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丛林迷失 > 第25部分(第1页)

第25部分(第1页)

第二十三章 夜宴群英

没多久,韩阳他们来了,伊妙也带了一帮侍女过来帮忙。然后几个人当中除了韩阳和方采菱会做几个菜,秦歌、甄真都不会做的,王大恒的青椒炒鸡蛋自然无从做起,因为没有辣椒,辣椒是明朝时候传入中国的,古夏人封闭了几千年,辣椒是连听都没听过的。几个人商量了老半天,却定不下做什么菜好,什么山珍野味,生猛海鲜,八大菜系,能想到的都想到了,然而在外面稀松平常的一碟菜,在古夏国却找不到原料佐料,自然无从做起。古夏人经常狩猎,飞禽走兽等野味倒不少,但他们却不会做,何况这些野味古夏人常吃,如果拿这些当作天下美食,只会被古夏人笑话。讨论到最后,甄真赌气似的说:干脆做一锅大杂烩算了。没想到一句戏言,倒给了大家灵感,决定做一锅四川火锅。

四川火锅必不可少的三种原料:辣椒、花椒、红油。在古夏国,辣椒已无从找起了,花椒倒是不少,还是上好的大红袍花椒,只是古夏人用来入药的。王大恒还在宫中找到了很多上好的药材,几个人合议,决定做一锅药膳火锅。

众多药材当中,韩阳他们只认得枸杞、当归等少数几样,枸杞是常用的药材,性味甘平,能够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和养血,用来做锅底料是不错的。当归是补血上等药材,用来做火锅也不会错的。其他的药材他们都不认得了,好在有伊妙在一旁指点,为他们讲解各种药材的药性和功效,于是又选取了少量的天麻、川贝以及其他药材。

王大恒带人去湖面凿冰,抓到了非常肥美的野鱼;秦歌带人狩猎,抓到一只活蹦乱跳的野羚羊。按照古人的造字法,有鱼有羊,谓之鲜也。用鱼、羊做火锅汤自然鲜美非常。方采菱将鱼剖开洗净,加入药材,然后大火炖开。韩阳那边取来了现宰杀的羚羊血,待鱼汤开过三遍加入羊血,再用文火煮沸。王大恒也决定露一手,吩咐几个男子将羚羊被剥皮去骨,然后用木棒用力捶打羊肉,使得肉质松软,不至于太紧太柴。众人问其故,他说是在周星驰的电影《食神》里得来的灵感,那里面的撒尿牛肉丸就是这样拍打牛肉的。羊肉被拍打松软之后,放入水中,加入花椒等食材,煮至七分熟,以除其腥膻。然后冷却,切成薄片,供晚宴下火锅之用。

就这样经过几个时辰的紧张忙碌,韩阳他们总算制作出了一顿自认神仙闻到都会下凡的丰盛美食。

是夜,宫中灯火辉煌,公侯咸集,群英毕至。

女王端坐正中央,大祭司和其他神职高官坐在左排,右排则是九大长老和其他公侯贵族,韩阳秦歌他们只能坐下正下方。王大恒自然是今晚夜宴的主持。

每个人桌案上都放着一个小锅鼎,锅鼎下生着炭火,上面有铁盖盖住,只见阵阵清香从小孔飘逸而出,闻之让人一震。

侍女们端着一盘配菜鱼贯而入,然后分列在嘉宾的案上,上面有切片的羊肉、切碎的羊杂、半熟的野鸭血、风干的鹿肉、去刺的鱼肉,还有各种菜蔬,然而除了羊肉鸭血有几分熟之外,其他都是生冷的食物,这让女王和在座的嘉宾面面相觑,只有王大恒他们笑而不语。

夜宴正式开始了,王大恒吩咐侍女,揭开锅鼎,为嘉宾们盛上一碗鲜汤。那火锅汤,加入了野鱼羊血,异常鲜美,又佐以各种食补药材,补血益气。喝下之后,只感觉五脏六腑说不出的舒坦。如今正是古夏国的苦寒时节,面前有个小火炉,又有鲜美补汤,暖身暖胃,驱寒除湿,因此在场嘉宾饮下鲜汤之后无不拍案叫好。

王大恒又吩咐侍女将羊杂等肉类放入锅鼎,再放入一些菜蔬,然后众人举杯共饮一杯。酒过客套之后,菜也好了,于是举著食菜。一番酒菜之后,王大恒击掌招来侍女歌舞助兴,一时间美女美食美酒俱备,好不热闹。韩阳他们在底下不由得对王大恒暗暗佩服,觉得他确实应该生活在古代宫中,其伺候皇帝的本事绝对不逊和绅、张宗昌之辈。

酒过三巡,歌舞三曲,韩阳示意王大恒该进入正题了。

王大恒道:“王上,列位嘉宾,您们可知这是什么佳肴?”

嘉宾们摇摇头都称不知。王大恒道:“这叫‘天下第一鲜’!”

嘉宾们连连道:“这名字好,的确是鲜美无比,天下无双啊。”

王大恒微笑道:“这是我们蜀地特有的佳肴,如今这道菜已经誉满天下,其他地方的人也会做,但只有我们蜀地子民做得最为鲜美。每当我们在祭祀大典或者重大节日的时候,所有子民无论老幼尊卑,都会齐聚一堂,享用这天下第一鲜。”

说到故国,嘉宾们都为之一震,大祭司问道:“故国子民如今可好?”

王大恒黯然,良久才道:“非常不好,在秦王的残暴统治之下,很多子民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像这等佳肴,很多人一辈子都吃不上一回。”

女王祭司公侯们都面色激愤,只有甄真方采菱她们在底下偷笑。

这时九大长老中一位白须老人拍案而起,怒道:“如此昏君,我子民为何不揭竿而起?”

这时座下的韩阳起身回道:“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我们蜀地有几千万子民,可是群龙无首啊。”

王大恒接着道:“没错,当年秦国攻占我蜀国、巴国,而设蜀郡、巴郡,之后秦统一天下,也是只设郡县,不分封王国,所以天下就秦王一个皇帝,虽然天下人都想推翻这暴君的统治,可是曾经的各个王国,由于没有王,都人心涣散,没有谁能出来号令天下了。”

大祭司愤然道:“难道我蜀山氏都忘记了自己的先王?”

王大恒道:“我们当然不敢忘,只是蜀地子民都以为蜀王当年已经仙去,如果他们还知道王的皇室后裔还在,一定是振奋异常啊。”

群英互相交耳,议论纷纷,女王很是满意地看着王大恒而不语。

这时韩阳示意秦歌甄真方采菱上来,然后和王大恒几人突然跪下。韩阳很是动容地道:“王上,我们蜀地的子民时刻不念着赶走秦王,恢复故国,千百年苦于群龙无首,只能忍气吞声,如今天下大乱,秦王的统治已经朝夕不保,只要王上派兵出山,我蜀地子民自然会云集响应,到时候别说收复故地,就是一统天下也并非没有可能。”

王大恒秦歌甄真方采菱也按照事先商议好的,匍匐跪倒,长歌曰:“恭请王上出山,一统天下!”

群英震动,女王也为之感叹,良久才将信将疑地道:“外面真的大乱了么?故地子民真的还思念蜀王?”

王大恒道:“如今的天下何止大乱,简直是天翻地覆,我们蜀国遗民无不望着有新的蜀王带领我们收复旧山河。”

女王喟叹道:“只是我古夏国人丁不过数万,有何能力收复旧地。”

王大恒道:“王上此言差矣,尽管古夏国只有数万人,但在蜀国旧地还有您上千万的子民,只要得知我们蜀王还在,千万子民都会恭迎你出山,然后收复山河,一统天下。”

女王很是满意的一笑,然后看了看大祭司和九大长老,问道:“你们意下如何?”

一位长老道:“我们古夏已经困于此处数百年,是时候出去了,如果眼下真的天下大乱,我们就当如当年周武王西出岐山一样,兴兵赶走暴君,恢复故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