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东海龙啸 > 第23部分(第1页)

第23部分(第1页)

的身份。

1930年4月14日《时报》载:“(苏州)市立小学教师费,积欠已久,市小学教员,大半无米为炊.仰屋兴嗟。市立胥江小学教员单鼎襄、孙信良等,以生活维持无方,学童课业,又不能任其中辍,故决定于每日课后,习拉人力车,以维生活。”1930年4月,江都小学教师亦因索欠而停课,其停课声明称:“……计至现在为止,除旧欠五个月不计外,新欠又达三个月以上。同人等服务教育,受俸本微,处此米珠薪桂之秋,已感生活竭蹶之苦,近复从公数月,不获一钱,个人不得一饱,遑论仰事俯畜之资。同人等受苦之深,已达极点,……自即日起,一律停止工作,专事索欠,及力谋以后生活之安定,图穷匕见,事非偶然,生计所关,情非得已……总之,同人等此次停止工作,实受生计压迫所致,迥与无理取闹者不同……”

国民党浙江省党部主办的《东南日报》曾报道:“长兴的小学教师,苦得竟比灾民都不如;因为这学期只发得22年度3月份一个月的补助费,总计共欠9个月。……所有区款,又因废除苛杂,已废光了!所以经费来源已告断绝。在这种情形之下的小学教员,除中途停闭打铺盖滚蛋外,其余都是靠当当头吃山芋、烧饼等度日……但是这倒还不算什么,最可怜的,是某校某教师,因为当局不发款,一家老小维持不下,竟将他十四岁的妹子(现已五年级了)以八十元的代价,卖给渔船里做小媳妇,虽经我们流泪的相劝,但到底终为生活所迫,劝不回来!”

《东南日报》就此曾刊登数则教员来稿,有一署名“苦教员”者写信诉苦说:“我们长兴小学教师的待遇向来就很微薄,(普通每月20元左右)自从前年(1933年)打了一个9折,就觉得不敷应用了,到了去年,又是打了一个八折,九折后再打八折,一共不是成了七二折吗?假定是20元一月的收入,岂不是只剩14元4角了吗?扣去了6元的膳资,余下的8元4角,叫我们怎样的支配呢?!可是教育当局,不顾我们的死活,一扣再扣,扣了又欠,欠到现在已经有10个月了,(去年6月下半月起至今年4月15日止)难道我们做小学教师的,饭都不要吃的吗?衣都不要穿得吗?我们的家庭,也随着我们饿死吗?欠了人家的钱可以不还吗?将来的衣食,向那里去赊欠呢?”

1934年9月29日《东南日报》又有报道称:“说到他们(指小学教师)的代价呢,实在可怜得很,最多不过十五六元,少则四五元,较之现钱交易的黄包车夫,不及多多,一连欠了四个月的薪,家庭中的老和小,暂且不去顾他,就是个人生活,也难维持。因之在初欠薪的时候,向人告贷;继则挟了大包小包的衣服,向长生库里跑;近来可愈弃愈糟糕了,日复一日的欠下去,弄得来借已无门,当亦无衣,一日三餐,将到了没有着落的日子,一切的寒衣,还安居在高墙头里,学校办公室的教员,好似监狱署里囚人,大家只有相对而泣。改业吗,人浮于事,不敢轻易尝试,苦干吗?!只有饿死一条路。唉!这是余杭的神圣教育,这是余杭神圣的教育生活。”

第五十幕谁晓教师泣血泪(下)

第五十幕谁晓教师泣血泪(下,到网址

第五十一幕 教育一刻拖不得

如果觉得还行,就请随手收藏一下吧。

……………………

第二天一大早罗杰就赶到了邓本殷的宅邸,对于这个摇钱树,邓本殷自是不敢怠慢,在书房之中接见了罗杰。

“几天不见,邓指挥可是越来越精神啦!”

邓本殷见罗杰进来,放下手中的笔,对罗杰做了个请的手势,说道:“可不是么,每天只要想到你那抗生素x啊,我这心里可就舒坦的不得了!不知道你那厂子什么时候才能建成啊?咱可是等得着急啊!”

罗杰笑了笑,说道:“现在工厂虽然基本建成,设备什么的都安装好了,但是工人却还不到位啊,这让工人熟悉生产也还需要一段时间,现在只是试生产,估计等到下个月应该可以正式投产,还望邓指挥多多包涵。不过我现在手上有一批样品,本来是打算给那些代理商的,既然邓指挥等得着急,那就先给邓指挥,晾一晾那些个洋鬼子也好。”

邓指挥摆了摆手,笑道:“呵呵,本来我是不该要你这些样品的,不过现在这八属之地的财政是入不敷出啊,对于罗老弟的好意,我就代表八属人民笑纳了。罗老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说吧,这次来找我有什么事情么?莫不是又有什么新生意要做,想拉着咱参上一股?”

罗杰讪讪一笑,道:“怎么可能,这药厂的事都还没利索,哪里有功夫去上新项目,不过我此次前来拜访指挥的确是事相求。”

“有事相求?呵呵,咱们俩客气个什么,罗老弟但说无妨。”

“其实呢,我罗杰回国办实业为的便是救国民于水火,除了建厂赚钱之外,更是要为国家,为百姓做些事情!这几日招兵我发现百姓识字的实在太少,少到想招几个懂技术的工人都难,而且这小学教师的薪水居然已经拖欠块一年,生活困苦如同流民,所以啊,我就想在海南这里建些学校,同时向教师提供一些补贴,希望邓指挥予以支持。”

听到罗杰的话,邓本殷老脸一红,强自解释道:“这还不是经费不足闹得,现在政府财政也是困难啊,之前让美国人那么一闹,有钱也不敢往下发,不过现在宽松了些,我这就让人把教师的薪水给补上!另外罗丈夫想要办教育,这是好事啊!本人虽是一介武夫,却也知道这读书明智之理,自然是全力支持的。不知道罗丈夫准备在哪里办学,又是办得什么学,我好发个公文,让下面一干人等好好协助于你。”

罗杰稍稍顿了一下,坚定的说出了自己的打算:“我准备在海南每一县都建至少一所小学,那些人口稠密的县,应该还要多建一些,总之,尽可能让海南所有的孩子都有书读!等小学建的差不多了,还要建中学,建职业学校!甚至还要建大学!当然,还要再开一些讲习所让文盲百姓也识识字!”

“什么!?”邓本殷听到罗杰的打算,登时大吃一惊,惊讶道,“这……这可是一大笔款子啊!你可知道海南到底有几县?有多少适龄孩童?你难道想要在这海南实现义务教育不成么!?”

罗杰点了点头:“如果邓指挥支持,海南义务教育的钱,我罗某人包了!就算是砸锅卖铁也义不容辞!”

“哎呦呦我的罗老弟!这可使不得啊!”邓本殷急得满头大汗,忙劝阻道,“罗老弟,你虽然有那金母鸡一般的药厂,但是钱也不能这么个花法吧!?有了钱,多建厂才是正理,像你这么个用法,恐怕这一座药厂的生产也要收影响的吧!”

罗杰心里冷哼一声,暗道:“这才是你担心的吧,怕我花钱太多断了流动资金,药厂玩不转少了你的那份。”

虽然知道怎么回事,罗杰却不能点破,只是说道:“邓指挥放心,我是个商人,首先考虑的自然是盈利,不会一下子把钱都扔出去,再说这建学校也不是呼啦一下子全建上,总要分个先后的,这钱只需要在日后药厂的收益里每年拿出一些来便是了,是分期拿的,对生产影响不大。”

听到罗杰的保证,邓本殷总算是放下了心中的石头,当即拍板道:“罗老弟你放心!义务教育利国利民,我这就让底下的人全力配合你,要是有哪个不开眼的敢找你麻烦,只管来找我!”

“呵呵,这样一来那个姓邓的应该不会对我这块肥肉盯得太紧了吧……”

出了邓本殷公馆的大门,罗杰便又招了辆黄包车,向美国领事馆跑去。一想到刚刚邓本殷的表情,罗杰便不自觉的笑了起来——他办教育可不只是为了提升海南一地的人民素质,同时还是要告诉邓本殷“老子的钱全扔去办教育了,你就别再惦记了。”。

其实,罗杰身上可是有千多万美金,只是海南一地的小学义务教育还真花不完,而邓本殷显然不知道罗杰的身家,谭尼曾经傍敲侧击的试探过邓本殷,他只认为罗杰身上有几十万,最多不过百万大洋而已——的确,一般概念来说,这些钱已经算得上大富豪了。

几十万不过百万的身家办义务教育自然吃力,可罗杰不只是几十万啊!

这个时期,不算那些偏远的少数民族,海南一岛的人口差不多有两百来万。对于占人口绝大多数的贫穷农家,他们绝不会让已经有了劳动能力的十多岁孩子继续上学,再加上这个时期除非是家境殷实、思想开放的家庭,否则是不会让女子读书的,这么一算下去,其实他罗杰即使将学校修遍海南,能招到的人也不会超过两三万之数,没办法,谁让他不是老大,不能强制执行义务教育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