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79个不可不知的生活潜规则:改变生活的心理学法则 > 第8部分(第1页)

第8部分(第1页)

恕?br>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在日常工作中,团队如果由适当比例的异性组成,员工的工作热情相对高涨,不易感到疲倦和厌烦。这便是心理学上“异性效应”的作用。“异性效应”既不是指亲密的夫妻关系,也不是指与男女之间日常的一般性接触,而是指异性在工作、学习、娱乐中,为了加深了解而进行的接触交流。这种交流是男女双方为了事业进步、丰富人生、感情愉悦而进行的有益活动,是男女之间基于健康交往基础之上的一种心理反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异性效应”的现象:男营业员接待女顾客,一般要比接待男顾客热情些;男性对待女性求助者通常要比同性更为殷勤;男女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会让参加者感到更为愉快、热情澎湃;男女搭配的工作小组,工作的积极性更高,处理问题会显得比较顺利。在学校的运动会上,来自异性的“加油”声会给运动员带来更大的鼓舞和力量,等等。

如同磁铁总是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异性效应”的出现源于人类的本能。有一个隐居深山的老和尚,抚养了一个孤儿,老和尚每天都悉心教导他信佛。小和尚悟性也很高,成了一名虔诚的佛教徒。16岁那年,老和尚觉得应该带他下山了。到了山下,碰到一个姑娘在挑水,小和尚望着她发呆。老和尚一看,马上警告说:“这是老虎,不能看!”回到山上后,老和尚问:“你今天下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小和尚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最喜欢老虎!”

除此之外,“异性效应”还源于男人渴望被崇拜、女性渴望被赞美的虚荣心理。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一般对容貌美丽、举止优雅的异性更感兴趣。人们跟异性在一起时,为了给对方留下好印象,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而出现女孩的好打扮,男孩在女孩面前的“英雄行为”。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可以适当安排工作中男女的比例,达到互助的效果,提高工作效率。男女思维、体力、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可以产生互补作用。男性比女性更具有体力和耐力,女性则比男性更为细心,两者可以互补,相得益彰;男性习惯于线性思维,对事情比较专注,习惯于循序渐进,而女性则习惯于并行思维,喜欢同时解决几个并行的问题。

李丽是一家外贸公司的公关部经理,她交际能力超群。每逢公司遇到麻烦,只要她出马准能一解燃眉之急。一次,公司的原材料紧缺,材料科的负责人四处奔走,遭到连连碰壁。李丽得知情况后,立即联系材料供应商,不久便解决了所有问题。

还有一次,公司资金周转严重失调,而银行却因财务不佳为由,拒绝贷款。李丽立即游说几家银行的负责人,最终获得了一百多万元的贷款。有人向她请教秘诀,李丽莞尔一笑,说道:“面对一位娴雅端庄的女性,任何男士都不会拒绝她的请求吧?”原来,她的成功除了具有较强的交际能力以外,还和她娴雅的仪表、端庄的容貌有很大的关系。

美国一位专家进一步阐述了“异性效应”,对事业、智力、气质、情感和精神方面的互补作用。他认为,异性朋友为事业共同进步而加深友谊,异性的鼓励能够大大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因而能对事业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男女智力虽没有高低之分,但却有智力类型的差别,女人较讲究实际、具体,而男人更倾向于抽象思维领域,因而异性能在智力上产生互补作用;男性气质多反应强烈,意志坚强,一般有更多迎战能力,进攻性强,女性气质多灵活好动,感情充沛,情绪多变,因而能产生气质互补;女人细腻温和,多富同情心,男人则情感热烈,意志坚强,因而异性能产生情感互补;在与异性交往中,我们往往会感到自豪、满足与和谐,得到更多的精神愉悦。

“异性效应”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尤以青少年为甚。异性接触会产生一种特殊的相互吸引力和激发力,能够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对人的活动和学习通常起积极的影响。如:有的男生在女生朗读课文时倾心聆听,表现出愉悦的神情;男女生同在教室的时候,有的女孩子不知不觉地就提高了嗓门,以显示自己悦耳的嗓音;女孩子喜欢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希望引起男孩子的注意;男孩子爱在女生面前逞能,用带有冒险的“英雄行为”显示自己的力量,博得异性的好感。

尽管“异性效应”能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但也不能滥用,我们在与异性交往中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女性外表漂亮优雅,在异性面前容易办好事,这是值得肯定的,但如果利用色相去引诱他人,以求达到某种目的,这便不道德了;男性对漂亮的异性态度热情一些,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但如果过于殷勤,让女性觉得他别有企图,那就得不偿失了。

。 想看书来

19。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感情越禁止越牢固

一次,丽丽用老公的电脑查找资料时,偶然发现老公与曾经的初恋女友,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丽丽醋意大发,立即盘问老公是不是还与她藕断丝连。老公解释说,自己与她分手后一直保持着朋友的关系,已经没有男女间的恋情了。丽丽根本不相信,认为他的话不过是托词,于是开始有意查看他的QQ聊天记录,不断翻看他的手机短信,甚至搜身。这对模范夫妻开始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精疲力竭之余也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后来,丽丽的丈夫忍无可忍,向她提出了离婚。

丽丽十分困惑,不知道两人之间到底是谁做错了,只好寻求心理咨询。心理医生告诉她,这是一种很典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互有好感的异性如果受到外界的干扰,他们的感情反而会变得更加牢固。丽丽对丈夫私人空间的粗暴干涉,让他更加怀念初恋女友的温柔,无意中使他们感情变得更加亲密。

莎士比亚笔下有一对相互爱慕的恋人叫做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情深意重,但由于两家是世仇,他们的爱情遭到了极力反对。然而,这份感情并没有因为家长的干涉而有丝毫的减弱,他们反而相爱更深,最终双双殉情而死。

在现实生活中,也常常见到这种现象:父母的干涉非但不能减弱恋人间的爱情,反而使感情得到加强。父母的干涉越多,反对越强烈,恋人间的相爱就越深。

后来,心理学家将这种现象命名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是指当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时,恋爱双方的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曾做过一次调查,证实了父母的干涉对婚恋中的男女影响很大。1972年,心理学家德里斯科尔以91对已婚夫妇和49对恋人为对象,询问他们彼此相爱的程度,与他们父母干涉的程度有无直接关联。结果表明,父母干涉的程度越高,情人之间感情也就越深,越是爱得难分难解。

是什么心理让这些被棒打的“鸳鸯”关系反而更紧密呢?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布莱姆曾经做过一个有名的实验。他让一名被试者面临A与B两个选择,在低压力条件下,另一个人告诉他“我们选择的是A”,在高压力条件下另一个人告诉他“我认为我们两个人都应该选择A”。结果,低压力条件下被试者实际选择A的比例为70%,而在高压力条件下,只有40%的被试者选择A。

实验表明,我们在面临选择时,如果这个选择符合自己的意愿,将增加对所选择对象的喜欢程度;而如果这个选择是被迫的时候,便会大大降低对选择对象的好感。人们在内心深处都希望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任何选择。一旦有人越俎代庖地做出选择,并将这种意志强加给自己时,我们就会从心理上产生一种抗拒的情绪,同时对自己即将失去的东西恋恋不舍。

心理学家还发现,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高,价值越大,对人们越有吸引力;轻易得到的东西或者已经得到的东西,其价值往往会被人所忽视。在现实生活中,也会出现这样的一些现象:某对恋爱的青年,尽管遭到父母的竭力反对、亲友的百般阻挠,两人非但不中止恋爱关系,反而更亲密,更大胆,有的甚至以自杀来对抗;婚外恋如果受到干涉,双方反而相爱更深,恨不得天天厮守在一起才好,然而如果有朝一日真能与情人结为眷属,反而开始怀念起前妻的好处。

青少年的“早恋”一直是让老师和家长头疼的问题。其实,他们眼中的“早恋”通常是青春期对异性萌发的一种爱慕之情,如果能够掌握好适当的方法,循循善诱,早恋问题自然不攻自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