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金丝鸳鸯坠 > 第29部分(第1页)

第29部分(第1页)

刘凯道:“唯戚将军、汪太爷教诲是听。小民晦冥,以致中歹人奸计。乡矿械斗,死亡数十,小民之罪恶深重,愧对义乌父老。现戚将军、汪太爷不加责咎,且温言教诲,小民虽赴汤蹈火,不能报也。小民本当投效戚将军麾下,奈何犬子玩劣,放心不下,待与拙妻商量后,再定行止。”

刘凯又道:“云山失落,实起因于贱妾、恶奴,小弟不问就里,竟疑心王大哥所盗,愚钝之至。王哥豪爽之士,胸襟开阔,当不至记小弟之仇。小弟借太爷宝地,给王大哥负荆请罪了。”跪下叩头。

王大刀单腿跪地,扶起刘凯,哈哈大笑道:“爽快,爽快!不要折杀小弟了。其实也怪不得刘兄,若非小弟胡言乱语,也不会招至刘兄见疑,刘兄何罪之有?此番多亏戚将军、汪太爷明察秋毫,拨开迷云,逮获元凶,方才化解纠纷,所谓‘不打不相交’,如今结识刘兄,平生之幸也。小弟主意已定,将带领部分矿工从军抗倭,追随戚将军阵前杀敌,余下弟兄还望刘兄多多关照。”

戚继光笑道:“大敌当前,五尺男儿理当杀敌建功。”

在云山盗窃案中,钱思玉建功最著,戚继光、汪道昆待以上宾之礼,开口必称“先生”,自是不须说的。

王大刀因此解除嫌疑,打心眼里感激钱思玉,说道:“若非钱先生侦破此案,在下要受不白之冤了。”

刘凯见自己的西馆塾师,竟是戚将军的幕宾,既尊敬之极,又惊讶之极。他在王大刀走后,对钱思玉道:“不知先生是戚将军贵宾,在敝宅多有简慢,还望恕罪。”

钱思玉笑道:“贵东说哪里话来,小生在府上多有打扰,承蒙关照。说来是一个‘缘’字,不造次贵府,不认识贵东,也不会收令郎为徒。令郎天生练武根骨,他日定是一员猛将,小生必将己之所能,倾囊授之。”

刘凯道:“使不得。戚将军左右一日不可无先生,在下怎敢作非分之想?”

钱思玉道:“当前倭寇猖獗,蹂躏东南,百姓日苦,戚将军乃抗倭良将,壮志凌云。望贵东能弃农从戎,辅佐戚将军,完成平倭之业,将名垂千古。如是,令郎则可随行军营,受父教于晨昏,修文武于日常,岂非两全齐美?贵东思之。”

刘凯道:“先生教导,顿开茅塞,在下敢不从之;容回去略作安排,即领犬子投效戚将军辕门。”说罢告辞。

戚继光排解了矿工与乡民的纠纷后,在汪道昆、钱思玉的协助下,为平倭寇,招募兵勇,王大刀、刘凯由仇敌变为知己,率先从军。矿工、乡民在他们的带动下,踊跃至衙前报名,凡一月,多达八千人。

戚继光在义乌日久,恐倭寇来犯,即率官兵、新勇,回师台州城北驻地,汪道昆与乡绅、百姓送至东门外十里长亭。

汪道昆道:“此次义乌宁息纠纷,全仗戚将军虎威及钱先生智谋,卑职并义乌百姓感自肺腑。怎赖军务倥偬,不便挽留,望戚将军、钱先生功成之日再来义乌一游。”

戚继光道:“日后打扰汪大人之处多矣。当前官兵闇弱,而义乌民丁强悍,下官他日将再至义乌,招募兵勇,还望汪大人输子民于军前,则国家甚幸。”

汪道昆道:“为平倭寇,理当效力。”其后戚继光又两次至义乌募兵,很得汪道昆之助,这是后话。

且说钱思玉随戚继光至浙东,参赞军机,操练官兵,催办粮草,无不极尽心力,深受上下爱戴。戚继光屡欲授钱思玉以军职,他总是付之一笑,曾道:“将军尝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将军一代名将,肩负平倭大任,小生碌碌无为,知遇将军于义乌,承将军错爱,待为上宾,实已荣幸之至!小生非为名利而来,能为将军奔走,效犬马之力,他日殄灭倭寇,息平海波,足矣!更有何求!”

戚继光赞叹道:“真国士也!吾不能及。”由是愈加礼敬。

钱思玉公务之余,从未间断教授冲儿;冲儿益发刻苦,文修武练,显见上进。刘凯道:“先生对我父子有大恩,虽为之死,不为过也。”

王大刀豪爽而口快无心,陆方偏激而固执己见;二人时常争论不绝,都乐意请钱思玉为之断;钱思玉剖断诸事,晓之以理,均能使人心悦诚服,二人尤其敬仰。

嘉靖四十年台州大捷后,钱思玉自金华督粮归营,随即交割清楚,当夜不辞而别,留下那一纸素笺。

两年来,戚继光始终不能明白钱思玉离他而去的缘由。烛光下,此刻戚继光又拿起那张素笺,思道:那“将有所图”是何含义?钱先生要“得手”什么?何时“再至”?

蜡烛已换过两支,呼啸的寒风吹起了帐帘的一角,晨曦透进了军帐,又是一个不眠之夜!戚继光吹灭了烛火,立起身来,伸了一个懒腰,揉了揉眼睛,走出大帐,遥望同安城,叹道:“同安何日可下?钱先生要在也可以为我分忧。”又自语道“文秉才也该回来了。”

亲兵送来早饭,戚继光正待进帐就餐,中军官来报:“文秉才已回军营,听候传见。”

须臾,文秉才进中军大帐,向戚继光禀告了追踪乌南国,路遇廖展雄、胡宜秋,大闹徐公公府,千秋关救岳平,双姑岭结亲诸事;只是洞宫山艳遇二胡一节,羞于言及,略去未说。

戚继光听后,大喜道:“我已有破敌之策了。”又道:“快请岳少侠、何氏姐妹进帐。”

岳平等进帐参见毕,戚继光邀坐,上下打量片刻,爽然笑道:“当真是天生的两对。”

听此言,文秉才因年纪稍长,且见过世面,故举止大方,神情自然。岳平却因年纪尚小,生在山里,又是初出远门,从未见过这样的大官,虽然戚继光温言说笑,蔼然可亲,但三军主将,不怒而威,是以心神浮躁不安,很是拘束。何氏姐妹曾经占山为王,虽见过场面,但说到儿女私事,自显女孩子家羞态,顿时粉脸飞霞,低下头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