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帝国崛起 > 第32部分(第1页)

第32部分(第1页)

先前选举可汗的烧柴仪式,以及祭告天地等传统仪式,此后也作为新皇登基典礼不可或缺的一项礼仪被保存下来。

阿保机称帝建国后,注重吸收汉族的先进文化,学习儒家礼仪,逐步建立完善了契丹的国家机构。他把原契丹八部拆分为北府和南府,分别由后族萧氏(审密)和皇族成员统领,划定了各部落固定的镇守之地。各部落夷离堇改称“令稳”,是南北府宰相治下的普通官员了,实现了朝廷的直接统治,契丹社会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

此外,阿保机还令从侄鲁不古和突吕不依汉字偏旁创契丹大字,又令皇弟迭剌依回鹘文造契丹小字。文字的出现,对于契丹族的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921年,阿保机命大臣突吕不撰“决狱法”,这是契丹最早的一部法典;又命康默记依汉人城邑建造城郭,修建庙宇等。在临潢建立城西楼,把上京作为都城。从此以后,北方游牧民族政权拥有了固定的都城。

阿保机又在各地设置节度使、招讨使、防御使等地方官,还规定了各级官员的品级次序,开始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统治机构。

阿保机还大力推行汉族文化,中原的战乱,使大批的汉人流入安定的契丹国避难。在上京临潢府,汉人竟占人口的13强。汉人的到来不但给契丹人带来先进的文化,也带来先进的科学技术,他任用大量的汉族知识分子,从而促进了契丹社会的发展步伐。

阿保机这些举措的实施,使契丹社会迅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契丹建国,对中国的历史影响至为深远,甚至改变和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走向。

在历史上,契丹的国号曾经有过几次变动:947年改称辽,983年改为大契丹,1066年又改称大辽。此后不再改号,直到1125年被金所灭。但在史书上,通称为辽。阿保机即被称为辽太祖。

奴隶制国家的特点就是掠夺成性,况且中原富庶,阿保机很是眼红,自从他取代遥辇之后,便几次整军备武,南侵中原,欲以黄河以北地区为国中心。

那时正是李克用和朱温争锋最盛之时,无暇多顾。因此,阿保机多次挥军南下,每次都能凯旋还师。但在923年,李存勖灭梁建立唐(后唐)后,就开始腾出手来专门与阿保机决一死战了。两军在幽州一带展开激战,李存勖以10万晋军,以寡敌众,大破号称30万的契丹骑兵,从此阿保机再也不敢染指南向。

阿保机南侵中原的野心在李存勖的锋镝面前彻底挫了锐气,便对国家的战略及时做了调整,改为用兵西北和东北,欲清除两翼的威胁后再戮力向南,实现称霸中原的野心。924年,阿保机亲率契丹雄兵向西征讨,很快便击灭吐浑、党项、阻卜等部落,迫使甘州回鹘乌主可汗纳贡称臣。两年时间,阿保机即拓土万里,势力西抵今新疆阿尔泰山一带。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攻灭渤海

按照既定方针,阿保机解决了西北诸部,便全力转向东北位于乌苏里江一带的渤海国。渤海原居于粟末水(今松花江)一带,以靺鞨部人为主体,是唐朝时期我国东北地区的一个地方政权,一度受高句丽统治。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高句丽灭亡,粟末靺鞨人徙居营州(今辽宁朝阳),与契丹比邻而居。武则天时设营州都督府,统辖契丹、靺鞨诸部,后契丹李尽忠反唐,渤海部东奔至挹娄旧地东牟山。契丹人李楷固率契丹军马追击,杀靺鞨族首领乞乞仲象和乞四比羽。仲象之子大祚荣在辽水的天门岭与李楷固决一死战,契丹全军覆决,仅李楷固一人得以逃脱。由此,契丹人与靺鞨人结下世仇。712年,唐睿宗封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渤海郡王,后世遂号渤海。渤海国以唐制度为旨归,一切宗唐,使用汉文汉字,形成以唐文化为基础的渤海文化。号称海东盛国,疆域最盛时拥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西接契丹,南邻新罗,北至外兴安岭,东尽于海(今日本海),乌苏里江和松花江皆是其内河。

925年12月,阿保机亲率大军30万,东征渤海。此外还有从回鹘、吐蕃、党项和沙陀征来的西域兵作为先锋,又有汉人韩知古、唐默记、韩延徽等统率的汉军随同出征,皇后述律平、太子耶律倍、天下兵马大元帅耶律德光等随行。阿保机倾举国之力,志在必得。此时的渤海郡国,早已今非昔比,国事日衰。阿保机率军直捣渤海西部重镇扶余府(今吉林农安县城),渤海军一战即溃,扶余府很快被攻下。此后,契丹大军分兵两路,挥戈直奔渤海京师忽汗城(今黑龙江宁安县东)。渤海国王湮譔率文武大臣300余人出降,阿保机将其押送至辽上京临潢府。阿保机进入忽汗城,刻碑纪功,叙剪灭渤海的功绩。926年4月,阿保机易名忽汗城为天福城,改渤海国为东丹国,意为东方的契丹国,设率宾府,实施实际统治。册封太子耶律倍为东丹王,领原渤海辖地。

7月,凯旋归来的阿保机,军至扶余府,偶感风寒,渐转沉疴,迁延二日后,与世长辞,终年55岁。为纪念一代圣主阿保机,皇后述律平在阿保机驾崩处建升天殿,并改扶余府为黄龙府。皇后述律平称制,摄军国事。927年11月,述律平废长立幼,令次子耶律德光继位,是为辽太宗。契丹在辽太宗的统治下社会的方方面面又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

断腕太后

阿保机称帝,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妻子述律平的襄助。述律平不仅能征善战,“名震诸夷”,而且富有机谋和政治远见。在述律平的坚持下,阿保机非常器重和任用汉臣,除韩延徽之外,尚有康默记、韩知古等人,他们协助阿保机定法律、正班爵、实行赋税制度,为契丹国家制度的形成和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阿保机死后,述律平以皇后的身份称制,掌握了军政大权。

阿保机和述律平皇后生有三子,长子耶律倍、次子耶律德光和三子耶律李胡。阿保机在世时,已确定耶律倍为皇太子,理应继承皇位,但耶律倍和述律平在国家的发展战略上意见迥异,贵族内部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声音。耶律倍自幼聪慧,就教于汉族名儒,通晓契丹和汉语两种文字,曾将古奥艰深的《阴符经》翻译成契丹文,喜用汉语创作诗词歌赋,是汉族封建文明的推崇者,主张在契丹社会内部进行改革,完全实行封建制。在他治理东丹国时,就不遗余力地推行汉制汉法,社会晏然。但述律平和耶律德光则极力主张契丹维护奴隶制。于是,围绕着皇位问题,母子、兄弟间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

在述律平心中,她偏向于耶律德光,在耶律倍被钦定为太子时,耶律德光常随父出征,20多岁便任天下兵马大元帅,战功赫赫。他思想保守,反对汉化,政治观点与述律平一致,对她又言听计从。因此,述律平私心主张应立次子为帝。但却遭到了阿保机旧臣迭里、匹鲁等朝廷重臣的反对。为铲除障碍,述律后搬出氏族古老的礼仪,命他们为太祖殉葬。继续效忠皇上,汉族大臣赵思温不服,质问她:“先帝亲近之人,莫过于太后,太后何不为臣下则?”述律后正色道:“母寡子幼,暂不能相从于地下,请以手代之”。言毕挥刀自戕,砍下右手腕置于太祖棺内。众人见状,无不面面相觑。述律平命令近亲侍卫,将不愿自刎者,割下头颅,抛入墓道。可怜百余名大臣能吏、将军佐官皆被殉葬。

后世遂称述律平为断腕太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