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蒋介石王牌悍将张灵甫传 > 第8部分(第1页)

第8部分(第1页)

话耸卤涞囊黄?声中,蒋介石被迫辞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与陆海空军总司令等头衔,宣告下野。

蒋介石短期下野期间,一向是天之骄子的第1师失去了主心骨,士气消沉。不过由国民党四届一中全会成立的新政府的表现也实在令人不敢恭维,面对日本浪人在上海滋事挑起纠纷,东北日军乘机攻取锦州,新政府手忙脚乱。

“像往常一样,蒋介石的‘下野’发生了奇迹般的作用。1932年1月2日,政府郑重请求蒋介石马上返回南京,就连学生也请他回去。蒋介石平静地住在山区的家里,比平时更为繁忙。政客们向蒋介石发来雪片般的电报。另外,两位离任的国民党领导人汪精卫和胡汉民也发来电报。这些

电报都有一个共同的宗旨:急需制订‘对日新政策’。”布赖恩·克罗泽《蒋介石传》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

日本人可没这个耐心让国民政府慢慢讨论“对日新政策”,他们迫不及待在上海挑起了一二八事变,当时驻上海的19路军奋起还击,著名的淞沪抗战因此打响。国情艰危,穷于应付的新政府只好又把蒋介石请到南京主持局面。蒋介石就坡下驴,一回到南京马上布署上海的防务,同时命令第1师改称第43师,紧急开往常州、无锡、江阴等地部署上海战场的二线阵地。

得知将被调往抗日战场,张灵甫像一头嗜血的猎豹闻着了血腥般地兴奋起来,第1师的士气也由极度消沉转入空前的亢奋之中。但是此时的蒋介石尚无意继续上海的战事,只想在国际调停下将战事早日结束。这个“第43师”也就只能停留在上海附近无所作为。张灵甫在沪战一个多月期间对作战的唯一贡献,只是按照胡宗南个人的规划,参与赶修完成无锡-江阴、常州-溧水及常州-溧阳之间的公路,并加固了江阴要塞的工事。

19路军和后来投入的由张治中率领的蒋军嫡系第5军正与日军在上海激战,张灵甫却整天在安排部队挖土修路,他只能沮丧地想象着不远处的友军与日军交战的枪炮声,而没有机会进入近在咫尺的上海战场助战。三月十四日,沪战由国际协调而停火。张灵甫与第1师的其他官兵一样,对未能在抗日战场上一显身手感到万分遗憾。他还得再等待漫长的五年,才有机会跟随另一支部队重返淞沪战场,打响他为国家民族而战的第一枪。

第五节初露锋芒(7)

淞沪停火协议墨迹未干,内地的烽火又频频延燃。这一回,惊人的消息并非来自反蒋的各路军阀,而是从大别山区传来。红四方面军攻破了黄安,并在潢川成功击溃国军另一支王牌部队,即由原来北伐时代第1军改编的第2师。

国民党军队在大别山区的围剿作战全面失利,武汉震动。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六节陌生的对手(1)

黄安(今红安),位于大别山南麓鄂豫两省交界之处。七十多年前,在这片贫瘠的鄂东山区,曾经上演过一场暴力革命的史诗,其惨其烈,已经载入了中国现代史的革命史册。董必武、李先念、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小小的黄安走出了两位共和国主席,二百多位共和国将军。

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这红的,是血。

红军在黄安的发展,最早可以上溯到北伐中期,当时激进的国民党黄安县党部已经执行董必武制定的《湖北省惩治土豪劣绅暂行条例》,在黄安积极发动土地革命。国共分裂之后;*黄麻特委依据八七宣言的精神,在潘忠汝、吴光浩、曹学楷、戴克敏等人领导下,于1927年11月在黄安、麻城发动了著名的“黄麻起义”,这是继毛泽东不久前在湖南领导的秋收暴动之后,又一次影响较大的武装暴动。“小小黄安,真不简单,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的打仗,女的送饭。”从起义期间流传于当地的这首民间小调,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当时火热的暴力革命气息扑面而来。

起义的革命武装很快组成了由潘忠汝、吴光浩领导的鄂东军。但是,初生的红色政权与红军武装在国民党军的进剿之下,不久就被击溃,到了1929年,由鄂东军演变而成的红31师实际上只剩下四个大队约二百五十人的实力,各种枪支不到二百支,战士们只有对革命的热忱,却没有良好的训练与给养。1929年5月,红11军军长兼红31师师长吴光浩阵亡,这支小小的红军火苗,眼看着就要在大别山区被捺灭了。

1929年6月初,鄂东的山间小道上走来几个商人打扮的人,其中一位三十左右,个子瘦高,相貌平常,他的样子看上去并不像威武的军人,但是人不可貌相,事实上这位年轻人不仅毕业于黄埔一期,而且还是具有卓越天赋的军事指挥员,在大别山红军最艰危的时刻,*中央派他进入大别山区重整旗鼓,而他也不负众望,在抵达大别山之后,迅速总结以往在大别山区的斗争经验,概括出著名的游击战术诸原则并用于实战,组织红军武装紧紧依靠苏区群众,在大别山区创造了红四方面军的传奇。这位创造传奇的年轻指挥员,就是日后共和国的元帅徐向前。

随着土地革命的深化展开,红31师取得广大贫苦人民的支持并迅速扩张。1930年4月,红31师扩编成红1军,次年3月,这支原本已经濒临瓦解的红军武装东山再起,第一次在歼灭战中消灭了国民党军的一个师,生俘师长岳维峻,证实了自己的军事实力。*中央对于大别山一连串的胜利极感欢欣鼓舞,派张国焘到大别山区成立了*鄂豫皖中央分局与军委会,并将徐向前提升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1931年12月;红四方面军围攻黄安县城,在长达四十三天的围城之后;终于胜利攻城破寨。

蒋介石与他的部下在“剿共”前线。红四方面军的成功,除了徐向前在军事上的卓越指挥之外,鄂豫皖特委积极开展的土地革命是苏区得以迅速扩张壮大的根本原因。一个政党、一支军队,当它取得了人民的支持,就有了取之不尽发展壮大的源泉。这种鱼水关系,国民党内比较清醒的人士并非毫无认识。

抗战时期担任陆军大学教育长的万耀煌,在1932年的时候任国民党军第13师师长,参加了对黄麻根据地的围剿,当时他应召到汉口向蒋介石述职,向蒋介石报告说:

“*是一个有理想、有主义、有一定目标的集团。共产党是统一的,政治上采苏维埃制度,军事指挥也是统一的。领导机构有中央有地方,决不是普通土匪,不能拿剿土匪的办法剿*……匪区好比一个大湖,民众就是湖水。红军是水中之鱼,在水中来去自如。我们剿匪部队是渔船,水能载舟,也能覆舟。我们一网下去虽然能捕捉到水中少数的鱼,但是仍有大多数鱼在湖中。”《万耀煌先生访问记录》万耀煌口述 沈云龙访问 台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1993年5月

第六节陌生的对手(2)

万耀煌并举出了一个公式,形象地解析红军与国民党军的力量对比:

红军:红军+地方武装民众(赤卫队)+无武装有组织

的民众+主义=总力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