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妒妃 > 第20部分(第1页)

第20部分(第1页)

“皇上!”贤妃面色大变,惊恐又委屈道。

周琬静眼瞧着这出戏越演越离谱了,冷声道:“李太医,可真与本宫宫里的熏炉暖炉香炉有缘啊!”

“微臣不敢,娘娘宫中的熏炉熏过许多香料,但是独独没有麝香,至于暖炉内壁都是碳灰,更是没有香味,若是在暖炉之中加上麝香,不出片刻便能闻到。”听完李太医的解释,众人已知道暖炉无蹊跷,待看着皇后与贤妃的表情,两人一个面上淡淡的,只是不停嘱咐身旁的嬷嬷动胎气之后该要的补食。另一个趴在地上,刚刚梳好的发簪又散乱了……

明明在周琬静的地头上出事,明明皇上都点头查了,为何到头来无事,反倒是自己的错?贤妃面色惨白,凄惨不已。

庞公公适时插话:“回禀皇上,自打周贵妃娘娘在熏炉之中发现麝香,后宫数月已未进麝香这类药物了,更别说是有一块能拿来熏了,就是半点儿粉末,这宫里呀,也找不着。”

皇上听着,赞同道:“前车之鉴呀,此事,既然真相大白了,爱妃也受委屈了,待朕忙完要事,定来陪爱妃。”皇上盯着周琬静看了一眼,那般的情深意切,周琬静笑道:“臣妾省的。”

众人目送皇帝圣驾离去之后,皇后这才道:“贤妃,你起来罢。”

“行了,既然证明了贵妃妹妹是清白的,那本宫也就放心了,想来妹妹不是这种容不得人的人,时候不早了,将佘才人扶起,贤妃,梁才人随本宫回宫,大家一起走,一路上也有个照应。”皇后说着,便要起身,反倒是周琬静伸手一止笑道:“姐姐刚刚坐下就要走,未免太快了罢,待喝杯热茶再走也不迟,诺是姐姐不赏妹妹我这个脸,妹妹我可得多委屈啊!”

说罢,一挥手让挽眉等人换热茶,等众人喝过一轮热茶之后。周琬静这才舍去一脸笑意,一副不悦道:“贤妃妹妹,本宫与妹妹朝夕相处,想不到最后竟换来猜疑,真是讽刺啊!”

☆、祸不单行

皇后眼见周婉静发难,却也只能眼睁睁的瞧着,丝毫阻止不了,毕竟贤妃之前所作为算得上是“污蔑”,她周婉静若是有不顺气的,大可发难。

贤妃自知大难临头,却也非池中之物,她迅速冷静下来,沉声道:“娘娘恕罪,方才罪妾一时口误,冤枉了娘娘,罪该万死,罪妾非是疑心娘娘,而是受人教唆。”贤妃说完,抬眼看了一眼皇后,接着低头道:“方才在侧殿之内,罪妾一心只顾佘;才人腹中胎儿的安危,又见她满头大汗,直呼肚子痛,故此也忘了其他,一心扑在佘才人肚子之上,带太医来之后,梁才人悄悄对罪妾说道:佘才人什么时候都好好的,却恰好在娘娘这里动了胎气,且人进了侧殿,暖炉一上,却更是呼喊疼了,怕是娘娘这里东西不干净,有心害佘才人。”贤妃说着,一旁的梁才人吓的通脸煞白,一脸不敢置信的样子,待发现周婉静凌厉一眼朝自己射来,已然是直挺挺的跪了下来,结结巴巴的说不出话来。

此时周婉静也明白了贤妃之意,当时侧殿之中皆然是贤妃与梁才人的人,此外无外人,双方各自有主子,一旦问起来自然帮着自家主子,话不可信,贤妃敢将责任推到梁才人头上,便是料定了这一点,既然明知无结果的事情,谁也懒得去问,这才敢大胆推卸责任。

周婉静只是轻轻抿嘴一笑,对着皇后亲切道:“夜里凉,娘娘注意身体,这晚上不比白天,宫灯虽有光,但也不过是萤火之光罢了,今夜乌云蔽月,想来是与月光无缘了,娘娘若是觉得夜路黑,不妨多点亮几盏灯,臣妾恭送娘娘。”

皇后会心一笑,拍拍周婉静的手,两人好似一对好姐妹寒暄般的说道:“妹妹有心,那本宫就多带几盏灯,若是还看不清路,该是人老眼花了,不过妹妹也要注意,这萤火之光聚集起来,也能点亮一方。”

周婉静笑意更深,亲亲热热的送走了皇后贤妃等人,至于今晚的事贤妃与梁才人还有皇后之间,周婉静也懒得理会了。

在周婉静的规划里,皇后是必死的,只不过不是由得她来动手,先早前周婉静的父亲曾问道:“蝗虫死期?”周婉静在回信淡淡一句:“一切看天意。”

这蝗虫的蝗与皇同音,蝗虫又是专门祸害庄稼农务的害虫,对周家而已,陈家便是挡人发财的害虫,用来比喻陈家皇后在贴切不过,而周婉静那句一切看天意,天子天子,天便是真龙天子。皇后的作用在于牵制着陈家的人心,只要皇后在位一天,陈家人便还以为陈家有一道护命符。若是陈后一死,陈家人权势落空,而皇帝步步紧逼,说不定狗急跳墙,反了丫的!

古往今来,打着清君侧的名义改朝换代的臣子都是类似陈家这样的,兵权,权势,等制,大皇子,一切条件具备,好,清君侧吧!

古往今来,皇帝要除去奸臣,也是先从错综复杂的互相勾结的关系开始料理起,等奸臣一除,皇帝位置稳固,大有快感之后,便是哪位皇后或者妃子不幸的病逝……

不管皇后贤妃梁才人如何,接下来却也有一件令周婉静头疼的事,周婉静的父亲暗示周婉静,在皇上面前多多说些周家子弟的好话,而周婉静却认为,这位周家子弟是烂泥扶不上墙那种,让他去当个县长修修路还可,让他站在朝堂外头参合六部都察院之事,无疑是在刀子上跳舞。可周家老爷子不理,怒斥周婉静“怎么每回办事都是推三阻四的?”

周婉静那个委屈啊!

这位周家子弟,便是去年新科出身的举人,如今是参议(从四品),同期优秀的还有前面说的顾家子弟,这两位子弟如今遭遇第一年的评职,职位只有一个,两人都要!不知道顾家人是不是祖坟冒青烟,光是皇上登基这几年,顾家子弟便源源不断的出现在众人视线之中,顾家也是皇上的亲信,这短短几年发展下来,隐隐有与周家抗衡之意。

这位顾家子弟比周家的争气,二甲进士出身,今年已是庶吉士。

然而朝堂之上,瞬息万变,类周家子弟这种资历,一来就妄图一朝荣华富贵,想在朝堂之上占一席之地,怎么可能!周婉静不解,可周老爷子可不管。虽然当朝皇帝用人是讲提拔能者的,但怎么提拔还得看资历吧!一个举人出身,居然想跟二甲进士竞争,好比人家是哈佛的,你是华南的,一出来就比人家矮半个个头,怎么比较?

周家多次相逼,甚至在信中放话:“若儿不为,当弃之,若弃之,天恩当与芝享矣。”周婉静每逢看见此信,脑海中便莫名想起父母亲围着小女儿一家三口和睦的画面,而画面中是没有自己的。虽然周婉静对周父周母毫无亲情,但强烈的自尊心不允许自己失败,若是失败,便真的是彻彻底底的周家废人了,背后没有周家,她周婉静还是贵妃吗?

答案是很显然的,周婉静背后是周家,所以才有当贵妃的基础资本,而周老爷子威胁她,你要是不照我说的做,老子三七不管二十一,就硬把你妹妹送进宫了!看来周老爷子不是吃素的,早就看出周家二姑娘不能进宫的那套把戏。

最后,周婉静妥协了。

她不是无能,只是心中冒出了一个想法,这个想法很大胆,很危险,需要一份真正地信任,义无反顾的信任。

周婉静对皇上说:“臣妾自知家中子弟之资,实在非是言官之材,皇上大可不必烦恼,天生我材必有用,自然是有他的去处的。”

皇上正烦着内阁老大臣一封唠唠叨叨的奏折,从各方面分析起了周顾两家子弟的能力,学识,长相(在古代长得帅也是当官评核标准之一,长得帅,升得快!)等,絮絮叨叨洋洋洒洒一大篇,最后还不说准哪一个,只道是“看陛下您用着哪个顺手把!”

那你废那么多话干什么?!皇上要是有胡子早就气歪了,要论奏折,还是顾家子弟写的好,通篇毫无废话,开门见山,有的臣子会在奏折末尾写上几句关心陛下龙体的事,顾家子弟这也省了,可见其言语简洁,可是皇上便是喜欢这类的,比起那些通篇废话,长达几万余字的,皇帝更待见这位顾家子弟的,总不能学那个八哥,把写了上万字的大臣喊进宫让人打一顿吧!

顾家子弟如此另辟蹊径的行为,一朝便摸准皇上心态,也可见其是人才。

皇帝听了周婉静这句话,却也不怀疑她是为周家子弟说好话来了,只是说道:“这顾周两位,朕倒是欣赏顾的耿直,刚正不阿,然而这年轻人行事果毅,难免得罪人,与许多同僚不合,相反周这位,倒是规规矩矩,与同僚交好,人还算机灵,就是目光短浅,心胸狭隘了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