切。

李纪周夫人程辛联为人大大咧咧,一副热心肠的样子,很好事。她曾任首都图书馆副馆长,其间为图书馆做成过一笔生意,从此之后自我感觉良好,以为自己有经商之天分。在全民经商潮中,她也浮躁起来,打起了做买卖发财的主意,为此办了“病退”,到处张罗着要做生意。据调查程也是高干后代,但她在许多场合的表现,被知情人极含蓄地概括为“过了些”、“有些张扬”。有一个事例可以证明程辛联介入李纪周事务与周边关系之深。法庭庭审在认定李纪周是否有重大立功表现时,有一材料证明李纪周揭发某某走私问题,但李的揭发并不具体。不过,李告诉办案人员具体情况可向他的妻子程辛联了解。果然,程辛联提供的信息,直接有助于此案的侦查。

1994年下半年,赖昌星来北京,下榻王府饭店。李纪周夫妇前去看望。闲聊中赖昌星问及程辛联工作单位情况。李纪周有些无奈地说:“退休了没事儿干,在家闲呆着。”敏感的赖昌星立刻看到了时机,却又有些漫不经心地进言:“可以做生意嘛!为什么不做生意,我可以帮忙嘛。”李纪周没说什么,心里却很受用。他觉得,赖昌星既然主动答应帮夫人忙了,一定会有所表示。

12月下旬,程辛联打算与别人合伙承包饭店,苦于没有钱交定金。对李纪周讲了,李纪周说:“赖昌星不是说要帮你吗?你可以去找他啊,他这人爽快又有钱,不会食言的。跟他说一声钱的事不就落实了?”次日,程辛联就给赖昌星打了电话。赖昌星立即答应了,并给程辛联一个人名和电话号码,让程辛联直接找那人拿钱。程辛联与那人取得联系后,便轻轻松松得到100万元现金。

1995年,李纪周在北京见到赖昌星,提起这100万,他不无深意地说:“你给她那么大一笔钱,她又不会做生意,要是赔了怎么办?”赖昌星胸有成竹地说:“不会做,做几次就会了。这些钱就当交了学费,不用还了。”李纪周没有客套,回家后告诉程辛联,100万不用还了。

李纪周对独生女儿李茜一向十分宠爱,一如他当年受他父亲疼爱。在那份“悔罪书”里,李纪周写道:“我就一个女儿,一直对她过于溺爱,从小娇生惯养。她要去美国,我虽然不太同意,但是她和我夫人坚持,我也就妥协了。她在美国生活遇到困难,我也就不惜一切,明知不对,接受了赖昌星的50万美元的贿赂。”

李纪周对女儿的疼爱几乎是有求必应,这使得千金小姐愈发任性、娇气。大学毕业后看哪儿都不顺眼儿,更不愿意按部就班参加工作,一心想着国外的花花世界。1996年,李纪周通过中国西北石化设备集团公司的总经理王建才,将李茜安排在该公司驻旧金山的办事处。同年,李纪周到法国访问,善解人意的赖昌星及时安排几个人陪同程辛联到厦门旅游、散心。在厦门,赖昌星亲自陪同程辛联游玩。某天晚上,程辛联与女儿通电话后得知,女儿在美国和同事无法相处,骄矜受挫,已经负气离开了办事处,景况很不好。程辛联伤心得哭了一夜,第二天眼睛还红肿着。赖昌星见了,问明情况,好言相慰。

李纪周从法国归来,在北京见到赖昌星。赖昌星问李纪周:“你女儿在美国的情况你知道不知道?”“刚知道,我也很着急。有什么办法呢?”赖昌星很义气地说:“我来帮她嘛。”不久后的一天,李纪周告诉太太,赖昌星答应给李茜帮助,让程辛联给赖昌星打电话。第二天,程辛联与赖昌星通电话,赖昌星要了李茜的账号。没几天,李茜打来电话,说收到了50万美元。

1997年上半年,赖昌星来京,李纪周到北京王府饭店看望,分手时赖昌星给了他3万元港币。虽然少点,也比李副部长一年的工资收入多多了。

生意人不会做赔本买卖,何况赖昌星这样精明的大老板。1997年一天,本来不那么直白的赖昌星打电话给李纪周,直说一个朋友的船在海南被边防机关无理扣了。李纪周立刻给海南省边防局领导打电话。当然,他不会直接让下属放船,而是既有原则又不失巧妙地在电话中表明了意思。此后,赖昌星遇到诸如难以办理香港与祖国大陆两地车牌等困难时,便会不假思索地给李纪周打电话。而李纪周总会毫不犹豫地打一个或几个电话,遂赖昌星所愿。

可耻的交易

1984年,时任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长的李纪周到广州开会,负责会务工作的年轻女民警李莎娜,苗条婀娜的身材、白净细腻的皮肤,给李纪周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看李莎娜时那神不守舍的样子也给广州同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92年李纪周又到广州市公安局下放锻炼时,同是副局长的赵荣精明地意识到了此副局长绝非彼副局长可比,他准确地找到了切入点:李纪周腿残疾,远离北京,抛家舍业,支持广州,应该照顾。便乖巧地安排李莎娜照顾李纪周。此时的李莎娜刚刚离婚。李纪周本就有意,二人朝夕相处,顺理成章地日久生情。李莎娜靠上李纪周以后,再也不甘心做一个小警员了。她的朋友汤松新察知了她的心思,主动找到当时做走私生意的梁耀华,向他吹嘘李纪周能量如何可观,前途无量,并暗示李莎娜与李纪周关系非同一般。这番话深深触动了梁耀华:“走私生意有了这棵大树……”自此,李纪周的“人才档案”就此存入了他的资源库中,成了他的重要公关对象。

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成立之初,李纪周到广州筹措资金,希望能拉到一些有钱商人捐助。广州市公安局领导郑某推荐了梁耀华。李纪周对梁耀华的第一印象并不好。在李纪周看来,这人说话直来直去,素质很低、缺乏品位。梁耀华当然不敢计较李副部长对自己的厌恶,仍然热心捐款。他深知,要把自己的走私生意做大,最重要的是政府部门里的靠山。广州方面的“人才资源”开发得差不多枯竭了,如果能拉上公安部负责交通、边防等要紧口儿的李副部长做后盾,他就能“天地线打通”(李莎娜语),如虎添翼,放开手脚,大展宏图,财源滚滚。于是,一条以李莎娜为桥梁,以李纪周和他的权力为目的的“黄金线路”,在梁耀华的头脑里逐步清晰起来。他知道只要拉上李莎娜一块成立个公司,就等于有了李纪周的靠山了。为此,梁耀华出资成立了新英豪发展有限公司,送给李莎娜30%的公司股份。不久后,通过李莎娜得到了李纪周帮助,将新英豪公司挂靠在公安部道路交通协会。

新英豪公司成立后,梁耀华为了方便走私,想成立保税仓。由于成立保税仓条件非常严格,并需要层层审批,何况他自己很清楚事实上他的公司根本不具备条件,他便让李莎娜找李纪周帮忙。李莎娜提出条件要300万港币在香港买一套住房。梁耀华当即答应,前提要求是必须由李纪周亲自出面提。因为这样就意味着300万港币是给李纪周的,李纪周收了钱,不能不办事。

1994年,梁耀华、李莎娜等人来北京找李纪周帮助建立保税仓。到京当天晚上,李纪周与李莎娜商议后,真的出面让梁耀华给李莎娜300万港币。梁耀华当即答应。作为交换,李纪周找到当时任海关总署副署长的王乐毅。很快,有了海关总署的批文,新英豪公司在广州番禺建起了保税仓。梁耀华也没爽约,1995年8月,从香港基杰公司账上将300万港币划入李莎娜在香港渣打银行的账户。

靠上李纪周这棵大树之后,梁耀华、李莎娜放开手脚,走私活动更加肆无忌惮。一旦走私货物被扣,只要李莎娜一个电话,李纪周准会毫不迟延地保全他们。

1995年1月4日,一艘装有8个40英尺集装箱的货轮出现在珠江深圳黄田机场附近水面。据特情人员向深圳市公安局蛇口分局水上派出所报告,该船装有走私货物。派出所立刻派快艇拦截,因涉嫌走私,将该船扣下,等候处理。梁耀华得知货物被扣之后,让李莎娜马上给李纪周打电话。正在上海参加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的李纪周在会议休息期间将深圳市公安局局长找来,指责他们在公海违法扣船。局长了解情况后,向李纪周解释,船不是在公海而是我方治安水域扣的。李纪周听后很不满意,态度严峻地说:“他们不老实,做错了还不承认”。迫于李纪周的压力,蛇口公安机关只得于1月6日在没有查清问题的情况下将船放行。

3月23日,新英豪公司的12个集装箱货运船“粤海335号”又被深圳市公安局蛇口分局赤湾派出所查扣。因该船货物全是去掉保险杠的新车,涉嫌走私。李纪周得知情况后,立刻给深圳市公安局打电话:“新英豪公司是公安部的公司,你们看货物究竟有没有问题,有就依法处理,没有就赶快放行”。深圳市公安局告诉李纪周,货物经过商检局鉴定,车身总成超过60%,已构成走私。李纪周却表示,货物性质应当由海关来定。最终,深圳市公安局迫于压力,只好按李纪周要求放行。

类似这样,副部长兼全国打击走私领导小组副组长为走私保驾护航事件,在1994年至1996年期间发生过多起。新英豪公司长期逍遥法外。

收了钱,我会帮你

1996年6月,广东省开平建安集团公司董事长周民兴请李纪周帮助推销激光瞄准器,李纪周指令公安部装备财务局派人与周民兴进行商谈。不久周民兴即将1万美元送到李纪周家中。

1997年底,李纪周通过原来的司机方某(时任海南省海警支队指导员)认识海南边防总队副队长黄某夫妇。1998年春节前,黄某的爱人高某(时任海南省司法厅劳教处处长)来京看望李纪周。在京宴请李纪周夫妇。席间,高某塞给李纪周夫人2万美元。李夫人回家后告诉李纪周。后高某打电话给李夫人,求李纪周提升黄某担任海南省边防检查站总站站长。李纪周表示,黄某的条件不够,但可以在其他方面给予照顾。

就这么一个副部长,就这么一个全国打击走私领导小组副组长,从事的却是如此勾当……

从李纪周的案卷中抬起头来,已是华灯初上时分。方工望着窗外灯光闪烁、车流如潮一片祥和的美景,对比卷中触目的竟是那么龌龊的勾当,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从窗外收回目光,方工更坚定了信念:为了这片祥和的美景,为了我们这个逐步迈向法治的国家,为了企盼公正和正义的人民,必须把李纪周案办成铁案啊。

案情分析会

2000年8月21日上午9:00,北京市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办公室。许海峰、刘漳南、叶上诗等检察院高层领导与专案组一道开始研究案情。

方工首先代表专案组汇报案件进展情况:

“专案组这些天分头看了材料,集中讨论过几次。虽然李纪周罪行比较明显,但进一步的阅卷与研究,发现一些事实和证据还存疑点,证据距起诉所要求的确实、充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