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采访海湾战争 > 第1部分(第1页)

第1部分(第1页)

作品:采访海湾战争

作者:唐师曾

内容简介:

《采访海湾战争》 1991年1月16英国第一架F…15战斗机开始袭击伊拉克及其在科威特的目标,海湾战争爆发。本书以采访口吻、写实手法向您露海湾战争的种种内幕,对于军事爱好者来说极堪一读。

正文

前言

作者:萧乾

五十年代,每当学习会上听到有人振振有词地批判个人奋斗时,我心里就嘀咕:难道这社会只容得下“叫干啥就干啥”的听话干部吗?七十年代初在咸宁干校有位专攻古典文学的“五七”战士在床铺底下藏了几本线装书。于是,早晨“天天读”时就有积极分子十分激动地指责起他的“白专道路”。在“斗私批修”时,甚至任何个人兴趣都在贬斥之列。

那时我常想,社会有如一辆大篷车,个人的追求也是轮子的转动。倘若轮子都成方形的了,这社会还如何前进!

命运(或者说组织上的安排)原是要“唐老鸭”师曾站在黑板旁执教鞭的。偏偏这不尽合乎他的理想。他嫌那天地太窄,变化太少。他的志向在于背上一台摄影机去闯四方。

照过去,这可是上好的批判对象。喝,分配你教书,你不安心工作,竟敢胡思乱想,岂不又是一位正好揪出来示众以儆效尤的反面教员。

可是当他闯进新华社摄影部的大门时,徐佑珠主任不但没硬赶他走,更没通知原单位叫他上大批判栏,反而对他表示热情欢迎,为他创造最好的条件,重用他,放手让他去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事实证明,他个人的理想与集体事业非但并不矛盾,而且是大篷车与轮子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

理想只是个目标。实现理想则还有赖于毫无保留地拿出个人的才智、天赋和血汗。这也正是有所追求与好高鹜远的不同之处。

“唐老鸭”进入新岗位之后,可以说是豁出命来干。山西地震,淮河水灾,尤其比高技术的海湾战争,他都背了相机,站在第一线上。他不但摄影技术好,笔头快,能吃苦,有胆识,而且善于同人(包括洋人)打交道。谁不喜欢这个高大结实、亲切、爽快的小伙子!

如今,他要我为他这个集子写个序。

我向来最怕为人写序了,总是千方百计地推辞。然而这位非凡的年轻同行一定要我为他写个序,实在不容推托。

世界在前进。祖国在前进。他还有几十年可闯荡。我这名新闻阵线上的老兵祝他路子越闯越宽,同时,越写越有深度。希望继“唐老鸭”之后,还将出现“张老鸭”,“李老鸭”。让中国的新闻事业真正走向世界。

1991年11月24日

自序·

自序

我是摄影记者,不会写文章。海湾战争期间,由于各方面对摄影采访限制太多,逼得我不得不用特殊方式工作,由于我的“新华”,我有幸在战时周游列国,成为战争中涉足国家最多的中国人。我到过伊拉克没见过空中花园,到过以色列没见伯利恒,到过约旦没游过死海,到过埃及却不知金字塔为何……为完成任务,我在拍照、冲洗、传真之余,试着写新闻,想不到受到新华社总编室通报表扬而势成骑虎。其实我写得很臭,只不过代表十二亿中国人在恰当的时间到了一个恰当的地点而已。如果没有新华社摄影部不停地踢我的屁股,我绝不可能跳在吉普车的引擎上,蹲在长途采访的旅途中以膝代桌,一篇篇地写;没有我老板命正润色,我在战时写的东西肯定连一篇也上不了版面。

回到北京,我国唯一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地采访的北大老前辈萧乾鼓励我将战时激情扩写成一本小薄书,他愿给我写序。于是在萧老鼓励下我坐下来准备动手大干一场。就连在淮河采访水灾也没停手。可我生性有个坐不住的尖屁股,没干三天就泄了气。关键是我已失去战时的激情。直到接到要我再飞中东任常驻记者的命令时才慌了手脚。

多亏我的好朋友忆芬慷慨相助,将我自己也辨认不出是什么东西的战时日记仔细研究、改正通顺、抄写誊清,造就出这么一本小薄书。书名叫什么我现在也想不好,我只相信忆芬会比我干得更好。

于飞往中东前夕

1991年11月1日北京

唐师曾,江苏无锡人。1961年生于北京,1978年毕业于北京辅仁中学(十三中),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1983至1987年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教兼读在职研究生,获讲师职称。1987年1月,考入新华社任摄影记者。1988年毕业于汤姆森国际新闻培训中心。1989年毕业于北京警察学院驾驶学校。

1987年拍摄“中法沿万里长城步行”,照片为Sigma 和Sipa 采用;1988年为美国艾布拉姆斯出版公司在秦岭拍摄野生大熊猫(1990年在纽约出版“Secret World ofPanda”);1989年负责北京社会新闻;1990年参加青藏高原可可西里无人区探险、十一届亚运会报道;1991年采访海湾战争。

自1988年起,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人民摄影报、新闻出版报、济参考报、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午间半小时、西德鲁尔日报、香港明报、商报等先报道过他的传奇。

一、从雪山到火海

我们的北京吉普咆哮着冲上封冻的通天河,坚冰在脚下隆隆震响。虽然早已是盛夏,可在平均海拔五千多米的可可西里无人区还是大雪纷飞。远方,长江之源可拉母冬雪峰傲然耸立,铅灰色的冰塔林闪烁着沉重的寒光。脚下,晶莹透明的西金乌兰湖平和如镜,宛若一块蓝色的冰。此次探险,我是作为替补司机加入可可西里探险队的。为此,行前特地在警察学院强化训练了三个多月。此时,炽热的阳光穿过吉普风挡,强烈的紫外线将我的脸剥去一层皮,用手一碰便纷纷扬扬。由于空气稀薄,我们全患了右心室肥大和红细胞增多症。七十五马力的北京吉普由于缺氧,输出功率竟不足四十马力。持续的高寒缺氧加上没有新鲜蔬菜,我们的嘴裂开一道道血口,高高肿起。为此痛,我不时将脸贴到冰凉的相机上,莱卡的冷钢激起我无限的遐想:从“乞力马扎罗的雪”到“走出非洲”。

83年大学毕业时,我曾找到某坦克师申请当装甲兵,可他们硬说我是近视眼。直到87年通过新华社摄影部招聘考试,我才干起了记者这行。我特别崇拜非常富于冒险精神的悲剧式英雄,像凯撒、巴顿和踩上地雷还要再按一下快门的卡帕。

两天前,派我来世界屋脊玩命的摄影部副主任林川,托补充给养的油罐车给我带来一箱胶卷,想不到中间还夹带着个松下RF—10短波收音机。8月3日,我和《民族画报》摄影记者凌峰正缩在帐篷里听新闻。“美国之音”干瘪的声音播送了一条惊人的消息:伊拉克吞并了科威特!我屏气凝神生怕漏掉每一个字。直到转播时事经纬节目,我才一个猫跳钻出帐篷,在雪地上连打三个滚,面对雪山长跪不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