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中关村进行曲 > 第11部分(第1页)

第11部分(第1页)

苏小娅却一扬下巴,矢口否认:“谁刻意为你们做宣传?那天我只不过跟同学打电话,聊起电脑,又说到《新月汉字》。她们感兴趣,说要过来看看,我也不好拒绝人家嘛。”

白浪也不跟她争辩,但他看得出来,苏小娅的情绪确实比前一阵好多了。

苏小娅拉开抽屉,取出一封信递给白浪。白浪一看,正是林婉的。辞职之后,白浪也不愿意老往原单位跑,前一段便写信告诉林婉,让她以后写信寄到家里,不要再寄宣传处。这封信可能是林婉收到他的信之前寄出的。当着苏小娅的面,他不好意思拆开阅读,便往书包里一塞,说:“天不早了,早点回去吧。”

苏小娅说;“走吧。”

俩人便下了楼,推上自行车往大门口走去。走到大门外,苏小娅说:“我往这边去了,再见。”白浪却说:“我送你。”苏小娅一怔,沉吟片刻,低声说:“走吧。”俩人便骑上车走了。

马路还有很多雪,有些地方还结成了冰,很滑。俩人骑着车,一路小心翼翼。因为注意力集中在马路上,俩人也顾不上说话。骑了半个多小时,来到德胜门外一栋居民楼下。苏小娅停住了,下了车,回头对白浪说:“到了,你回去吧。”

白浪抬头往楼上望了眼,问:“这是你自己家?”

苏小娅点点头:“结婚时,爸爸妈妈给了我一套房子。离婚后,他搬走了,我自己住在这里。不过,有时我也回父母家住。”

露天里很冷,白浪便催促她上楼,自己也返身离去。

回到东四北大街的家,已是晚上10点。一进门,他感到房间里弥漫着一股阴冷气息,赶紧打开电暖气。

平房没有暖气。以前林婉在的时候,他们靠生煤炉子取暖过冬。生煤炉要时常惦记着加煤、封火,灰尘又很大,对于在南方长大、从来没有用过煤炉的人来说,很是不便。林婉走后,白浪一个人也懒得生炉子,只是买了一台电暖气,人在家的时候开,人一走便关了。所以每次从外面回来,总觉得有一种凄冷之感。

电暖气开了几分钟,小屋里渐渐有了些热度。他这才脱去羽绒服,拿出林婉的信,坐在电暖气旁边看。

林婉说她课程越来越紧张,写信的时间也少了。又问他TOEFL 复习得怎么样,对考试有没有信心。末了还说,做完流产手术后,她身体感觉不太好,几个月过去了,下身还不时流血,又不好意思到医院检查。

读着这段话,白浪不由得暗暗担心。他一直怕流产会给林婉带来什么后遗症,现在看来果真有些问题。

林婉第一次做流产,是在他们认识后几个月,恋爱最热烈的季节。那时白浪还是住单身宿舍,有一天趁同宿舍的人不在,他们匆匆忙忙在单身宿舍里偷尝禁果。结果没体验到什么快乐,稀里糊涂林婉就怀孕了。未婚先孕是羞耻的,何况白浪在部机关,林婉在电子研究所,都是极正统极保守的单位,这种事传出去肯定会遭人非议。林婉别无选择,只得化名到妇产医院,悄悄把胎儿打掉。这件事使白浪深感沮丧,他也意识到,爱是要付出代价的,快乐与痛苦只是一线之隔。

第二次流产是婚后不久,属意外怀孕。当时要把孩子生下来也是可以的,但因为没有房子,俩人还是住集体宿舍,经济条件也不允许,加上林婉惦记着出国,担心生了孩子会打乱出国计划,权衡再三,最终选择了流产。

林婉刚毕业时,其实并不热衷出国。因为研究所里的一些事情令她觉得不顺心,出国的念头就渐渐强烈起来。和林婉同时分配到电子研究所的还有两名大学生,都是北京人,父母都是机关里不大不小的官。论学识水平,论工作态度,林婉比他们略胜一筹。按道理一些重点科研课题应该安排她参加。事实并非如此,有一次,所里申请到了一笔经费,用于“微电子技术与计算机发展”课题的研究。这个课题正是林婉的强项,但所里没有让她参加,而派另一个毕业生去了,那人学的根本就不是计算机专业。还有一次,所里和一家培训中心合作,举办计算机应用培训班。这对研究所而言可以搞点创收,对个人而言也有些讲课费,是大家眼热的美差。相比之下,林婉的口才是比较好的,讲这种课能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派她去授课无疑是最合适的。但所里让另一名毕业生去了。那人各方面条件均不如她。林婉为此很苦恼,感叹说:“北京是有权有势的人呆的地方。外省人在北京,无亲无故,太难了。”后来就日复一日为出国奔忙。

。。

第四章 软件开发者(4)

但林婉运气不好,屡试屡败。奔波了几年,出国的愿望始终没有实现。她疲惫了,也绝望了。眼看着年龄渐大,担心太迟生孩子对身体不好,加之双方父母也催得急,盼着早日抱孙子,而白浪也分到了一间平房,总算有了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她便收起出国的心思,决定要孩子,安安份份过日子。在周密的规划下,林婉如期怀孕。俩人心里充满了希望和期盼。谁知这时候,研究所突然通知她:公派出国进修一年。带着身孕出国是不行的,要出国就得做流产,不做流产就出不了国。白浪不忍心让林婉再受折磨,劝她放弃出国,把孩子生下来。林婉考虑了整整一天,说:“公派的机会来之不易,放弃非常可惜。出国机会很难再有,而孩子可以再生。我出去后,你也争取出来。我们在美国买房子、养孩子。美国不搞计划生育,将来我给你生两个。”她执意做了流产。这时她怀孕已经四个多月,做流产对身体损耗很大。那天从手术室出来,她的脸上没有一点血色,像霜一样白。直到现在,白浪想起她那苍白的脸,就忍不住想流泪。

看完林婉的信,白浪心里酸酸的。他把电暖气移到桌子边上,坐下来给林婉写信。他告诉林婉,自己一直在学外语,因为时间紧张,给她写信也少了,请她原谅。接着他又特别叮嘱林婉,一定要去医院检查,如果有什么毛病,要及早治疗。

第二天一早,他先去邮局把信寄出,然后才匆匆奔往中关村。

13

上午9点多钟,一辆桑塔纳驶到学友公司门口, 赵处长带着打字员小陈来了。白浪事先已把他们要来采购电脑的消息告诉李维思。车子一到,几个人赶紧迎上去,端茶让座,好不热情。

赵处长穿着呢子大衣,系着围巾,双手插在口袋里,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看上去颇有领导气度。走进公司,他举目四望,评论道:“原来学友公司这么小。如果不是因为你们有《新月汉字》,不是因为你们从北科进货,我们真不敢到这里买东西。”

李维思陪着笑脸:“谢谢赵处长的信任。跟我们打交道,您就一百个放心吧。再说,小公司可以成长为大公司,大公司也是从小公司发展而来的,所以不要小看小公司嘛。”

赵处长一愣,赞赏道:“好嘛,有志气!中关村确实是个充满活力的地方,我一到这里,就感觉有一种同机关里截然不同的气氛。”说罢,他掏出一份采购清单,递给李维思,“算一算吧,多少钱。”

李维思接过单子,熟练地按动计算器,说:“总共需要24万3千元。”

白浪紧张地看着赵处长,发现赵处长脸上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微笑,显然对报价感到满意。果然,赵处长对没有表示异议,只是说:“就这么定吧,不过,质量一定要把好关哟。”

李维思和白浪交换一下眼色,赶紧说:“你们尽管放心。”

双方商定了交货时间、售后服务等事宜,赵处长留下一张支票,就驱车回去了。李维思拿着采购清单和支票,像看艺术品一样欣赏着,激动得满脸通红,一挥手:“成功了,走,到北科去!”拉着白浪,推上自行车就走了。

来到北科公司,俩人先到三楼找到蓝迅。白浪说明来意,蓝迅爽快地说:“这事我已经跟营业部交待过了,你们到营业部去办就行了。以后要进货,也是直接找营业部,不必都请示我。”白浪和李维思连声道谢。蓝迅却站起身认真地说:“不必谢,这本来是互利互惠的合作。你们从北科进货,也是给了北科赚钱的机会。你们生意做得好,进货多,我们赚钱也多。北科要发展,还得靠你们这些经销商呢。你们快去吧。”

他们便折回一楼,来到北科公司营业部。营业部面积很大,屋角上码放着一堆纸箱,箱里装着CAT电脑。尽管如此,大厅看上去还是空荡荡的,因为人少, 感觉很冷清。白浪没有看到人,便敲了敲门,喊了声:“有人吗?”等了一会儿,柜台里边抬起两张脸,漠然望着他们,问:“什么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