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反贪局专案 > 第9部分(第1页)

第9部分(第1页)

压药等办法,使本应判重刑的刘涌得以保释出狱,继续为非作歹。这一回他知道了公安的厉害,除了收买公安干警,还雇用警察做保镖。

当然我们还没有确凿证据,能够证明慕绥新收过刘涌的钱。但是他手下的一些官员收了刘涌的钱,并对刘涌起到了保护作用。而这些官员中有的,如常务副市长马向东、烟草局长周伟等又向慕绥新送过钱,你能担保没有哪一张钱是刘涌的吗?

这种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时候在特定的条件下,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可以说,慕绥新的事首先是从刘涌这里突破的。二人本来谁也牵扯不上谁,没想到红萝卜记在蜡烛账上,周伟把他们联系在一起了。

当时中央纪委虽然在举报材料中知道周伟通过向慕绥新行贿得到了沈阳市烟草专卖局局长的职务,但怎么取得证据呢?慕家的人不能随便动,周伟也不能随便动,一动,一问,没这码事,就把问题暴露了,下边就不好查了。恰好在这个时候,刘涌交待,他曾经通过个体烟贩赵某向周伟行贿过10万元。行了,这下可以对周伟采取措施了,“两规”,拘押,审讯,再大的问题他还能不交待吗?花20万元向慕绥新买官的事很快就交待清楚了,慕绥新也就难逃党纪国法了。

但这些情况慕绥新当时是不知道的,他还在庆幸自己没有沾上刘涌的边儿。在这个暴风雨即将到来前的相对平静时刻,他错误地认为自己也许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癌症经过化疗,也情况良好,只要从此谨慎,不再收钱,全身心地为党努力工作,并且跟梅花在一起好好地生活,享受爱情,这不是非常幸福的吗?

要把过去的麻烦,一个一个全都甩掉。贾桂娥已经甩掉了,女儿女婿也到美国去了,只剩下了决心重新做人的他和没有受到污染的梅花。

离婚之谜

当他捋着梅花的秀发的时候,他不仅真切地感到自己拥有一个美丽温顺的妻子,还感到有两个可爱的女儿,她们现在虽然不在自己的身边,但她们是幸福的,安全的。

慕绥新很喜爱自己的两个女儿。小女儿聪慧,稳重,早年到美国留学,办了绿卡,不回来了。大女儿慕洋幼师毕业,开始在社会上干点事,没有什么出路。那时候慕绥新对自己要求还是很严格的,还不怎么谋私,而且他的意识很西化,主张子女不要靠父母,要自己去闯。他就让慕洋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去闯荡。女儿很听父亲的话,到深圳去打工。但她文化素质不高,又没有什么特长,所以生活得很艰难。但她坚忍不拔,不向父母诉苦,报喜不报忧。过了几年,慕绥新到深圳去开会,看看女儿吧,女儿正在“上班”,样子惨不忍睹。他转过身走出来时,已是满面泪水。

从此慕洋回到了沈阳,与丈夫李伟一起开了一家广告公司,开始靠父亲的权势,非法经商办企业。一个本来可以有另一种前途的女儿,现在成了被追查的对象。

慕洋打着市长女儿的旗号,以经商的名义,捞了许多的钱。在慕绥新任沈阳市市长的4年中,慕洋夫妇在沈阳开办了10家公司,其中广告公司5家,什么广告传播公司,广告有限公司,广告设计工作室,商务广告有限公司等;房地产公司2家;商贸公司2家;保安公司1家。没有势力的人办一家公司也有可能倒闭,他们开10家公司,却个个兴旺发达。

怎么能不发达呢?代表沈阳市形象的,按照慕绥新的建议塑有3个图腾式“太阳鸟”的市政府广场建成了,这么一个大的景观,不宜再建高立式广告牌,但是慕洋要建,慕绥新就在她送来的报告上批道:“我意见,如广告箱不阻挡市府大路视线,可以设。”于是开会研究,许多人反对,最后副秘书长拍板说:“从市容景观上看不太合适,但有慕市长批示,就照办吧!”一个高大立柱式广告牌建了起来。澡盆里洗脸,还是市长的面子大。

也许是慕洋打工的那段经历使慕绥新觉得欠了女儿的账,现在便加倍地补偿给她。一个堂堂的市长在参加完隆重的电话号码升位仪式后,居然郑重地对电信局长说:“以后你们有建筑工程,关照一下慕洋、李伟。”紧接着慕洋就来要工程,局长就把建设住宅楼的项目交给她,她的公司没有资质干,转包出去,从中获利1400万元。

慕洋过去打工是人下人,现在办公司是人上人。到大企业拉广告,总是开门见山:“我是慕市长的女儿,给你们做个广告,开票吧!”人家只得给她奉上几十万、几百万的广告费。

她还想尽各种办法偷税漏税。据调查,仅一个广告公司和一个房屋开发公司就偷漏税款1000余万元。

马向东等人出事以后,慕洋夫妇感到形势不利,便把5410万人民币转入北京、上海、福州、蚌埠等地的33个银行账户、8个股票资金账户和设在银行的4个保险箱。现在这些款项除被提走的还下剩2000多万元,已被依法冻结。同时还扣押了他们在沈阳、北京、上海等地的6处房产和一部轿车。

对于大多数沈阳人来说,慕绥新与贾桂娥的离婚和与梅花的结婚,是一个迷。人们闹不明白,贾桂娥那么厉害,怎么会同意跟老慕离婚,连法院都没去就协议离了,其中必定有诈。有什么诈呢?又实在想不明白。

至于跟梅花结婚,大家也都很理解,现在不都这样嘛,老慕就算不错的了,没有在外面包着几个。在这次的“慕马”案中,法院院长、副院长、财政局长、国资局长等不都是在外面包养情妇吗?有的还不只一个,而是好几个。老慕只跟梅花相好,互相还真有感情,比那些人强多了。

只是这个谜解不开

其中必定有诈。说对了。这个诈是慕绥新搞的。他支持女儿经商是一种心情,支持贾桂娥经商是另一种心情。前者是对女儿的关爱,是“爱”令智昏;后者却是出于一种利益的考虑,他和贾桂娥的共同利益,是利令智昏。“爱”令智昏更为严重,他始终在支持女儿,利令智昏到后来却使他有些清醒了,他不再支持妻子,最后离婚了断。

事后他对记者说:“我和前妻离婚,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她参事参政参权太多,影响很坏,我已经挡不住了。她参与很多事情,比如包工程的石料,人家都说,为什么老慕要修马路,因为马路上的石头都让姓慕的一家包了。我这个市长还能当吗?不能当了。所以没有办法,我采取了很多措施,包括最终与我的前妻解除了婚姻关系。”

当然离婚的目的不全为这个,摆脱贾桂娥这个麻烦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那就是名正言顺地跟梅花结合在一起,开始一种新的生活。老慕认为这对自己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但是怎么达到这个目的呢?老慕是有智慧的。他处理政务,往往能抓关键,高屋建瓴,把问题解决得很利索。处理跟老婆的关系,平时他马马虎虎,致使自己吃了不少的亏。现在到了关键时刻,他要稍微动点心眼儿了。像他这样高智商的人,只要用点方法,贾桂娥肯定玩不转了。平时她那么凶,敢跟老慕吵、闹,就是因为老慕让着她,没拿她当回事,没有认真对付她。现在要认真对付她了,看她还能闹吗?老慕这种不打无准备之仗的做法是非常正确的,要不在离婚这个大事上贾桂娥跟你闹起来,可就会没完没了啦。必须采取策略,先把她稳住,让她自己上钩。

按照老慕的计划和谋略,他自己是不能主动提出离婚的,离婚得让贾桂娥提出来,而且还要提得特别迫切,老慕想不同意都不行。只有这样,才能成功。关系切身利益的事,这女人只听她自己的,而不会听别人的。于是老慕的方法就有了。

现在反腐败的风声这么紧,贾桂娥有时也很害怕,但老慕显得很自信,她也就不往心里去了。忽然老慕也紧张起来,她就觉得糟了。老慕是故意紧张的,因为现在需要紧张。他的计划开始实施了。

这一天一个熟人来串门,带着一位从北京来的易经大师。贾桂娥立刻很高兴,没有怎么过渡,马上就跟大师特别谈得来了,反把熟人亮在一边。但熟人却偷偷地笑,显出很得意的样子。

三说两说,她就觉得这位大师有水平,再加上熟人在一旁添油加醋,说大师在北京的名气,给大人物都算过什么的,她就更加崇拜。贾桂娥是非常信这个的,经常求神拜佛,测算自己和家人的命运。老慕就抓住她的这个特点,略施小计,就让她上钩了。这一切都是老慕安排和导演的。

贾桂娥坐直了身子,深吸了几口气,郑重其事地对大师说:“给我和老慕算一算。”

大师不慌不忙地问:“算什么?”

她慌忙回答:“算算我们今后是不是很平安,有没有什么事。”

大师说:“还是让我先说说你们的过去吧,看看准不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