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喋血湘江 > 第6部分(第1页)

第6部分(第1页)

一九三○年年底至一九三一年年初,*、张云逸、李明瑞率百色起义的四千余红七军将士北上途经全州、灌阳,直抵江西中央苏区;

一九三四年九月,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九千余人,从清水关进入桂北,在凤凰嘴渡过湘江,抵达湘西,与贺龙的红二方面军会师。

湘桂走廊在历代战争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国民党中央军在江西苏区开展第五次“围剿”后,眼见得步步为营的堡垒政策日益奏效,白崇禧料定红军主力必将突围而走,当然不走“萧克旧径”的话,是最放心不过的了;若萧克部是探路的先遣队,那么桂北就成了*红军的必经之地。

十月中旬突接“南昌行营”传来的电令,蒋介石命令桂军在湘桂边境修筑工事,以配合中央军、湘军、粤军在湘江东岸设置第四道封锁线。

李宗仁、白崇禧得悉电文后,即刻在南宁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应对之策。

参加会议的有第七军军长廖磊、第十五军副军长夏威、第四集团军总参谋长叶琪、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及各区民团指挥官。

阴霾桂北 四(3)

会议上,白崇禧认为当前的局势是严峻的:

第一,红军的企图不明,当然不进入广西境内是最好的愿望;

第二,万一红军沿着九月份任、萧、王所率红六军团的老路从湘桂边界进入广西,红军的后面有庞大的蒋介石部队跟踪而来,倘若乘虚而入,则广西就会成为蒋介石统治的地盘。

广西既要防共,又要防蒋。

因此,白崇禧提出最好的办法是在红军入境之前,要做全省动员的准备,将部队布防于湘桂边境一带,摆出决战的架势,这样做的话,一则可以应付蒋介石,桂军仍听命国民政府调遣,积极备战;二则让红军知道,广西早有准备,不要轻易进入。

白崇禧还认为这时候和广西利害相同的是湖南的何键,应该加强和他联络。

会后,李宗仁、白崇禧立即派广西民团干部学校教育长张义纯(湖南人)为代表,去同何键商量,打听他的动向。

同时一方面打电报给蒋介石,表示广西完全有决心有力量在境内外堵击红军,言外之意就是希望蒋军不要进入广西境内,另一方面令廖磊率部驻防桂北,令夏威率所部主力进驻柳州策应。

当时担任桂林区民团指挥部参谋长的虞世熙奉令参加了这次军事会议:

接第四集团军总部来电,要桂林、平乐、柳州等民团区指挥官、副指挥官和参谋长出席总部召开“防共”会议,我是和陈恩元(桂林区民团指挥官)、岑孟达(副指挥官)及参议黄壎等四人由桂林乘车赶到南宁的。会议日程一共三天,主持会议的是白崇禧和李品仙……第一天开会时,由陈恩元报告防御红军过境和调集桂北民团协助防堵的经过情形(注:指堵截红六军团),其次是讨论民团章则和桂东桂北各县先行成立民团常备队,以及如何筹集常备队的枪支、子弹、经费等问题,再次是讨论构筑工事、碉堡和空室清野等办法。

白崇禧之所以如此煞费苦心地防堵红军,是因为他深恐“红患”再度浸染广西,他对四年前的“红患”仍心有余悸。

一九二九年,共产党人*、张云逸正是利用广西各派各自为政,相互攻讦,以致政务军务废弛之际发难,在百色举行起义。

白崇禧调兵遣将,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方将“红患”驱逐出广西。此番若再让红军深入广西境内,并据此建立根据地,那么这几年自己辛辛苦苦经营广西的心血,岂不是皆付之东流矣!

然蒋介石觊觎广西已久,对李、白桂系早存吞并之心,不得不防。

既要防蒋,又要防共,白崇禧心里取舍两难,进退维谷。

钵盂山脚的湘江卷着洪流滔滔向北流去,势若奔雷,大有吞噬天下万物之势。

白崇禧凝视着波涛汹涌的江水,心潮起伏难以平静:

时势造英雄。剿共剿共,蒋介石绞尽脑汁,耗尽兵力物力剿共数载,*非但没有被剿灭,反如燎原之火,越剿越大,越剿越旺!如今*虽暂遭灭顶之患,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势仍不可轻觑。若*果真沿红六军团故道西进,侵入桂北地区,到时候大不了竭尽全力一战,以防堵红军深入广西腹地。

然此时的桂军力单势薄,若与红军殊死一战,必有鱼死网破之忧。

那时节蒋介石岂不是坐收渔人之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