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大清三杰 > 第89部分(第1页)

第89部分(第1页)

徐春荣得信,修函道谢。并说自己已蒙皇上破格录用,受了道员之职。家有八旬老母,须得两弟回籍侍奉,万万不可再保官职等语。

蒋益沣接信,发给众将传观道:“徐氏满门忠义,不亚两江的曾涤帅,本司受人以德,决计成全徐氏的孝心。”众将听说,无不钦服。

蒋益沣便将徐春晏、徐春发二人调回助攻省垣。左宗棠也命候补道杨昌睿到杭,调出刘典潘鼎新二人,去攻外府州县。刘典、潘鼎新奉命离杭,杨昌睿便献计于蒋益沣道:“余杭既克,省垣贼人尚众,依我之意,不妨先攻附郭各垒,以寒贼胆。”

蒋益沣赞成其议,十二月初一,即命提督高连升、副将黄少春、洋将德克碑、徐文秀、徐春晏,徐春发、赖锡光、刘璈、余佩玉、朱明亮、杨和贵、刘树元、曹魁甲、周廷瑞、王东林、邓受福等人,会同水师,进攻凤山门。亲自率队,排列钱塘门外郡亭山、栖霞岭一带,以防敌方的援兵。

敌方也出死队迎战,自辰至午,官兵连破九垒,一直追敌至城隍山脚。蒋益沣一见官兵得手,急命高连升分出所部,据守新得的五垒,洋将德克碑守二垒,徐春晏、徐春发各守一垒,只有古荡一垒,以及近城二垒,一时不能得手。乃命各营,分屯钱塘门、涌金门、凤山门、清波门、馒头山、雷峰塔、郡亭山等处,刻刻留心,不可有失。并请左宗棠授衢州镇总兵刘培元统辖钱塘江的水师,以一号令。

左宗棠许可,并令潘鼎新攻湖州,刘典攻嘉兴,刘典奉令即率本部,首攻南湖。

听王陈炳文,素知刘典饶勇,一面拼命应战,一面又派胞兄陈大桂遄赴苏州,去向巡抚李鸿章乞降。李鸿章一口答应,即令同知薛时雨,伴送陈大桂来浙,以便与浙省当道接洽。那知陈炳文一等陈大桂赴苏,尚未得报,忽又潜身到杭,竟将杭州谋内应的诸人,统统杀害。及至薛时雨同了陈大桂到浙,蒋益沣因见陈炳文杀害杭州谋内应的诸人,陈大桂虽未与谋,陈炳文本人,没有信用,反覆无常可知,不肯接洽。

薛时雨只好同了陈大桂去到衢州,面见左宗棠定夺。左宗棠一见陈大桂,并不思索,立即说道:“此事不必空说,只要你们兄弟立刻献城,便有办法。”

陈大桂忙又回到杭州,一去多日,没有回报。

左宗棠密令蒋益沣,命他自顾自的尽管攻城。蒋益沣便令高连升亲率四营,直攻观音堂的敌垒,并命周清亮的五营,以及水师刘连升、唐学发、罗启勇分头接应,又命徐文秀率湘军六旗,①径攻古荡敌垒,楚军一营,闽军一营,为之接应。又命洋将德克碑迭发大炮攻凤山门,亲兵四哨,为之接应。陈炳文急率死党三万应战。

正在一场混战,胜败未分的时候,忽见德克碑的落地开花炮陡将城垣打毁三丈,跟着又见头裹红巾的两员敌将,忽由城外率队即从打毁之处拼命冲入。敌军只知道是他们的败兵,非但并未阻拦,而且连连让道。谁知冲入二将,正是徐春晏、徐春发二人。

原来徐克晏因见连日攻城不下,兵士百姓,死伤无算。便与徐春发私下商量道:“我们大哥,口口声声命我等侍奉母亲。他已受了朝廷官职,只好尽忠,不能再事尽孝,这个自是正理没话说的。不过我们二人,既已来此助战,今天的这场战事,乃是清朝的生死关头,依我之见,我想我们二人,一有机会,须得冲入城去,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徐春发不待徐春晏说完,忙接嘴道:“这是叫做冲危险,万一冲不出危险,我们二人便没性命。”

徐春晏道:“我正为此,我的不敢马上打定主意,便是为的大哥一言。”

徐春发道:“这末我们从长计议就是。”

徐春晏忽被他的老兄说得好笑起来道:“救兵如救火,怎好从长计议。”

徐春发听说,忽然大喜的跳了起来道:“七弟,我已想到一个好法子了。我们两个,今天准定干他一下。倘若冲不出危险,我们两个尽管送死,便好调出大哥回去侍奉母亲。”

徐春晏听说,连连拍手赞成。马上便去乔装敌人,并将所部民兵,也打扮得和长毛一样。刚刚安排妥当,可巧德克碑已将城垣轰毁三丈,他们兄弟二人,百话不说,急率所部一脚冲进城去。敌方不知内幕,连连四散让道。

徐春晏、徐春发二人,立即大喊一声道:“顺我者生,逆我者死。”二人的死字,犹未离口,顿时逢人便杀,遇马便砍,大杀起来。敌人措手不及,无不边战边退。蒋益沣一见徐氏昆季,已经拼命冲入,急令徐文秀、周廷瑞、贺国辉、王东林、刘清亮、李运荣、翁桂秋、李世祥、马云标、胡荣、李国栋、罗山纲、叶纪来等等,各率所部,迅速跟踪杀入。正是:

一人拼命原难挡

四面重围也不支

不知大队官兵杀入之后,究竟得手与否,且阅下文。

第五九回 陈延寿生为负债人 洪秀全死作贪花鬼

徐春晏、徐春发二人,既是乔装发军,从那轰塌城垣之处,冒险冲入城去,城中敌人,一个不防,大半惊溃,当下的官兵,即生擒敌人数千,救出难民无算,所获枪炮器械,尤其不可胜计,杭州省垣,便于二十四日卯刻克复。

蒋益沣一见由他手中克复城池,自然大喜之下,即令各军分屯各门,并命马队跟踪追进,沿途又毙敌人数千。蒋益沣一面遴选委员,整理衙署,赈济灾民,一面飞禀报捷。

次日大早,又据探子报称,说是杭州溃出之敌,统统聚集瓶窑,添筑新垒,仍思抗拒官兵。那时左宗棠可巧到来,急命各军拼力追杀,自己也率大军继进。敌人因见左宗棠亲自前来,知不能抗,方始弃垒而走。左宗棠便将大营驻扎瓶窑,督促各军分头追赶。

各军疾驱一十八里,到了安溪关。只见群峰矗立,地势十分险峻,又有多数炮台,并障大石。原来天国军队性,命指一般规律。明清之际王夫之从理气关系阐释性命:,守余杭的时候,以瓶窑可扼北路,用作犄角之势。及至杭州不守,大股队伍,统统退此,还拟死守。后见左宗棠的大军骤到,不敢死拒,急又潜伏四面深林,满拟等得官军攻垒的当口,他们便出官军的不意,从后抄袭,用哪一网打尽之计。不料罗大春、刘荣合、杨和贵、朱明亮、张声恒等人,早据探报,已知他们的底细,一面抢夺炮垒,一面四处搜杀伏兵。伏兵见计不售,只好分头四蹿。那天官兵方面,不但攻克关隘,且又获得大炮五十五尊,鸟枪一千余枝,旗帜粮秣无算。

二十六的那天,张声恒、罗大春两支人马,首先杀出安溪关,追剿敌人。不防忽然天降大雾,伸手不见五指,张声恒的五营,走在最先,竟被敌方伏兵所陷,当场伤亡七百余人,幸亏朱明亮、杨和贵等军追到,拼力厮杀,始把张声恒援救出险。可是张声恒业已受了重伤,不能作战,由罗大春分兵护送回杭。左宗棠亲去看视,张声恒医治好久始愈。

左宗棠一面重赏各军,一面飞奏报捷。折中大意是:杭州为全浙根本,余杭又为杭州西北的屏蔽。贼首伪听王陈炳文,负隅死守,力抗大军,数月以来,攻剿殆无虚日。今幸杭州余杭两城,均已克复。浙西大局,渐可次第肃清。皆仰赖皇上神威,文武诸臣同心协力,得以迅奏肤功。现据谍报,贼首黄文金、李世贤,李远继等,犹麇集湖州一带。湖州既为贼逋渊薮,臣自当殚竭心力,慎以图之等语。朝廷据奏,先将左宗棠赏穿黄马褂。所有文武将官,悉有升赏。

左宗棠又请徐春晏、徐春发二人到营,奖慰有加。徐春晏、徐春发便乘机面请回籍,去事老亲。

左宗棠听说蹙额道:“二位功劳不小,应该候我奏保官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