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从亿万到零 > 第5部分(第1页)

第5部分(第1页)

和田一夫认为,赊帐制与标高价,这一对孪生怪胎像两条绳索,束缚着热海的商业发展,最终窒息了整个热海的经济。

热海自古就是这么做生意的。商家和顾客都习以为常,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和田一夫毕竟是大学商科的肆业生,看问题的目光与他人不同,他认为很不正常。虽然,杂货店也可在供应商那里获得赊帐的便利,可所有的环节就像一个连环套,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其他环节也会被拖累。

且不论经营不善,若遇到天灾人祸呢?

和田一夫把他的想法讲予母亲听。母亲说:“我们做这么多年生意,才拉到五家大客户,三家旅馆、两家酒馆,你不知道我费了多少口舌!若取消赊帐,他们就会取消我们配货”

“可是,赊帐而不做现金生意,资金周转慢,八佰伴就得不到大发展。”

“你的想法当然是好,但难行得通。”母亲说出种种理由,劝一夫三思而行。

和田一夫去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毫不通融说:“你死了这个心吧!”

他继续做父母的工作,期间,4月13日的火灾悍然而至!

大火岂止烧毁了和田家的财产,连大笔的赊帐也烧毁了。八佰伴的五家大客户就有三家遭劫难,旅馆酒馆与八佰伴一道化成废墟。业主破产,所欠的赊款,要么是偿还遥遥无期,要么还有可能成为死帐。其中有一家是八佰伴最大的客户,赊帐也最多,业主自己还被烧伤,一家人正为高昂的医治费发愁。

另两家未遭劫难的大客户也好不到哪里去。大火烧毁了热海城区的半数旅馆,致使游客望而却步,旅游旺季比淡季的游客还稀疏。因此,火灾这一年,热海市的商家普遍陷于连环债的泥淖里。

大灾年八佰伴被客户赊欠的款额,最后还有400万日元无法收回,只能作为坏帐处理。这对一户杂货商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当时受薪阶层平均月薪是1万日元,这等于一个人不吃不喝,白白干30多年!

如果不是赊帐制,和田家就不会蒙受这么巨大的损失。

和田一夫在这段时期没有再提革除赊帐制。他没有抱怨父母不支持他的改革建议,因为能否实行,是个未知数。当务之急是经营好仓库里的八佰伴。

但和田一夫立志改革赊帐制与标高价的愿望丝毫未泯灭。

两年过去了,日本经济一派兴旺,热海也从大火灾的废墟中立了起来。日本经济活跃,理论界也异常活跃。他们受各地政府、行业公会、研究机构的邀请,到各地巡回讲演。

1952年春,日本财经界著名理论权威仓本长治、新保民八、和冈田彻等三人联袂到热海市附近的箱根镇举办一个经营研讨会。这几位大学者有个共同之处,他们强调经商要有商业道德,商人的价值不在于赚钱多少,而是由顾客的愉快与否作为判定。若能达到和睦,就是一个成功的商人,同时也能够给商人带来相应的利益。

和田一夫通过报刊对他们的理论耳熟能详。他提议让母亲去参加研讨会,得到父亲的赞同。

这几位学者的观点,引起加津的共鸣,她一贯是这样认为,也这样实行,只是未提高到理论阶段。

参加研讨会的还有各地的商家,加津在会上得到一条信息:有一位住在郡山市的商人,在他开设的名叫“红丸”的商店,实行现金交易的经营方式。店主不做配货生意,不赊帐,由于所有的商品都廉价出售,结果生意兴隆。

加津如获至宝踏上归程。

回到家,加津兴奋地对丈夫和一夫说:“人家完全是现金交易,不搞赊帐来吸引顾客,不过样样商品都像大减价般地卖给顾客,顾客得到实惠,店主也由此获利比卖高价还多。这真是值得我们参考呀,如果我们早实行,遇到火灾,也不至于被人欠下几百万巨款,到现在还收不回来。”

和田一夫早有改革的夙愿,现在母亲主动提出,一夫马上表示赞成。

父亲良平却神色凝重。他在想,虽然赊帐的老行规,害得和田家陷入财务困境,可这样大的改革在热海还没有人开过先例。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八佰伴敢冒天下之大不题,不顾全市商家的利益,破除祖宗传下的行规,就可能招致全市商家的联合抵制,甚至大围剿!以小小的家庭小店,火灾后尚未恢复元气的八佰伴,根本无法抵御这么强大的对手。八佰伴将不堪一击,唯有关门这条路。

和田良平是一家之长,又是一店之主,他只能慎之又慎。他说:“不管你们怎样说,八佰伴绝不做出头鸟!”

现在的和田良平,不再是当初唯唯诺诺的入赘女婿。

他的话,如一盆冷水浇到母子两人头上。任凭母子俩磨烂嘴皮,良平仍是竭力反对。加津与一夫合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若要父亲亲自去一趟郡山市,看看红丸是如何经营的,生意是何等兴旺,他一定会回心转意。

父亲仍是固执己见,对实地考察的建议置之不理。他的理由是:“我不是不相信红丸的老板做现金交易,不搞赊帐制,可郡山的情况跟热海不同!”

加津说:“就算不要你去考察,去旅游一趟也是可以的。我们在热海,天天看别人来旅游,我们也该出去走走呀。”

良平到底经不住妻子与儿子的软磨烂缠,说道:“好吧,就去郡山旅游。”

加津和良平到达郡山那天,正下着大雨。两人没有急着进店,站在大街的对面,隔着雨帘看着红丸商店门口。大而阻不断顾客的来来往往,从店里出来的人,每个人都带着一股愉悦的表情。

他们带着惊讶之情走进红丸商店,里面熙熙攘攘,密不透风。但一切有条不紊,忙而不乱,两部收银机叮叮当当响个不停。夫妻俩湖览商品的价格,廉价得让人吃惊。郡山的物价低于热海,但最主要的是店主奉行廉价出售的经营方针。商品价格这么优惠,大部分顾客当然不会图赊帐之便,而放弃这里的廉价商品。店主薄利多销,就从两部收银机的运作,足以证明商店的进项不薄。

他们拜会了红丸的老板,受到热情的款待。红丸老板毫无保留把现款廉价的经营经验和盘托出,并表示,如果八佰伴也打算实行现款交易,他一定亲自上门帮忙,他希望整个日本的零售业都换除陈规,采取西方的先进经营方式。

红丸老板的公心,令加津和良平感动至深。

从郡山市实地考察回来,和田良平常陷于沉思之中。一晃两个月过去,和田良平在八佰伴商店股份有限公司会议上宣布:“从来,热海市就是做赊帐生意的,我们这样做,也许真的是跟传统对立也说不定。也许,别的同行会联合起来反对我们。但是,现实的形势逼得只好这样改变。放长眼光来看,今天我们即使不改变,也终有一天要改变的。八佰伴是热海市民支持才建立起来的,在八佰伴做事的人,他们的孩子,是靠热海市民的帮助才平安成长的。只要现款买卖可以使物价降到最便宜的水平,对大家有好处,我们就大胆放心去做。即使失败,也败得问心无愧。况且凭一番善意去做,根本不该有失败的可能。”

八佰伴开始局部试行现款交易,逐步降低售价。

在祖屋原址,和田家建起了新住宅,并开始多方筹资建设新店。

1955年11月1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