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牛津西方哲学史 > 第7部分(第1页)

第7部分(第1页)

与其他天体运动及其速度的原因是什么(Phd97b…99a)。

根据《申辩篇》和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或许由于苏格拉底对阿那克萨戈拉不再抱有幻想的缘故,他放弃了科学研究,转而关注主导他后半生的那些问题。根据柏拉图和色诺芬的说法,使苏格拉底改变兴趣的另一因素是一道神谕,即一位神迷心窍的女祭司在德尔斐神庙以阿波罗的名义发出的那道神谕(Delphioracle)。当问及雅典有没有任何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时,这位女祭司给了否定的回答。苏格拉底宣称自己对此反应感到困惑不解,于是开始询问自认为拥有各种智慧的不同阶层人士。他很快发现,政客与诗人没有任何真正的专长,具有一技之长的工匠不懂装懂,假装拥有自己实际没有的普遍智慧。因此,苏格拉底得出结论说,这一神谕之所以正确,是因为他自己认识到自己的智慧毫无价值(23b)。

正是在道德问题上,追寻真知和揭示伪装至为重要。因为,在苏格拉底心目中,德性与道德认识是同一回事:全然不知做什么事最好的人,就会做出不好之事,一切错误行为都是无知的结果。这使得指控苏格拉底败坏青年人道德的罪名显得更加荒诞不经。任何人显然都愿意与好人生活在一起,而不愿意同坏人生活在一起,因为后者会给他带来危害。因此之故,苏格拉底不会有意败坏年轻人的道德;假如他无意中这么做了,那他理应受到教育而非遭到起诉(26a)。

正文 苏格拉底本人的哲学(2)

福哇手机 更新时间:2010…11…2 7:57:36 本章字数:971

在《申辩篇》里,苏格拉底不认为自己拥有足以使人避免犯错的智慧。恰恰相反,他说自己所依赖的是内心的神性呼唤,假如他处在犯错的边沿,这会阻止他向前跨出错误的一步(41d)。他与异教徒毫不相干,他一生对神性使命恪尽职守,竭力揭露德尔斐神谕所引发的虚假智慧。对神的真正背叛是因为怕死而失职。假如有人告诉他只要放弃哲学研究便可获得自由的话,苏格拉底就会做出这样的回答:“雅典人啊,我尊重和热爱你们;我宁愿违背神灵,也不会违背你们。只要我活着且有精力,我永远不会停止哲学实践和哲学教育”(29d)。

柏拉图的早期对话将苏格拉底描述成一位矢志贯彻自己哲学使命的人。尤为突出的是,对话标题以自称了解某一专业或用来表现某一德性的人物命名:譬如,专论诗歌的《伊安篇》以一位获奖的吟诵诗人(荷马史诗的朗诵者)命名;专论勇敢的《拉凯斯篇》以一位闻名遐迩的将军命名;专论激情、节制和友爱的《卡尔米德篇》和《吕西斯篇》,分别以贵族圈子中令人倾慕的两位杰出青年命名。在每篇早期对话里,苏格拉底都试图对讨论题目进行科学说明或界定,他通过诘问表明有名有姓的主角不能提供任何科学的说明或定义。所有对话均以显而易见的探询失败而告终,这便确认了《申辩篇》中所得出的结论:认为最有可能拥有关于特定议题智慧的那些人,在盘问之下都未能将那种智慧展示出来。

对定义的探寻在不同对话中具有不同目的:《理想国》第一卷里对正义进行界定,旨在确定正义是否有益于正义的拥有者;《欧绪弗洛篇》里对虔敬的界定,旨在解决特别难解的良知问题。然而,亚里士多德正确指出,对定义的探寻是苏格拉底式的诘问方法的一个显著特征。这一方法有时遭到批评,因为涉及错误的要求,即:我们除非能给正义和虔敬下一严密的定义,不然的话,我们就无法知道某一特定行动是否正义或虔敬。这一要求不符合苏格拉底在诘问过程中的常规做法,他通过诘问旨在寻求共识:特定行动(譬如将一把借来的刀子还给一位疯子或在战役中实施战略撤退等)是否表明正义与勇敢这样的特定德性。苏格拉底的方法仅仅涉及比较弱性的要求:除非我们对一德性有一普遍性定义,否则我们就不能说(1)德性普遍地具有一特定属性,诸如可教或有益;(2)也不能裁定左右为难的案例,诸如儿子起诉处死一位谋杀罪犯的父亲是否属于虔敬之举等等。

正文 苏格拉底本人的哲学(3)

福哇手机 更新时间:2010…11…2 7:57:38 本章字数:1086

亚里士多德强调指出,苏格拉底方法的另一特征就是使用归纳论证,事实上这会设定如下前提:我们在缺乏普遍性定义时,仍然能够确定个别情况的真相。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并不认为有一滴水不漏的技艺(techne)的定义;但是,为了得出关于技艺本性的基本真相,他一再思考种种特定技艺。于是,在《理想国》第一卷里,他想表明对优秀工匠的检验并不在于是否有能耐赚取许多钱财,而在于是否有益于完善技艺施予的对象:优秀的医生能使患者康复痊愈,优秀的船长能够安全导航,优秀的盖房人能够建造出好房子,等等。这些人赚取多少钱财与他们技艺的优秀与否毫无关联,那只是告诉我们他们如何有效地利用不同技艺进行赚钱而已(Rep1346a…e)。

亚里士多德指出,苏格拉底方法中有两个程序彼此密切相关。从特殊例证中归纳出一般真相是对发展普遍性定义做出的一项贡献,尽管此项贡献在这些对话中从来都不完整,也从未得出一个没有异议的定义。在一种德性的普遍性定义缺场时,基本真相便可用来协助处理左右为难的实际案例,或者用来评价有关德性属性的初步假设。于是,在《理想国》里,归纳法用来表明一位优秀的统治者是一位有益于自己臣民的人,因此,正义并非(诚如这部对话中的人物之一所认为的那样)单指任何有利于当权者的东西。

在讨论德性的早期对话里,虽然苏格拉底自称自己无知,但依然提出一些有关知识和德性的论点。在本书后面关于认识论和伦理学的章节里,我们将对这些论点进行较为详细的探讨。目前,我们需要关注的是聚集在“德性是否可教”这一疑问上的相关问题。因为,如果德性是认识,那么,它肯定是可教的;然而,难以确定谁是成功的德性教师。

不管怎样,当时的雅典不乏这类自称具有相关专长之人,那些智者就属此类。在柏拉图写作生涯的早期结束阶段与中期开始阶段之间,我们发现有一系列对话是以重要智者希庇亚、高尔吉亚和普罗泰戈拉的名字命名的,这些对话讨论的是德性可教的问题,揭露的是智者伪装掌握德性可教之秘诀的种种做法。就德性是一种可习技艺的观点,《小希庇亚篇》(HippiasMinor)阐述了其难度所在。一位因为无知而出岔的工匠,不如一位有意犯错的工匠;如此说来,德性若是技艺的话,那么,有意犯罪的人就比因无知而犯罪的人更有德性了(376b)。《高尔吉亚篇》争论说,修辞术作为智者箭囊中的主要利器,是不能制造出真正德性的。《普罗泰戈拉篇》似乎提出这样的建议——无论是严肃的还是讽刺性的——德性委实可以教授,因为德性是计算个人行动结果中快感与痛感之比例大小的艺术。

正文 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1)

福哇手机 更新时间:2010…11…2 7:57:43 本章字数:1002

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

无论这是否是苏格拉底对德性可教的最后说法,读过这些对话的人很快就会发现,《美诺篇》与《斐多篇》给出了截然不同的答案。在苏格拉底看来,德性与关于善恶的知识同一,在现世生活中是不能被教授的:德性只能通过回忆另一个更好的世界得以恢复。这里表述的并非是关于德性的特定论点,而是关于知识的基本论点。《美诺篇》里有这样一种说法:一个出身奴隶的男孩,虽然从未有人向他传授过几何学,但通过适宜的提问,可以使他回忆起重要的几何学真理(82b…86a)。《斐多篇》里有这样的争论:虽然我们经常看到大小几乎相等的东西,但我们从未见过一对大小绝对相等的东西。因此,绝对相等的观念不可能来自经验,而是得自先前的生活。绝对的善与绝对的美等观念也是如此(74b…75b)。

因此,《美诺篇》与《斐多篇》提出两种学说——理念论和回忆说(thethesisofrecollection)。学者普遍认为,这两种学说属于柏拉图自己,而非历史上的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指出,这两个学说导致了“分离”,即苏格拉底所寻求的普遍定义与我们日常世界经验实体之间的分离。

在《斐多篇》里,柏拉图描述了苏格拉底狱中生活的最后日子。苏格拉底的朋友克里托(Crito)(有一篇对话以他命名)未能说服对方采纳越狱出逃的计划。苏格拉底拒绝接受这一建议,说他自己非常感激雅典法律,在这些法律的保护下他出生、成长和怡然自得地生活,他现在不能违背公约,逃之夭夭(51d…54c)。从德罗斯圣岛驶来的那条船标志着执行宗教判决的最后时刻,苏格拉底视死如归,借此机会向前来探狱的朋友高谈阔论灵魂不朽。在这场讨论行将结束时,苏格拉底讲述了一系列神话故事,描述了灵魂复活之后在冥界的旅行情况。

克里托问苏格拉底对他的葬礼有何吩咐;苏格拉底告诉他所埋葬的只是肉体,而非灵魂,灵魂将去享受极乐世界的各种欢愉。洗过最后一次澡后,苏格拉底向他的家人道别,在同狱卒谈笑之时,接过那杯毒芹,一饮而尽。他的四肢逐渐失去知觉,但他自己镇静自若(这是药物也难达到的程度)。就像他在世时说过的许多话一样,他最后的这句话也令人费解:“克里托,我欠埃斯库拉匹斯(Aesculapius)'主司伤愈之神'一只公鸡。请切记还债。”我们会再次问自己:他所说的话是实有所指呢,还是以此作为独特的讽刺形式呢?

正文 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2)

福哇手机 更新时间:2010…11…2 7:57:48 本章字数:1242

或许并非出于巧合,柏拉图在同一篇对话里记录了苏格拉底死前的最后日子,并且首次介绍了他自己独具特色的理念论。在见证了苏格拉底的死亡之后,我们还见证了他个人哲学的终止,不过,从此之后,他的哲学却在柏拉图主义那更富形而上学和神秘色彩的形式中得以轮回。

苏格拉底辞世时,柏拉图年近30,已经从师习业8载。作为雅典贵族家庭的成员,柏拉图正值青壮之年,如同他的两个兄弟格劳孔(Glaucon)和阿德曼图(Adeimantus)一样,48也参加过伯罗奔尼撒战争。他的两位叔辈克里底亚(Critias)与卡尔米德(Charmides)均属三十僭主之列,但他本人没有参与雅典的政治生活。40岁时,柏拉图出访西西里'叙拉古',与狄翁(Dion)结识,后者是当政君主狄奥尼修一世(DionysiusI)的连襟。在访问期间,他认识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家阿尔基塔(Archytas)。返回雅典后,柏拉图建立了一个哲学社团,即雅典学园(Academy),该学园位于他家附近的一处私家林地里。此处集聚了一批思想家,在他的指导下,一起研究数学、天文、形而上学、伦理学和神秘主义。60岁时,柏拉图应狄翁的外甥、已经继位的狄奥尼修二世(DionysiusII)之邀,再次访问西西里'叙拉古'。然而,这次访问并不成功,因为狄翁与狄奥尼修二世发生了争执。第三次作为王室顾问访问西西里'叙拉古'也同样失败,于是,柏拉图不再抱有幻想,于公元前360年返回雅典。公元前347年,他在出席一家婚宴时安然去世。他终生未婚,享年约80岁。

古代的作家围绕柏拉图的生平编织了许多故事,其中可信者寥寥。假如我们想让柏拉图的传记更为丰满或有血有肉的话,我们最好阅读那些传统上被列为其著作的《信札》。尽管其中一些(而非全部)为其他作者所撰,但所含信息要比第欧根尼所撰柏拉图生平中的逸闻趣事更合情理。这些信札自称是在柏拉图最后20年里所写,主要涉及他参与叙拉古政府的事迹与企图,他试想将一种僭主政体转化为一种体现自己政治理想的政体。

传承给我们的柏拉图著作总计50万字左右。虽然柏拉图全集里的有些对话可能属于疑作,但古代归于他名下的著作均幸存至今。不过,古代后来的一些作家除了大量摘引其对话内容之外,还经常强调柏拉图在雅典学园讲课时口授传统的重要意义。

因为柏拉图选择以对话形式进行写作,而他本人又从未作为言说者出现其中,这就难以确定在对话人物提出的各种哲学论点中,到底哪些是他自己的观点。我们从他笔下的苏格拉底那里完全可以看出这一点,但若将对话中其他主要人物的学说归于他名下时,就必须谨慎而为,这些人物包括《智者篇》和《政治家篇》里来自埃利亚的陌生人,《蒂迈欧篇》里的主要对话者以及《法律篇》里来自雅典的外乡人。对话形式能让柏拉图将哲学难题悬置起来,同时又能从诘问双方的立场出发,表述自己所能想到的那些最强有力的论证(参阅D。L352)。

正文 理念论(1)

福哇手机 更新时间:2010…11…2 7:57:54 本章字数:1314

理念论

在柏拉图对话中所发现的诸多学说中,最著名的就是理念论。在中期对话里,自《欧绪弗洛篇》开始,这一理论经常是以暗示、认可或论辩的形式出现,而非直截了当地予以陈述或以规范方式得以建立。对此论最为明确的简短陈述并非来自柏拉图的对话,而是来自传统上归于他名下的《第七封信》,这封信主要是为他在西西里'叙拉古'的活动辩护。这封信的可靠性在现代经常遭到质疑。不过,拒绝相信柏拉图写给叙拉古人的第七封信,就如同拒绝相信保罗写给科林斯人的第二封信(在几方面相似)一样,迄今依然找不到更具有说服力的根据。对此信质疑也当然找不出充分的风格学理由。如果此信不可信,那它就是研究柏拉图的第二手文献中对理念论所做出的最为清晰和最具权威性的陈述之一。这便为阐释此论提供了有用的发端。

这封信对柏拉图经常思考的这一根本理论做出如下陈述:

我们要通过知识来了解每一存在的事物,就必须通过三样东西:其一是名称,其二是界定,其三是形象。知识本身是第四样东西。我们还得加上第五样东西,那就是可认识的和真正实在的东西。要想弄清这一点,就得思考下列事例,并将其视为一切事物的典型代表。有一样东西我们称之为圆;它有一个我们刚才所用的名称。对圆的界定由名词和动词组成。我们可以这样界定所有圆形的、圆周形的或圆之类的东西,即:“从周边每一端点到中心都等距的那个图形”。第三样东西是我们可以画出来或擦抹掉、旋转出或清除掉的形象。这些形象所象征的这个圆本身,并不发生任何变化,而是一样不同的东西。第四样东西是我们关于这些问题的知识、理解和真正的意见,这些问题以集体的方式存在于我们的灵魂中,而非存在于声音或形体中,因此显然有别于那个圆自体,也有别于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三样东西。在所有这几样东西中,理解与第五样东西在亲缘性和相似性方面最为接近,而其他几样东西则与第五样东西距离较远。同一学说既适用于圆的,也适用于直的,同时也适用于颜色、善、美和正义的;既适用于自然对象,也适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