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青山为证 > 第21部分(第1页)

第21部分(第1页)

剂朔⒀浴?br>

“诸位好。本人姓朱命德,四川仪陇县人,和诸位都是老乡。俗话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能够在这抗击日本侵略者的三晋大地上见到家乡的队伍,我感到无比自豪和光荣。这说明全国人民都已经动员起来,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的民族,英勇地抗击着武装到了牙齿的日本法西斯分子。

诸位千里迢迢走到山西抗战,而且凭借着手里撇得不能再撇得武器,第一次和和鬼子打仗,并且取得这样的成绩,在整个国军当中都是很不错的。

或许你们还不晓得,另外一支在淞沪抗战的川军,也是打出了我们四川健儿的风采。说实话,诸位的表现,尤其是不怕牺牲,作战顽强,我们八路军的各个将领也是很钦佩的。我为有这样的老乡感到骄傲。

当然在这一段时间的战斗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特别是诸位都是头一回和日本法西斯接触,而且一上来就是恶仗、打仗,面对凶残的日本鬼子,经验严重不足。所以虽然诸位打得顽强,但是收获有限。

当然,经验不足,也不能完全怪你们。川军来到了山西,二战区不晓得该如何使用你们,没有一个统筹的作战计划,是这一次太原失守的主要原因。有人说这一次山西抗战失利,都怪川军作战不力,我看这是严重的污蔑!我们的武器不行,好多阵亡的兄弟没有死在鬼子的枪下,都是死在鬼子的大炮和飞机炸弹下面,可是你们依旧用血肉之躯,阻挡住了鬼子的猖狂进攻,你们是民族的英雄。”

军官们顿时对朱总司令的讲话激动地鼓起掌来,好多人的眼眶里都含满了泪水。能够得到如此的评价,数日来的委屈一扫而光。

“但是我们也要面对现实,我们的武器撇,不可能每一仗都叫士兵们去和鬼子的飞机大炮坦克去拼,所以我们就要讲策略,如何扬长避短地打击敌人。”

……

李德明没敢抬头看,他拼命地在本子上记录着朱总司令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生怕写错了就追悔莫及。

朱总司令的讲课很生动,他不断地举着各种战斗的例子,尤其是川军前一段时间的战斗经历,讲解着什么叫游击战术和在实战如何应用游击战术方法。

课讲了整整一个下午,最后朱总司令说道:“除了上面关于军事上的内容,我还要再强调一下军民关系。

我们八路军是如何形容军民关系的呢?那就是老百姓是水,军队是鱼。鱼能不那离开水?当然是不能。诸位参军以前,也是老百姓,所以在平时,我们和老百姓搞好关系,和他们打成一片。这样,我们的伤员可以得到救护和照顾,敌人的情报,也会通过老百姓传到我们手里。离开了民众的支持,我们就永远不能打胜仗。”

朱总司令的课,再一次得到了川军军官们长时间的,发自内心的掌声。

邓长官站起来,给朱总司令亲自端了一杯水,然后对大家说:“刚才朱总司令的话讲得非常好。尤其是最后一条,军民关系!

我还记得在路上看到得情况,我们那些受伤官兵的不到及时救护,负轻伤者都血淋淋地自己往后方走,重伤者在阵地上呻吟,无人过问,好多重伤员为了不落到日军手里受辱,便先寻自尽,其状甚惨。

我就在想,要是当时有老百姓抬着担架跟随我们,那些伤员就不会死;要是有老百姓愿意收留他们,他们也不会死。我百思想不到法子,现在听了课,我算是明白了。你和老百姓关系好了,人家就会主动来帮你。

我希望大家回去,把今天的课认真消化吸收,在以后的训练中进行贯彻。

现在,让我们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感谢朱总司令。”

散了课回到营房,李德明还沉浸在下午的课堂中。这些内容,使他在教导队没有学到过的。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阵地上和鬼子硬碰硬,居然还可以这样打仗。

虽说也曾经和八路军一起参加过亘村对日军的伏击,但那毕竟不过是一次战斗的经历。除了对八路军指挥员的高超军事艺术的佩服以外,他并没有深入了解这种伏击战的形式,也就是朱总司令讲的“游击战”对于抗战的意义,尤其是对于象川军这样的,战斗力低下的军队的抗战指导意义。

“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李德明一面暗自感叹古人曾不我欺的正确,一面也很疑惑为什么共产党八路军的指挥员有这样的觉悟和认识,而国军的指挥员没有呢?

当他把这样的疑惑向林修然提出而林修然也不能回答时,他一咬牙,硬着头皮去司令部问邓长官了。

想不到邓长官也是沉吟了好久才说道:“不是我们想不到,而是我们本身所处的地位,就不可能去打啥子游击战。共产党闹暴动,形成割据势利,我们曾经多次###。那个时候他们的大多数装备,是长矛大刀,和我们相比,就好象我们现在和日本人相比一样。

艰苦的环境,恶劣的现实,使得他们不得不采用游击战和我们周旋。我们也是吃了很大的亏。你看,当年我们围剿###张国焘、徐向前所部红军的时候,一开始他们都采用游击战,我们是大败特败,损兵折将,丢盔弃甲那是一点都不夸张。后来他们和我们打正规战,我们就占了上风,一直到把他们都赶出四川。

现在和日本人相比,我们的劣势明显,共产党八路军打游击战是一把老手了,当然打得是得心应手,我们是要向他们学习。”

邓长官的话,让李德明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八路军那么擅长游击战,可是他还是有一些不明白:“邓长官,我明白了,就是啥子都不懂,和我们打了这么多年,他们也成了游击战的老手。而且不用游击战根本就无法打赢仗,他们是再也不会反这样的错误了。

可是我还是不明白,既然我们吃了游击战的这多亏,为啥子对于抗战,国防部却不能倡导这种战法,一味地要我们用这么撇火药的武器和武装到牙齿的日本鬼子打正规战?未必然都是瓜娃子曼?”

邓长官一愣,随即苦笑着说:“说了半天,你还是没有明白什么叫游击战。我告诉你,游击战的基本条件,就是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换句话说,就是避其锋芒,打其软肋。”

“哦,是不是就是那句话:‘人存地存,人亡地亡’?只要人在,那些个地盘永远还是我们的?”李德明脑光一闪,脱口说道。

“是这个道理啊。国防部的人都是些聪明人,他们不可能不晓得这些道理。他们也不可能不晓得中日的差距。可是明娃子,你想过没有,我们是国军,是中国的军队,我们能放弃一寸国土吗?虽然最后我们还是不得不放弃,但是它的意义在于向世界,向国民,表达我们抗战的决心和意志。

我们和日本人有巨大的差距,但是有一条,我们的国土广大,人口众多,我们可以日本人耗下去,日本人却无法和我们耗下去。妈哟,跟中国拼消耗,拼后备,它日本人没得这个资本。就好象打麻将,你一个小小的营长,能和我打麻将吗?可能一开始你赢钱,但是没有离开桌子,赢的都是纸。哼,老子的钱,压都把你压得喘不过气来,你还怎么和我打?”

用麻将比喻中国的抗战,也亏邓长官想得出,李德明一下子就笑了。邓长官也觉得自己的比喻很恰到好处,跟着就笑了。

笑了一会,邓长官收起笑容严肃地说道:“你娃还是太年轻,好多是都不懂。国军不打游击战,还有一条,就是防止逃跑有借口。”

这一说,李德明已经明白什么意思了。山西战场,逃兵如织,要是每一个逃跑的将领都以“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为借口,这仗也真的是没法打了。

“那我们听朱总司令的课不是白听了?反正有用不上。”体会出长官的无奈,李德明也很有挫折感,浑身上下感到一阵的无力。

“那也未必然。”邓长官一笑:“我们当然不能象八路军那样打游击战,我们完全可以和正规战相结合。我们游击战的目的,不在乎消灭了多少敌人,而在于有利于我们的防守。比如你们敢死队的那一次战斗,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伤亡惨重,但也可以好好总结。在我看来,你们一开始就应该深入敌后,伏击鬼子的运输队,让龟儿子的大炮没有伙食。敌人必然被你们所吸引,然后再找机会炸掉大炮。”

这倒是一个新的课题。李德明似乎看到了一片新的天地。

回到了营房,他就招集了所有的军官开会。把它和邓长官谈的内容有选择地说了一遍,尤其是那个新的作战理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