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金丝鸳鸯坠 > 第22部分(第1页)

第22部分(第1页)

魏飞道:“说话的那位是沐王府的刘果安参将,曾同我有一面之缘,另几位我却不认识,大概是与刘参将同列,为沐王府的八大家将。”

胡宜秋道:“小妹请教魏师兄,那沐家封为国公,却为何倒称‘王府’?”

魏飞道:“那沐家本朝第一代先祖沐英,是太祖洪武皇帝的义子,平定云南后,受封世袭黔国公。因他功大,殁后追封黔宁王,故其府第称为沐王府。但那追封的黔宁王是不能世袭的,是以子孙承袭的只是黔国公。就像徐达一样,生前受封魏国公,殁后追封为中山王,而子孙承袭的只能是魏国公。”

二人说话间,廖展雄已替沐王府的八大家将解了穴道。刘果安上前施礼道:“多亏魏老爷子来了,否则我兄弟八人还不知要躺到什么时候呢。”又道:“廖大侠、胡女侠侠骨义胆,在下早有耳闻,适才鲁莽,特此谢罪。”

廖、胡二人还礼道:“在下兄妹不问就理,冒犯虎威,在此负荆,还望海涵。”

为建文财宝而争斗的三拨人既已相认,大家便席地而坐,各叙情由。

第十章 同门相争(下)

魏飞道:“谨防隔墙有耳,海林、梦龙,你们去四处看看。”沐王府有四名家将也随石、许二人去了。

魏飞又道:“廖师弟、胡姑娘何以得知藏宝之所?”廖展雄遂将破金蟾阵、救王松波及寻宝助平倭军饷诸事说了。

魏飞笑道:“廖师弟得了王公的藏宝图,老哥哥却得了许公的藏宝图。老哥哥要与你共分财宝了。”

原来魏飞家住云南宜良。只因云南二百多天不雨,地里粮食颗粒无收,百姓只得离乡背井,外了逃荒。虽然沐国公慈善放赈,但只有较大的城镇设有赈棚,四方灾民趋而往之,有的未到放赈之处,便已饿死道旁。魏飞目睹此景,为救灾民也曾东奔西走,找江湖朋友借贷筹款,然而杯水车薪,终是无大补益。

那许梦龙系建文皇帝近身护卫许涣之的后代,从小喜舞刀棍,他听说魏飞是当今武林屈指可数的高手,欲投之门下,却被拒绝。最近他打听得魏飞到处筹款济民,于是带着那张祖传的藏宝图,前往宜良,再次求见。他向魏飞说道:“弟子听说你老人家正在筹款济民,是以特来奉献建文藏宝图。时历一百六十年,建文皇帝及其子孙音信全无,何处觅之?建文财宝与其埋在地下,倒不如挖出来救济万民。”又道:“再次请你老人家收弟子为徒,恳求恩准。”魏飞久居云南,当然听过关于建文财宝的传闻,现下见这年轻人能通达大义,救民饥馑,而且思路开拓,不墨守陈规,遂欣然收他为徒。

许梦龙的这张藏宝图与王松波的藏宝图本无二样,但因曾经受湿,被虫蛀蚀了许多斑点,最关键的‘伽蓝百五’四字,被蛀得一丝儿不剩。师徒三人依据这张斑蚀点点的藏宝图,找到了龙泉寺通灵佛塔,然而财宝究竟埋在哪里,不得而知。他们已来了几天,也试着在参天古松下挖了几个坑,却是一无所获。

日间师徒三人又去龙泉寺,在通灵佛塔旁遇到了廖展雄、胡宜秋。魏飞观他二人身怀武功,行迹有异,又操着一口下江官话,暗思道:他们来云南作甚?于是暗中跟踪,发现他们出寺后在铁匠铺门前转了一趟,便恍然大悟:也是来寻财宝的!因此师徒三人天一侧黑就躲于古松之上,观察动静。

刘果安等八大家将则是奉命来寻宝的。沐国公历代清廉,府内财力有限,这次放赈虽只是稀粥,却已空库倾囊。年关将近,离来年午收尚有五个月,就是这稀粥也将放不下去,而云南布政使司又来王府报告朝廷催征平倭军饷,何以为之?

一天,沐王府内的老管家与家人们谈论掌故,讲到当年第二代沐国公回绝建文皇帝之事,眉飞色舞,家人们也哄堂大笑。沐国公因无钱放赈,愁思百结,在府内踱步,正好走来,喝问道:“何事大声喧笑?”管家以实禀告,是以沐国公联想到建文财宝。建文皇帝最初出家云南龙泉寺,接着隐于狮子山,以后失踪去向不明;但世人只知狮子山,而不知龙泉寺,沐国公当然是知道龙泉寺的,于是派遣八大家将前去寻宝。

八大家将武功虽参差有别,但在云南却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其中以刘果安名声最大。为了避人耳目,八人乔装而来,在龙泉寺一带寻查财宝下落。日间廖、胡二人的行动,有两个家将看在眼里,回去一说,刘果安便决定夜来守株待兔。他们等到廖展雄提了一箱财宝出坑,即显形动手。

刘果安叙说已毕,魏飞道:“廖师弟、胡姑娘,眼下建文财宝业已寻到,当不是一个小数字,二位看如何处置为好?”

廖、胡二人齐道:“请魏师兄、刘将爷拿个主意。”

魏飞道:“倭寇蹂躏于浙闽,而天灾降临于云南,戚将军平倭需款,沐国公放赈缺钱,两下里均须解燃眉之急。以老哥哥愚见,将建文财宝平分为二,军饷、赈款各取一份,未知诸位意下如何?”

廖展雄道:“魏师兄言之有理。”

刘果安也道:“魏老爷子此法甚妙!”众人皆以为然。

既已谈妥,众人一齐动手,一瞬间即将余下的三个箱取出,又填好了两个坑。魏飞道:“且先打开箱子,看看是何财宝。”

四只铜箱已然打开,顿时金光闪耀,星月暗色,竟是一色十两头的金元宝,数一数,每箱五百只。

胡宜秋道:“一箱五千两黄金,四箱便是二万两,按市价一两黄金兑换六十两银子,一共折银一百二十万两,委实是个不小的数字。只是我却不解,当初建文皇帝内宫奇珍异宝价值连城者甚多,为何一件不带,则偏偏带这些沉重的黄金?”

刘果安道:“听说建文皇帝出走时,将内宫珠宝都埋藏在南京的一个秘密所在。你想,当时建文皇帝蒙难在外,自然是隐踪潜形,若用内宫珠宝易物,岂非暴露形迹?其时永乐皇帝正遣人四处缉拿,建文皇帝焉能幸免?若是黄金,用起来方便,也不会招惹怀疑。这只是在下揣度而已。”

胡宜秋道:“刘将爷推测委实在理。”

刘果安道:“如今挖出这二万两黄金,非一二人能随身携带,依在下之见,不若将黄金先运至沐王府,而后计议如何送至福建军前。再者,诸位大侠义薄云天,当请移步沐王府一叙,以释国公爷仰慕之情。”说得至情至理,不容推辞,魏飞、廖展雄等当即应允。正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