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无赖男穿越成铁血将军:铁器时代 > 第42部分(第1页)

第42部分(第1页)

“等等,混江龙上只有一部,你让我怎么用啊,至少要两部!”刘子光乘胜追击。

“整个明国疆域内也没有几部,目前是凑不齐两部了,这样吧,您先拿去一部,我们把古画带走,让国内再生产一部给您送到家里,如何?”文隽说。

“那不行!你们赖账怎么办,这样吧,也别拆来拆去的麻烦了,我把混江龙带走得了,然后你们再拿另一部无线电来换,这样比较靠谱。”

“不可!”没等文隽作答,一直沉默的赵靖说话了,要了混江龙等于要他的命,身为船长把船给卖了,那是够丢人的。

“那算了,当我没说,送客!”刘子光再次要求终止谈判,这可是谈判的杀手锏。

本想拂袖而去的文隽还是保持住了良好的修养,说:“刘将军,海军的事文某当不得家,别说这么绝密的潜艇,就是一艘普通的舢板,也不能说送人就送人啊,再说了,潜艇给了将军,那我们怎么带着画逃脱贵国东厂和锦衣卫的追查,送出海外啊?将军还是要点别的吧,比如银子什么的。”

本来要混江龙就是虚张声势,既然人家有难处就顺坡下驴吧,彭静蓉也在一边插嘴“你要了人家的船,让他们怎么回家啊,还是随便收点银子算了。”

“也只好这样了,刚才你说过要出五十万两的,现在对折就是二十五万两,加上打捞你们潜艇的费用,一共是三十万两,还算公道吧。”刘子光说。

公道个屁!打捞潜艇时候沉江的六千石粮食也就是价值不到一万两银子,现在翻了五倍。不过文隽不想再和无赖纠缠下去了,“公道!那就这样,一部千里传音器外加三十万两银子,成交!”他的脸色已经有些铁青,这样憋气的谈判可能从没经历过。

“成交!”刘子光起身和文隽握手。“有涵养。”“够无耻。”两个人分别在心里夸奖着对方。

由于怕水手们破坏无线电,刘子光带着艾迪生亲自监视无线电的拆卸工作,虽然刘子光不懂技术,但是他记忆力惊人,过目不忘,看过以后能把混江龙的大概尺寸画出来,艾迪生就更厉害了,能看出潜艇的原理和操作方式,回头仿造出来一艘同样的潜艇不是什么难事。

这艘潜艇采用的是小型蒸汽机和电池组共用的驱动方式,水面航行的时候用蒸汽机,烧燃烧值高的南洋精火油,清洁无残渣,水下航行用电池组。

无线电拆下来了,混江龙的电机也修理好了,蓄水仓的大窟窿也补上了,《写生珍禽图》交给文隽仔细验看之后,价值三十万两银子的银票和金币交割以后,双方握手而别,气氛友好而真诚。

文隽站在混江龙指挥塔上和刘子光客气了一句“后会有期”之后钻进潜艇,咣当一声盖上了艇盖,混江龙打开蓄水阀,缓慢沉入江中,达到一个深度之后,悬浮在江水里,升起潜望镜,开动电机,向着上海方向驶去。

“文大哥,咱们这样做,会不会被朝廷责罚?”海军少校问御林军中校。

“不会的,上个月和台湾郑家的武装冲突中,已经有一台千里传音器被敌人缴获了,这东西想禁是禁不住的,晚卖不如早卖,还能卖个好价钱,朝廷本来预算的最后底线是二百万两银子,咱们花了三十万两和一台成本三百两银子的小型船用千里传音器就把国宝换回来了,你说值不值?你说朝廷是会表彰还是责罚我们?”文隽矜持地脸上有一丝笑意,“论谈判,他还嫩了点。”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3…3 宋应星(1)

明轮船朝着扬州方向开进,艾迪生躲在舱里研究无线电去了,刘子光和彭静蓉清点着银票和金币,户部的欠款是一百万两,小皇帝给的经费是五十万两,抢劫小乱和洗劫兵部官员家的银子扣掉送给朱由校和各项花销,还有十八万两。再加上刚才出售赃物的三十万两,总共是一百九十八万两。其中属于刘子光的就有一百五十六万两,这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刘子光一遍一遍的清点着银票,心里盘算着怎么消费,彭静蓉忧心忡忡地说:“刚才打捞混江龙闹出那么大动静,东厂用不了多久就能发现旅宋和咱们接触过,文隽他们如果被拦住就麻烦了,人赃并获,到时候咱们也会被追查出来的。”

“虽然东厂无孔不入,但是情报的分析能力很弱,潜艇上又没写着大宋海军的字样,等他们弄清楚怎么回事,恐怕文隽已经带着画到了大海上了,咱们也回到利国了,虽然东厂抓人不需要任何证据,那可只限于京城和一些受朝廷控制的省城,到了咱们自己的地盘,他们再想动手可就要掂量掂量了。”

“是啊,朝廷这些年吏治*,政令不通,去年几个东厂番子在苏州拿人的时候居然被织造府的工人打死了,再也不会有正德年间那样缇骑四处,天下骚动的场面了,尤其是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豪强,才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呢。”

顺风顺水,一路来到了洪泽湖,看着烟波浩淼的湖面和星星点点的白帆,不免想起了湖岸边美味的小鱼锅塌,还有美丽的渔家女孩曾橙,还有尚未谋面的仗势欺人烧了人家房子的马文才马少爷。对了,还得找马文才讨一个公道呢,现在时机到了。

到驾驶台给船长交待了一句,路过曾家母女住的渔村的时候稍事停留,上岸探望一下故人。

一行人上岸一问,渔村里的人说曾家母女惧怕马家再来骚扰,已经搬到洪泽县去了。刘子光略感失望,在心里默默祝福这对可怜的母女能从此过上安稳平和的日子。既然来了也不能无功而返,从随卫里挑了十个人,其中三四个都是打家劫舍的惯匪出身,吩咐他们乔装打扮去淮阴县把马家给一把火烧了,该抢的抢,该杀的杀,事后再走陆路回铁厂会合。

上船继续赶路,艾迪生过舱来吞吞吐吐想说点什么。刘子光让他直言无妨,原来他的舅父在洪泽县当学谕,此番路过想顺便去探望一下,又怕耽误了行程,所以不好意思开口,刘子光知道他现在得到大笔资金能够一展抱负,想和舅父共同分享的心理,何不满足一下这种无可厚非的虚荣心呢。

当下找彭静蓉商议,大小姐笑道:“恐怕不止满足艾先生的虚荣心吧,好像某人挂念的渔家女也在洪泽县居住……” 话音里稍带酸味,刘子光深知越描越黑的道理,不敢强辩,诺诺的去了。

洪泽县城靠近湖边,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客货运码头,明轮船到达码头加煤吃午饭,饭后刘子光带着艾迪生进城去探亲访友。两位小姐有些乏了,在船上休息。

刘子光和艾迪生穿着宽袍大袖的青衫,头戴方巾,手拿折扇,俨然是两个饱读诗书的翩翩书生,走在古色古香、白墙青瓦的小城石板路上颇为引人注目,随便找人打听了一下,就知道了学谕宋大人的府邸在什么地方。

县城实在是小,转过一条街就到了。说是府邸,其实只是一所寒酸的一进小院,走到门口,刘子光刚想告别单独去寻找曾家母女,忽听艾迪生感慨了一句:“不知道舅父大人的《天工开物》写完了没有。”马上停住了脚步,追问道:“你家舅父写得什么书?名讳是什么?”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3…3 宋应星(2)

“我家三舅父姓宋名应星字长庚,江西省万历四十三年的乡试第三名,去洪泽当学谕前就开始写《天工开物》不知道这阵子写到什么地步了。怎么?恩公认识我舅父?”艾迪生纳闷道。

“听说过,走,我和你一起去看看老人家。”刘子光一摆手,中国古代第一大百科全书的作者的名头是如雷贯耳啊,没想到在这里碰上了,当然要去瞻仰一下。

轻叩院门,一个十来岁的小童过来开门,一看是艾迪生便惊喜地叫起来:“爹,是聪哥哥来了!”艾迪生一把拉住小童道:“几天不见,士慧弟弟都长这么高了。”

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听到说话的声音从后堂走出,手里还拿着毛笔。一看是外甥带着客人来了,惊喜非常,赶忙招呼进屋看茶。

进的正房,分宾主落座,小孩子跑到偏房母亲那里报信烧水泡茶不提,这边艾迪生向舅父介绍道:这位刘将军是外甥的大恩人,不但有救命之恩,还有知遇之恩。然后把当日在莫愁湖大会发生的事情和以后帮忙赎回田产房屋,投资十万两搞研发事情详细地说了一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