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秦帝国风云录 > 第52部分(第1页)

第52部分(第1页)

的那丝精明,这丝精明仿佛被魔鬼所诅咒,透出几分令人心悸的诡异,让人惶恐不安,不得不小心戒备。

年轻人立于河畔,手端长竿,悠闲垂钓。

忽然。风中传来隐约的辚辚马车声。年轻人转头望向上游方向,嘴角轻瞥,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鄙夷。

黄衣少女的目光从帛书上收回,抬头望向远方,凝神细听了片刻,忽然展颜一笑,低声说道:“王家的小少主来了。”

对弈的两位互相看看,不约而同地抚须而笑。

“他还敢来?”老者乐呵呵地说道,“就不怕姑娘罚他跳进河里摸鱼?”

黄衣少女羞涩轻笑。

“晋阳波谲云诡,山雨欲来,小少主深陷其中,恐怕再也没有咸阳那等逍遥快活的日子。”中年人一边不徐不疾地说着,一边拿起一粒白子轻轻放在了棋秤上。

“咸阳更甚。”老者摇摇头,脸上掠过一丝忧色,“局面一次比一次恶劣,风暴一次比一次大,这次就连我们都无法独善其身了。”说到这里他叹了口气,“咸阳政局如此不稳,恐怕河北一战凶多吉少啊。”

“何以见得?”中年人笑容满面,随口问道。

“赵国已到绝境,只有置之死地而后生。”老者说道。“反观秦国,自今上登基以来,十三年里,先有成蛟兵变,后有嫪毐(laoai)之乱,其后吕不韦又被罢相,政局动荡不安。政局不稳则直接导致秦国在战场上处于守势。”

“十三年来,秦国有几次主动出击?就是这寥寥数次的主动出击,也是败多胜少,尤其七年前的都山之战,上将军蒙骜更是不幸战死。蒙骜一死,秦国竟然同时出现三位假上将军,这足以说明大秦军方事实上已经陷入分裂。”

“如今秦国朝堂纷争不断,军队又陷入分裂,虽然桓齮(qi)在漳水河一战取得了胜利,但对手实在不堪一击,这一战并不能证明秦军具备了攻克邯郸的实力。在我看来,秦军的胜利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

“赵国李牧的代北大军南下之后,秦国随即碰到了一个强劲对手。宜安之战已经打了三个月,秦军至今无法拿下宜安以完成对邯郸的包围。像这样的大战,双方比拼的不仅仅是武力,还有财力。赵国深陷绝境,没有退路,就算吃人也要坚持到底,而秦国呢?秦国还能坚持多久?桓齮从去年秋天开始攻打赵国,至今已经打了九个月,秦国的财力还能继续支撑下去?”

老者看看对面的中年人,抚须而笑,“以我看。最多还能支撑一个月。一个月后,如果秦军还是未能攻克宜安城,那就只有撤军了。”

中年人微笑颔首,似乎对老者的说法颇为赞同。

“桓齮打了十个月,劳师远征,损耗惊人,结果就占了几座小城,这样的战绩,恐怕无法向咸阳交差吧?”老者打开了话匣子,意犹未尽,继续说道,“咸阳着急,桓齮也着急,一着急就会出错,一出错就有可能招致灭顶之灾。秦军败了,军方需要人出面承担罪责,咸阳同样也需要人承担罪责,如此一来,咸阳政局又要动荡。”

“自武安君赢得了长平大战的胜利后,秦国的政局就没有稳定过。”老者苦叹道,“武安君死了多少年?算一算,大概也有二十五年了吧。看看秦国大军在这二十五年里打了多少胜仗?攻占了多少座城池?开拓了多少疆土?乏善可陈啊。今日秦国的城池和疆土,都是昭襄王和武安君那一代人打下来的。当年如果宣太后不薨。穰侯、华阳君不被逐出咸阳,武安君其后也就不会被冤杀而死。武安君不死,当今天下还有七国逐鹿的局面?恐怕山东六国早已成为过眼烟云了。”

“家老……”黄衣少女突然打断了老者的话,指着远处娇声说道,“小少主好象带了客人来。”

老者闻言,扭头望去,只见远方走来一队车马,从人数看,至少有几十人,而且全部都是骑士。这个阵势不小了,如果是小少主独自前来。最多不过十几骑而已,显然,小少主迟到有原因。

老者和中年先后站了起来。年轻人放下钓竿,也走了过来。

黄衣少女迟疑了片刻,说道:“我们上前迎一下。”

三位男人都没有说话。上前迎一下那礼节就比较重了,如果来者地位高,自然合情合理,反之,那就是笑话,巴蜀琴氏丢不起这个人。

黄衣少女举步上前。年轻人犹豫了一下,还是跟了上去。

“先生……”老者似想询问。

“同去。”中年人虚手相请。

一群黄衣卫士紧随其后,迅速迎上。

很快双方的距离就近了,黄衣少女甚至能清晰看到王家小少主王离的面孔,但一向飞扬跋扈的王离一反常态,老成稳重,一直策马跟在轺车之后,不敢稍有逾越。众人面面相觑,心里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两个人,难道是上将军王翦?或者,是左更王贲?晋阳除了这两位,恐怕没人能让王离如此老实了。

轺车缓缓停下。一群骑士纷纷下马。王离对黄衣少女视而不见,直接跑到轺车旁边,神态十分恭敬。

车门打开,从车上下来一位削瘦少年。这位少年长相普通,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笑意,除了个子比同龄人稍高之外,其它并无独特之处。接着众人眼前一亮,一位貌若天仙般的少女走了出来,这位少女与生俱来就有一股高贵气质,显然出自显赫的权贵之家。

这是谁?老者、中年人和年轻人几乎同时望向黄衣少女。黄衣少女摇摇头,她也不认识。如此国色天香,如果是咸阳人,早就轰动京都了。

少年人的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即使是貌美如花的黄衣少女,似乎也没有对他产生什么吸引力。

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了,少年人忽然牵着那名美丽高贵的少女,缓步走了过来。

王离还是跟在他后面。不过这时候王离有些故态复萌了,龇牙咧嘴的,举手冲着黄衣少女用力挥动了几下。黄衣少女理都没理他,倒是那位老者微笑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

“来来,我给诸位介绍一下。”王离侧身上前半步,面向黄衣少女等人,得意洋洋地说道,“这位就是兴国君的嫡长孙、公子弘的嫡长子,武安君的外孙,司马错上将军的曾外孙,公子宝鼎。”

公子宝鼎?大秦宗室兴国君一脉的传承?武安君,司马错,郿城孟西白,夏阳司马氏……这太震撼了,咸阳什么时候冒出这么一位家世显赫的王族公子?

黄衣少女,三个老中青男人,目瞪口呆地望着宝鼎,瞬间竟有些失神。如果不是这位少年手里拉着一位倾国倾城的高贵少女,他们甚至怀疑这是王离在故意搞鬼,蓄意捉弄他们。

“代北惊天一刺知道不?”王离摇头晃脑,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刺客宝鼎听说过吧?告诉你们,刺客宝鼎就是公子宝鼎,就是我大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