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摩萨德:以色列秘密情报组织重大行动 > 第5部分(第1页)

第5部分(第1页)

经有过一面之缘。后者在一番踟蹰之后才答应在中情局和摩萨德之间展开有限合作。这些合作主要是以色列人对从苏联和东方集团国家来的移民进行审问。许多移民曾经是在苏联和华约组织供职的工程师、技术员,甚至是军官,为他们提供了大量关于共产主义阵营军队能力的详细情报。中情局对以色列人提供的情报很感兴趣,他们派出了一个传奇人物负责跟以色列联系——詹姆斯…耶稣…安格尔顿。安格尔顿是中情局反情报方面的负责人,他访问以色列的时候结识了以色列情报界的一些头头脑脑。安格尔顿跟马诺私交甚好,还跟马诺在他的公寓里喝酒聊天待了几个晚上。

但是这次,伊塞尔和阿莫斯带来的情报远比移民的报告重要。他们打算把赫鲁晓夫的报告交给美国人。不过这次不是通过中情局在特拉维夫的特工,而是直接交给华府。马诺把一份报告的复印件通过特使交给了摩萨德在华盛顿的代表伊兹…多若特。后者一拿到报告就去兰利找到安格尔顿,亲手把报告交给了他。4月17日,安格尔顿把报告送给杜勒斯局长,当天晚些时候这份报告又被送给了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

美国的情报专家惊呆了:以色列这个不起眼的情报机构居然能得到美国、英国、法国这些国家强大的情报机构都无法得到的情报。中情局的资深特工质疑文件的真假,他们把文件交给专家仔细查验。专家一致认定了这份报告的真实性。中情局这才把消息透露给了《纽约时报》纽约时报》1956年6月5日头版登出了这条消息,在共产主义世界引发了一次剧烈的政治地震,成千上万的人跟苏联决裂。很多历史学家认为1956年秋波兰和匈牙利反对苏联都是赫鲁晓夫的报告导致的。

此事件使得摩萨德和美国情报机构之间的关系有了突破性的发展。露西亚交给男友的这本不起眼的小册子为摩萨德戴上了传奇光环。

华沙这边没有任何人怀疑是维克托把赫鲁晓夫的报告泄露给美国的。1957年1月,维克托移民以色列。满怀感激的马诺为他提供了一份在外交部的工作,负责东欧事务。后来,他又被以色列国家广播公司雇为编辑和记者,负责与波兰有关的事务。

第五章:“那个啊?那是赫鲁晓夫的报告”(4)

很快,他又有了第三份工作。他来到以色列后不久,在一个为移民设立的希伯来语。学校见到了几个苏联外交官。苏联的一个外交人员曾经在外交部大厅里见到过他,觉得一个刚刚移民到以色列的人居然能担此要职实属不凡。没多久一个克格勃特工就在特拉维夫的街头“偶遇”维克托,并跟他聊了起来。他们谈到了维克托在波兰作为反纳粹分子和共产党员的经历。接着,克格勃特工说想让维克托成为克格勃在以色列的特工。维克托答应考虑一下,随后就给摩萨德总部打了个电话问:“我该怎么办?”

摩萨德的人一听,高兴极了,他们说:“太好了!接受吧。”他们打算把维克托变成一个双料间谍,专门给苏联提供假情报。

维克托从此开始了一项新职业,而且做了很多年。多年以来,他一直为苏联人提供摩萨德精心炮制的假情报。跟他联系的克格勃特工会跟他在耶路撒冷附近的森林、东正教教堂、餐馆、外交招待会等地“偶然”见面。14年以来,苏联人都没有发现维克托是个双料间谍,一直在利用他们,还对他提供的情报大加褒奖。克格勃总部甚至有传言说他们有一个特工渗透进了以色列政府高层。

苏联人一直非常信任维克托,从未怀疑他的可靠性,只有在1967年的时候没有采纳他的情报,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维克托这次提供的是真情报。1967年六日战争之前,埃及总统纳赛尔以为以色列打算5月进攻叙利亚,因此屯兵西奈,还驱逐了联合国维和部队,不许以色列船只通过红海航道,并威胁攻击以色列。以色列当时根本无意发动战争,更不想跟埃及发生冲突。时任总理的艾希科尔让摩萨德告知苏联方面,如果埃及不停止其攻击性行动的话,以色列就会被迫发动战争。总理希望苏联可以凭借对埃及的巨大影响力,令其停止战争行为。维克托把以色列的真实意图报告给了克格勃,但是苏联当时对局势判断错误,不顾这份报告继续鼓动纳赛尔的敌对行为。

事情的结果是以色列发动突然袭击,大破埃叙约三国部队,占领了大量领土。苏联为此损失惨重,苏制武器在战争中表现欠佳,苏联也没能在战争中对自己被打得落花流水的盟友施以援手。

尽管如此,维克托和克格勃的合作还是在那一年达到了顶峰。负责跟他联系的克格勃特工在以色列中部一个树林里跟他见面,庄重地告诉他苏联政府对他这些年来的工作十分感激,决定授予他苏联最高荣誉——列宁奖章!

这个克格勃特工为不能在以色列给维克托在上衣翻领上别上勋章表示歉意,说他的奖章保存在莫斯科,他如果去莫斯科的话就能拿到奖章。维克托当然还是愿意待在以色列。

1971年,维克托才彻底从间谍生涯中隐退。

但他并没有被世人遗忘。2007年,他被邀请去辛贝特总部,辛贝特和摩萨德现任和前任领导,他的朋友、同事、亲人都在那里等着他。前辛贝特局长尤瓦尔…迪斯金为他多年的贡献颁发奖章,维克托成了惟一一个两次得到奖励的特工:一次是被他奉献一生的祖国,一次是被他以身犯险、蒙在鼓里的敌国。

一个记者称他为“开启苏联崩坍的人”,但维克托不这么想。他说:“我不是英雄,我更不可能创造历史。书写历史的人是赫鲁晓夫,我只是在那么几个小时里见证了历史,从此之后我们便分道扬镳。”

第五章:“那个啊?那是赫鲁晓夫的报告”(5)

维克托81岁时过世,他的那块列宁奖章——镌刻着列宁的头像,放在垫着红丝绒的小盒子里——可能还在克里姆林宫等着他。

︰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第六章:“把艾希曼给我带回来,活要见人死要见尸!”(1)

姑娘问:“您叫什么?”

满面笑容的追求者说:“尼古拉,但是我的朋友们都叫我尼克,尼克…艾希曼。”犹太盲人的女儿。1957年深秋,伊塞…哈雷尔收到了一条德国法兰克福发来的消息,说黑森检察官弗里茨…鲍尔博士有秘密情报要提供给摩萨德。伊塞尔认识鲍尔,他在德国也可以说是有头有脸的人物。鲍尔身材高大,魅力十足,他一头像狮子一样的银发跟以色列总理戴维…本…古里安有几分神似。鲍尔也是犹太人,生来就是个战士,以对纳粹罪犯穷追不舍而闻名于世。1933年希特勒上台之后,他被关进了集中营。但恐怖的经历并没有摧毁他的意志,他后来经丹麦逃到了瑞典。战争结束之后,他对西德当局不能根除纳粹非常失望,决定用毕生来抓捕和惩罚纳粹罪犯。

1957年11月,伊塞尔派以色列安全官员绍尔…达罗姆去见鲍尔。绍尔到了法兰克福之后跟这个检察官谈了很久。几天之后,达罗姆走进伊塞尔在特拉维夫的办公室,说道:“鲍尔博士告诉我艾希曼还活着,现在藏在阿根廷。”

伊塞尔开始行动。跟成千上万的犹太人一样,伊塞尔知道党卫军上校阿道夫…艾希曼就是纳粹恐怖的化身。就是他下令执行“最终方案”——对欧洲的犹太人进行有组织的屠杀。他一直在残害犹太人,足足杀害了600万犹太人。战争结束后,他消失得无影无踪,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有人说他在叙利亚,有人说他在埃及,有人说他在科威特,还有人说他在南美。

达罗姆把他跟鲍尔的谈话详细地讲了一遍。几个月前,鲍尔接到了一封从阿根廷寄来的信。寄信的是个德国人,他有一半犹太血统,在二战期间饱受纳粹折磨。他在报纸上读到了鲍尔追捕纳粹罪犯的事情,也知道追捕名单第一位就是阿道夫…艾希曼。当他漂亮的女儿西尔维亚告诉他自己正在跟一个叫尼克…艾希曼的年轻人约会的时候,他吃了一惊。他觉得这个尼克肯定跟那个消失的刽子手有关,所以就写信告诉鲍尔说他可以带着他们的特工去艾希曼的藏身处。据说当时艾希曼用一个假身份住在布宜诺斯艾利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