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王立群读史记 秦始皇 > 第3部分(第1页)

第3部分(第1页)

西周初年天子封了很多诸侯,天子其实掌管的地方并不多,那么天子凭什么能够号令诸侯呢?就是天子掌握了大量的军队,他有军队,而周宣王时期呢,军队打败了,军队打垮了,所以从宣王开始,周王朝直接掌管的军队急剧地减少,这是宣王,第二个导致西周灭亡的宣王。

第三个导致西周灭亡的叫周幽王,这个人更有名,就是西周的最后一代国君周幽王,他是导致西周直接灭亡的一个天子,那么这个周幽王在公元前771年,遇到了一场灾难,这个是时候呢,有三股力量集合起来,一个是姓申的,申侯,再一个是缯侯,申侯、缯侯又联合了西戎,三股力量包围了镐京,包围了京城,然后周幽王就点燃烽火,古代点烽火它是作为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烽火台是隔一定的距离修一座,第一座点燃,第二座看见就继续点,然后迅速地传下去,因为当时没有手机,他不可能打一个电话通知天下,发一个短信,天下的诸侯就来了,他是把烽火台一点燃,那么天下的诸侯看见烽火点燃了,就知道京城有事儿了,就带着军队来救,这个叫勤王。但是这次点燃烽火以后,大部分诸侯没有来,只来了少数的,所以这一仗周幽王打败了,打败的结果是幽王被杀,镐京被攻破,镐京的珍宝还有周幽王最喜欢爱的一个美女,都被西戎抢走了。

本来这个周天子是非常有权威的,天子一点烽火,诸侯是一定来救的,那么周幽王点燃烽火,为什么没有人来勤王,这和一个女人有关。这个女人就是在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个美女,叫褒姒,褒姒是褒国献给周幽王的,周幽王很宠爱她,宠爱到什么程度呢?宠爱到废掉原来的王后和太子,立了褒姒做王后,立了褒姒生的儿子做太子,这就是换了王后,又换了太子,这么喜欢她。但是褒姒有一个毛病,特别严肃,不爱笑,周幽王还特别喜欢看她笑,她就是不笑,怎么逗她都不笑,这就没治了,后来就有大臣建议,周幽王采取一个什么办法呢?把烽火台给点燃了,烽火台一点燃,那个天下的诸侯带着军队,都马不停蹄地赶到京城,到了镐京一看,没有敌人,这诸侯都傻到那儿了,褒姒看见来了这么多军队,她不知道怎么回事,就问这个幽王,幽王给她解释,烽火一点诸侯来救,其实我就是逗他们玩儿的,这褒姒一听,褒姒哈哈大笑,褒姒这一笑,周幽王太乐了,好不容易逗褒姒笑了,那就是说这就是让褒姒笑的一种方法,那怎么办呢?咱们经常点,咱们隔两天点一次,点一次诸侯来一次,褒姒笑一次,这就是中国历史上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这很像中国的一个民间故事,叫什么呢?狼来了,狼来了,大家都知道狼来了的故事,所以大臣就向周幽王讲这不行,这个烽火你看起来它是个小玩意,但它是救命的一个方法,你这么闹来闹去,隔三差五你点一次,每一次人家来了,都是无事,你就是博得美人一笑,那将来人家还来吗?人家不来了,但是周幽王听不进去,他照样点,不过越点来得越少,点到最后,就来得就所剩无几。

这就在这个时候,被废的王后带着被废的太子,回到他爹那儿去了,这个被废的王后可不是一般的人,她的爹是个诸侯,叫申侯,申侯看见自己的女儿被废了,申侯特别恼火,这个当爹的心情可以理解,周幽王按说是他的女婿,这么个闹法,申侯就恼了,申侯就联合了缯侯,又联合了西戎,然后一块儿进攻镐京,这就是我们刚才说的,这一次周幽王真急了,狼真来了,怎么办呢,再点,大部分诸侯都不来了,只来了少数几个,所以幽王打败了,被杀了。在来的少数几个人中间,其中有一个人,作战特别有力,这个人是谁呢?就是秦始皇之前,三十五位秦国国君的第六位,也就是后来,被封为诸侯的秦襄公,他来了,这秦襄公在众多诸侯不来的情况下,他来了,而且他打仗,还打得特别勇敢,这一下子,这个周幽王是死了,他是不知道秦襄公来援助了,但是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他就是东周的第一代国君,他知道这个秦襄公来援助他了。

[画外音]西周王朝的逐渐衰亡,为秦始皇家族走向历史舞台创造了一个历史机遇,尤其是当西周最后一个天子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视国家大政如同儿戏的时候,大部分诸侯对西周王朝丧失了信心,没有勤王,周幽王最终兵败被杀,西周灭亡,但是秦襄公审时度势,奋起勤王,之后又亲率大军护送周幽王的周平王东迁洛阳,建立了东周,那么功勋卓著的秦襄公究竟获得了怎样的奖赏呢?他的奖赏又为秦国的崛起奠定了怎样的地位呢?

秦襄公这一次勤王很了不得,这是秦国在崛起之路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秦襄公这个勤王,至少说明秦襄公有两点,第一他有政治眼光,他知道,这是一个历史机遇,再一个,他有政治魄力,他敢于带兵来救,顾别人都不来救,他敢带兵来救,秦襄公应当说是一个既有政治眼光,又有政治魄力的一个国君,因为他知道,要想得到封赏,必须由周天子来封,所以别人不去救我去救,别人不来我来,别人不打我打,他这一次打得还很有力。周平王很高兴,对秦襄公做了两件事,第一,封侯,秦国这一次不再是卿大夫了,一下子从卿大夫封为侯,封为正式的诸侯了,第二,封赏,赏他什么呢?赏他一大块地,这个地叫西戎之地,也就是攻破镐京的那个戎族占据那一块,这块地包括现在的甘肃、陕西这一大片西戎之地,因为当时戎族是一个比较大的族群,这样秦襄公的勤王,得到两样礼物,一个是封侯,第二是赏地,这可是个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那个诸侯,按我们今天的标准来看,那是省部级啊,他过去那个卿大夫是个局级啊,他等于从局级一下子封到省部级,封为诸侯去了。史书记载“襄公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史记·秦本纪》

秦襄公从此就建了一个国,秦国的建国是从襄公开始的,这个襄公立国,在秦国的发展史上是个界碑,秦国第一次成为一个国了,而且跟诸侯取得了一个平起平坐的地位,这样就带来两方面的作用,第一,它有一个政治名分,西周是一个非常重视政治名分的一个社会,过去你的秦,原来是没有名分的,后来孝王给了一个卿,到了这个平王这个时期,才给了一个诸侯,所以给了一个政治名分,有了这个政治名分,它可以和山东,封得比较早的,像齐国、晋国、燕国封得很早,西周一建国就封了,和这些国家,可以平起平坐了,这是个政治名分。

再一个,赏他一大块地,当然,这个地是赏了,但是地呢,实际上被谁占着呢?西戎。西戎占着呢,这个周平王是把这一块自己也管不了,也占不住的地赏给你了,周平王告诉秦襄公,这块地我封给你了,它不是住着有西戎嘛,你去打,打下来都是你的,表面上看,一纸空文,没什么用啊,比如说这个房子分给你,这个房子还住着一户人家呢,那怎么办呢?你把他逼走,逼走了就是你的了,但是有一个好处,天子无戏言啊,周天子这个地封给你了,那么下面你就尽管去打,打下来都是你的,你是合法的占有者了,等于说,你拿到了一个房产证,那个房子里尽管住了人,还有人,但是你拿的是房产证啊,他住着房,他没有房产证啊,那么我就可以把他赶走,赶走了这个房子就是我的,所以这一纸空文,应该说对秦襄公作用很大。

[画外音]由于对周王室有功,周平王就把秦襄公从“大夫”提拔为“诸侯”,并宣布把西戎的大片土地,赏赐给秦襄公,从此秦正式成为一个诸侯国,可以同别的诸侯国平起平坐了,秦襄公的立国为秦国日后的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石,但是周平王赐给秦的土地实际上布满了其它部族,秦国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靠实力去夺取,那么秦始皇的先人们,究竟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大展鸿图的呢?谁最终使秦国夺回了属于自己的封地的呢?

秦襄公拿了房产证,光想把房子收回来,他就去打,跟西戎打,一直到最后他战死,没有把西戎之地夺回来。在秦襄公以后,又有七代国君,秦国的七代国君,时间的跨度将近一百七十年,无所事事,没有作为,那么经过这七代以后,到了第八代,就是襄公以后的第八代国君叫秦穆公,秦穆公的时候把这块地给拿下来了,所以我们说,叫襄公有其名,穆公得其实,襄公有了这个名,这块土地是我的了,穆公最后把它收回来了。那么秦襄公没有拿到的土地,秦穆公凭什么能拿到,因为秦穆公能拿到这块地,得力于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的名字叫由余,不是我们今天炒菜那个海参鱿鱼,由余他的祖籍是晋国人,后来逃到西戎,西戎的戎王很重用他,后来戎王就听说秦穆公是个很贤能的人,然后就派由余到秦穆公这儿来搞调研。

这个秦穆公一听说由余来了,然后就盛情接待他,领着他看了两样东西,一个是巍峨壮丽的宫殿,再一个是宫殿中间价值连城的珍宝,秦穆公这样做的话呢,领着由余看的目的,其实就是两个字,夸富,你看我多富,我这么大的宫殿,我这么多的财宝。结果由余看完以后,说了四句话,“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民为之,则苦民矣。”——《史记·秦本纪》这话什么意思啊?说你这宫殿倒是很漂亮,要叫鬼来建,也把鬼都累死了,要让老百姓来建,那老百姓可惨了。由余参观完没有夸宫殿多豪华多壮丽,反过来给秦穆公来了两句批评,秦穆公就傻了,秦穆公就感到很惊异啊,说我们中原这些华夏的族群啊,用礼仪,用刑罚来治理国家,结果国家还发生混乱,你们那个戎族,不开化的民族,你们又没有礼仪,又没有刑罚,你们凭什么来治理,其实秦穆公夸的是秦国靠两样,一个是德治,第二是法治,我是靠德、靠法来治理国家。由余一听就笑了,他说我们西戎不是这样治理的,我们西戎讲两条,就是君王对老百姓要讲德,老百姓对君王要讲忠,在上位者要讲德,在下位者要讲忠,这种治理方法叫“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史记·秦本纪》,说一个国家的治理就好像一个人,在使唤他的四肢一样,非常自如,他说我的国家比你治得好得多。

秦穆公一听,就知道由余太有才了,这么一个有本事的人在西戎是个麻烦,因为秦穆公他有一个理论,如果我的敌人那儿有一个特别有才的人,那一定是我们国家的大麻烦。秦穆公就把自己的担心告诉他手下一个大臣,这个事怎么解决,这大臣就说了三个字,第一是送,第二是扣,第三是怠。什么叫送呢?送美女,西戎国的戎王,他没有看过中原的美女,给他送中原的美女,但是有一条,不是送资深美女,要送那些年轻的美女。第二,扣,把由余扣下来不让他走,想办法扣着由余,延缓他回国的日期,他回国一晚,那戎王对他会有怀疑的,君臣之间就会期生隔阂。第三怎么办呢?怠,那个西戎的戎王,一旦喜欢这个美女,当然这些美女,不是一般的美女,都是能歌善舞的,他整天喜欢这些歌女舞女的话,他就会对国政,对国家大政倦怠了。就按这三条办。

秦穆公一听好,一下子给戎王,选送去十六个美女,这十六个美女一送过去,戎王整天泡在歌吧里,整天泡吧了,这一下子,国政全不管了,秦穆公等到戎王喜欢这些歌女的时候,才把误期的由余给送回去。由余回去一看,这不对头啊,戎王整天是泡在女人堆里,所以由余就给戎王提意见,戎王不听,这个时候,秦穆公把由余送回去的时候,一直在关注着他,他发现由余说话,戎王不听,由余很郁闷,他就悄悄地派人去劝这个由余,这由余在那儿待得很不得志,经过穆公使者的劝,最后由余做了一个决定,抛弃戎王,投奔穆公,这由余最后就从西戎投奔到秦穆公手下。秦穆公得到由余,那是如鱼得水啊,史书记载是“缪公以客礼礼之,问伐戎之形”——《史记·秦本纪》,秦穆公用对待贵宾的礼遇,来接待由余,而且询问他,你在西戎待那么长时间,你给我说说,怎么样打败它?那由余太了解西戎了,他就把西戎的情况介绍给秦穆公。

秦穆公在他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做了一件大事情,就按照由余说的办法,派兵去打这个西戎,这一仗打得非常漂亮,史书的记载是“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史记·秦本纪》,什么叫益国十二呢?一次并吞了十二个西戎的小国,开地千里,称霸西戎。这就叫襄公得其名,穆公得其实,所以秦襄公当年拿着个一纸空文,它是意义很大的,价值很高的,而且这个事情是在穆公朝把它做成了,这个事情在当时,天下都震动了。连周天子都做了两件事,一个,派人带着金鼓来祝贺,再一个,通过嘉奖来拉拢秦国,所以秦穆公,在秦国的发展史上,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国君。秦穆公称霸西戎的时候,这个秦国的土地,已经非常之大了,整个关中,整个都是秦国的土地,秦国的西边是西戎,它的东边是强大的晋国,秦国要崛起,仅仅是偏处一隅,是绝对不行的,秦穆公对向东的扩展有什么作为呢?我们下次再讲,谢谢大家!

03:穆公东扩

[画外音]上一集讲到秦穆公继承了秦襄公立国所留下的遗业,开地千里,称霸西戎,奠定了秦国长期发展的根据地,然而西戎之地毕竟偏远,秦国要想成为大国,必须要向东面的中原之地发展,秦国东边的近邻就是晋国。由于晋国地广人众,又是老牌的诸侯国,势力非常强大,所以秦穆公在位三十九年,用了三十六年的时间,在与晋国周旋,秦穆公一生主要是和晋国的晋献公、晋惠公、晋怀公、晋文公、晋襄公五位国君打交道,那么在不同时期,秦穆公对晋国究竟是采取了怎样的策略呢?他的东扩事业最终结果如何呢?河南大学王立群教授作客百家讲坛,为您精彩讲述《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第三集,《穆公东扩》。

秦穆公东扩最主要的目的是要和一个国家打交道,就是晋国,因为秦国的东边就是一个强大的晋国,要和晋国打交道,那么秦穆公在和晋国打交道的过程中间,他做了哪些事情呢?第一件事,网罗人才,穆公是一个很贤明的君主,凡是明君他都懂得,如果我手里没有人才,我根本没有办法和晋国较量,要想和晋国较量,必须得有人才,怎么网罗人才呢?恰巧在秦穆公继位的第五年,发生了一件事,这个事是晋国要去讨伐一个国家,叫虢国,但是晋国跟虢国它两个不相连,晋国在这儿,虢国在这儿,中间隔了一个国家叫虞国,

晋国灭了虢国回兵的时候,晋国的军队顺手把虞国给灭了。这样虞国的国君,就被抓起来了,这个虞国的国君抓起来的时候,也连累了一个人,这个人叫百里奚,把百里奚也一块儿俘虏了,这个时候,正赶上晋国的国君晋献公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秦穆公,在女儿出嫁的时候,他把抓过来的百里奚作为陪嫁的奴仆,要陪嫁到秦国去,百里奚当时多大了,七十多岁了,七十多岁一个老先生,人家嫁闺女陪嫁,让他作为陪嫁品,这老头又很有才华,觉得这是个奇耻大辱,逃了。逃到哪儿呢?逃到宛,就是今天河南的南阳,当时是楚国的国界,到宛那儿被人家扣住了,等到秦穆公把自己的妻子娶回来,听说逃了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