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风流刑警到清朝 > 第30部分(第1页)

第30部分(第1页)

菲儿笑了:“你们几家来的正好,我这有个一本万利的项目,你们一家谁也干不起,得几家合着干才行!不知道你们能不能合着干!”

“合着怎么干?”八王问。

“按你们投进去的钱多少计股,再按股份多少分红!比如总共得投三千万两白银?你投了六百万两,那就是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到时候挣一千万两银子,你就分二百万两银子!”

几个人都睁大了眼睛:“要那么多银子?”

“这是我朋友的专利,人家几十人,干了几十年才研究出来的,卖少了人家干吗?我这是靠面子给你们要的,可以少给点,也得两千万,剩下那一千万就是你们办厂子自己花的!虽然多点,利也是大,我包你们三年回本,以后就坐吃红利了!而且越干越大,十年以后你们怕是都得成亿万富翁了!”

醇亲王说:“你别忽悠我们,到底是什么项目这么火?”

菲儿说:“生产玻璃!”说着拿过一个外国的酒瓶子说:“就这东西!”

九王爷大失所望地说:“就这破玩艺还花这么多钱?咱们大清国喝酒都拿酒葫芦打,谁花大价钱买这个东西装酒!”

菲儿笑了:“外行了吧?就这酒瓶子,现在你看不上眼,等好酒上去了,啤酒上去了,光这钱你就数不过来!现在咱们先不算它,你看看我们的窗户,一色使的是窗户纸,既不结实,又挡光,拿这玻璃挡窗户,又透亮又结实,你造出来,家家都得买,户户都得用,谁也离不开你,你不挣钱等啥?”

醇亲王:“你不骗我们?”

“我能连阿玛也骗吗?庆王爷开始也那么说,现在他咋不说了?他那是小项目,一年也就得个十万、二十万两的银子,你们这是个大项目,一年进个几千万两轻巧的!你们商量好了,想上就找我,我再给你们留十天,超过十天,我就让给别人了,有几个土财主找我好几趟了,我没舍得给他!”菲儿说完就朝后堂走去。

醇亲王急忙叫住她:“菲后,你别走,我们就上它,得多长时间能开工?”

“半年吧,得用一千多工人,现在就得招一些人来培训!”菲儿站住脚说。

八王爷说:“好,我们就上它,现在我们就回去张罗钱,钱够了就来找你!”

送走了几个铁帽子王,菲儿和珍儿就开始跑制药厂的事儿。

她们把没收李莲英的黄化门外的宅子改造成了龙华制药厂,我从军校选了四百五十名手脚伶俐的战士,又从宫里挑了二百五十名心眼灵透的宫女,拨给了珍儿。珍儿带着这帮人忙了几个月,不但把龙华集团公司在前门外支了起来,竟把第一批青、链霉素也生产了出来,经全面检测,质量全部达标。

菲儿立刻向全世界发布了消息:大清国龙华制药厂发现和研制成功治疗结核、猩红热、白喉、脑膜炎、淋病、梅毒、败血病等病的特效抗菌素青霉素和链霉素,现已经大批投入生产和开始临床应用。

这消息立刻在全世界引起了震动,结核、猩红热、白喉、脑膜炎、淋病、梅毒、败血病可都是当前世界无法治疗的禁区啊,中国人攻克了?能吗?

说来也巧,英国皇家的一位王子在香港因为骑马摔伤,得了败血症,生命危在旦夕,听说龙华集团的龙华医院可以治疗,立刻把病人转到了北京龙华医院。

病人在医院住了一个月的院,竟然活蹦乱跳地回到了香港。立刻这消息不胫而走,全世界各国医药公司都到龙华来订购这神奇的青、链枚素,珍儿给订的价格是二十两银子一支,一个疗程一般要十支,那就是二百两,但全世界还是疯狂地来龙华抢购。接着龙华制药厂的治疗肝病、心脏病,胃病、感冒、骨折等特效药接二连三地推出,珍儿的财源真如长江之水滔滔不断,滚滚涌进。

紧跟着,珍儿的科技公司开始标价对外出售各种科技项目的专利,虽然价格高得惊人,但买了的都确实发了财,特别有庆王爷的例子在先,哪个还不信?

这边大抢专利的同时,龙华石油公司在东北挂牌经营了,龙华开采的大油田——龙华油田开始喷油,接着龙华石油化工厂的汽油、柴油和化纤布开始问世。

几个铁帽子王的玻璃厂也如期投产了,开始没人认那玻璃窗户,但到第三年,城乡百姓的生活好转了,安装玻璃窗成了时尚,几个王爷的经济收入立刻直线上升,把几个王爷乐得一个劲儿给菲儿唱喜歌。

珍儿在资金雄厚的基础上,在盛京附近兴办了龙华钢铁公司、在盛京兴办了龙华飞机制造厂,在长春建起了龙华汽车城,在平壤建起了龙华化工集团和平壤纺织厂、平壤服装厂、平壤机器制造厂,在威海卫建起了东点海军学院,并派人把威海卫近百里的陆地买下来,把住户都迁走,把海面也封锁起来,作为龙华海上游乐场。

1891年4 月,我下令进行了一期恩科考试,参加考试的人十分踊跃,经过筛选,招收了两千五百名考生,给旅顺的东点军校海军分校五百名,给威海卫的海军学院两千名,经过三年的培训,这批人后来都成了中国海军埋葬日本舰队的生力军。

在出现兴工务商热的同时,我让李鸿章及时出台了扶持工商业的一系列政策,使全国工商业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国家的税收也有了迅速增加,国库开始充裕了,我马上开始了土地改革。

土改,我没搞一步到位,我先来个强令减租减息,和征缴土地租赁者的重税,弄得大小地主哭天抹泪,地主们租地根本没有了赢利。都纷纷把土地撂荒不管了。接着,国务院就颁发了全国土地国家有偿的收归国有的文告,每亩地国家拿二两银子收回。这一下大小地主们如在大海里见到了一棵稻草,马上到县衙卖出了自己的地。不到三个月,国家把全国的土地都拿到了手里,然后由国家租给每户农民耕种,农民秋后以收获的粮食代租向国家交租。这样,农民的租金较过去减少了一多半,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了空前提高,粮食产量较过去提高了近一倍,国家的粮仓也迅速地填满了,买地的银子,逐渐又收回到了阎敬铭的金库里。

那些土地所有者,一次性地得到了大笔土地赎买金,立刻到城里买专利上项目,(哈,买地的银子,我大部分是从卖专利的钱里暂借的,要不然那么大票的银子,可真吓死阎老西子了)把靠租地为生,转向了兴办工商业,使国家从单纯的农业经济,开始了转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