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荣宝斋 > 第71部分(第1页)

第71部分(第1页)

已经基本成熟……”

张幼林摆摆手:“这不是什么新鲜事啊,咱们《十竹斋笺谱》都印出来了。”

“那不一样,《十竹斋笺谱》只是印出了古代笺纸上的图案,为的是不至于让这些图案失传,对仿真程度要求不高,可咱们的木版水印技术是专门为仿古画开发的,它的目标是:复制古今名画,要达到酷似原作的程度。”

“哦,你的意思是,名画只有一幅,如果能复制出逼真的仿作,那就是荣宝斋的一绝了,很多人都可以买得起了?”

“没错,这是一项新业务,在这项业务上,琉璃厂任何一家铺子都没法和荣宝斋竞争。”

张幼林思忖着:“这项技术的工艺恐怕会很复杂吧?”

“这样吧,明儿个我带您去看看。”

第二天一早,王仁山陪着张幼林来到了荣宝斋的帖套作,只见画工们正在低着头勾描画稿,雕版工们聚精会神地雕刻,印刷工人则有条不紊地拼版、调色。张幼林走马观花地转了一圈,就出来了,他还是显得忧心忡忡:“仁山,如果我们把《西陵圣母帖》用木版水印的技术复制出来,能糊弄日本人吗?”

王仁山摇摇头:“恐怕不行,用木版水印的技术复制出来的东西,唬唬外行还行,行家可蒙不了,我的意思是……”他凑近了张幼林,悄声说道:“把《西陵圣母帖》用木版水印的技术复制出来,再拿出去作假。”

“以前我最恨作假,想不到今天我张幼林也要作假了!”张幼林感叹着。

王仁山不以为然:“东家,这没办法,您跟强盗没法儿讲理,就只好蒙他们了。”

“《柳鹆图》能用木版水印复制吗?”

“不行,《柳鹆图》太复杂,现在的技术还达不到,咱们得另想辙。”

可是,想什么辙呢?王仁山心事重重地回到荣宝斋,他刚迓进门槛,蓦然发现张大千正在铺子里,王仁山一怔:“八爷,你怎么这个时候来了?”

张大干笑了笑:“我这是自投罗网啊!”

王仁山迅即反应过来:“是来接夫人和孩子的吧?”张大千一直在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夫人和孩子就留在了北平。

“把留在北平的字画儿也一起带走,准备得差不多了,过两天就启程,我跟你告个别,日本人占着北平,也不知道哪天算个头儿,恐怕,咱们一时半会儿是难得再见面了。”

王仁山把张大千让到了后院北屋,张大千愤愤地说道:“日本人真他妈不是东西,我来北平才几天?就在家门口看见好几起杀人、强奸的事儿。”

“唉,这日子是不太平啊。”王仁山下意识地向外张望了一下,他想起宋怀仁这时已经到了徽州了,这才任张大千继续说下去。

“我家门口那大有庄米店,买混合面的人好好地排着队,一帮日本兵过来,冲着大姑娘小媳妇就扑上去了,一边往外拽一边就解上衣裳了,旁边几个有血性的汉子冲上去拦着,日本兵不由分说,开枪就给打死了,这行的哪儿是人事儿啊,纯粹是畜类……”

张大千还在滔滔不绝,王仁山的眼睛突然一亮,他兴奋地一拍大腿:“对呀,真是天无绝人之路!”

“我说,大哥……怎么茬儿啊?”张大千收住了话头,他疑惑地看着王仁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噢,是这样……”王仁山把椅子拉到张大干跟前,如此这般地讲给他听,但是,让王仁山万万没想到的是,张大千竟然一口回绝了。

王仁山不禁起急冒火,话也失了分寸,两人居然戗戗起来,张大千站起身,拂袖而去。王仁山后悔不迭,八爷的脾气他是知道的,八爷不想干的事,就算是把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他也不会干,可这又是眼前唯一可行的一个法子,万不可失之交臂……无奈,王仁山没精打采地来到了张家。

书房里,张幼林听罢王仁山的叙述,也皱起了眉头,半天没言语。傍晚,何佳碧进来叫他们去吃饭,张幼林突然有了主意。

第二天,何佳碧带着《柳鹆图》只身去拜访了张大千。张大千干与何佳碧见过两面,他对何佳碧很客气,对张夫人亲自登门造访,心中猜个八九不离十。两人闲聊了几句,何佳碧就把《柳鹆图》从楠木盒子中取出,双手送到他的面前。张大千连连摆手:“不不不,昨天王经理跟我提了,这不可能,夫人,宋徽宗的画儿并不难仿,若是我来做,不是什么难事,可是我曾发过誓,今后再也不画仿作了,为什么呢?名曰仿作,画着玩玩当然无妨,可有人愣是把它当原作给卖了,这不是坑人呜?这种事,我张大千不能干,所以,我发誓今生不再仿画,您别为难我,《柳鹆图》……您还是拿回去吧。”张大千把《柳鹆图》推回到何佳碧面前。

听着张大千的话,何佳碧的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她掏出手帕,擦着眼泪说道:“大千先生,昨天王经理情急之下冒犯了您,我替他给您赔不是。日本人对《柳鹆图》是志在必得,如果他们没有得到的话,那我丈夫的命就悬了,慧远阁陈掌柜的事想必您也听说了,《柳鹆图》是我们张家的,也是咱们祖宗留下来的国宝,说什么也不能落到日本人手里,眼前最稳妥的办法就是请您仿一幅,把日本人糊弄过去。”何佳碧拿起《柳鹆图》,双手举过头顶,给张大千跪下:“大千先生,我求您了,无论如何请您帮这个忙!”何佳碧泪如雨下。

“这可使不得,夫人快快请起,我答应您还不行……”张大千慌忙把何佳碧搀扶起来。

《西陵圣母帖》复制出来后,王仁山风风火火地赶到了天津。德信斋古玩店的掌柜贺锦堂和王仁山的年纪不相上下,在天津古玩字画界也算有一号,他接过复制的《西陵圣母帖》,打开挂在墙上,感叹着:“这世界可真是风水轮流转啊,你们荣宝斋现如今也做起假画儿生意啦?”

王仁山赶紧摆手:“这跟荣宝斋没关系,是我个人求你的事儿,眼下生意不妤做,大伙儿还得吃饭不是?”说着,他凑近贺锦堂:“你老兄嘴上可得严实着点儿,这是背着我们东家干的,要是传出去,我这荣宝斋的经理恐怕就当不成了。”

锦堂连连点头:“我知道,我知道,张幼林最不喜欢来这个。”

王仁山从包里掏出一个锦盒递给贺锦堂:“宫里出来的,老兄你多费心,估计多长时间可以仿完?”

贺锦堂把锦盒打开,里面是一个做工精美的珐琅彩双耳瓶,贺锦堂爱不释手,他缓缓说道:“那得看你的运气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