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秦帝国风云录 > 第2部分(第1页)

第2部分(第1页)

来干什么?”

听到“黑冰台”三个字,宝鼎顿时恍然。原来“黑冰”就是指“黑冰台”啊。黑冰台是秦惠王和张仪创建的一支“秘兵”,专门对外,就是搞地下工作,干的都是见不得光的事。

宝鼎心思顿时活了,原来自己是秦国黑冰台的秘兵,一名地下工作者,这个职业很不错,有前途啊,虽然风险极大,但没有风险哪来的利益?这次一定要逃出去,要活下来。现在距离秦国统一的日子不远了,只要自己坚持下来,凭借军功搞个爵位,再在黑冰台这种手握特权的府署里混个一官半职,那将来肯定是吃香的喝辣的,为所欲为啊。前世憋屈,这一世只要有可能,一定要活个人模狗,也不枉中个万年不遇的头彩穿越了一回。

“刺探军情……”

宝鼎的声音弱不可闻,极力表现出奄奄一息之态,但他知道这四个字无法蒙混过关,如果不能马上想出办法,黑衣的拳头就要落下,紧接着就是更残酷的审讯手段。

李牧要什么?要秦军的情报。如果自己不能提供情报,必死无疑,但自己的的确确不知道。

蓦然,他灵光一闪。穿越者最大的优势就是知道历史,在蝴蝶效应还没有开始之前,历史的轨迹绝对不会变化。自己基本上知道李牧南下之后与秦军三次交战的经过,虽然史料不能全信,尤其是太史公的《史记》掺杂有大量的春秋笔法,但现在只有这根救命稻草了,好歹也要试一试,如果蒙对了,那就有活命的机会。当然这有做叛徒的嫌疑,但此时此刻哪管许多,先保住性命再说。

“到代北刺探军情。”

宝鼎在黑衣爆发之前,急速补充了一句。这一句纯粹是试探。自己不知道接下来的秦赵大战发生在哪个战场,但值此关键时刻,李牧的位置至关重要,不出意外的话,他肯定在前线。只要知道了他的位置,自己就可以发挥穿越者的优势了。

这时候宝鼎暗自侥幸,幸好自己喜欢历史,脑子里有点历史知识,否则这次穿越必定失败,一睁眼脑袋就掉了,比前世更惨。前世自己好歹还活了二十六年,值得留恋的东西太多太多。人生虽苦,但芸芸众生谁不乐在其中?

黑衣冷笑,脸上那道醒目的伤疤异常狞狰。宝鼎愈发恐惧,浑身僵硬,几乎喘不过气来。一个和平环境里长大的小小“书生”,何曾经历过这种恐怖场面?

“你到代北来就是为了刺探军情?”黑衣咬牙切齿,声音逐渐冷冽,“那你刺探到了什么军情?”

宝鼎紧张得几乎窒息了,但脑子还保持着清醒,他从黑衣的话里马上发现了自己所需要的讯息。“你到代北来……”,这句话的意思足以说明现在自己所处的位置就是代北。难道李牧还没有南下?代北军还没有进入河北战场?

“代北军将要南下作战……”

宝鼎不敢犹豫,马上又试探了一句。只要这句试探成功,那自己活命的机会就来了。

黑衣眉头微皱,眼内杀气暴现。

中。宝鼎狂喜,机会来了,机会终于来了。李牧和他的代北军还在北疆,宜安大战还没有开始,李牧最为辉煌的战绩还没有成为历史。

宝鼎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把当前形势迅速整理了一下。

根据史料可知,在这之前的大半年时间里,秦上将军桓齮(qi)先是率军从南线攻打邯郸,攻占了漳水河南岸的平阳和武城,击杀十万赵军,斩杀赵军南线主帅扈辄,但因为漳水河和漳水河北岸的长城难以逾越,秦军攻击受挫。桓齮随即改变策略,将主力调到晋阳,越过太行山,从井陉方向杀进赵国后方,猛攻赤丽、宜安一线(今石家庄一带),试图和南线秦军南北夹击,合围邯郸。现在邯郸城岌岌可危,赵国更是倾覆在即,生死悬于一线。

赵国在河北的军队严重不足,根本抵挡不住秦军的攻击,只有调李牧的代北大军南下作战,但代北军肩负重任,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说南下就能南下的。

代北军镇戍北疆,其主要任务是防御大漠的匈奴和其它诸胡,另外就是防御燕国的攻击。李牧坐镇北疆几十年,曾击杀十万匈奴大军,却匈奴七百余里,并降伏了周边诸胡。如果李牧带着他的代北军南下,匈奴人没有了强大的威慑,不难想像,他们很快就会杀过来,越过长城,掳掠代北。

至于燕国,自赵国在长平大败,元气大伤后,就对河北之地垂涎三尺,三番两次南下攻击。同样的,李牧和代北军一旦南下,首先代北诸郡就很危险,其次秦燕两国向来交好,燕国看到秦赵两军在河北决战,势必要南下趁火打劫。如果赵国陷入秦燕两国的前后夹击之中,国祚必亡。

另外还有一个更严重的情况。这些年,秦军先后攻占了太原和上党,赵国在太行山以西的国土全部丢失,秦军兵锋因此直指代北,晋阳大营的常驻人马就在五万以上,而统兵主帅就是王翦。有这样一只杀气腾腾的老虎盯着代北,李牧和他的代北军连睡觉都睁着眼睛,更不要说离开代北南下作战了。

桓齮为什么敢率军杀进赵国后方?他难道不怕赵军的围杀?原因就在于此。有王翦和晋阳的五万大军虎视眈眈地盯着代北,李牧和他的代北军根本不敢南下。

但是,历史上,李牧率军南下了,而且在宜安重创秦军,就此把一代名将桓齮彻底埋葬。

黑衣表情的变化转瞬即逝,眨眼间他又恢复了那副吃人的嘴脸,“这个消息从何而来?谁告诉你的?”

宝鼎正在沉思当中,没有继续回答。其实他也回答不了,这副躯体的前主人在代北都干了什么他一无所知。再说就算他知道他也不会说,因为他就要靠这个保命了。依照前世搞销售的经验,这就是他的底牌了,交出这张底牌他就死定了。目前他必须死死抓住这张底牌,只要底牌在手,主动权就掌握了,活命的机会也就大了。

宝鼎闭紧了嘴巴,装出一副犹豫不决,天人交战的样子。

“你有什么条件,说出来。”黑衣眼看到了关键时刻,毫不犹豫地抛出了诱饵,“权势、金钱、女人,你要什么,我给你什么,决不食言。”

宝鼎欲言又止,接着闭上了眼睛,似乎难以决断。

“我黑衣是什么人?你何时听说过我黑衣做过背信弃义之事?”黑衣直起身,用力拍打着胸膛,一脸的慷慨激昂。

黑衣好象在江湖上很有名,可惜宝鼎没有听说过,在史书上也没有看到过,他也不予理睬,只是全神思考活命之策。

凭借着前世的历史知识,宝鼎约莫可以估计到李牧现在需要什么。李牧急切需要一个合适的南下作战时机,但秦军距离邯郸的脚步越来越近,留给李牧的时间已经非常有限。

如果我帮李牧一把……

这个小小的念头一经产生就在宝鼎的心里骤然疯长,以致于宝鼎心神震荡,连刺骨的痛疼都在这一刻忘却了。

李牧,那可是顶天立地的英雄,他的故事为后世所传唱,无数人为之扼腕叹息。前世自己曾无数次幻想,如果当年赵王没有中计诛杀李牧,那么秦统一的步伐是否会放慢?如果秦统一的步伐放慢了,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被吞并的王国,有足够的时间来恢复被连绵的战争所耗尽的国力,有足够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的国策,那么统一后的秦国是否还会只有十五年的短暂国运?

如果大秦帝国能够传承数代,国祚可以延续百年,那么饱受数百年战火荼毒的百姓就能得到足够的休养生息的时间。没有了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没有了五年的楚汉相争,成千上万的无辜百姓将得以存活,华夏历史或许就此改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