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安东尼奥·萨马兰奇 > 第24部分(第1页)

第24部分(第1页)

全体人员齐心协力,积极活动。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里,他们利用每次召开会议、举行体育比赛或表演的机会接触国际奥委会成员,平均每位国际奥委会成员与这个公关委员会成员有过7次接触。共有72位国际奥委会成员访问过巴塞罗那,仅巴德斯一人就曾在自己的家里宴请国际奥委会委员69次。公关委员会成员一共跑了56个国家,有时甚至在国际奥委会成员家里拜访,真可谓把工作做到了家。整个活动费用高达3亿至3.5亿比塞塔。

成功的诀窍不在费用高,而在安排巧。每次宴请前,主人都详细了解客人的职业和习惯。如果客人是银行家,就邀请当地的银行家做陪;如果客人是政治家,就有外交家在场;如果客人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礼品一般是红色的,而且席间少谈政治,以免因观点不同而产生不快;最主要的是席间不谈论巴塞罗那,以免客人有“吃人家嘴短”之虑。

为了使客人能够对巴塞罗那留下深刻印象,公关委员会还专门配备了直升飞机。每次客人造访,都安排他们乘坐飞机鸟瞰巴塞罗那。这样巴城城建布局的合理性就可以一览无遗,飞尘也不至染脏客人洁白的衬衣和铮亮的皮鞋。

所有的客人都会受到市长接见,而且客人有求,市长必应。有位委员询问自己当医生的儿子可否在巴塞罗那实习,没问题;尼日利亚将军尼德费佩嗜好收集种子,于是他得到了巴塞罗那所有各种珍奇的种子;巴基斯坦的瓦吉赫·阿里家产百万,他只是认为如果不受到国王的接见就是对他的不尊重,皇室立刻满足了他的要求。客人们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对巴塞罗那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但是有一点马拉加尔注意到了,即不过多地给萨马兰奇添麻烦。萨马兰奇也从未对国际奥委会其他成员谈论巴塞罗那,并且公开表示不参加投票,以保证投票的公正性。

萨拉特不孚众望,集资和公关宣传都成绩斐然。西班牙首相冈萨雷斯、马拉加尔和萨马兰奇都对他的表现十分满意。正值佩德罗·伊瓦拉转为国际奥委会荣誉会员之际,实际上就是从国际奥委会退休,萨拉特被增选为国际奥委会成员。

1985年6月,国际奥委会第90届全体委员大会在柏林举行。虽然第25届奥运会主办城市的确定在1986年10月瑞士洛桑第91届大会上讨论决定,申办的6个城市中,除了印度新德里外,巴黎、阿姆斯特丹、希里斯班、贝尔格莱德和巴塞罗那都派出了以市长为首的代表团,他们将在国际奥委会最后投票决定第二十五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前,像运动员一样展开最后的角逐。

所有的代表团都同国际奥委会成员们一起住在柏林最豪华、消费水平最高的皇宫饭店里。他们在柏林中心举办展览会,向国际奥委会成员宣传自己城市的有利条件,轮流为委员们洗尘饯行。

各代表团都对自己的经费预算守口如瓶,唯有马拉加尔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公开向记者宣布,巴塞罗那的竞选经费高达1千万美元,令记者咋舌。

此后不久,马拉加尔又宣布向每位国际奥委会成员赠送一幅西班牙画家复制的版画《掷铁饼者》。《掷铁饼者》原是古希腊艺术家米开朗其罗为奥林匹克竞技会制作的雕塑。马拉加尔借用这件展现古代竞技者健壮体魄和搏击雄姿的艺术珍品,寓含了巴塞罗那争办奥运会的决心和信心。

赠送仪式分别在各委员所在国举行。刚刚当选执委不久的何振梁自然在受馈之列。对于此次活动,西班牙驻华使馆一反以往的矜持,主动邀请了北京几家主要新闻单位的记者。文化处号称中国通的伊玛小姐更是跑前跑后,为大使翻译,为记者讲解,忙得不亦乐乎。仪式结束后,西班牙大使又宴请了何振梁。

1986年10月17日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也许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是萨马兰奇、马拉加尔以及无数巴塞罗那人不会忘记它。这一天,在洛桑国际奥委会第91次全体委员大会上,萨马兰奇郑重宣布:第25届奥运会将于1992年7月在巴塞罗那举行。

消息传来,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立即召见马拉加尔,亲自向他表示祝贺。后来,西班牙政府成立了奥运会政府代表委员会,以集中力量帮助巴塞罗那搞好奥运会筹建工作。

为了筹办工作的顺利进行,马拉加尔亲自担任了奥运会组委会主席,他切实感到,一副更重的担子已经压在了他的肩上。他已经没有时间顾及其它,筹办工作千头万绪,很多事情不得不由他亲自过问,必须把几乎全部精力都投放在这件事上。也许这就是他担任市长期间所做的唯一的大事,但它却很伟大。至于成功与否,只能任世人去评说。

马拉加尔是这次筹办的总指挥,他用5个月的时间筹建了组委会。而萨马兰奇作为国际奥委会主席,则希望在他任期内举办的奥运会一届比一届好;作为巴塞罗那的故乡人,他对这次奥运会更是寄予了一种特别的期望。他希望这届奥运会能够成为奥运历史上的一座丰碑,这将是巴塞罗那名垂青史的荣誉。所以萨马兰奇通过萨拉特和罗德斯给予巴塞罗那奥运会以特别的关心。

作为奥运会主办国,必须有一个能够容纳80000人的主会场供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之用。萨马兰奇建议马拉加尔新建一个体育场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个体育场也将是第25届奥运会的纪念物。

但是马拉加尔另有考虑。如果条件允许,能够建设一个新的大型体育场固然是件好事,但是筹办奥运会资金、时间和人力都很有限。建设一个大型体育场,将牵涉大量的人力物力,弄不好,会影响整个奥运会基本建设。马拉加尔决定将现有的蒙锥克山体育场加以扩建作为此届奥运会的主会场。

萨马兰奇对此表示异议,蒙锥克山体育场是1929年为举行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而修建的,至今已半个多世纪。虽然1936年曾进行过翻修,但毕竟已年代太久,况且当初的设计容量仅为35000人,离80000人的要求相距甚远。

马拉加尔召集以奥里奥尔·博伊加斯为首的工程设计人员进行研究,寻找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最后决定将原有的观众看台彻底拆除,仅保持体育场的四壁,同时把原有的中央场向下挖11米,重新安排观众席的座位,缩小座位之间的距离。这样作的结果是,虽然比赛场地小了些,跑道短了些,但观众的容纳量却增加了,由原来的35000人增加至65000人。

这座体育场1989年曾用来举行第5届世界杯田径赛。不巧在举行开幕式时,倾盆大雨从天而降,主席台顶面严重漏雨,宾客哗然。虽然这是个意外事件,但却暴露了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

萨马兰奇本来就对将蒙锥克山体育场作为主会场感到不满意,这次漏雨事件使他疑虑更增。

萨马兰奇再次要求修建一个体育场,可马拉加尔表示心有余而力不足,况且时间显然已经不允许再对主会场做什么新的打算。

萨马兰奇不禁忿然。不久,他在视察巴塞罗那奥运会基建工程时,公开对记者表示了他的不满,新闻界为之震动,纷纷对萨马兰奇的态度予以披露。

但是马拉加尔已经无暇顾及主会场的问题了,他还得考虑奥运村的选址问题。从地理角度讲,奥运村建立在普埃夫洛·努埃沃区最合适。普埃夫洛·努埃沃区濒临地中海,离海边只有2公里,同时距离市中心也只有2公里,交通方便,空气宜人。

从城建角度讲,这里原是老工业区,大部分是小型纺织业工厂,西班牙近代工业的第一座纺织工厂就建在那里。这个区的厂房陈旧,烟囱林立,空气混浊,是巴塞罗那一个亟待改建的地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