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隋唐演义 > 第85部分(第1页)

第85部分(第1页)

不多几日,已到房州,天色已晚,上店歇了,随叫手下假说是文爷在这里买些小货。三思到了夜间,闲语中问及:“庐陵王在这里可好么?”店主人道:“王爷甚好,惟与比丘时常往来。这里有感德寺大和尚,号慧范,王爷朔望必到寺中,听他讲经说法。至于百姓,真是秋毫无犯。可惜这个好皇爷,不知为了什么事,他母后不喜欢,赶了出来。”三思心上想道:“庐陵如此举动,无异心可知的了。更喜今日是十四,明日是望日,待他出门,我去方妙。”过了一宵,明日捱到日中,跟了三四个小使,肩舆而至。门上人知是武三思,不知为什么事体,忙去报知韦后。韦后叫太监进去问:“那武爷是怎样来的?还有何人奉陪?”太监答了。韦后道:“既如此,他与我们是至戚,不妨请进宫来相见。”太监出去请进宫来。三思看见韦后走将出来,但见:

身躯袅娜,体态娉婷。鼻倚琼瑶,眸含秋水。生成秀发,尽堪盘窝龙髻;天与娇姿,谩看舞袖吴官。

三思连忙拜将下去,韦后也回拜了坐定。韦后问道:“太后好么?”三思笑道:“比先略觉宽厚些。”韦后垂泪道:“我们皇爷,偶然触了母后一句,不想被逐,如今我夫妇不知何日再得瞻依膝下?”三思道:“想皇爷不在宫中么?”韦后道:“今早往感德寺,已差人去请了。不知武爷何来?”三思道:“因上官婉儿思念娘娘,故赍书到此。”向靴里取出书来送与韦后,左右就把礼物放下。韦后把婉儿的书拆开,看了微笑,忽见女奴进来报道:“王爷回来了。”韦后进去,中宗出来,与三思叙礼坐定。中宗先问了母后的安,又叙了寒喧。彼此把朝政家事说了。中宗道:“兄如今何往?寓在何处?”三思道:“在府前府店,暂过一宵,明日即行。”中宗道:“岂有此理,兄不以我为弟耶,何欲去之速也!弟还有许多话问兄。”对左右说:“武爷行李在寓所,你去吩咐他们取了来。”一回儿请到殿上饮酒。三思把安金藏剖腹屠肠说了,又把目今徐敬业讨檄一段,太后差李孝逸去剿灭。今差我到杨州,命娄师德去合剿,故此枉道来问候。中宗听了大怒道:“李励是太后的功臣,母后何等待他,不想他子孙如此倡乱,若擒住他,碎尸万段,不足以服其辜。”便命整席在后书斋,中宗进内更衣去了。三思见内已摆设茶果,又见刚才随韦后的宫奴,捧上茶杯,近身悄悄对三思道:“武爷不要用酒醉了,娘娘还要出来与武爷说话。”正说时,中宗出来入席,大家猜谜行令,倒把中宗灌醉,扶了进去。

三思见里边一间床帐,已摆设齐整,两个小厮,住在厢房。三思叫他们先睡了,自己靠在桌上看书。不多时韦后出来,三思忙上前搂住道:“下官何幸,蒙娘娘不弃?”韦后道:“噤声。”把手向头上取那明珠鹤顶与袖中的碧玉连环,放在桌上。韦后道:“你却不要薄情待我。”三思道:“我回去如飞在太后面前,说王爷许多孝敬,包你即日召回。”韦后道:“如此甚好,妾鹤顶一枝,聊以赠君,所言幸勿负我。婉儿我不便写书,替我谢声;碧玉连环一副,乞为致之。”别了三思进去。三思在府中三日,恐住久了,太后疑心,就与中宗话别,上路回京。

要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

第74回 改国号女主称尊 闯宾筵小人怀肉词曰:

武氏居然改号,唐家殆矣堪哀。却缘妖梦费疑猜,留得庐陵还在。只怪僧尼恋色,怎教臣庶持斋。阿谁怀内首将求,笑杀小人无赖。

调寄“西江月”

出来,支倾振坠,做个中流砥柱。若都像那一班猪国势颠危之际,还亏那有手段的出来,支倾振坠,做个中流砥柱。若都像那一班猪狗之徒,未有不把祖宗栉风沐雨之天下,拱手而付之他人。国号则改为周,宗庙则易武氏,视中宗、睿宗如几上之肉。岂知天不厌唐,拨乱反正之玄宗,早已挺生宫掖矣。今且不说武三思在房州,别了中宗回来。且说有个傅游艺,原系无藉,因其友杜肃与怀义相好,怀义荐二人于太后,遂俱得幸,擢为侍御。游艺耸谀太后,更改国号,又请立武承嗣为太子。太后大喜,遂改唐为周,改元天授,自称圣神皇帝,立武氏七庙。正是:

皇后称皇帝,小君作大君。

绝无仅有事,亘古未曾闻。

武三思回到京中,闻武承嗣欲谋为天子,心怀不平,及入宫复命,突遇上官婉儿,三思问:“太后安否?”婉儿道:“太后日来偶患目疾,如今叫沈南谬在那里医。王爷处怎么光景?”三思道:“王爷日夕奉佛,作事甚好。韦娘娘已谐素愿,他说不及写书,送你碧玉连环一双,叫我多多致谢。”袖中取出连环付与婉儿收了。婉儿道:“此时太后闲着,你快去见了。两日武承嗣在此营求为太子,你须小心承奉。”三思依言,随即进宫,朝见太后,称贺毕。把中宗如何思念太后,如何佛前保佑太后,细细说完;见太后默然,半晌不语。

一日太后夜梦不详,召狄仁杰详解。太后道:“朕夜来梦见先帝授我鹦鹉一只,双翼披垂,朕抚弄移时,两翼再不能起。”仁杰道:“武者陛下国姓,召回佳儿佳妇,则两翼振矣。”太后道:“卿言甚是,但武承嗣求为太子,事当如何?”仁杰对道:“文皇帝亲冒锋镝,以定天下,传之子孙。先帝以二子托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任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干秋万岁后,配飨太庙,承继无穷;陛下欲立侄,未闻有侄为天子,而衤付始于庙者也。”后悟,由是召回中宗。母子相见,悲喜交集不题。

一日太后与三思在窗前细语,恰好昌宗兄弟进来。太后笑道:“我正拟九个美人题在此,要众人分做。”昌宗在案上取来一看,却是美人浴、美人睡、美人醉许多好题目。尚未看完,只见太平公主携着婉儿的手走来。原来昌宗、易之,久与太平公主有染,太后亦微知其事,当日大家上前见了,太平公主道:“苑中荷花大放,母后怎不去看,却在此弄这个冷淡生活?”太后笑道:“正是同去看来。”随命摆宴在苑中,大家同到苑中来;只见啸鹤堂前,那荷花开得红一片,绿一堆,芳香袭人。太后道:“妙呀!两日荷花正在不浓不淡之间。”四围看了一遍,入席饮了一回酒。太后道:“今日之宴,实为赏心,宁可有诗无花,岂可有花无诗?”婉儿道:“正是花、酒、诗四美具矣,岂可使他虚负!”太平公主道:“花、酒、诗只有三样,为何说四美具?”婉儿道:“难道人算不得一美的?”大家笑了一回,易之道:“荷花吟咏甚多,何不以人喻之,方不盗袭。”太后道:“五郎之言甚善。刚才诗题尚在上宫,快写出来。”昌宗道:“在臣袖中。”取来送与太后,太后接了笑道:“题目恰好十二个,只要随意描写,不要写出宫闱中身分,可拈阄取题,六人在此,一个做两首。”便命婉儿写了十二个阄子,成团儿放在盒儿里。先是太后拈了两个,其余各各拈齐。太后先向上边桌上,执笔而写。公主与婉儿两个,向旁边东首桌上做。三思与易之、昌宗,向近窗桌上凝思。太后不多时已做完,起身道:“聊以涂鸦,殊失命题之意。”众人齐来看,只见上写道“美人醉”:

细酌流霞尽少年,直都春好自陶然。

玉山荡影无坚壁,银海光摇欲拽天。

邑勉添香还裹足,艰难临镜又凭肩。

听郎啤语和郎笑,吊尔温存一霎眠。

第二题是“美人睡”:

罗家夫妇太轻狂,如许终育一半忙。

晚起自嫌里眼倦,午余犹觉锦衾凉。

朦胧楚国行云雨,撩乱梁家里马妆。

耳畔俏呼身乍转,粉腮凝汗枕痕香。

众人正在那里赞美,只见昌宗与婉儿的诗亦完。太后先把昌宗的来看,是“美人坐”:

咄咄屏窗对落晖,飞花故故点春衣。

支颐静听林莺语,抱膝遥看海燕归。

爱把王钗撩鬓发,闲将金尺整腰围。

卖花墙外声声唤,懒得抬身问是非。

再有第二首是“美人忆”:

记得离亭折柳条,风姿何处玉骢骄?

春情得梦虚鸳枕,世态依人几锑袍?

其雨日高谁适沐,曰归河广不容刀。

金钱卜惯难凭准,乱剪灯花带泪抛。

太后赞道:“这二首得题之神,清新俊逸,兼而有之。”看婉儿的诗,第一首是“美人浴”:

秋炎扶梦倚阑干,小婢传言待浴兰。

绦脱渐松衫半掩,步摇徐解髻重盘。

春含豆蔻香生暖,而晕芙蓉腻来干。

怪底小姑垂劣甚,俏拈窗纸背奴看。

第二首是“美人滤”:

盈盈十五惯娇痴,正是偷闲谑浪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