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帝国崛起 > 第29部分(第1页)

第29部分(第1页)

者,五万三千九百一十五卷,而唐之学者自为之书,又二万八千四百六十九卷。呜呼,可谓盛矣!”玄宗提倡文教,广设公私学堂,于开元二十六年下令天下州县,每乡都要设置学校一所,以教授学生。于时垂髫之童,皆知礼让。“戴白之老,不识兵戈。虏不敢乘月犯边,士不敢弯弓报怨。”

而经济的繁荣,科教的兴隆,也必然表现在文学艺术方面。唐诗最为后世称道。而唐诗在开元时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有气象万千之势,蔚为一壮观。我们熟知的大诗人诸如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等等,都出现在这一时期。灿若繁星,他们在盛唐的天空闪耀着夺目的光辉,照耀着壮美的大唐江山。

而盛世的标志不但表现在文治方面,更重要的是表现在武功方面。自唐高宗以后,吐蕃强大,成为唐朝西方的严重威胁。武后时期,突厥复兴于漠北,契丹崛起于东北,造成唐朝北方形势的紧张。许多在贞观﹑永徽年间归属唐朝的地区重又脱离控制。

玄宗采纳张说之提议,实行募兵制,以取代日渐废弛的府兵制。在722年,他亲自挑选府兵及壮丁共12万人作为京师的宿卫。在东北到西北和南方的平卢﹑范阳﹑河东﹑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四镇﹑伊西北庭﹑剑南和岭南五府的边疆地带,设置9个节度使和一个岭南经略使,以统一指挥战守军事,作为统治异族与巩固边防的措施。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开元盛世(3)

开元五年(717年),唐朝从契丹收复了辽西21州,重置营州都督府,在漠北重创突厥,新罗、回纥等重新归顺唐朝。在西北,打败了强悍的吐蕃,打通了丝绸之路;挡住了大食的入侵,收复了西域的碎叶城。这一连串对外战争的辉煌胜利,使唐朝的声威远播世界各地。《唐六典》列举开元时期前来朝贡的蕃国高达70余国,日本、朝鲜、暹罗、爪哇等东南亚诸国,都遣使来朝,甚至远在地中海沿岸国家也与唐帝国建立了联系。一时间,海内繁荣,商贾云集,各国留学生来华留学,络绎于途。

唐朝对西域主权的恢复,使得通往西亚的道路由此重新被打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是联系东西方物质文明的纽带,中国的丝绸沿着丝绸之路到了西方,马上就成为罗马贵族们手里比黄金还要珍贵的奢侈品。这条商业通道在唐帝国时达到了空前的规模。波斯、大食商人纷至沓来。阿拉伯人、波斯人、日本人、安南人往来穿梭于繁华的大都市,给巍巍大唐带来了生机和希望,也足以见证盛世唐朝的辉煌和繁盛。

唐王朝是唯一不歧视商业的封建王朝,不但不歧视,还给商业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其经济辉煌的成绩,超出了任何时代。唐朝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了许多新兴的商业城市的兴起。当时世界上有名的商业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国。除了沿海的交州、广州、明州、福州外,还有内陆的洪州(江西南昌)、扬州、益州(成都)和西北的沙州(甘肃敦煌)、凉州(甘肃武威)。首都长安和陪都洛阳则是世界性的大都会。当时西域少数民族普遍能以到长安定居为乐,在长安定居的西域胡商胡姬胡僧,高达20万之众。他们带来了歌舞、百戏、幻术(杂技)等民间艺术,他们在长安开设饭铺酒肆、歌楼舞榭,为唐朝壮美的文化殿堂平添了一道新的景观,使大唐王朝文化艺术的洪流更加汪洋恣肆。

唐朝经过了百年的发展与积累,至此已臻于鼎盛,进入了黄金时代。它的强盛是中国的任何一个王朝都无法比拟的。唐帝国的富庶和国际威望达到了顶峰,对外战争取得连绵的胜利,连续百余年保持连续不断的进攻态势,疆域空前辽阔,为东西方来往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秩序和有效的地理保障。而随着唐代航海技术的提高和对于海洋潮汐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达到的新的高度,另一条亘古未有的海上丝绸之路也开通了并兴旺繁荣起来,深受海外诸国青睐的品种繁多的中国商品在东西方世界往来传递,使陆路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了整个世界的黄金走廊。其对中国与世界的影响,至今还能寻到它的影子。

大唐盛世王朝,是一个充满阳刚之气的时代,她充满了自信、开放、恢宏、博大的胸襟与气度,是当时世界上最富强自信的国家,至今犹激荡着很多读史者亢奋的心!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独眼英雄(1)

公元895年冬季,黄巢农民军攻入长安。公卿贵族,朱门衣冠,或死或亡。“扶犁黑手翻持笏,食肉朱唇却食齑”。贫富贵贱颠倒,都是朝夕间事。天下纷扰,百姓荼毒。各地豪杰乘势而起,以勤王的名义纷纷割地称王,都想于乱中成就一番霸业。其中,最杰出的一支地方豪强,当属崛起于塞北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被时人称为“虎父龙子”的乱世英雄李克用、李存勖父子。

李克用是内迁的沙陀族人,沙陀族属于西突厥的一部,由于驻地在沙碛,且名为沙陀碛(今新疆古尔班通古沙漠),所以对外号称沙陀部,并以朱邪(音爷)为姓。相传他们的先祖出生于雕窝之中,酋长因为他生得怪异,便让各族轮流抚养,因此得姓“诸爷”,即不是一个人抚养,后来讹传成了朱邪。祖上从唐太宗时就开始戮力王事,守土拓边。李克用的父亲朱邪因为镇压庞勋起义有功,被唐朝廷任命为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赐给皇姓,遂改名为李国昌。

李克用年少时即随父南北杀伐,所向无敌。练得弓马娴熟,有一箭射落双雕的骑射功夫,鞑靼人为之折服,军中呼为“飞虎子”。被诸部嫉恨,为避祸端,李克用便带全族人归依了唐朝,被任命为云州(今山西大同)刺史。后来,李克用杀掉大同军防御使,全部占领了云州。唐朝派兵###,但被李克用打败。不久,唐僖宗继位,改变了政策,对李克用进行招抚,任命他为大同军防御使。

黄巢起义军逼近首都后,长安眼看不保,时局危殆,王朝风雨飘摇,唐僖宗紧急下诏,让李克用父子勤王。

李克用遂率杂胡劲旅3万余人,全身衣黑,号“鸦儿军”,南下勤王。一路连克连捷,异常骁勇,在良田陂(今陕西华县西南)大败黄巢属将尚让,立下头功,黄巢被迫退出长安。时年28岁的李克用因此被封为河东节度使、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使相,地位开始显赫。“使”指的是节度使,“相”指宰相,在唐朝没有正式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职权就相当于宰相,所以李克用就合称使相。后又袭封为晋王,坐镇晋阳。从此以后,以晋阳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便成了李克用的大本营,而且也成为李存勖与朱温争战的根据地。

他以此为根据地,北攻云幽,南略关中,长驱入山东,可谓盛极一时,威名贯四海。可贵的是,李克用一生以唐朝忠臣自矜,以匡扶唐室为己任。割据一方的蜀王王建曾写信给他,约他同时在各占据之地称帝建国。他断然拒绝,发誓此生绝不做这种丧失气节之事。后梁朱温灭唐称帝后,李克用为恢复唐室,多次兴师###,与之争锋数十年。为表忠心,他死前一直不愿称帝。

李克用因为一目失明而被称为“独眼龙”,杨行密时任淮南节度使(后建立吴国,五代十国之一),闻李克用威名,很想见识他的相貌。遂遣画工扮作客商潜入晋阳,李克用侦知画工行踪及意图,很快将其擒获。盛怒地对画工说:“我一佩服你有种,二佩服你有才。既然杨行密派你来为我写真,料必是丹青妙手,画艺高超。我给你一个机会,如画得像,有赏;如画得不像,哼,明年的今日就是你的祭日。”时暑热逼人,李克用正手执折扇,纳风消夏。画工灵感立至,急中生智,在画中以扇之一角遮住了李克用失明的右眼。李克用看后,心里佩服,表面上故意刁难说:“你这是在阿谀讨好我。”命令画工重画,不得重复。画工很快又以一幅《将军行猎图》的挽弓射箭动作,来掩饰李克用一目失明的缺陷,又同时表现了他的英武精神,创意超绝。李克用连声叫好,重赏了画工并将他安全送回淮南。

独眼英雄(2)

朱温曾经是黄巢手下的高级将领,黄巢农民军被赶出长安后,在唐的策反下归降唐朝,被唐僖宗赐名朱全忠(后恢复原名)。但他名全忠而心实不忠,是个投机分子,野心勃勃,觊觎皇位已久。

当时,在各藩镇节度使中,唯一可以与之争锋的只有李克用的晋军,朱温深感他是自己日后争霸天下的主要障碍。因此,当李克用追剿黄巢农民军凯旋回师,途径汴梁时,朱温假借犒军的名义,将李克用延入汴州,美酒美女,盛情款待。李克用大为感动,哪有提防,喝得酩酊大醉,直夸朱温讲义气,够朋友。却不料朱温背后磨刀霍霍,入夜举火为号,派精兵围攻李克用居住的上源驿,四面纵火焚烧,准备一举除掉日后的心腹大患。李克用醉得不省人事,横冲将军李嗣源(后唐明宗)背着他###西窜,拼死保护。也是李克用命不该绝,刚才还皓月当空,突然之间却风云骤起,雷雨倾盆,把熊熊烈焰一会儿就浇灭了。李克用在电闪雷鸣之中逃离火海,侥幸保住了性命,仓皇冲出重围,缒城而下,逃出了汴州。

命虽保住了,但势力大损。

从此之后,两巨头反目成仇,晋梁之间,结下了解不开的深仇大恨。

当时风气,收养子成风。李克用也收了许多养子,著名的就有“十三太保”。但养子之间为争宠,免不了行挑拨离间之事,李存孝是一员猛将,每战必冲锋在先,如入无人之境。深受李克用器重,作战几乎离不开他,却遭到李克用另一个养子李存信的嫉妒,妄加诬陷。李存孝无法自安,为防不测,暗通朱温,背叛了李克用。李克用怒而发兵###,李存孝自缚出城请降。李克用佯装下令将李存孝车裂处死,他估计着众将会为李存孝求情,那时再顺水推舟,赦免李存孝。不料李存孝平时太过气盛,与众将多有不和。竟无人求情,李克用的如意算盘落空,只得假戏成真,痛失一员虎将。从此以后,李克用势力日趋下降,而朱温却日渐增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