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一把手 > 第23部分(第1页)

第23部分(第1页)

了推荐,还主动给他投了一票。他笑一笑,嘴上表示十分感谢,心里却想,我现在还没有正式被任命,他们就这样讨好我,要是我真的成了副局长,还不知他们会怎么巴结我?同是一个天,同是一个人,由于职务的变化,昨天还受人歧视,今日却引人注目,在这个具有浓厚的官本位思想的国度里,人的价值似乎不是来自人本身,更多是来于自身之外的权力光环,那是男人们为之一生的追求,也是挂在男人胸前的一个标签。

凑热闹的人群里也有王文达为之动心的钟晶晶。钟晶晶看似不经意实则非常经意地来到他的办公室,听着大家说笑,她也就跟了说笑。王文达对别人的说笑不太在意,唯独对钟晶晶的说笑非常在意。大家说:“王局长,你得请客,我们可是给你投了票的呀。”王文达说:“现在八字还没有一撇,等什么时候下文了再请。”其实大家都明白,说请客,只是对他当副局长的一种认可,并非真的让他请。他也清楚,这是大家向他表示亲近的一种方式,并非非要吃他的一顿饭。钟晶晶只是笑笑,并不多言,偶尔也说一句:“科长,真的恭喜你了。”王文达心里却想,美人儿,要不是你,哪有我的今天呀,你不恭喜也行,只要不恨我就好了。大家告辞走了,钟晶晶最后一个出门时,又站在门口回首说:“张姐知不知道你提拔的事?要是知道了,她也一定为你高兴。”王文达不置可否地摇摇头说:“现在这事儿八字还没有一撇,她肯定不知道啦。”说到张丽娜,王文达的心又一次疼痛地抽搐了一下。他真希望她能知道,她知道了,肯定会后悔她当初的选择是多么的错误,她的目光是多么短浅。自己本来就是一只绩优股,她应该牢牢地攥住,等待着升值,等待着秋天的收获。没想到还没有等到升值,她就早早地抛了,除了说明她有眼无珠,还能说明什么?女人,永远只能看到眼前,看不到将来;只看到树木,看不到森林。

uU書萌 UUTXT。Com 诠汶自扳阅渎

第五章 桃色证据 谁的牺牲品(3) 字数:1186

王文达一回神,钟晶晶已经转身离去了。看着钟晶晶优雅的背影,那杨柳般摇曳的小身子,他的心里涌起了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美人儿,对不起了,真的对不起了。不是我王文达有意跟你过不去,有意要抓你的把柄,是因为###需要你做牺牲品,我才不得不为之。其实我也很喜欢你,更不想伤害你,但是,没有办法,我要是不伤害你,社会就要伤害我。你怪不得别人,要怪也只能怪你自己,离婚的男人一大把,你为什么偏偏要跟一个苏一玮?为什么偏偏去当他的牺牲品?但是,话说回来,要是你与苏一玮没有那点事儿,又哪有我的今天?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我还要感谢你,感谢你给我创造了这样好的一个机会,让我平步青云。并且,还希望你给我创造更好的机会,让我完成任务。

人就是怪,当王文达最初怀疑钟晶晶与苏一玮有那种事儿后,他的心里感到十分的不平衡,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妒忌与愤恨。尽管他知道,他与苏一玮根本无法比,也根本就没有资格吃他的醋,但是,作为一个深深爱着钟晶晶的男人,他又无法摆脱对同类的仇视。现在,当事物发展变成了利益交换的时候,他又恨不得他们多发生点事儿。他就好比一个猎人,设好圈套,专门等着猎物上钩。然而,猎物却不再来了,这使他感到很失望,难道他们根本就没有那回事,还是苏一玮有所觉察?

苏一玮的确与钟晶晶好久没有见过面了。没有见面不是苏一玮察觉到有人算计他,也不是苏一玮不想钟晶晶,而是临下决心见面时又改变了主意。他总觉得在这个关系到他个人命运的关键时刻,千万要小心,千万不能出麻烦事,这样一叮嘱,也就克制住了。当然,除了这一点之外,还与叶瑶的闯入不无关联。这个疯丫头,这个小妖精,她总是不按规则出牌,而且每次出现都让他感到新鲜刺激,这不能不说分散了他的精力。

这天下午,苏一玮来到办公室,刚签署了几个批文,就听到楼道里传来了一阵吵吵闹闹的喧哗声。他听到李家昌说:“苏市长早上有会议,你有啥事到我的办公室去说。”另一个人却说:“我就找苏市长,他是我们沙县的人,别人不了解我们沙县的情况,他总了解吧。”苏一玮一听那说话的口气,就知道是沙县老家来人找他反映问题,也知道李家昌出于好心,为他解难。如果他悄悄待在办公室里不出声,李家昌自然会把上访的群众打发走,把矛盾移交别处,可是,苏一玮偏偏不是那种躲事的人。在过去当县里领导的时候,他有过与农民群众长期打交道的经验,知道农民的秉性,你要故意回避他们,不解开绾在他们心里的疙瘩,他们还会找上门来。这样想着,苏一玮就打开门,迎了出去,为了不使李家昌在上访群众面前没有面子,就故意说:“李秘书长,我的会议取消了,正好有空,让大家到我办公室来谈吧。”

一共有三四个人,苏一玮一一把他们让进了办公室,李家昌又为他们每人倒了一杯开水,苏一玮这才问他们:“你们是沙县来的?”

憂u书擝 uUtxt。coM 铨纹自扳粤牍

第五章 桃色证据 谁的牺牲品(4) 字数:1268

其中一个岁数大一点的说:“苏市长,我们是沙县曹六沟乡的农民,我叫曹栓柱。我们沙县县里那伙领导不是个东西,他们不问青红皂白,就派了一帮子人来,悄悄把我们的井给封了,我们上县政府去讨个说法,一连去了几天,县里领导都避开了,连个影子都找不着。没有办法,我们大家一起凑了车钱,让我们几个人代表村民来找你。你是沙县出来的大领导,又是市长,我们只能找你来了,我们的井不能白白地让他们给我们封了,你得给我们做主。”

另一个农民接了说:“苏市长,那些井是我们向银行贷款打的,每一口井花了十多万元,那是我们的血汗呀,政府说封就封,一分钱也不给我们补偿,你说合理不合理?县里还有一个领导说,你们过不下去就移民,我们已经在新疆给你们联系好了地方,你们可以移到新疆去。要我们当移民也行,起码也得给我们安排得差不多,可是上面只把我们拉到新疆,每人发240元的安家费,其他什么都不管。”

大家七嘴八舌地说了好多,对于沙县的情况,苏一玮比较清楚。沙县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它就像一把楔子,楔在了巴丹吉林大沙漠与腾格里大沙漠的之间,阻挡着这两大沙漠的会合。上世纪90年代,由于过度的开荒造田,打井取水,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再加上气候变暖等影响,沙县的环境日益恶化,北部的沙窝每年以10??20米的速度向县城逼近。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沙县一旦失守,两大沙漠会合,后果不堪设想,整个河西走廊就会被拦腰切断,亚欧大陆桥将会中断。沙县所处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它非同寻常的使命。省里和市里对沙县的问题特别重视,也曾组织专家到沙县会诊,专家们几乎异口同声提出了关井压田的解决措施,只有扼制地下水的采伐,缩小耕种面积,适当移民,才能缓解沙化状况,减轻土地的压力。市里为此召开了专门会议,决定市里拿一点资金,县里自筹一点资金,用于移民和善后工作。县委县政府迫于上面的压力,无可奈何之下,不得不采取了有力措施,组织人力,强行关井。这一关井不要紧,因为善后工作没有做好,比如打井所花费的十多万元钱谁来负担?压了田农民怎么解决生活问题?结果导致了大批群众上访,几次围攻县委县政府。县委县政府两头不落好,上头说他们没有把工作做扎实,群众说他们只会讨好上级,不关心老百姓的利益与死活。

对于这个问题,苏一玮一开始就觉得市里和县里有些操之过急。生态问题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一阵风一阵雨。前几年,政府为了让一部人先富起来,鼓励农民打井抗旱,支持银行给农民贷款。现在回头一看走过头了,又说农民的盲目开发有错,要关井压田。这是谁之错?难道我们的各级领导没有责任?认为是政绩的时候,谁都去争,并且把它当成了升迁的垫脚石,升的升了,调的调了,所有的恶果,所有的损失,却统统留给了农民,让他们来承担,这公平吗?合理吗?再说了,就是要关井压田,生态移民,也得解决了农民的切身问题再实施,不能因为生态告急了就不顾老百姓的死活,政府早干啥去了?为什么农民贷款打井的时候不去制止?为什么不等做好了善后工作再关井?难道各级政府就没有责任?

憂优書盟 uUtXT。COm 诠纹吇坂粤渎

第五章 桃色证据 谁的牺牲品(5) 字数:1232

然而,有些事,明明是政府决策的失误,但是,你还不能直说,要是直说了,就要得罪上上下下一大批人,下面的倒好说,尤其上面的,你要得罪了,就会直接关系到你的前途命运。一些想整倒你的人,抓到你的话柄,再夸大其词地反映上去,没有事儿也会给你弄出一点事儿。所以,面对这几个家乡来的上访群众,苏一玮实在太为难了,如果站在农民的立场说话,势必会加剧矛盾,给各级政府部门的工作带来被动和麻烦;如果不站在农民的立场说话,他又觉得太对不起家乡的父老乡亲了。

他斟酌再三,才说:“老曹呀,刚才听你们讲了这么多,对你们的处境我深表同情。我是农民的儿子,知道农民生活得不容易,土地沙化,干旱缺水,井又被关了,这确实是个问题。但是,话说回来,如果这井不关,你们估计地下水还能维持多久?根据专家们的测算,每年地下水位要下降一到两米,照这样下去,也用不了几年,整个曹六沟乡就成了一片沙滩。所以政府也有政府的难处,他们这样做也是迫于无奈,不是故意跟你们过不去。”

曹栓柱说:“他们早干什么吃的?要是不能打井,早不说?等到我们打好了,把钱全填到井里面去了,突然封井,这不是明摆着对我们农民不负责任吗?”

苏一玮就走过去为他们加了水,和蔼地说:“来,喝点水,先消消气。你们说的有道理,很有道理。问题是我一个人说了还不算,市里也不能直接插手管,最后的落脚点还是地方政府,我们只能协调解决。这样吧,你们先回去,回去的路费我们给你们报了,完了我与沙县县政府再协调一下,尽量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苏一玮一说完,李家昌就接了说:“苏市长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接待你们,足以说明市长对家乡的人民还是很有感情的。请你们放心,苏市长的心肯定是想着你们的,要是能帮上你们忙,他一定会帮的,你们也不要太为难苏市长了。”

曹栓柱听李家昌这么一说,也不好为难苏一玮了,就说:“我们听市长的,先回去也行。如果县里能给我们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复就好,要是他们还回避着不见,我们就找省里的领导,省里的领导不解决就上北京。我们相信总会有人管的,总会有人替我们农民说话的。”

苏一玮脸一阵阵地烧,好不容易把曹栓柱几个人劝走了,再回到办公室,操起

电话直拨沙县的县长于光大。电话打通了,没有人接,又打到了沙县县政府办公室。

接电话的说:“请问你找谁?”苏一玮说:“我找你们的县长于光大。”对方说:“请问你是谁?”苏一玮说:“我是西川市政府的苏一玮。”对方一听马上客气地说:“原来是苏市长!市长你好,我们于县长上省城跑资金去了,不在县里。”苏一玮说:“他去多少天了?什么时候回来?”对方说:“已经去5天了,什么时候回来还不好说。”苏一玮说:“你能不能联系上他?要是能联系上让他直接给我来电话。”对

方说:“好好好,我现在就联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