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 第41部分(第1页)

第41部分(第1页)

张国焘下令要四军军长许世友去同蒋介石最能干的将军薛岳“决一死战”。

“敌人一下子就把我的一个团全消灭了,这是前所未有的事。”许世友回忆道,“这使我非常震惊。”他的二十四团被消灭了三分之二。团长和政委都牺牲了。

五十年后,李先念对于百丈一战仍然是怨愤懑腹:“我是那次战斗的一名指挥员。我们没有打赢。我们输了,不得不撤退。张的南下计划根本行不通。我们只得往北走。当地人都是藏民,语言不通,很不方便。而我们到了那里,必须吃饭,于是,我们拉走了他们的牛羊。这样,我们和藏民的关系怎么能搞好呢?”

张不得不把他的部队一直撤回到西康的甘孜。这是荒凉的藏民地区,远离任何有关的战场,可以不受蒋介石的威胁。可是,到一九三六年二月,他部队的作战力量却已减至四万人。这是一个低潮;他回忆道:“对藏民来说,红军只不过是一伙前来抢他们粮食的恶人。”甘孜有位活佛曾对他说:“红军贫困潦倒。他们搜寻粮食和其他物品,比刘文辉(国民党四川军阀指挥官)还凶。”

这期间,他们没有打仗,因为当时严重的问题是生存。

就在这时,出乎意料地冒出一个来自莫斯科的人。他叫林育英,是林彪司令员的堂兄。从一九三二、三三年以来,担任中国驻共产国际劳工分支工会联盟的代表,与王明一起工作。自从陈云于一九三五年八月抵达莫斯科以来,共产国际加紧恢复同中国的联系。这个工作并不容易。他们曾经从外蒙古派出一个代表团,装扮成商队,携带了无线电设备,试图穿过沙漠进入中国,但在戈壁沙漠以南,被马家骑兵或者流窜的土匪歼灭了。

林育英这次先是乘飞机去外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后来他也许是在边境跳伞进入陕北的。他装扮成一个小商人,他没有携带电台、文件、密电码和证件,没有任何可能泄露他身份的东西。事先,他已把指示统统背诵下来,特别是共产国际八月一日关于统一战线的声明内容(人们以为声明出自中国共产党),毛对这份声明却一无所知。

林于十一月底或十二月初到达陕北。一天,他在保安附近的一条小路上赶路,定到一个小村时撞见了洛甫。接上了关系。等毛和周从前线回来后,林向他们作了汇报。

要谈的事很多。长期以来,长征和红军的生存占去了毛的全部精力,且与外界隔绝,对莫斯科感到焦虑的事件——希特勒的崛起,德意日三国联盟,法西斯的危险,以及斯大林认为这一系列矛头针对苏联乃至全球性的攻势等等,毛所知甚少。

斯大林担心希特勒在欧洲、日本在东方这两个战场上发动一场战争,中国的地位因此而突然显得重要了。斯大林想同蒋介石组成统一战线:以阻止日本的进攻。首先共产党内部必须组成联合战线,毛张之间的争吵,显然已为当今的形势所不容。

林育英的工作,第一步是同张国焘建立联系。密码电报经常来往于毛张之间,尽管电报的内容很冷淡。十二月底或一九三六年一月初(根据张的回忆),毛打电报通知他“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张浩(这是林育英在党内的代名)已经到达。用张国焘自己的话来说,他对此感到“欣喜若狂”。毛转达了林的口信,告诉张,共产国际已通过了关于建立新的统一战线的决议。林还说他希望来西康,但“由于交通不便”,不知是否能够成行。“

林是张的老朋友、老同事,深得张的信任。早在一九二二年,他们就一起参加工会运动,林是在那时加入共产党的。他的同族弟弟林育南也曾与张共过事。一九二五年前,林育英在莫斯科学习,曾在上海、汉口和哈尔滨担任要职。

林作了不少工作,设法使张、毛和解。他还有其他任务。他告诉毛,莫斯科同意红军在必要的时候可去蒙古,必须保存有生力量。对张也是一样,他可以去同苏联毗邻的新疆。

林育英还带来了共产国际的一个建议,他告诉毛,中国共产党应建立国际联系。他们不应只是一支在中国偏僻内地作战的与世隔绝的小部队。这一具体指示也许为埃德加·斯诺于一九三六年夏去陕北铺平了道路。在这之前斯诺已经申请进入“红区”并争取了一段时间。林育英抵达后。斯诺的请求不久就获得批准。这时,刘少奇正好在天津重建了党的地下北方局。他为斯诺进入“红区”给予了帮助。

林的无线电外交说服了张国竞。张悄悄地放弃了他的“临时中央委员会”,以此来换取召开党代会解决所有组织问题的许诺,林还作了担保。毛同意承认张担任中央委员会“东南局”负责人。其实应该是“西北局”,但是在翻译密码时出了差错。

肖克和贺龙到达甘孜时,林的协调工作已经完成。朱德又恢复了总司令的职务,二、六军团的到来又加强了他的自信心。刘伯承也重新担任总参谋长。张愿北上同毛再次会合。这使肖克感到,恶劣气氛大部分已经消除了。

这里面还另有个蹊跷,张已经争取到莫斯科的同意。进行他渴望已久的西征——如果张的话是可信的话,斯大林曾答应在新疆省设置一条供应线。张后来辩称,斯大林赞成西征,是为了使共产党远离蒋介石,避免发生冲突。

乌云消散,久经沙场的老将朱德发布命令,四方面军第三次爬雪山过草地,前往陕北与毛泽东会师。许世友把雪山草地称之为“死地”。为了让二方面军得到一段时间的休整,部队一直到一九三六年七月十四日才开拔。

八月,部队已到达兰州以南地区,正向宁夏和黄河挺进,这时又发生场争论。张要过黄河北进宁夏,然后或北上到蒙古边境,或西进到新疆,以便建立同苏联的联系,但政委陈昌浩想在甘肃南部建立根据地,实际上,这将成为毛的陕北根据地的延伸。

这是张和陈昌浩第一次发生重大争执。最后,陈服从了张的决定,这一决定事实上得到了毛泽东的同意。作为林育英达成的一揽子交易的一部分,莫斯科无疑是赞同这次北渡黄河的行动的。

有人让李先念看了一封毛和王稼祥(应为洛甫——译注)拍来的电报,具体指示李的二十军渡过黄河。李先念回忆说,这封电报他看了—卜遍,以确保“深刻领会电报的精神”。李先念确信:“这跟张过去分裂红军的企图不一样。渡河符合中央委员会的具体指示。”

张试图说服其他部队跟他 起定 —包括二方面军和一方面军。一天下午,在干涸的湖边的—座小草房里,美国医生马海德在张的身边,他亲眼看到房里有不少摊开的地图,张正企图说服贺龙率二方面军渡过黄河。贺龙拒绝了,他对张说:“去你妈的。”

这一命令使红军遭到了空前惨重的灾难——张的四方面军的覆灭。渡黄河取得了成功,他们是在离靖远不远的虎豹口渡河的,李先念把它称之为“老虎渡”。只伤亡了一百人。但后来发生的事情导致了悲剧。

张的三万五千人中两万人刚渡过黄河时,国民党的一个精锐师冲了过来,占领了渡口,把张的部队分成两半。第九军和第三十军、第五军(毛的老铁甲军)以及徐向前总指挥和陈昌浩政委(他是这次行动的实际指挥)的司令部分队已经渡河到了西岸。张国焘、朱德、第四军和第三十一军、军官学校和参谋部被阻隔在东岸,他们未能渡过黄河。

渡河西征的部队主要是被马家骑兵歼灭的。马家骑兵凶猛骠悍,能骑善战,他们头上缠着白头巾,配有快射卡宾枪、马刀和皮鞭,他们骑马飞奔,如风驰电掣一般。他们骑着短腿马在两小时内就能跑完红军徒步行军整整一天的路程。马家骑兵身材高大,浓须大眼,脸形酷似高加索人。据埃德加·斯诺说,他们一天要洗五次澡。

马家军阀拦阻了共产党西路军北进道路。西路军经张国亮同意后,绰头西进。多年之后,李先念说,如果他们当时立刻西进,他们能够不费气力地拿下首肃西部和新疆,但现在已经晚了,马家骑兵已经开了杀戒。妇女团也被全部消灭,两干名女兵惨遭杀害、酷刑、强奸,或被当作奴隶卖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