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帝国崛起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就要出现了。但是,刘裕却没有乘胜追击,而是一心一意想着篡位。刘裕的北伐,只是为了自己代晋自立猎取声望而已。刘裕遂成为千百年以来人们所腹诽不断的人物。

而南北朝时期有志于统一中国的前秦皇帝苻坚,虽然在淝水之战中失败,在撤军途中又被部将所杀,但作为失败的英雄依然博得后世的尊重和钦佩。其原因就在于他把追求国家的统一、结束分裂局面当作自己毕生的理想。

其他如后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这些追求“大一统”而未能成功的人,也同样得到了人们的肯定,赢得了人们的口碑。因为他们心怀“大一统”的信念,并勇敢地去实践这种理想,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或出师未捷身先死,或时不我与,最后没有成功,仍然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因为他们都曾在实现大一统的过程中尝试过、付出过。

对完成了大一统的帝王或开疆拓土的帝王,如秦始皇、汉高祖、汉武帝、隋文帝、唐太祖、元世祖、明成祖和清圣祖等,无不被视为中华民族的千古英雄,史书也不吝誉词。相反,对于那些阻扰、破坏和不积极推动“大一统”步伐的人物,历史都会给予无情的鞭挞,将其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似乎也不能泄其愤。这方面典型的历史事例,如南宋高宗赵构与秦桧,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力主北伐、收复中原的抗金名将岳飞,阻扰国家的统一,成为千古罪人,被历史唾骂。而毕生推动统一的岳飞,因此被冠以民族英雄,受到万古敬仰;还有郑成功与郑经父子,郑成功抗清复明,顺应时势,虽败犹荣,仍被赞为民族英雄。而郑经在国家统一的大趋势下,昧于时事,企图“于版图疆域之外别立乾坤”,走分裂之路,因而成为欺祖叛国的罪人。由对郑氏父子两人的不同评价,可看清中国的“大一统”观念在国人心中的地位。民族的大义,就是称量个人道德与品格的衡器,任何人含糊不得。 txt小说上传分享

序:在千年的永恒与辉煌背后(5)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尽管史学界对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分裂与统一的时间及其标准还存在较大的分歧,但普遍的共识却是: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的发展主流,即使是在割据分裂的状态下,如南北朝、宋辽金等,民心也是渴望统一的。中华民族大一统的理念从来就不曾泯灭过,华夏文化认同和共主中原成为分裂时期追求大一统的不变理念。当年杨坚之所以能很快结束南北朝的分裂局面,除了他的英武、陈朝的腐败外,统一实乃大势所趋。晋朝郭璞曾经有过预言:“江东分王三百年,复与中国合”,这信念就像一股强心剂,使隋军文武,皆怀必克之信心,江河两岸,百姓翘首以待。

这就是儒家文化的韧性和魅力,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有学者称中国两千多年大一统思想的最大遗产就是中国人崇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的精神,它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灵魂。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亿万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

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心理基础和强国意识,它具有强烈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感,也由此促成了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散而神不散的大融合的格局与气派。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成为维系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精神纽带。

中华民族追求大一统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不断融合、共同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亲和力、向心力、聚合力不断增强的历史。尤其是在近代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纽带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充分的发挥,经受住了考验。中华民族终于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并以强国的姿态、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巨人般迈向未来的步伐赢得世界的尊敬。

三  再铸辉煌

大一统之后,往往伴随着盛世的出现。

中国传统社会几个著名的盛世,如西汉的“文景之治”、东汉的“光武中兴”、隋朝的“开皇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明朝的“永宣之治”和清朝的“康乾盛世”等,无一不是在版图确定的前提下出现的。因此,历史的经验表明,国家的统一是实现民族富强、经济繁荣的保障。

传统中的盛世大多集中出现在某个统一王朝建立的初期或前期。这是因为,新王朝的建立者目睹或参与了推翻旧王朝的战争,痛感民力不可欺,民心不可违,如刘邦、刘秀、李世民、朱元璋和玄烨等,因此,他们在充分吸取前朝覆亡教训的基础上,及时地调整政策,革新政令,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因而使社会经济很快得以恢复和发展,终达于盛世。

我们知道,所谓的“盛世”,就是国家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的时期。那么人们为什么不把社会安定,人口众多,国富民足,经济领先于世界,文化发达的宋朝也称之为盛世呢?显然,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盛世还有其他的标准。中国人的盛世情怀,不但表现在文治方面,还表现在武功方面。文治武功,是盛世的双翼,缺一都会失重。宋朝富而不强,一个庞大的经济巨人,外患不除,苟且隐忍,冲淡了国人的自信与豪情。因此,也可以说没有强大的国防,就不可能出现盛世。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序:在千年的永恒与辉煌背后(6)

国泰则民安。汉朝文景二帝和隋唐时期针对边地敌对政权制定了适当的政策,明成祖六扫虏庭、郑和下南洋、平定安南之乱等,以及康乾二部在平定边地叛乱和外敌入侵方面都体现了强劲的国防实力。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尚武精神的鼓励和对武备的重视和整饬,不但能有效地维护国家的统一、边疆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也会使得国家兴盛的局面得以长久保持。

同时,我们还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盛世缔造不易,却失之简单。文景之治后,汉武帝穷兵黩武,国力渐衰,“开元盛世”之余便是“安史之乱”,“永宣之治”不过十余年后,便有“土木之变”的爆发,而清朝统治者还陶醉在康乾盛世的美梦里便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打得无所适从。

中国从鸦片战争以后,闻战必惧,鲜有胜仗,不仅对自己的命运产生了怀疑,民族的自信心也大为受挫。近代大半个世纪里,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去寻找救国救民之路,经历各种文化思想启蒙运动和五四新思潮的洗礼,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五四新文化。它在唤醒民族意识的同时,也激起了潜藏已久的民族血性。如果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取得了民族独立的话,那么,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则奠定了中国的大国地位。它所激发出的中华民族的自尊、自信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凝聚民族之魂,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巨大动力,是中华民族重新崛起走向繁荣富强的里程碑。政治清明,经济腾飞,社会稳定,文化繁荣,国防强大,中华崛起指日可待!

《帝国的崛起——中国20王朝崛起真相解密》一书,解析了我国古代20个王朝崛起的历程,叙述和分析了中国几千年来王朝兴起的深层原因以及统治者个人的素质对王朝兴衰的潜在影响,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旁征博引;对重大历史事件有关问题的判断和评价,也持论公正,不无道理。对中华民族的千年历史进行反思,目的在于培养中国人持久的爱国心和强国意识。因为只有爱国之心才有历史的归属感,文化的归属感。因此,我们不能认为历史与自己无关。柯林武德说:“历史就是思想史,史学所要发见的对象,并不是单纯的时间,而是其中所表现的思想。”对于历史的永恒期待和对未来光荣与梦想的追求,是提高我们基本史学素养的动力与途径,也是建构文明与道德的基石。遥远的文明是如此深刻地影响我们的思维方式,为了传递这种温暖,我们需要一个好的历史读本,来大力提倡一种生活化的历史阅读和历史阅读的生活化。

与杨府先生结缘是因为几年前《天朝落日:中国二十王朝覆亡全景》的编纂,在交往中了解到他是一位勤奋刻苦的学者型作家,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特别是宫廷史情有独钟。杨先生既有很高的文学造诣,又有丰厚的历史积累,他很注意文章的布局谋篇,对多种资料的选择和剪裁匠心独运,或文或史,不拘形式。《帝国的崛起——中国20王朝崛起真相解密》一书,可以看作是《天朝落日》一书的延伸阅读。全书语言优美流畅,富有激情,相信热爱文史的读者一定会从中有不少启迪和收获的。

(彭勇 历史学博士 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 《天朝落日》主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