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荣宝斋 > 第16部分(第1页)

第16部分(第1页)

?”

三郎赶紧解释:“不是,额大人,您听我说,这松竹斋……”额尔庆尼哪里听得进去三郎的解释,他大怒,把手里的茶杯狠狠地摔在地上:“你个没用的东西,居然拿我的话当儿戏?我点名儿道姓儿地让你到松竹斋去买,你却用这种烂货来糊弄我?”

三郎一脸的委屈:“大人,您听我说,松竹斋已经关张了,听说是欠了人家的钱还不上……”

额尔庆尼打断他的话:“这我管不着,松竹斋的铺子关了,总还有货底子吧?你这混蛋为什么就不能想想办法?”

三郎跪下,低声下气地回答:“大人,您别生气,我……我脑子笨,实在想不出办法!”

额尔庆尼在屋子里来回走着,越想越生气:“你这混账东西,连这点事儿都办不好,我养你还不如养条狗,现在你就给我回京城去,想什么办法我不管,这件事要是办不成,你也就不要回来了。”

三郎站起来:“大人息怒,大人息怒,小的马上动身,办不成这件事,小的就死在外边。”三郎从额尔庆尼的办公处退了出来,此时,他连上吊的心都有了。

在刑部衙门里,书吏王金鹏听完了伊万的陈述,什么也没说,他站起身来,倒背着双手从屋子的这头儿踱到那头儿,又从那头儿踱到这头儿。

伊万焦急地看着他,又补了一句:“事情的经过就是这样,松竹斋明摆着是在赖账”

王金鹏终于停下了脚步:“伊万先生,咱们明说吧,办这事儿,您打算出多少银子?”

“出多少银子?您这是什么意思?”

“伊万先生,您中国话说得这么好,难道真不知道这里头的意思?”王金鹏显然不大相信。

伊万摇摇头:“真不知道。”

“那您可算不上中国通,没学到家。”王金鹏想了想,“伊万先生,要让您明白,看来,我得给您讲个故事。”

“王大人,我是来告状的,不是来听故事的。”

“您先听听嘛,话说当年福郡王讨伐西藏回来,到户部报销军费开支,户部的一个吏,凑到福大人的耳朵边上,悄没声儿地提醒福大人出点儿血。”

“出点几血是什么意思?”伊万没听明白,用手比画了一下,“刺福大人一刀?”

“您瞧瞧,满拧!伊万先生,您可记好了,我可就教您这一回,”王金鹏清了清嗓子,“出点儿血就是拿出点儿银子来。”

伊万恍然大悟:“我明白啦,福郡王在西藏打完仗回来,到户部报销军费开支,户部的一个书吏,也就是您的同行,向福大人索要银子。”

王金鹏点着头:“是这么回事。”

“这人胆子不小,敢向福大人索贿?”伊万觉得这故事挺离奇。

“是啊,福大人当时就怒了,指着书吏的鼻子说:你一个小小的书吏,竟敢向大帅我索贿,活腻歪了吧?”

“嗯,我看他也是活腻歪了。”伊万愤愤地说。

“可您猜怎么着?”王金鹏拿起茶碗喝了口茶,“书吏说了,福大人,我这都是为了您好,您要是不赏我点儿银子,报销的事儿,在我手上保不齐就给您拖个三年五载的,皇上怪罪下来,您可就得蹲大狱!”

“书吏有什么理由拖这么长时间?”

王金鹏翻了翻眼睛:“要想找辙,那辙可就多了。”

沉默了片刻,伊万追问:“后来呢?”

“后来就简单了,福大人是个明白人,赏了书吏大笔的银子,军费也就很快报销了。”

“福大人为什么不找书吏的上级讲理?”在伊万看来,这位福大人的脑子也忒不够使了。

“这您又不懂了吧?”王金鹏凑到伊万的身边,“咱打个比方,比方说来办事儿的人是客人,衙门是车,书吏是驾车的车夫,书吏的上级,堂官、司官就是那拉车的骡子,车夫,也就是我了,拿鞭子抽骡子,让它往哪儿走它就得往哪儿走,伊万先生,听明白了吧?”

“我明白了,你这是让我也出点儿血。”

王金鹏喜上心头:“您还真明白了,这年头儿干什么不得花银子啊?不然我凭什么为您办事儿?”

伊万愤怒起来:“我是原告,凭什么要我行贿?这办不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