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文小说

迪文小说>天纵 > 第1部分(第1页)

第1部分(第1页)

作品:天纵——天纵其才

作者:龙吟

内容简介:

《东方怪杰》三部曲第一部

齐鲁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孔府孟家,已成千古圣地;泰山岱庙,更是五岳独尊。而临淄古迹、泉城风貌,都为一时游览之盛。然而齐鲁大地,曾经孕育过一个千古奇才,东方怪杰。

正文

引子:梦耶?真耶?

齐鲁大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孔府孟家,已成千古圣地;泰山岱庙,更是五岳独尊。而临淄古迹、泉城风貌,都为一时游览之盛。

然而齐鲁大地,曾经孕育过一个千古奇才,东方怪杰。

据历史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秦皇赴泰山封禅,然后北上渤海之滨,求不死之药。一行人马,路过平原郡北一块郁郁葱葱之地,只见紫气积聚之间,有山渐渐隆起,有龙若隐若现。秦皇便以镇山宝剑一把,置于宝鼎之中,压在此地。并将县名更为“压次”,以遏其势。

五十五年之后,也就是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文帝白日小憩,忽然入梦,见自己原是一条赤色肥猪,象头龙尾,于平原之上悠然觅食。转眼间风起云涌,雷电大作,只见有一青龙,自天而下,怒而长嘶,尾荡残云,山岳为之震撼。文帝大惊,向天发问:“吾刘恒绍继祖业,无为而治,减赋宽刑,节俭一生,从不扰民,何故惹怒天帝?”那青龙却说:“你为帝十有六载,重农耕而历节俭,府库殷实,功不可没。然汝龙形未成,猪性犹在,乐静而忌动,匈奴屡屡侵犯中原,汝卑躬屈膝,再三和亲,以几个女子温柔之躯,和汉家百姓钱物血汗,换取猪窝一世安宁。然而匈奴铁骑,恣意践踏汉境,边民无以聊生,内地不能乐业。汝乏阳刚勇武之气,今日故来警戒!”文帝跪拜,再三相求:“神龙所戒,刘恒心服。然而匈奴剽悍凶猛,我高祖斩蛇而起,灭暴秦、除项楚,平定天下,再与匈奴争锋,大军却被匈奴四十万铁骑困于白登,七日不能解围。后由陈平使出下策,贿赂匈奴单于的宠妃,靠美人枕边吹风才得以脱身。刘恒如今年虽四十,正值壮岁,然于兵略一窍不通,所养兵力亦不及高祖十分之一,再与匈奴相争,岂非以卵击石,徒让汉民丧命?”那青龙沉思片刻,说道:“吾与众位兄弟,终日习文弄武,无奈天庭冷清,恨无展露才能之所。吾等久思下凡,助汝一辈之力,不知汝有意否?”刘恒再跪而拜:“刘恒此生乐静好文,死后只能以文为号。若众位愿来相助,吾将改吾之墓为霸陵,以示雄霸天下之愿!来世若能相逢,定当奉神龙为兄长,竭天下之力以破匈奴,长吾大汉国威。若能为帝,定以武帝为号!”那青龙闻之大喜,指一宝鼎说道:“汝大汉后代勇武之力,全被秦皇困压于此。今日吾当辟开此处,让群雄奔腾而出,二十年后,为汝所用!”说完与文帝击掌为誓,然后龙尾一甩,只听霹雳一声,电光起处,平原之上,一剑腾空而起,不知飞落何处;那盛剑之鼎,飞落黄河之中;还有一些龙蛇鬼怪之物,东西两个方向飞落,西奔长安附近者尤多。文帝大惊而醒,原是白日一梦。

文帝心惊不止,便将梦中片断情景,告诉众臣,让他们来解梦。臣子中有一奇士,叫做新垣平,他说文帝之梦,主神龙与帝王之气,如能寻得宝鼎和宝剑,汉将称霸于天下。文帝闻之大喜,当场加封新垣平为上大夫,诏命将自己的陵墓称为霸陵,同时自次年起改元,大有振兴大汉之心。无耐人才缺乏,兵力不足,而那新垣平到处搜寻宝鼎,弄得天下不宁,人心惶惶。文帝一怒之下,将新垣平斩了首,来了族;而他自己,竟然身子骨一天不如一天,眼看形容枯槁,心如死灰。一日,他召来太子刘启,密交三份遗诏:一是朕死之后,谥号定当为文帝;二是刘启虽有儿子,决不可立为太子,应将帝位传给生性有赤龙或赤猪之象的儿子;三是不可给继嗣之君留下强权之臣。说完而终,年仅47岁。

汉代自高祖时起,便以仁孝二字立国,景帝刘启当然从命,将父亲谥了个太宗孝文皇帝之号。此时皇后薄氏无子,文帝之妻、景帝之母窦太后便将景帝与粟妃所生的长子刘荣立为太子,景帝不敢不从。然而时隔不久,景帝所幸的一个新妃子王美人,告诉景帝说,她梦中有一赤物,似龙又似猪,奔入怀中,而后便已受孕。景帝大惊,便奉王美人于别室养护,整整十四个月,才生下一个皇子,于是取名刘彘,彘即猪也。从此便有了正史野史都津津乐道的王美人与粟妃争宠、王美人与窦太后的女儿长公主结亲,小刘彘要“金屋藏娇”以取代太子等等演义。其实帝位传谁,文景二帝有约在先。景帝在位一十六年,起初想用晁错之策削弱诸藩,不料七国诸侯群起反叛。好容易在周亚夫和窦婴的帮助下平息了叛乱,自己却有油尽灯灭之态,于是将太子刘彘更名为刘彻,令其跟从功高位重却至为谦和的窦婴习文练武;而那功高一世、秉性也高傲一时的周亚夫被景帝杀于狱中,然后于在位16年、享年48岁之后,不立一个遗诏,没有一句遗言,悄然离开人世。

唯有那平原之上,电光起时,一剑腾空而起,和那盛剑之鼎,还有一些龙蛇鬼怪之物,东西两个方向,究竟飞落何处,始终是一个迷团。

第一章 纳贤良

夜已深。

一阵冷风从层层帏幕中悄悄袭来,未央宫正殿的盏盏蜡炬在渐渐变暖的微风中纷纷摇摆。

突然,殿中卧榻旁的一只蜡炬被风吹灭。榻上的人顿时被昏暗的夜幕所沉浸。他一动也不动,如果不是一迭竹简从他的手中掉了下来,你会以为这是阴影中的一尊峻立的雕像。

竹简落地的声音惊醒了帏幕旁的一个打盹的人,他略带惊慌地站起来,轻轻地掏出一张纸媒,借身边柱上的蜡炬之火,将刚刚熄灭的那火重新点燃。烛光明映处,他发现榻上的人并没入睡,两只眼睛炯炯有神地在那里沉思。

“奴才该死,奴才该死。奴才以为皇上睡着了呢,是奴才一不小心睡着了。”点蜡人一边说,一边顺势将手撑在案子上,既像作揖,又如磕头一般。

年青魁伟的“雕像”动了一下,这时才露出“皇上”的尊严。他放下手臂,拣起刚才落下的竹简,又认真地阅读起来。

望着卧榻四周到处零乱地摆放着的竹简,“奴才”很想动手收拾一番,可他又不敢,生怕动了一下就会掉了脑袋。

皇上又看了一会儿,直到把手中那捆竹简看完,才一边深深地点着头,一边伸出手,将竹简递过去。

奴才知道,皇上这回要休息一下了,脸上积蓄已久的微笑顿时绽放。他一边接过竹简,一边点头哈腰地说:“皇上,这两车竹简,您已经看了一个月了,怎么还没看完哪?”

“恐怕,朕再有一个月也看不够啊。”

“皇上,他怎么写得这样难懂?照奴才说,不易看得懂,皇上您就别看了,行不?”

“别胡说了,得意,这个人啊,是旷世难得的奇才,怪才,您懂吗?”

“奴才不懂。要是讲养狗,奴才敢说懂;可这文章吗,奴才斗大的字只认得两筐,怎么能说懂呢?”

皇上大笑起来。“杨得意啊,杨得意,你这个狗监,只知道声色犬马。这两车竹简,可是朕的治国之宝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